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分析哲学论文简短(精选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0:47:09 页码:13
最新分析哲学论文简短(精选9篇)
2023-11-13 00:47:09    小编:ZTFB

总结是一个思考和反思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塑造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写总结时要注意文字流畅、条理清晰,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接下来是一些优秀总结的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分析哲学论文简短篇一

[摘要]通过对中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认知参与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目前大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高行为参与背后主要采取的是依赖和浅层次的认知策略,从而造成课堂数学教学效率低的现状。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本文提出了促进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认知参与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认知参与行为参与建议。

(一)问题背景。

反思数学教学实践,虽然实施素质教育和给中小学生减负的呼声已经喊响了很多年,但是,目前的中学数学教学依然一如既往地大搞题海战术和时间战术,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结果正如天津师范大学的王光明所指出的那样,“我国的数学教育为学生培养了扎实的知识基础,却没能为学生培养厚实的能力基础。”造成这种能力和知识不相称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高行为参与背后有着什么样的认知参与取向?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参与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便有针对性地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目标。

(二)调查的方法及对象。

1.问卷内容。认知参与是指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反映其思维水平的学习策略,分为深层次策略、浅层次策略和依赖的策略。调查问卷主要参考孔企平设计的认知参与问卷,问卷分为深层次策略、浅层次策略和依赖的策略三种变量中,深层次策略包含6个问题、浅层次策略包含7个问题、依赖的策略包含6个问题,共19个封闭问题。学生根据对每个问题赞同程度打等级(极不同意、不同意、无意见、同意、非常赞同)。该问卷已经过信度和效度检验。

2.调查的实施。11月中旬,我们分别从广西钦州市2所普通中学的7、8、9年级学生中各年级随机抽查100名学生,共发放了600份调查问卷,要求学生在20分钟内独立回答,不记名并当场收回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86分,回收率96%,男302人,女生284人。

(三)调查结果分析。

1.依赖的策略方面。表中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他们以教学策略为学习策略,极为依赖教师,如超过75%的学生认为“学习数学的最好方法是听从老师的安排”、“在数学学习中老师怎么教就怎么学”。这些学生的自学能力很弱,离开了教师他们就不知如何学习,通常表现为反复操练教师所演示过的类型题。

2.浅层次策略方面。表中结果表明,在数学学习中超过半数的学生采取死记硬背、机械的浅层次策略。将近80%的学生赞同“记忆数学知识比理解它更有效”,超过40%的学生认为“记忆解题方法是学习数学的很好方法”。这样学生通过记忆的方法和反复的操练虽然可以通过考试,甚至可能还会获得高分,但是他们是缺乏创新意识的,也很难形成创新能力。

3.深层次策略方面。统计调查结果还显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是常常把所学知识孤立起来,缺少对知识的深层理解、联系和反思。如,只有约15%的同学明确表示“会努力把在数学课中所学到的知识与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或者其他学科中学到的知识联系起来”,只有22.9%的学生明确表示“在数学学习中总是向自己提出一些问题去帮助理解主要内容”。这反映出有相当多学生,表面上看似在学习,实际上并没有深层次认识参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教师满堂灌式的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概念、公式和定理等根本来不及消化;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课堂行为表现而不是内在的思维过程;学生通过记忆的方法和反复的操练可以通过考试。这样,学生在没有深层次思维参与的情况下也能完成数学学习任务,从而产生一种浅层次的教与学的循环。

(四)思考及建议。

调查分析发现,大多数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没有积极主动的参与,即只有行为参与而没有合理的认知参与,具体表现为他们在课堂上虽然很努力很专心听课、做习题,而且课余还花很多时间在数学科,但是,由于不科学的教法和不得要领的学法,使学生只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去建构。学习过程中,死记硬背和机械的学习方法盛行,独立理解、联系和反思策略缺乏。研究表明,单纯靠做题和练习只能帮助学生更加熟练地操纵数字和数学符号,在考试中得高分,但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发展不能得到帮助。在当今的侧重考记忆、考计算技能及知识掌握的学校考试中学生能考取高分,但遇到开放性问题和需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时却显得无能为力。这对发展学生的高层次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建议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真正体现“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学生缺乏积极主动学习精神原因之一是我们给学生的问题没有引起其积极学习的心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存在于个人和群体的行动中,随着个人参与到新的情境中并在新情境中进行协商、在个人内部进行建构,知识便产生了。那么,要达成学生对知识的有效学习,首先要用和学生的知识结构相称的问题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不仅有行动参与还要有深层次认知参与。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

2.促进学生深层次认知参与,培养高层次数学思考能力。当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重要,但不意味着学生头脑中的知识越多能力就越强,知识只有经过深入理解和运用才能形成能力。研究表明,单纯的行为参与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全面参与,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能力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行为表现,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深层次认知参与,使其参与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参与性质的发现过程、参与解题的思维分析过程、参与错误问题的剖析过程,把培养学生高层次数学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数学教育基本目标之一。

3.促进学生积极情感参与,激发其在数学学习中深层次认知参与。学生知识结构的建构过程必须经历三个不可缺少的环节:自主活动、智力参与和个人体验,如果学生每天就是为了应付作业和记住一大堆零散的知识并操练一些对他们来说趣味索然的题目,很可能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思考的快乐和克服挑战性问题后的成功感,体验到一次次攻克难关和自我超越后的精神满足,达到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的和谐统一。

分析哲学论文简短篇二

中西身体观分别代表了人类两种不同的身体观。若对这种区别加以表述的话,可用“我有一个身体”与“我是身体”加以涵括如果说前者以其科学意义上的物体论的身体的主张,为我们指向了西方传统的身体观的话,那么,后者则以其哲学意义上的本体论的身体的强调,为我们指向了中国传统的身体观。现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该区别进一步地详加申述。

一、非自足的身体与自足的身体。

较之中国传统身体观的身体,西方传统身体观的身体是一种非“本自具足”的身体。从源头上说,这种非"本自具足”的身体观则肇端于古希腊从心灵本体出发的观念主义。如苏格拉底把身体视为我们获取知识的障碍,柏拉图把身体视为认识论的真理的天敌,亦把其视为伦理上的罪恶的渊薮,进而推出了一种危言耸听的“身体坟墓说”。即使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亚里士多德的学说里,其以形式和质料来分别解释灵魂和身体,似乎为身体恢复了一席之地,但观念主义所导致的“形式优先”思想,使亚里士多德依然把身体视为消极的而非积极的东西,而与柏拉图主义异曲而同趣。

二、个体性身体与互体性身体。

正如“物体”(object)—词的西文词义表示的那样,西式之作为“物体”的身体,也即作为被看的对象的“客观”的身体。这种客观的身体观导致西方文化在迷恋身体外观的同时,还表现为在古希腊思想对身体明晰的“分节”(articulation)的特有关注。这不仅意味着在“分节”名下、基于“区分”原则的西方语言学理论实际上是“近取诸身”的产物,而且还意味着,在西方人眼里,我们自身的身体同样是“分析主义”的,是以可区分的个体性身体为其基础和单元的。从微观层面身体解剖学学说的确立,到宏观层面社会伦理的个人主义思潮的风靡,都是这种个体性身体观的具体体现。

