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中国竹文化较好的论文2 对中国竹文化的认识(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5 04:11:51 页码:8
中国竹文化较好的论文2 对中国竹文化的认识(二篇)
2023-01-05 04:11:51    小编:ZT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3年中国竹文化较好的论文2一

《论语》是蕴涵着大量的传统美德的儒家文化的经典之作,两千多年来,它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古老的经典文化被外国人当作宝贝研究学习。今天当我们走进经典时,才知道它的真正内涵。它是为人之道,是做人之本。我们教育工作者应从中汲取营养,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国学经典是培养学生做人的好教材,也是铸造良好师德的好范本。

孔子是以身作则的提倡者、实践者。《论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说,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作风正派,就是不作要求,学生也会执行;教师本身行为不正,即使下命令,学生也不会听从。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直接影响着学生。言教重要,身教更重要。

教师要以身作则,把言教和身教结合起来。孔子强调的是身教,教师要以自己合乎规范的道德行为给学生做出榜样。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不让学生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这样,教师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教师的榜样作用才能得以发挥。父母说的话孩子未必听,却肯听我们老师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往往是很神圣的,所以教师更应该严于律已。正人先正已,正已是师德的基础,不能正已,也就无所谓教师的垂范作用。

《论语》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意思就是说,教师要努力学习,永不满足;对学生要勤奋教导,不知疲倦。《论语》引孔子的话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去尔已矣。”他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我只不过是学习和工作从不厌倦,教诲学生总不知疲倦,那是可以这样说的。已经从教多年的教师,更应该深入实践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一重要的思想,将之作为我们的师德原则,使之经久弥新,发扬光大。

教学无止境,教学能相长。教的过程也就是学的过程,教与学是彼此相长,互相促进,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时感到有从《论语》中感悟师德师风教育唐晓春1殷定剑2(1.重庆市大足区中敖中学;2.重庆市大足区中敖镇中心小学)困难,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从而督促自己再努力学习提高。有时不能深入浅出地传授知识,觉得自己水平还不够,需要充电,这就是“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才能“自强”.学生从老师的教中获得知识,但需要自己刻苦钻研,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是一种内在活动,越学兴趣越高,眼界越开阔,也就越感到自己的贫乏,从而发奋学习。

《论语》中流露出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融洽关系。孔子对学生充满了爱心,学生生病,亲往探视。例如,“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关爱之意溢于言表,师生之情如同父子。颜渊不幸病死,孔子极其悲痛,“哭之恸”.对曾经犯过错误的少年,孔子表现出宽宏的胸怀。

他说:“人洁以进,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意思就是,说人家已经去掉了污点而进步,就要赞许他的洁净,对他的过去不应该抓住不放。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顺眼”的学生,其实,他们的心灵深处更需要老师的呵护!中国古代称学生为弟子,在老师的眼里学生既是徒弟也如子女;在学生眼里,老师则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论语》一方面表现出孔子对弟子们的关怀爱护,另一方面表现出弟子们对老师的敬爱尊重。这就形成了一种严肃认真而又亲切自然的师生关系,它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优良传统。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就是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论语》,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以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论语》告诉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可以说,《论语》对人生道理犹如一枚指南针,指明人生的方向,在你看迷茫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热爱教育,爱生如子,以充沛的精力,顽强的毅力投入到教育工作中,这是我们教师应具备的品质,也是师德师风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当庆幸,为我们留下了《论语》等那么多有价值的国学经典,同时我们更应当庆幸,它开启了我们的心灵,教我们明辨是非,教我们感恩,教我们为人处世的方法,教我们如何去选择,教我们如何思考,让我们变得睿智。

教师的工作平凡,教师的职业崇高,教师的责任重大,教师的使命光荣。我们要有一颗平常心,孜孜不倦地追求,去做好我们每天该做的事情,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不平凡的人生价值。

[1]陈晓芬,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16,1(1).

2023年中国竹文化较好的论文2二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想,千千万万个梦想的集合,汇成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中国梦”。

我深深体会到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首先要努力实现我们每个人的梦想。而辛勤工作,成就“劳动美”是实现人生梦想的最好途径。

让劳动实现我们每个人的梦想,让劳动托起中国梦!如果我们不在春天时鞠躬耕耘,秋日注定不会得到丰硕的果实。一个人只有在自已的岗位上,立足平凡,恪尽职守,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拥有一片美丽天空。

中国梦,劳动美。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亿万中国人的劳动。只有辛勤劳动,才能呈现中国梦!只有诚实劳动,才能兑现中国梦!只有创新劳动,才能实现中国梦!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最根本力量,只有“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成为普

世价值和宏大话语,还劳动以道义,还劳动者以尊严,才能牢牢地托起中国梦!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金融工作者。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立足于本职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每一项工作。我的梦想就是认真做好每一件事,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使自己能够胜任每一个岗位,成为一名优秀的金融工作者,为农村金融稳定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劳动,求实创新,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一定能托起一个小小的“中国梦”。

梦想是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和渴望。中国梦诱人,但绝不虚幻。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的,也是个人的。每个不同社会阶层的人都拥有不同的梦想。工作安定、生活美满、家庭幸福是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甘愿辛劳的`最原始动力。让每一位劳动者共享中国梦,就能聚集起更大的怀梦、追梦的能量,就能形成集体的意识和共同的行动。

“人间万事出艰辛,越是美好的未来,越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中国梦,承载与寄托了所有劳动者的期望。让我们通过诚实劳动追逐中国梦、实现中国梦,让劳动迸发出最猛烈最持久的光华与能量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