手机阅读

2023年国学经典读后感(大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02:44:56 页码:14
2023年国学经典读后感(大全11篇)
2023-11-11 02:44:56    小编:ZTFB

读后感是读者在阅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之后,对所读内容、观点和感受的个人评价和思考。它是一种主观而独特的体验,可以表达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认同或质疑,以及对作者表达方式和文学技巧的评价。读后感是读书的一种重要方式,它能帮助读者深入思考,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读完一本好书后,写读后感可以帮助巩固对书中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可以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促进与他人的交流和思想碰撞。写读后感时应注重对书中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生动描述和评价。以下是一些优秀读者的读后感,让我们一起分享他们的阅读心得和感受。

国学经典读后感篇一

中华民族文化有着,上千年灿烂的历史,《国学经典》这本书里就融汇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我觉得这本书很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每首古诗都有注释,文章还配有插图,使繁冗的文句变得浅显易懂,而且生动有趣。

刚开始读《国学经典》这本书时比较累,但坚持下来发觉并没有那么难理解。读多了,读书的速度就变快了,读完一本书后我感到非常有成就感,让我更加喜欢经典了。经典诵读中,孔子关于学习态度的言论也让我们值得去学习和借鉴。在《论语》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一则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很多人,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又可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

虽然我成绩很一般,但每次考完试骄傲情绪不断滋长。对于身边学习比我差的同学总是不理不睬,家长、老师说过很多次,但每次都是收效欠佳。当我读了孔子的话时,又反省了自己,觉得很惭愧。连知识渊博的孔子都那么谦虚,何况一个小小的我呢?从此以后,改变了我的学习态度,经常谦虚地向我身边一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百万绿丝中的小苗吸收营养的成分。

《国学经典》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许多人生哲理,读之如沐浴春风,我会让它永远伴我前行!(黄煜轩)。

国学经典读后感篇二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学瑰宝似满天繁星,数不胜数。而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其学说不仅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还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

《老子》作为国学的精粹,它像春风细雨丝丝入地,慢慢的渗透我们的心田,让我们感悟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老子》是一部智慧之书。无论是其宇宙论还是其人生观,无不放射着照耀四海的理性光芒,充满了一种彻察彻悟的大智慧,体现出人类从原始崇拜时代走入理性思考时代的文化提高。并且,正如多数中国古代圣贤一样,其思维的焦点在于人生。虽然老子对宇宙本原、宇宙生成、宇宙运动变化规律都作了深刻的追问和解答,创造了独特并且自洽的形而上体系,但他所最关心的,仍是人生和政治问题。他敬畏自然、尊重规律,强调人要“道法自然”,都是在启发人们从“天道”体察“人道”,引导人们顺从规律而少犯错误。

道,这一课告诉我们:能够用语言表达的“道”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能够用概念来表达的“名”,不是永恒不变的“名”,“常无”和“常有”同出于道,名称却不一样,同样叫做微妙。

国学世界的知识是无限的,是永不泯灭今后,今日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更应当加强学习,要多读书,读好书,读自我感兴趣的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领自我走出迷茫,使自我的人生简便而洒脱。作为中国人,我们应当以此为骄傲,也期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国学,必将世代相传!

国学经典读后感篇三

读了这么长时间的《国学经典诵读》,我最喜欢的一句《论语》是: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意思是:有一天,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你只要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礼貌,那么,不论谁都是自己的兄弟。你为什么要烦恼自己没有兄弟呢?"我也是这样想的,如果自己表现的十分谦卑恭敬有礼貌,大家一定都会接纳你的;但是自己如果摆出一副骄傲自大,对别人不屑一顾的样子,肯定没有人会理睬自己,更别说是接纳,甚至会讨厌自己。

朋友之间就应该互相帮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而不是在旁边落井下石,一味的冷嘲热讽。这样的人谁会接纳你?谁会欣赏你?反而对人宽厚热忱的人总会得到别人的欣赏。

看了《国学经典诵读》,我从中学会了许多:人与人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尊重,你尊重别人一分,别人就会还敬你十分,只要你宽厚仁慈就能得到民心,只要你真心实意就会得到别人的重用,勤劳机敏就会取得工作上的成就。所以,我以后还要读更多的《国学诵读经典》,看更深奥的古文诗词,让自己的知识更加充盈。