三、“形神二分”的身体与“形神一体”的身体。

如果说西方传统的身体观是一种科学式的身体观的话,那么,中国传统的身体观则为一种哲学式的身体观。这种“科玄之别”可以在中西身体的“形神”关系上得到深入阐明和洞显。毋庸置疑,西方传统的身体观是一种“形神二分”的身体观。而这种“形神二分”的身体观同样源自古希腊从心灵本体出发的观念主义。从这种观念主义出发,柏拉图将我们的世界区分为理念的世界与现象的世界。在他看来,如果说观念的世界在时间上是永恒的,那么,现象的世界在时间上则是转瞬即逝的。一朵美的花终将凋零,一个美的人终将人老珠黄,而美的概念、美的理念却可生命永驻、万世长存。这样,这种“两个世界”理论在人那里则导致了灵、肉的二分:作为理念的人的灵魂是不朽的,而作为现象之物的人的肉体则为可死灭之物。故为了保持灵魂的`不朽就必须摆脱肉体的纠缠,由此就导致柏式的回到生前死后的所谓灵魂的“回忆说”的祭出。

在这里,我们又一次看到了中西医理论实质之迥异。在西医那里,一如福柯所指出的,“解剖学给它提供的仅仅是尸体”,并且“尸体成为真理图像中最明亮的因素,在原先钻出幼虫的地方吐出了知识之丝”。(福柯,第150页、第139页)而这种“生命尸体化”使医院成为“死亡庙宇”(同上,第18页),并使医生成为“肉体的教士”(同上,第35页)。这不仅意味着,与中医“形神一体”的“灵化的身体”相对,西医的身体则为一种“形神二分”的“无灵的身体”;如果说在中医那里,“有神自在身”,使人可以“收拾精神,自作主宰”地成为其生命的主人的话,那么,在西医那里,随着我们身体的彻底地祛灵化,人们在把自身的生命完全拱手相让给医院的同时,也使医院的医生以其所谓的“白衣天使”,成为主宰人的生命乃至肉身化、俗世化的整个尘世的真正的上帝。

分析哲学论文简短篇三

《末日哲学家》的三个实验过程恰好与上面所设定的哲学电影帧画面过程模型相吻合。在验证了骆驼、狮子和孩子三个阶段在形成哲学电影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同日水《末日哲学家》也进一步展现了哲学电影去疆域化过程的其他方面。

虽说哲学电影的去疆域化是以帧画面的重组过程为主体,但是电影中的其他处理手法同样有助于去疆域化进程的推进。正如利文斯顿所认为的“明确的电影风格设备或模式的呈现类别通常都包括影片剪辑或编辑、摄像机运动和选择聚焦镜头、配乐与移动影像之间的配合”。这些手法的使用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哲学电影自身所具有的拆解力量和动能。一是剪辑技巧。可以通过对佩特拉打开和关闭防空洞大门的拍摄得到很好的呈现,这是一种典型的能够展示佩特拉在防空洞内很失望的心理活动的手法。二是编辑。可以轻松地通过使用旁白的办法呈现出齐普思的大团圆结局,因为他的故事就是作为那次思想实验结尾的补充。三是摄像机运动和选择聚焦镜头模式。这一技术被运用到描绘吉米特试图拿起枪的场景,因为该场景中詹姆斯躲在后面盯着吉米特,而摄影机的角度则在二者之后,就像同时盯着二者。四是配乐与移动影像之间的配合。这可以通过第三轮实验中学生们在防空洞内的剧情得到很好的展现,通过配乐与移动影像的使用,展现出一年间平静而快乐的生活。

分析哲学论文简短篇四

研究的现象学范式国外的身体哲学研究有一个梅洛-庞蒂现象。在梅洛-庞蒂之前,身体在现象学中一直是一个被忽视的话题。胡塞尔的现象学即使对身体有所关注,也是从意识的先验构造出发的。身体表现为先验意识的意向相关项。身体没有自身的独立地位,身体的意向性问题尤其是生活世界中的生存论的身体的意向性问题根本没有探讨。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虽然对此在的实际性解释学的生存论结构进行了分析,强调此在作为天、地、神、人相会的场所。此在具有共在结构,即在世界之中存在的生存论结构。

海德格尔称之为此在的沉沦结构。此在通过自己的生存筹划使世界得以上手成为周围世界,作为存在的生存意向性的相关项。这就是此在生活的生活世界。通过此在的生存筹划,世界作为此在存在的意义之晕环绕在此在周围,成为此在生存的一部分并在此存在。如果我们将此在理解为具有身体的此在,那么世界就是此在的身体的一部分和延长。这种逻辑和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是一致的。遗憾的是海德格尔没有集中关注身体的此在问题,这种局面只是到了梅洛-庞蒂才有了改变。梅洛-庞蒂将身体作为世界得以显现的舞台和场所,世界作为身体的意向性结构的一部分,就是身体。世界是身体体现的现象,没有身体的体现世界就无法显现。世界是以身体之的世界。身体绝对在此,世界通过身体在此。

查字典本站[]。

身体现象学就是世界通过身体体现的世界显现学。身体作为生存论的身体,是具有意向性的、主动的、活生生的身体。身体具有经过长期自然进化形成的生存智慧,身体是具有身体图式和行为结构的能行动的、具有默会知识的习惯的、自动化的身体。身体图式和行为结构揭示了身体意向性,它是由人在长期的生活体验中历史地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无意识性。由于身体的意向性和身体图式的存在,身体仿佛具有了灵性和意识,身体表现为能思维、会行动的身体。这种身体不是现成的、完成的身体,它是历史性的、生成的身体。身体意识和身体思维来源于身体在以往与环境和世界的长期相互作用的历史,来源于人在生活过程中获得的直接经验和切身体验的长期积累。它是历史的凝结和凝结的历史,是身体的前理解(前有、前见和前把握)。这种前理解是不能以语言的、逻辑的方式言说的,它是沉默的、通过生存体验和实践领会的身体思维。这种思维来源于人的生存过程中直接的身体经验,是肉身性的思维。新现象学的代表人物施密茨在胡塞尔、海德格尔、梅洛-庞蒂的基础上主张一种受到情绪震颤的身体情景存在论的现象学。相比于海德格尔的生存存在论现象学,施密茨突出了身体的作用,着重探讨身体在世界中存在的意义,提出一种较为完备的情景存在论学说。

施密茨认为,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的此在是一种异化的主体性,即被剥夺此岸居留权(以身体的物质感性活动为基础的实际生活的生存权,引者注)而导致的隐退性主体性。这种主体性是一种担负存在可能性的、无法规定的匮乏的主体性。它只能通过在世界中存在与其他存在者共同存在,从世界的上手中,从世界的方面来把握自身。在施密茨看来,这恰恰使海德格尔失去了把握主体性自身的机会,因为主体性的此在是不能从世界方面来把握的,而只能转向自身从自身来把握。主体性是一种基于情绪震颤的主观事实的严格主体性。这种主体性必须以身体的在世存在为基础。