国学经典读后感篇四

我很小的时候,爷爷就开始教我读《国学启蒙经典》了,《三字经》、《弟子规》一直陪伴着我的成长,净化着我的心灵,启蒙着我的每一步。

爸妈常年在外打工,记得有一次去爸妈那玩,我做错了事,妈妈批评我。我不服气,打电话向爷爷告状,爷爷让我背《弟子规》中有关章节,使我感悟到"父母教,须敬听,------德有伤,饴亲羞"的含义,心也就平静了。

爷爷是个农民,没读多少书,可自打我上学开始,他不管白天干活多苦多累,每到晚饭后,除特殊事情出门外,他总是陪着我读书,辅导我做作业,当我遇到难题时,他总是及时地和我共同探讨、解决,特别是在写作上,是爷爷手把手地把我带到今天。从多少个日日夜夜中让我感悟到“昔孟母,择邻处”的良苦用心。

通过读国学经典,我从小养成了喜欢认字的习惯,每当上街看到有不认得的字时,总会问爷爷,并追问这个字的意思。“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我们正值年少,是人生学知识的最佳时期,不求悬梁刺股,但求“而小生,尚勤学”。

读一本好书,抱一腔志向,我要从“扫一屋”做起,将来能成为祖国作出贡献的有用之才。

国学经典读后感篇五

暑假得此机会赴北京学习国学经典,感受到了国学经典的魅力。不得不承认,诵读国学经典的确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熏陶,对小学生而言亦是如此。这种国学经典的浸染,看起来是个大工程,突破起来也是个难点,但这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文学视野的拓展,个人素质的提高却有着重要的意义。两天的课程培训下来,杭州的拱宸桥小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国学经典课程学习心得范文心得体会,学习心得拱宸桥小学在国学经典教学方面走得非常扎实,让我觉得耳目一新的是入学礼。开学初的入学礼仪(正衣襟、拜孔子、观国学馆等等)让孩子从思想上重视国学、礼仪、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王崧舟校长所打造的“乐学模式”也是让我感受很深:始于“悦读”,基于“熟读”,贵在“悟读”,成在“化读”。在国学课堂中重视学生的体验,提倡“儿童视角”,非常在意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另外,王校长还呈现了“文化种子”的习得。以每天三诵、每课一练、每周一课、每月一查、学期一赛、学年一年来作为主要途径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拱宸桥小学王校长的“以教立心,以文化成”理念,把国学经典教育做得的确是有声有色。感受了拱宸桥小学的国学教育特色以及其他几位专家灼见之后,我也有了很多思考,现就几点来说明:

一、国学经典教育要有重视氛围的营造。几位专家都讲到了,陶冶熏陶在国学经典教学中很重要。国学经典教育的实现并不只是通过那一周一节校本课,更不止于课堂上的教与学,还应该有一种环境、氛围的熏陶,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习得或强化。如果只把国学教育的压力放在三四十分钟的课堂上,那这节课跟普通的文学课并没有太多差别,反而会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所以应该打造国学经典学习的文化氛围。比如关于国学经典读书活动的开展、绘画活动的开展,文化墙的更新、班级读书角或者黑板报等栏目的更新。在楼梯处或走廊也可以有一些国学经典里面的诗文、或者宣传国学经典教学的标语等等。再另外,也可以通过“升旗仪式”“大队活动”来辅助宣传,多加熏陶。再有像参观国学馆等实践活动,也可以让学生有所悟有所得。要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国学经典”的学习很重要。

二、国学经典教育要有策略的提高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是要求课堂上的学习兴趣,而且要注意让学生在课余生活中也不忽视国学经典。课堂上的兴趣提高,离不开教师的课堂设计,多样化的诵读,趣味游戏、动画辅助教学、小诵读竞赛等等可以做些尝试。课余生活中对国学经典诵读的兴趣要依赖于学校活动的侧重。学校可以每月、每学期根据情况来计划关于国学经典的诵读比赛、演讲比赛、节目展演等等,或者配合读书活动、书画活动来开展。

另外,国学经典教育也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求一味的讲解,更要抓好重点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诵读中体悟、内化。这也对老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身来讲的确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提高的地方。

国学经典读后感篇六

导语:该书主要讲述了国学的知识。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极大影响。

最近,我们都在学习国学。我也读了一本书名叫《国学经典》。读完了这本书,我不由得发出一些感叹。

这本书分为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两个部分。第一单元主要讲的是节俭。“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这句话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在总结唐朝由盛世走向衰败的历史教训时写下的警世名言。意思是:历观前代王朝和古老的家风,往往勤俭节约意味着成功,奢侈浮夸意味着失败。是呀,这句话用于我们现在是再适合不过了。

节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它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用心,我们就会想出节约的好办法。你瞧,这是我和姐姐想出来的:

1、将用剩的小块肥皂收集起来,做成了大块肥皂。

2、把雨水收集起来,用来浇花。

3、把没有用完的作业本合订在一起,做成了一个新本子。

怎么样?这些节约的办法你用过吗?如果没有,那就从现在开始行动吧!

第二单元主要讲的是强自信。“天地之性,人为贵。”这句话选自于,《孝经。圣治章》。意思是:天地之间的万物生灵,都一样的得到天地之气成形,禀天地之道成性。但只有人最为尊贵。这句话说得多么好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自己的特长,只是有很多人自己没有发挥出来罢了。我就把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发挥出来了:

1、我把字写得很好。

2、我的作文常被老师称赞。

3、我的舞蹈跳得很不错哦,还获得了证书。

瞧!我的优点和特长很多吧!相信你也一定有很多优点和特长,赶紧发挥出来吧!

第三单元主要讲的是智慧。“知者创物”。这是《周礼。冬官。考工记》中的一句话,意思是:由有智慧的人设计发明。用智慧来解决问题的人也很多,下面让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吧:贺龙同志在紧要关头让战士们扔掉草帽,使敌军自相残杀。包公运用智慧,使用了计谋,从毛驴身上找到突破口,巧妙地破了案。还有许多的例子……就不一一说明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之柱和心灵家园。国学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诵读国学,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涵养民族修为,承继民族智慧,造就具有中华气韵和民族气质的`现代中国人,是我们共同的使命。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里有几样不可缺少的东西-----------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是孔子到孟子以及董仲舒一一完善的。

读了这一套书以后我真是感慨万千,它让我知道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它似一个知识库,点亮了我的心灵。“仁”里面的《美金的价值》、“义”里面的《大义桥》、“智”里面的《无心的鹿》……其中我最喜欢“信”这本书,我能从中体会到“信”让人受益非浅,那一句句简练的语言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例如有这样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言心信,行必果,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古今中外诚信使人们走向文明。季布大家一定都熟悉,他只要答应别人的事无论多困难他都想办法办到。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大将,曾几次打败汉军。刘邦当皇帝后下令通缉季布,季布只好化装到山东一朱姓家当佣人,朱家知道他是季布后收留了他,而且帮他向刘邦说情。刘邦后来封季布为中朗。季布有个朋友叫曹丘生,专爱拍马屁,听说季布当了官便来巴结。季布见曹丘生来就虎起了脸,骂了他几句。谁知无论季布态度多严厉,曹丘生照旧陪着笑还说:“我听说楚地有‘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季布听后很高兴就待他为上宾,曹丘生走后到处宣扬,季布的名生就越来越大。这就是一诺千金。

诚信是不分国界的,在美国一个庄园主的家里有一把新斧子,庄园主的儿子看见了十分喜爱,他想试试斧子快不快,就对准一棵樱桃树砍去,只听“咔嚓”一下树被砍断了。男孩一看不好,就把斧子放在原位躲进了小屋,但后来因为‘诚信’还是承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这就是美国总统华盛顿小时候的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

不管是季布还是华盛顿,在他们身上都有个共同点“信”,我们必须要以诚待人,正如李嘉诚的所说“我们要以诚代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

国学,是你使我的知识一天天充实,是你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我要大声对你说:“谢谢你”!