由此出发,施密茨发展出了一种身体情景存在论。施密茨用身体的情景存在论取代了海德格尔的此在生存论的解释学。施密茨主张身体处在情绪包围的情景中,身体遭到情绪的侵袭而发生了情感的震颤,使身体发生收缩,这是身体的焦虑性反应。正是情绪或情感的氛围侵袭使身体处于在此存在的原初情景之下,进而使身体从在世界之中存在的沉沦状态之中抽身出来发生自身转向获得自我认识。因此,身体的情景是极端的情感和情绪造成的,它使身体处在一种迸发出了的原初情景中并绝对地在此存在。身体的原初情景是一种展示情感存在的绝对肉身空间。情感通过身体的震颤作为肉身现象而客观化和对象化,情感通过肉身空间获得了空间性。情感本身也成为客观可感知的对象,从而改变了传统关于情感的内主体的观念。情感作为肉身震颤所开辟的空间现象,具有了可以认知和把握的物质性维度。

这是通过身体体现出来的情感,因此,施密茨的新现象学表现为一种通过身体体现的具身性情感现象学。新现象学的身体是情感包围、情绪侵袭的身体,它是从此在沉沦的日常生活世界中超拔出来,脱离了具体的、历史的人的感性物质活动的神秘氛围下的抽象身体。这种身体观并没有超越梅洛-庞蒂晚年本体论的肉身观念,它是一种神秘的、原初的、未分化的身心一体、身体情感一体的存在论之肉。它没有注意到情感除了是一个生物学身体的震颤现象外,还是一个社会学身体的历史现象。这需要对身体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

二、梅洛-庞蒂的身体哲学的内容和局限性梅洛-庞蒂作为对身体感兴趣的现象学家是身体哲学的代表。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中的身体概念既是名词又是动词,更确切地说,是动名词。作为名词,有身之体之意;作为动词有体之于身之意。身体作为生存论的概念,揭示了身体作为一个个体在此存在,是通过身体的行动将世界万物体现在身体上来实现的,身体的存在是以世界的上身(体之于身)的方式来实现的。在世界上身的时候,身体也就变成世界的一部分。身体变成了世界的现象,世界变成了现象的身体。身体现象学和世界现象学是一体两面的。我们通过身体拥有世界,也通过世界理解身体。身体现象学是一种通过身体体现的、世界万物的聚集,是一种身体显现的逻各斯。身体相当于海德格尔的此在概念,此在通过生存的筹划将天地神人聚到一起,这样此在才完成了自己的存在的使命和目的。身体同样如此,它的存在意义就在于使世界万物体现出来,进而完成自己的身之体现。因此,身体是能体现、体会、体验和体知的具有意向性的身体,是具有生存论智慧、身体图式和行动结构的身体。身体现象学使天地神人成了身体的现象,脱离身体的体现,宇宙万物、天地神人都成了不能显现的自在之物和神秘的本质。那么,是谁赋予了身体这么特殊的地位呢?身体本身是什么呢?身体本身是不可见的、不在场的,身体是现象学的事情本身和自明性的真理,不承认这个事情本身就没有身体现象学。在此意义上,身体现象学仍然是先验的身体现象学。只不过同胡塞尔相比,换了一个名词而已,用先验身体预设取代了先验意识的`预设而已。这个身体是没有历史的、没有生成的抽象自在之物,是一个先验逻辑的构造。这个身体拒斥历史发生学的分析,它是身体现象学建构的阿基米德点。

它相当于黑格尔逻辑学《存在论》中的纯存在,它没有任何认识论的规定,它是纯粹的无。身体现象学在认识论上是从无开始的,揭示了身体现象学如何无中生有的逻辑。这与海德格尔的无之无化的存在逻辑有异曲同工之妙。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超越身心二元论的模式,提出了肉身存在论的思想。但它的肉身概念只是存在论的、非概念的层面前科学的纯粹经验世界,它是活生生的、直接的原初生活世界的身体体验,它是科学世界和认识论世界的身体和心灵的意义来源。对肉身的把握靠现象学直观。这种纯粹经验的生命直观拒斥知性概念的分析和辩证理性范畴的重构,它始终对科学知识和哲学理性保持着神秘的维度。对梅洛-庞蒂的肉身存在论现象学来说,黑格尔的关于身心统一的辩证超越模式是不得要领的,因为作为理性范畴的身心统一即肉身范畴已经不是直接经验和现象学直观,它是对肉身经验的理性重构。肉身范畴不是肉身存在本身,它是对肉身经验的理性模仿。它不能对肉身这一原初经验进行直接观看和直接体验,它无法进入存在论的肉身体验之流和身体生命的维度。显然,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逻辑仍然局限于纯粹理论理性层面,封闭在理论自身的逻辑之内,最终导致了身体的神秘化。克服这种神秘化,实践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哲学是一个有力的武器。身体的神秘的意向性、身体的体现能力以及身体的图式等先验结构,都能从实践的物质感性活动来得到解决。实践的身体才是具体的、生活世界的真实生存的身体,才能真正体现宇宙万物,与世界发生真正的、切实的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真实的世界历史和人的真实身体历史。人的身体世界史和世界的身体史都是通过工业活动不断生成的过程。工业活动打开了人的身体的历史和世界的历史。因此,对身体的理解必须同现代性问题、同生产方式问题以及资本通过工业生产的全球化问题相联系,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打破身体哲学研究的抽象化、神秘化的倾向。而这需要建立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身体观。

分析哲学论文简短篇五

[摘要]从哲学的角度出发,档案可以定义成记录过去的现在的一种有意义存在,是对过去式当前记忆的物质化。档案因实践而生,记录了实践的真实,真实是档案最一般的品格,档案总是留真、存真,而人们却能保真、用真。档案的从无到有是档案化,档案化是发展中的档案,具备延续性,档案亦能档案化,且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在不断地档案化实践中能指导新实践的能力逐渐减弱而消亡,二是因新实践的需要获得新的生命。

从事物发展和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来看,厘清什么是档案,档案是怎么来的,档案能如何,以及档案的本质是什么等问题,是认识和研究档案的基础。自1885年法国历史学家郎格鲁提出档案学是一门独立科学以来[1],围绕档案的定义及其本质等问题,学者们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形成了众多有代表性的观点,如文件说、文献说、原始记录说、信息说、社会记忆说等,这些不同的论点和表述为辨识档案提供了多个方向和可能,显示出档案学研究的勃勃生机,但却鲜少涉及哲学层面的思考。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档案天然地与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因哲学是对一切学科都具备普遍指导意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高度的思维概括与凝结,运用哲学思维和方法对档案问题展开探讨,从而透过种种现象更深层次地认识档案。鉴于此,本文试从哲学的角度分析档案以及发展中的档案(即档案化),以抛砖引玉,深化人们对档案本质的认识。

1档案的哲学意蕴。

站在哲学层面来认知档案,理解档案的本质,关键是要抓住档案产生的根源和发展机制。亨利柏格森在《物质与记忆》中谈道:“身体是处于将来和过去之间不断运动的边界,就如一个突出的终点,我们的过去持续驶向我们的未来。鉴于我们身体在某一瞬间只是个导体,介于影响它的对象和它影响的对象之间,虽然如此,如果把它放到时间的流动中,总是处于我过去行为终止的那个点上。”[2]74-75人们总是带着过去随着运动持续入侵将来,被入侵的将来不断变成现在接着变成过去,又被身体带动占据接下来的将来,如此循环往复。这里笔者尚且不讨论将来,不论将来如何,总会成为现在,变成过去。怎么知晓过去?或者说过去是如何存活?“事实上,我们永远无法抵达过去,除非我们坦诚地将自己放置到过去。”[3]146“过去应当始终在一种仅仅用另外的形式重复它的当前中呈现自身,并且一切事物都应当一去不复返。”[4]272立足当前,过去和将来因无法触及,是在现在维度的虚拟,唯有当下是实实在在的。当下的行为动作决定了现在的所为,规定了过去的模样,又奠定了将来的格局,这也造就了人们总是立足现在,回眸过去,展望未来的处境。既然现在需要过去,需要过去发生的事实,必然是要将过去的现在呈现在当前。从经验上看,这种呈现最直接最节约的方式就是回忆,但事实证明回忆却不是最有效的。因为脑体的回忆是有缺陷的,受时空限制,且需要过去事实的主体不可能都是曾经参与过这“过去事实”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这意味着需求主体不清楚发生事件的来龙去脉,就不能通过回忆让过去存活。当然,也可以寻找当时参与事件活动的主体来回忆,此种情形下,回忆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便直接取决于参与主体的记忆和语言能力。然而,语言的功能再强大,记忆却是有限的,且两者在不同记忆主体之间存在着能力大小的差异,这样的差异与矛盾不可避免地会对回忆的可信度造成影响:顺着有限的记忆表达,表达出的东西远远少于需要被理解的;而如果循着有限的记忆充分发挥语言的能力,则会引致对需要被理解的事实的偏差。况且人们不能遇事都去找参与主体回忆(需要的时间以及人力物力成本难以估量),此外,回忆的时限还受参与主体的自然生命的限制。这就需要一种有效的实践留存,它可以不受参与主体的记忆、语言以及自然生命力限制,通过对它的认识就能了解需要的东西。事实不变人在变,仅靠人的记忆与回忆不一定能准确抓住那发生了的实践事实,唯有那些经历了社会实践的有意义的留存,才能将过去带到现在。档案总是伴随着社会实践活动产生,在时间的长河中,依托人们身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是在切实发生着的就是切实发生过的,而切实发生着的实践活动正在形成档案这一存在,切实发生过的实践活动已经形成了档案这一存在。因此,如果从哲学层面给档案下一个定义,可以这样认为,档案是记录过去的现在(这里强调的是过去进行时)的一种有意义存在,是对过去式当前记忆的物质化。处在不同时间节点看同一事物,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多样的。由上述定义可以看出,社会实践活动产生了档案,这种伴随产生的状态说明档案的产生总是正在进行时,是当前的。笔者认为,档案的有与成和实践活动的始与终是遥相呼应的,实践活动未结束,档案还在形成中,正进行着对当前记忆的物质化。从档案成型或档案可用的时间节点看,人们利用档案是在实践活动结束之后,档案所记录的已经是过去的。任何东西只要是没有用处就变得毫无力量,那些随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就结束用处或者没有意义的存在不能成为档案,档案的意义就是真实客观地反映了社会事实的发生,档案有用的体现是后来的社会实践需要曾经的社会实践事实。人类实践活动无不受意识的支配,而实践活动中意识形态的当前记忆唯有通过人们的作为附着在载体之上才能变成物质存在,得益于这种物质化的存在,人们在后来的实践中才可以复活过去。档案的本质就是人类实践活动“真”与“实”的留存,这样档案才能直指实践事实本身,才可以为后人了解曾经事实提供直接真实的途径。诚然,因实践的复杂性,档案不可能将发生过的'实践事实完完全全地记录下来并呈现在需求主体面前,但并不影响它带领人们窥探已发生过的事实情况。即使其记录下来的远远少于实践事实需要表达的,档案却没有主观记忆与回忆的缺陷,足以让需求主体了解实践事实原貌。“档案作为社会实践的原始记录,它所记录下来的信息点不可能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全貌,但并不影响人们后来利用档案建构社会实践活动的关键性原貌。如学生入党审批文件,记录下的是入党学生的姓名以及时间信息,至于学生入党的过程无从体现,但在查阅时,某某学生在什么时间入党这一事实和当时的入党实践活动是一致的。”[5]档案可以将过去复活的力量来源于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一致性,来自于档案的真材实料。

2档案的真实品格。

档案是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是对过去式当前记忆的物质化,记录着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生着的事实,它的本质是人类实践活动“真”与“实”的留存,保留着真实的社会事实,真实是档案最一般的品格。“档案是人们有意识保存起来的对已发生的某种人类实践活动的事实进行的记录,这种记录为我们提供的是一种经验事实,即过去的可供验证的事实,具有‘一种可供了解和追溯历史事实的特殊意义’。”[6]档案的这一品格表现在档案与客观事实相符合,这也是档案之所以是档案,之所以能够存在的内在规定。人类世界可以看作是一个不断产生和使用工具的世界,人们总是借助于各种工具来实现自己的所需,在人、工具、工具对象三者这种作用与反作用之间不断探索,不断前进,而且只有通过各类工具人们才能实现诸多需求。“就连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最后也要落实到这上面来,就是使人的工具成为人和世界的恒常的中介,形成了新型的关系模式、‘此在’的模式。”[7]人们需要做或者等待做的事情起初都是意识形态的,在人们做事的过程中利用语言、文字、图像、物体等工具完成需做或待做之事,就将意识形态转换成了物质形态,成就了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人们据需做或待做事情的性质,考究要达到的目的与效果,然后利用语言、文字、图像、物体等工具,通过合理合法、规则有序组织后作用于对象,直到达到实践目的与效果。这一过程中,人们利用的工具被附上了烙印,得到充实与升华。一旦实践完成,意识形态的需做或待做之事消失,存在过的实践变成不再进行的行动,成为过去,只留下了实践中使用的各种工具,这些工具中有些随着实践活动的结束就完成使命,而有些则带着实践事实信息,能在将来带需要过去的人们回到过去直击实践事实,这些“真实”的留存就是档案。按照上述说法,人们定会怀疑笔者将档案的范围无限放大了,但细细探究就会发现,档案是社会实践的真实留存,它的形成以具体实践的结束为标志,无论是否将其收归档案馆(室)进行规范管理,一旦实践结束,形成的档案可以让有需要的人们穿越时空回到过去了解实践事实这一功能,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时间和地点为转移的。由此可见,档案价值的发挥与是否完成归档以及保管在何处都无关,并不是必须完成归档环节到档案馆(室)规范保存,又通过档案工作人员的提供得以利用的才能算为档案。那些经实践锤炼,能成为人们抵达过去了解过去的真实之存在都是档案。从这个意义上说,档案是人们抵达过去的直接途径,它是实践活动工具的直接留存,记录着实践的真实,后又成为人们了解过去的工具,其价值的发挥是以人们的需求为转移的。事实上,一定社会时期内,人们在做事的过程中,使用着通识的符号,流通的工具,通用的手段,这使档案以一种最质朴的状态记录着实践,承载着大家共通的信息,一旦被展示,所有人都能领悟与明白,而需要之人则可以使用它的质朴和直接来证明自己或者得到经验性认识,以获得更多人的认可与支持。正因为如此,档案才有了保存在档案馆(室)的需要与必要,而不宜直接放在完成实践之人的手里。这既是档案真实品质的内在要求,也是档案价值发挥规律的客观体现。作为在实践中使用的工具,档案因实践活动的不再执行就完成了帮助实现实践主体的利用目的,接下来的任务是帮助需求主体实现利用目的,这时候的需求主体可能是当初的实践主体,也可能是实践对象,或者与两者都无关。换言之,在档案价值发挥的轨道上,其利用者的范畴不仅仅局限于形成范围内的参与者,凡是需要曾经事实的需求者都能利用。因而,唯有将这些资源放在一个公共的区域规范管理,才能不以保管之人的意志为转移,才能尽可能长久且公平公正地提供利用,造福社会———在公共的档案管理区域,档案工作人员遵循一定原则和方法,比如以全宗为基础,遵循来源原则,保持档案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分不同的价值等,为方便保管、查找、利用而对档案去粗存精、进行标记以及进一步地有序化,通过各种方法对档案保真保实;再藉档案利用环节,即档案价值实现的环节,经需求主体提出之需求,“通过物质性媒介(档案信息载体与人体)将意识形态的档案信息内容与档案信息内容对应的空间对象连接”[8],使档案原样提供,发挥档案之所能够,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真、用真,维护着档案的真实性意义。