这几天,徐老师向我们推荐了《国学经典》这一本书,并且还给我们打印了这本书里比较好的名言,让我们多背,让这些名言永远做我们的生活导航。我们通过多读、多背,渐渐的了解了这些名言的意思。

就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这一句吧,我们就可以以字面上的意思来解释这句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就是人生自古以来谁都要死亡,留取丹心就是留下一片赤诚丹心,照汗青就是要为光照史册留下最精彩的一页。连起来就是人生自古以来谁都要死亡,要为光照史册留下一片赤诚丹心。这句话告诉我们,人没有一个能长命百岁长生不老,所以活着要做一个能牺牲,有意气的人。我们的一生都要向文天祥那样的爱国。

还有一些能琅琅上口而又意味深长的名言警句。比如“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张百岁”、“志小则易足,易则无由进”……一些能启迪人心灵的谚语、名言都能让人滥记于心。这才是读诗、读词的最高境界—读名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学习。《国学经典》这本书正是中小学生国学启蒙的一本好书。

这本书分行节俭、强自信、讲智慧这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由经典要义、故事、生活、实践和经典诵读四个部分组成。不仅有名家名言,还有贴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脍炙人口的著作选读。其中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还有的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艰辛”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这本书使国学之精华更接近人们平时的日常生活,让中小学生更容易理解,方便记忆,能把圣人之训用在实处。

读了这本书,不但让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行为的规范,更让我明白了要把这些道理应用在生活中。比如“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是警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勤俭节约,不要奢侈浪费。又如“恃人不如自恃也”,就是教育我们要从小努力学习,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才能,增强自己的独立性;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不可能总是依靠父母和他人,而是应该自立自强。

《国学经典》这本书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国学经典读后感篇七

国学,你是沙漠中的绿洲,给了我期望;国学,你是黑夜中的明灯,给了我光明;国学,你是阳光雨露,沐浴我茁壮成长。国学,是我的最爱。

此刻,我已经跨入了国学的大门,准备去这浩瀚的知识海洋畅游。国学,能让我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与经典通行,与贤为友;国学能让我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让我学习做人的道理。让我们做国学的好伙伴,国学的读者吧!

说实在的,我觉得古人挺幸福的:小时候就有这么一套叫你怎没做人的书,使自我不断改善。“德”是《弟子规》主要讲的资料,他教会你如何尊重长辈,爱护小辈,孝敬父母教师,关心兄弟姐妹。时时刻刻都要以“德”为先,分分秒秒都要以“孝”为重,真正的做到尊师重道、尊老爱幼。

学习《弟子规》之后,我感触异常深刻,因为自我平日里的一些举动,使自我对《弟子规》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当我读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时候,我想到自我,脑子里浮现出了一幅画面:在学习的太少太少了!时间抓得不紧;在处事做人上还有很大差距。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聚精会神、津津有味的看着电视,忽然听到奶奶叫我:“吃饭了彤彤!”而我对着电视机跟奶奶说:“明白了,一会就来。”之后又埋头看电视,奶奶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才来吃饭,这是多么不应当啊!

国学经典读后感篇八

这个假期,我读了一本国学经典名著,名字叫论语,读完以后,我有了许多的感受。

相信大家对《论语》了解的还不是很透彻吧,下面,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论语》这本书吧: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一共二十卷,11705个汉字,是流传下来的语录体的汇编。可谓汉语文章的典范。

其中,我最欣赏的几句话是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君子思念道德,小人思念乡土;君子关心法令制度,小人关心恩惠。”

这句话就写出了君子和小人的不同之处。君子,时时刻刻都在考虑着自己的道德,自己的修养,而不在乎财富,所以君子为人正直,品德高尚。而小人时时刻刻都在想念家乡,说明他们就没有雄图大志。君子关心的是国家的法律,在觉得不合适的时候会进谏。而小人则关心的是别人给了他多少好处和恩惠,这样的人必成不了大器。所以我们一定要往君子的方向发展。

国学经典读后感篇九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人,我看过许许多多的书,今天我就来说说礼仪方面的《三字经》吧,这本书虽然不长,但对我来说可是意味深长啊!