3档案化与档案的档案化。

3.1从无到有的档案化。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遵循着“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的自然运动法则,从虚无到实在仅是差着实践的一步之遥,而从实在到虚无可能是实践的推手,也可能是历经时间洗礼的自然抉择。看过《福尔摩斯探案集》的都知道贝克街221b是福尔摩斯的住址,贝克街虽是真实存在于伦敦的一条街,但在小说连载时却没有221b,小说的成功使人们异常喜欢这个虚化的神探,为了纪念他,人们将贝克街239号按小说内容布置变成221b使其成为可用地址,现今该地址是夏洛克福尔摩斯博物馆,而真正的贝克街221b每周都会收到世界各地的福尔摩斯迷寄来的信件。可见,人们通过实践可以将有些虚无的东西变成实实在在的存在,而且随着这种物化实践不断进行,人们甚至会相信那是真的存在,忘记或忽略了起初是虚构的这一事实。无论实践是否弄虚作假,实践本身是真真切切发生的,正因为如此,实践中使用的工具才能在后来直指实践本身,让需要的人们了解。在目前的认知里,没有什么是永垂不朽的。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造的东西,都在环境的关系网中作用与反作用,经历着时间的改变与抉择,而人造之物一旦脱离人们的价值需求就会在实践中被抛弃,从实在走向虚无。德里达认为:“所有个人的、社会的、机构的以及技术上的信息交流过程(communicationsprocess),实际上是一种档案化(archiving)过程,或者即他所谓的‘档案化’(archivization)。”[9]在实践结束之后,对于实践中的真实留存,人们会受现有的主流价值观支配进行选择性保存,对档案进行价值鉴定是结合当下社会需求以及将来的社会需求进行的一个预判,我们不能只将在这种环境下甄选出来的才称为档案,也不能将这样的选择作为档案化的开始。档案伴随实践而生,实践的开始就意味着档案化进程的开始,值得注意的是,实践的结束即档案的形成并不是档案化的完成,档案的成型待用到用,即档案价值创造到档案价值实现过程都是档案化的范畴。从档案的轨道上看,在实践的信息交流中因信息与载体的结合得以成型,开始信息交流就开启了档案化进程,实践的结束因档案的成型(也是档案价值的成型)以及人们现有价值观评判的介入似乎是个结点,但无论是否被人们选中放进档案馆(室)保管,只要它能直指实践本身,能带将来的人们回到过去,它的价值就一直存在。至于其价值能否实现,则在于人们需不需要。

3.2档案的档案化。

档案化是具备延续性的,已经完成档案化的档案总会加入到新的实践,再一次进入到档案化行列。那如何看待档案的档案化?档案档案化后还是档案吗?在笔者看来,档案的档案化是档案,但是否仍能作为“档案”留存,则需要看它与新实践的贴切程度,即它能直指新实践事实本身的程度。档案的档案化仍然是档案,乃是因为它本身就是实践事实的真实留存,能直指实践本身,即使加入新实践,这已具备的性质和能力是不会改变的。档案的价值实现出于人们实践需求,一旦价值实现意味着档案加入新的实践。档案被利用加入到新的实践是业界最为常见的档案的档案化现象,档案被利用加入新的实践,并不能改变档案对原本事实的记录,却因为加入了新的实践成为记录新的事实或与旧有事实结合的新的档案。不过业界更多的只关注到了提供利用环节,因为这是档案实践工作的一个节点,档案工作者使命的完结,人们甚少去想这些档案的归属。无论被利用的档案是证明事实还是提供经验性认识,它都会作为新实践中的一种支撑得到价值实现,那它是否仍能作为档案留存需要看它能直指新实践事实本身的程度。如在人们选择深造时得提供已取得的最高学位学历的成绩情况,这里的成绩(学籍档案)是深造的准入资格之一,面对的实际是当事人需要获得深造的学历学位,一旦当事人取得相应证书,作为准入资格之一的成绩并不能说明当事人完成深造取得相应证书这一事实,即使成绩本身是档案,但它却不会被作为当事人深造阶段的学籍档案留存。与之相反,如纪委监察部门在调查某问题人员时,取证到文字、照片、视频等各类记载问题人员的档案,这些是新实践必不可少的部分,在事件完结后就需要作为新实践的档案予以保留。另一种档案的档案化现象在档案管理部门是常见的,即为节约资源且更高效地提供利用或保护档案原始载体,或者是档案载体无法再继续留存而对档案信息进行新方式方法的保存,如对纸质档案的数字化。这可以对应到德里达的“技术上的信息交流过程”,这种档案的档案化仅仅只是将档案信息进行有效转移,信息转移之前是档案,信息转移后档案载体虽发生变化,但仍是信息与载体的结合,其内容并未发生变化,仍能直指当初的实践事实本身,得到的结果是档案。与上一种现象所不同的是,这里对档案信息转移的实践成为手段,实践前后的档案直指的实践事实是相同的。还有一种档案的档案化现象是曾经的实践未存在有效留存,却有参与人或知情人,通过向参与人或知情人了解曾经的实践而得到的记录,典型的如口述档案。这里人们会质疑,参与人或知情人又不是档案,通过向其了解曾经的实践不能算档案的档案化。从人与实践的关系来看,实践是离不开人的,人是实践活动中能动的工具,参与实践或了解实践的人将实践事实掌握在脑中,通过回忆的读取方式能直指实践本身,这也算是承载实践真实信息的工具留存,所以笔者认为可以把他们看作是一种活着的“特殊档案”,而通过向参与人或知情人了解曾经实践事实的实践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档案的档案化。可见,这里的档案化实践亦是一种手段,得到的档案所指的事实与参与人或知情人了解的事实是一致的。当然,诚如上文所述,人的记忆与语言表达存在着能力大小的差异,因此,通过向参与人或知情人了解曾经实践事实的这种档案化得到的档案结果,其直指实践事实本身的程度是需要考究和有待检验的。基于档案本身的演化规律,随着档案化的持续延伸,档案的最终命运存在着两种可能:一种是逐渐消亡,一种是逆向重生。前一种情况是指档案在不断的档案化进程中,与新实践的契合度出现渐弱的趋势,事后能指新实践事实本身的能力会越来越弱,被留存的几率也越来越小,最终逃不过淘汰灭亡的命运。后一种情况是指档案在档案化进程中因新实践的需要获得新的生命,有些档案对过去的真实记录,其价值本身就是无可替代值得永存的,也有档案在档案化中价值发生了转化,与新实践结合成为新的档案。档案因实践而生,记录了实践的真实,被利用是因为与实践的一致,淘汰灭亡是因为丧失直指新实践本身的能力,可见,档案的有无都需要实践的推手,由实践创造,可以在实践中重生,也可以在实践中灭亡。

分析哲学论文简短篇六

乡镇人民政府作为国家设在最基层的一级政府,肩负着具体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各项政策法规的重要职责,而乡镇档案工作是乡镇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真实地记录着乡镇的发展历程,是乡镇各方面建设的历史见证,在乡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异常重要。

一、乡镇档案机构工作现状。

(一)乡镇领导对乡镇档案工作认识模糊,致乡镇档案机构先天不足。

由于受机构编制限制,绝大多数乡镇没有设立独立的档案管理机构,机关档案室一般挂靠在党政办公室,加之党政办公室乡镇党委、政府领导都分管,这就容易形成乡镇党政机构之间职责不明、责任不清等问题,往往就会形成档案工作有分管领导,但分而不管或管而不紧的工作状况。而且相当一部分的乡镇领导对档案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档案与档案工作的认识不全面,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二)乡镇档案机构工作人员少、无编制、兼职多、变动频,履行职责难。

乡镇档案机构组成人员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人少,绝大多数乡镇设置1人且无专职岗位编制,一般都是党政办工作人员兼任;二是身兼多职,有些档案员还身兼重任,如人大秘书、团委书记等要职;三是人员变动频繁,乡镇档案人员以从事档案工作2~3年者居多,有些乡镇一年变动二三次,有部分乡镇在考虑岗位人选时选择一些“特殊人”在岗(身体多病、待退休、待生小孩人员),将档案岗位作为“过渡岗”;四是档案业务水平普遍不高,由于兼职和岗位的频繁变动,有的档案人员未经过岗前培训就上岗,有的经业务培训后很快被调整了工作岗位,不能按计划接受业务培训现象较为突出。

(三)乡镇档案机构制度管理严重弱化,规范化管理难以落实。

乡镇机关档案室根据乡镇工作自身特点,建立健全了各项档案管理制度,从档案保管、保密、借阅、鉴定与销毁等制度到各门类档案的归档制度,基本齐全而规范,但是档案工作各项制度的执行范围不出机关档案室,机关全体干部大多不知晓或知之甚少。乡镇档案机构如此制度建设,造成了乡镇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难。

(四)乡镇档案机构服务功能开发不足,限制了其社会影响的进一步扩大。

大多数档案人员对乡镇档案机构的定位是重保管,轻利用,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下功夫不深或者根本不愿下大气力去开发档案资源。乡镇档案机构不仅应当对全乡镇档案工作实行规划、协调、监督和指导,而且还应当是乡镇的综合信息利用中心,同时还应是彰显档案服务机关、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重要场所,而我们的一些档案机构放弃了档案信息的开发,也就是放弃了档案与档案工作的正面宣传机会,也间接导致了乡镇档案机构工作地位的下降。

二、新时期乡镇档案机构的功能定位。

在新的历史时期,乡镇档案工作要不断创新服务,使其服务形式与内容进一步多样化,不仅要让乡镇档案机构成为乡镇档案安全保管基地,还要成为乡镇档案工作管理中枢、乡镇档案利用服务中心、乡镇文化宣传和乡情教育园地、乡镇文化休闲场所。

(一)乡镇档案工作管理中枢。

负责制定并落实有关乡镇档案工作规划、业务标准;对乡镇所属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村以及新兴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督促镇辖区内的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收集,指导其规范整理;负责镇辖区内各类组织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负责做好档案法律法规的普及与宣传,增强社会档案意识;负责本乡镇机关档案的收集、管理和开发利用。总之,乡镇档案机构应当是乡镇档案事业发展的推动者、实践者,更应该是组织者、管理者,从而成为乡镇档案工作管理的中枢机构。

(二)乡镇档案利用服务中心。

作为乡镇档案信息资源库,乡镇档案机构在乡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其特殊的服务必然会占有一席之地,而且服务途径多,服务范围宽泛。在乡镇和农村,领导决策、经验总结、政策出台、文件公开、文化教育、权益纠纷、科学种田等等都可以展现档案的服务效果。

(三)乡镇文化宣传和乡情教育园地。

乡镇档案机构保存的档案内容丰富、载体多样,许多革命遗址、遗迹、历史事件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真实记录都保存在档案室,这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和精神文化财富。乡镇档案机构有责任很好地开发和利用它,使其发挥资政育人、传承文明的作用,建成乡镇文化宣传和乡情教育园地。

(四)乡镇文化休闲场所。

将反映本地区风土人情、重大历史事件的历史档案、记载本地名人生平轶事的名人档案、反映家族文化的家谱档案以及各类声像、多媒体档案等让人感兴趣的丰富的档案资料进行开发,不断丰富百姓的文化生活。

三、加强乡镇档案机构工作的对策。

(一)建立独立的档案管理机构。

档案管理科作为乡镇档案管理机构,在领导和管理体制上,是乡镇党委、政府的职能部门,业务上受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负责本乡镇机关档案管理工作,并对本乡镇辖区内的各单位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在规格上,属科级机构,与其他职能科室同级,享受同等待遇。设置一名科长,配备上2名专职档案工作人员,从乡镇机关或事业单位人员中选配,做到专职专责。

(二)营造良好的乡镇档案工作环境。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政治性、专业性、知识性很强的工作,要求档案人员要具有高度的政治观念、广博的知识层面、精深的业务素质,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对档案管理的要求。要保障档案工作的正常开展,需要保持档案工作人员岗位的相对稳定,并通过提高待遇、正常晋升等方式增强档案管理岗位的吸引力。同时各乡镇档案员要定期接受档案业务培训,而且各乡镇要按工作规范、岗位职责对档案人员加以督查和考核。要让档案人员干起来有盼头、有劲头,从而进一步扩大档案机构的工作影响和提高档案机构的地位。