我感受最深的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它是说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

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每个人的性情就会产生差异。每个人都会有一些芝麻绿粒大的坏习惯,只是这种坏习惯在有些人眼里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比如乱扔垃圾,有些父母看见了并没有严肃地进行批评,而是随手拿走了,这样下去这个孩子哪里还有什么卫生意识啊!而有些父母看见孩子随手乱扔垃圾之后会很严厉地进行批评,不仅要他把垃圾放进垃圾桶,而且还会进行小小的惩罚,比如我妈妈就会罚我负责一周的垃圾清理,受罚当然不是好事情,但是我也因此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还有两句话我也挺喜欢的:“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它是讲汉代人孔融四岁就能让梨,这种谦让尊重他人的礼仪,每个人都该先知道。中国是个礼仪之邦,千百年来的这种传统美德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我每一次拿到新玩具都要给弟弟先玩,或者每次有好东西都要让大人先品尝。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礼仪。古人说:“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三字经》,让我懂得了许多的道理,我喜欢《三字经》这本书。

国学经典读后感篇十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悠悠的岁月长河里,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无数优秀的国学经典。

如《弟子规》、《论语》等。尤其是《论语》,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联袂宣言:人类要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过头到2500年前学习孔子的智慧!只要打开《论语》,我就仿佛看见一位充满睿智的老者向我走来。他就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一个影响了中国两千年教育文化、社会礼仪、道德体系的伟人——孔子!他的言行涉及面十分广泛,有孝道,为政,立德,治学等四个方面。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讲得到一点也没错。我的表妹,她虽然学习成绩没有我好,可是动手本事,社会实践本事这方面十分棒,是我生活中的好教师。“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这句话,我的感悟十分深。我表弟平时常去图书馆看书,每次都是带了一本本子去做读书笔记。并且经常拿出来看,反反复复这样,时间久了,他的作文水平提高可谓是突飞猛进。“交友儒雅,友人高尚”。

这是激励自我向上的一种方法。交的朋友要比自我强,这样才能令自我奋发向上,成为人上人。我堂妹的朋友读书读得十分好,可是因为她交友不慎,她跟那个朋友经常一齐逃学,自然而然的,她的成绩就每况愈下,以至于落到了每次考试在及格线左右徘徊。我表妹最终深有体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于时,我表妹也渐渐疏远这位朋友了。读《论语》,使我受益匪浅。今后,我要更加细读,《论语》,细读中华民族悠悠的千年智慧。国学是国粹;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一种智慧;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经验。我们要学习并把它发扬光大!

国学经典读后感篇十一

《大学》原为《礼记》中的一篇,在唐宋时期开始受到重视。朱熹把它从《礼记》中抽出,单独成篇,并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大学开篇便提出了自己宗旨,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熹把它称之为“三纲领”。实现三纲领的途径是“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八条目”中,“修身”是根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要做到修身,就必须心正意诚,改掉自己不好的习惯,养成美好的品德。对于子女来说,修身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孝敬父母。一个人在家里孝敬父母,将来在工作上才能够做到忠和义。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这样的事例很多,比如,赵善应就是这样的人。

赵善应是宋朝人,是历史上有名的孝子。有一次,赵善应的母亲得了一种怪病,他四处寻医为母亲医疗,但母亲的病还不见好转。后来靠皇室亲族的关系,请来御医为母亲诊治,御医说要用人血和药,赵善应二话没说,便用刀刺破手臂,用他的血和药一起给母亲服下,不久,母亲的病就好了。但却留下了心悸的病根,害怕雷鸣。所以一到打雷下雨天,赵善应就去陪伴母亲。曾经在一个寒冷的夜晚,赵善应出远门回来,手下人要敲门,却被赵善应给制止了,他说:“不要敲了,我怕惊动母亲。”就这样,赵善应和手下人在门沿下过了整整一夜。赵善应做到了“百善孝为先”,也正因为赵善应孝敬母亲,才被大家拥护称赞,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这也正应了《大学》中的那句话:“孝者,所以事君也。”只有在家孝敬父母,在外才能有所成就。

与《大学》提出的修身要求相比,与古代圣贤相比,我做得还远远不够,比如在家里,我有时会不听话、和家长顶嘴;有时家长让我写作业,我想出去玩;还有时会挑食。在学校,我有时会因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和同学闹不和,还有……。

《大学》提出:“为人子止于孝,与国人交止于信”。所以说,作为青少年,在家听家长的话,做力所能及的活;在学校,见到老师要问好,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学习考高分;与同学交往言而有信,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学习。做到这些,就做到“止于至善”了。

我爱《大学》这本书,爱里边的名句,爱圣贤的智慧,更爱《大学》提出的人生境界。今后,我要努力钻研这本书,以古代圣贤为榜样,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