(三)将档案工作列入乡镇发展规划。

《乡镇档案工作试行办法》规定:“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应切实加强领导,把档案工作列入乡镇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纳入分管领导目标管理责任制,切实解决档案库房、设备和工作人员等实际问题。”同时适当加大对档案事业建设的经费投入,将档案经费开支列入乡镇财政预算,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把档案事业建设纳入乡镇社会发展目标来进行评价考核,为乡镇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四)加强乡镇档案管理工作。

建立、健全和完善档案工作制度是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必要措施。乡镇档案工作综合性强、涉及面广,为了保证乡镇档案工作的正常规范开展,必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对机构设置、管理体制、管理范围、收集归档、整理、鉴定、保管、借阅、利用等各项工作做出明确规定,以使档案管理的全过程达到规范化、制度化,为档案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

(五)做好档案宣传工作。

加强宣传、教育是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基础工作。只有通过广泛宣传活动,才能形成档案工作的社会共识和合力,才能从根本上体现乡镇档案的价值。开展各种形式的档案法律法规宣传和教育,使档案工作与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地结合起来,促使群众形成良好的档案意识,为农村各项工作政策的贯彻执行打好扎实的社会基础。在此基础上,为解决农村土地纠纷、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稳定农村经济秩序等积极开展档案活动,以促进乡镇档案的长效管理,增强群众对档案的重要历史凭证和法律依据作用的认识。

分析哲学论文简短篇七

[摘要]城建档案分类中的民用建筑工程档案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这类资料的利用是城建档案民生服务功能的具体体现,也是作为重要的价值依据出现在百姓生活中,如何使城建档案的民生服务功能得以发挥其应有效用,渐已成为新时期城建档案工作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关键词]城建档案;民生服务;对策。

《城市建设档案分类大纲》(修订稿)共设十八个大类,102个属类,将城市建设档案依据内容进行划分,每种门类都分别保存着城市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极为重要的文件资料。

一、城建档案的民生服务功能。

对城建档案进行查询和利用是基于城建档案馆馆藏资源的储备门类和储备量。以辽宁地区较有代表性的某城建档案馆为例,呈现馆藏分布情况。

以下为该馆的存档类别、名称、档案卷数以及所占百分比情况:a城市勘测测绘类,2398卷,所占比例为0.73%;b城市建设基础档案类,1771卷,所占比例为0.54%;c城市规划档案,2252卷,所占比例为0.68%;d城市建设管理档案122282卷,所占比例为37.17%;e市政水利建设工程档案,3720卷,所占比例为1.13%;f公用设施档案5349卷,所占比例为1.63%;g交通运输工程档案2066卷,所占比例为0.63%;h工业建筑档案,11476卷,所占比例为3.49%;i民用建筑工程档案,172770卷,所占比例为52.52%。

该馆馆内档案以城市建设管理档案和民用建筑工程档案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37.17%和52.52%。其中,民用建筑工程档案的比例最大,是馆藏档案的核心部分。

城建档案各类别中利用率最高的也是i类民用建筑工程档案。利用目的主要有查阅核实、面积测算、房屋改造、管道维修、办房产证、资质审核、司法取证等。为百姓提供服务,是城建档案部门服务的最高宗旨。城建档案馆是接收和管理档案的部门,百姓是真正需要档案帮助的群体。所以,城建档案馆架起了档案保管与利用的桥梁,只有秉承着崇高的服务意识,才能使城建档案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用,进而实现其服务民生的功能。

二、存在的问题。

(一)民生服务意识淡薄。

城建档案馆有的隶属于城乡规划建设局,有的是公用事业局或是规划局的二级单位,更多的沾染了行政的色彩,以管理者的形象出现在社会中,为党政工作服务。事实上,百姓应该是城建档案利用的受益主体,但是由于档案管理部门的民生服务意识淡薄,致使档案资料的得不到高效的利用,功能失落。

(二)被动服务不利于民生服务体系构建。

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在提供服务时是被动的',通常坐等用户前来查询。用户对城建档案馆馆藏范围和内容不甚了解,以致丰富的档案资源却无人问津。另外,查询手续繁复,也不利于利用服务。

(三)查询方式有待完善。

常见的查阅方式有电话查档和来馆查档,

电话查档是用户通过拨打档案利用咨询电话,告知工作人员要查询的工程名称,请馆内工作人员代为查询。所要查询的档案确定存于该馆之内,需要馆内出具相关证明和提供复印制品,可以选择现场查档。这时需要用户要携带本人有效证件及单位介绍信等相关手续,方可到馆进行现场查询。这两种查阅方式在时效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三、对策研究。

第一,强化城建档案工作的民生服务意识。树立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意识,将“有限职责无限服务”的思想贯穿于城建档案管理中,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对查档人员要有热心、贴心的服务,以解决生活中实际困难为侧重点,以方便百姓利用为己任,以服务民生为工作的最高宗旨,强化城建档案服务民生的基本作用。要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耐心的服务吸引更多的查档者,只有在服务理念和服务思路上有所突破,才能真正实现城建档案的民生服务功能。

第二,变革服务手段,构建新型城建档案民生服务体系。在提供利用时,城建档案馆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让百姓了解馆藏情况,以备有所需时可以主动前来咨询。另外,印发实用手册,传播城建信息,公开业务指南,明示查档程序,尽最大努力向百姓主动提供服务。在服务手段上,要设立城建档案查询利用咨询电话,并在信息网以及报纸上公开电话号码,让前来查档的人可以通过电话进行事前咨询,工作人员要一次性告知办事流程和所需材料,减少查档人员重复往返的麻烦,逐步实现城建档案工作从管理型向开发利用服务型的转变。

第三,积极推进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城建档案资源共享,借助于城建档案信息网,各管理部门可以搭建内部局域网络平台,将所有工程档案信息囊括其中,采用统一的开发平台,使用统一的开发语言,形成一个地域化的城建档案系统和子系统。此系统由市级城建档案馆进行统一管理,各县积极配合实现馆与馆间的信息对接。各县区及时导入新的竣工工程信息,要加快进馆档案的数字化扫描,实现全文影像录入,以方便查阅利用,对民用住宅档案,要优先进行整理、编目和数字化工作,确保关系民生的档案及时服务于社会。

城建档案的民生服务职能,是城建档案事业中重中之重。城建档案管理部门要根据社会需求,强化工作中的服务意识,变革服务手段和方式,极力凸显城建档案的民生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档案学概论.冯惠玲、张辑哲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

3.更新城建档案服务理念.黄丽莺.兰台世界..12。

4.浅谈城建档案管理及开发利用.周素兰、张才荣.山西建筑..3。

5.以服务为导向推进重点工程档案文化建设.朱玉明.城建档案..1。

作者简介:杨杰(1985.11~),女,辽宁朝阳,朝阳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2008级硕士,研究方向古典文献学。

分析哲学论文简短篇八

严格的讲档案是对原始资料的一种记录,但是目前学术界对于档案的定义还不够统一,一般来讲,我们认为档案就是人们在各项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原始记。自古就有档案的存在,只不过是叫法不同,档案是从清代以后才有的叫法。所以不管是哪种称谓,可见自古就有档案,而且档案价值十分高,那么档案管理工作是保证档案完好无损,保证其利用价值的关键。新时期我国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一定的突破,这与广大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但是从客观的角度来讲,我们也必须承认,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的得到解决,势必会影响到我国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所以笔者通过本文,首先总结了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瓶颈问题,而后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本文观点仅代表笔者的个人观点,不足之处希望大家多指点,同时希望大家可以提出宝贵的可行性意见。

2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瓶颈问题。

2.1档案管理团队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时代的快速发展对于档案管理人才的要求也逐渐变高,对于业务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以往的工作模式和思路已经不能很好的适用于当下的档案管理工作,所以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工作人员首先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能力,其次必须认真负责有责任感,有法律意识,最后还要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然而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综合型的人才往往很少,部分工作者工作热性低,对待工作敷衍了事,不但影响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氛围,还有可能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大局。所以档案管理工作的人才问题是不得忽视的关系到档案管理工作大局的重要问题,不得忽视。

2.2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没有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工作更不应该落后于时代发展,但是在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发展过程当中,部分地区的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充分利用好信息化手段,墨守陈规,工作思路亟待转变。很多地方的档案管理工作还是依赖于传统的纸质存档方式,不但容易破损和丢失,还不好保管,对于保管室的要求也很高,还占用很大的空间,并且必须注意防潮、防水以及防火和防盗工作等等。据了解,档案室因以上原因导致档案损毁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2.3档案管理经费投入有待提高。

尽管科技发展较快,互联网应运而上,但是真正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管理档案的单位还是相对较少。因为建设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也需要资金投入,还需要摸索管理程序,配备专业人员等等,总之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但是由于投入的不足,往往不能快速推进。

2.4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部分地区对于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档案管理部门职能弱化,工作积极性差,导致工作质量下降,纪律性不好。同时也导致了,其他部分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因此在开展一些工作的过程中配合的不好,这些都与档案管理部门本身以及当地对于其的重视程度有关。

3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3.1提高档案管理团队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

档案管理团队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关系到档案管理工作的大局,过硬的业务能力是关键,关系到工作人员能否顺利完成档案管理工作,并且保证其质量。其次综合素质水平不容忽视,新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建议档案部门必须重视人才培训与培养,定期组织一些专业培训,给广大档案管理工作者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和平台,增加学习机会,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通过培训也有利于增加同事之间的感情交流,也可以在培训期间组织一些小的团队活动,比如知识竞赛等,培养大家团队精神,激发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3.2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服务现代档案事业发展。

档案管理向信息化发展转型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档案管理部分必须认识到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积极组织关于档案管理信息化手段的培训,让广大档案管理工作者首先要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然后积极学习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具体操作,严肃对待档案管理信息化问题。一旦档案管理信息化走向正轨,将会大大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工作水平,可以规避掉很多传统档案管理的弊端,为我国档案事业发展带来新气象。

3.3加大经费投入,促进档案管理方式的创新。

3.4加大档案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提高档案管理工作地位。

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通过本文已经了解,希望各地支持档案管理工作,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同时档案管理部门本身也要加强自身建设和学习,多组织一些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档案管理,意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建议档案管理团队内部也要多组织活动,培养大家团结一致,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团队业务能力,重视自身工作,各司其职。

4结语。

通过提出档案管理的瓶颈问题,并总结解决对策与建议,笔者希望更多的人关注档案管理工作,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关注下,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绩。

【参考文献】。

[1]童亚芬.现代档案管理人员群体结构模式及优化策略[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01).

[2]王琼.做好基础工作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前提[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2).

[3]张秀娟.加强基础工作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前提[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4).

[4]刘淑华.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现状与对策[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04).

[5]刘芙蓉.档案管理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13).

[6]杨玉凤.关于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的探究[j].现代交际.

[7]周菁.计算机技术在环保档案信息中的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02).

[8]余忠银.论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07).

分析哲学论文简短篇九

摘要:目前,哲学教育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做到与时俱进的革新。在此前提条件下,简单分析了当前我国哲学教学困境,并针对教学困境,积极地探索问题的突破路径,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哲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在全球一体化时代,我国的哲学教学必须与世界接轨,才能促进我国哲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然而,面对哲学教学现状,我们发现其教学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需要以长远发展的视角,积极探索哲学教学的突破路径,全面提升我国哲学教学水平,促使其与世界接轨,提升我国哲学教学的国际竞争力。

(一)教学观念落后。

目前,我国哲学教学依旧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理念,硬性地将抽象的哲学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且我国的哲学教学往往与政治思想紧密相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哲学知识,大多硬性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只要在应试考试中学生获得优秀的成绩,便觉得“灌输式”的哲学教学理念是对的。在难以理解哲学知识的状态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会受到打击,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严重阻碍我国哲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教学手段单一。

信息时代,教学资源的共享性获得了极大程度的提高,且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为哲学教学提供了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但是,目前我国哲学教学手段依旧采取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板书教学模式),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材诵读方式,向学生传达哲学信息,与学生保持“距离”。这难以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学生对哲学知识的疑惑越积越多,最终产生厌学情绪,导致哲学教学难以继续,对提升我国哲学教学质量及与世界的接轨度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教学内容不与时俱进。

我国哲学教学内容依然停留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上。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缺乏中国现当代特色。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已不能完全涵盖中国哲学。所以,应积极探索与时俱进且能展现中国哲学特色的教学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加大现代哲学、中国特色哲学的比重。但目前我国的哲学教学尚未达到这一点,因此,难以有效提升我国哲学教学质量,且不利于我国哲学教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我国哲学教学缺乏强大的师资团队,而且现有的哲学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较差,与国际水平具有相当大的差距。哲学教学师资一般由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哲学相关爱好者、其他专业的教师等构成,缺乏系统性的哲学知识且哲学知识的科学传授技巧不足,往往使得哲学教学流于形式,难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二、针对教学困境,积极探索问题的突破路径。

(一)革新教学理念。

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巧,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注重审核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哲学知识,摒弃一味地追求考试成绩的观念,并在考试成绩的评定中加大学生日常学习能力、哲学知识的悟性等内容的比重。让学生感受到哲学知识的重要性,摒弃死记硬背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缩小与国际水平之间的差距。

(二)丰富教学手段。

信息化时代,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得以提高,因此,哲学教学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可以增加互联网教学。教师将优质的教学资源投放到网络上,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进行线上线下的哲学交流,并积极吸取国外哲学教学经验和手段,有机融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提升哲学教学质量。

(三)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说服力。

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才能抓住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应积极注入现代因素。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哲学知识的说服力,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强化师资团队建设。

师资力量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保障,也是促进我国哲学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如岗前培训、定期进修和审核等,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强化教师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以便能够将新的哲学内容带入到教学中。我国的哲学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与国际水平具有较大差距,需要不断革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说服力、不断的强化师资力量,与时俱进地提升我国哲学教学的活力,缩小与世界水准之间的差距,促进我国哲学教学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