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鄂尔多斯康镇导游词(模板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14:04:01 页码:10
2023年鄂尔多斯康镇导游词(模板10篇)
2023-11-20 14:04:01    小编:ZTFB

竞争是现代社会的主旋律,无论是学业还是职场,我们都需要具备竞争力才能脱颖而出。如何拥有积极的心态,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和行动。总结范文是学习和交流的宝贵资源,我们可以从中学习他人的思路和写作技巧。

鄂尔多斯康镇导游词篇一

亲爱的朋友,欢迎您来到美丽神奇的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说的正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的鄂尔多斯市。

“鄂尔多斯”是蒙古语,意为“众多的宫殿”,因宫帐众多的成吉思汗陵在此地区而得名。鄂尔多斯,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富集的资源著称于世;鄂尔多斯,是“河套人”的发祥地;鄂尔多斯,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灵柩的供祭地;鄂尔多斯,是蒙古族传统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地区;鄂尔多斯,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诱人魅力。鄂尔多斯市前身为伊克昭盟。,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伊克昭盟,设立鄂尔多斯市。鄂尔多斯市位于中国正北方,地处黄河“几”字型湾与明代万里长城的怀抱之中,“黄河环抱,长城相依”的地理坐标,使年轻的鄂尔多斯市在中国的版图上显著、夺目。

鄂尔多斯市北隔黄河与“草原钢城”包头市相望,东临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南与山西、陕西接壤,西与宁夏毗邻。交通通讯便捷,京包、包兰铁路围绕周边,包西铁路贯通南北,109、210国道贯穿市域,并与周边的110、107国道相连成网,周边五个大中城市的民航机场与正在建设的鄂尔多斯机场将形成便捷的区域航空网络。

鄂尔多斯市下设七旗一区,东胜区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鄂尔多斯市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末总人口151.45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区。鄂尔多斯,物华天宝,资源富集,主要以煤炭、化工、天然气、畜产品、建材、药材、旅游等资源为主。有世界级的大型现代化露天煤矿——东胜煤田、准格尔煤田,以煤为能源的电厂在鄂尔多斯星罗棋布。据说,北京五个灯泡中,就有一个是鄂尔多斯点亮的。有世界级的整装天然气田——苏里格气田,有世界最大的羊绒制品加工基地。一句“鄂尔多斯羊绒衫温暖全世界”的广告语,使鄂尔多斯闻名全国,走向世界。

鄂尔多斯康镇导游词篇二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0xx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今鄂尔多斯一带设立郡、县;清朝光绪三十三年(1920xx年),清朝在鄂尔多斯左翼中旗东部被开垦的地区设东胜厅;1949年12月28日,伊盟人民自治政务委员会改称绥远省伊盟人民自治政府,在原郡王旗霍洛成立达尔扈特区人民政府;20xx年4月30日,伊克昭盟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将改名为鄂尔多斯市。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内蒙古鄂尔多斯。

导游词。

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亲爱的朋友,欢迎您来到美丽神奇的鄂尔多斯。“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说的正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的鄂尔多斯市。“鄂尔多斯”是蒙古语,意为“众多的宫殿”,因宫帐众多的成吉思汗陵在此地区而得名。鄂尔多斯,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富集的资源著称于世;鄂尔多斯,是“河套人”的发祥地;鄂尔多斯,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灵柩的供祭地;鄂尔多斯,是蒙古族传统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地区;鄂尔多斯,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诱人魅力。

鄂尔多斯市前身为伊克昭盟。20xx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伊克昭盟,设立鄂尔多斯市。鄂尔多斯市位于中国正北方,地处黄河“几”字型湾与明代万里长城的怀抱之中,“黄河环抱,长城相依”的地理坐标,使年轻的鄂尔多斯市在中国的版图上显著、夺目。鄂尔多斯市北隔黄河与“草原钢城”包头市相望,东临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南与山西、陕西接壤,西与宁夏毗邻。交通通讯便捷,京包、包兰铁路围绕周边,包西铁路贯通南北,109、210国道贯穿市域,并与周边的110、107国道相连成网,周边五个大中城市的民航机场与正在建设的鄂尔多斯机场将形成便捷的区域航空网络。鄂尔多斯市下设七旗一区,东胜区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鄂尔多斯市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20xx年末总人口151.45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区。

亲爱的朋友,鄂尔多斯是地球上最原始的古陆之一,在多次复杂的地壳运动和海陆变迁中,最终形成了鄂尔多斯高原。从距今一亿八千万年前起,直到距今七千万年前,鄂尔多斯大地上恐龙空前繁盛,主宰着这片土地,今天在鄂托克旗境内保留着完整的恐龙足迹化石区。全市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中部隆起,南北较低之势,海拔高度在1000-1500米之间。地貌类型多样,北部黄河沿岸为冲积平原;东部为黄土丘陵,沟壑纵横;西部为鄂尔多斯草原,北部和西南部横亘着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自然景观异彩纷呈。

鄂尔多斯市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6.7℃,年降水量150-350毫升,夏季凉爽,是理想的避暑之地。市内河流多属黄河流域,并分布着许多天然湖泊。植物景观以温带干草原为主。市内的“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和“阿拉善湾海子湿地保护区”,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其珍稀的动植物为世人瞩目。

历史沿革。

亲爱的朋友,鄂尔多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河套人”在萨拉乌素河流域繁衍生息,创造了著名的“河套文化”。属于旧石器时代的“河套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周时期,在鄂尔多斯地区就有土方、鬼方、犭严狁、戎狄、林胡、楼烦、匈奴等古代游牧部落活动。

春秋、战国时期,秦昭襄王在此修筑长城,现伊金霍洛旗境内的战国秦长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统一全国后,在鄂尔多斯地区置上郡、北地郡和云中郡、九原郡的属县。其时,鄂尔多斯地区的农业非常发达,史称“新秦中”。秦始皇修筑的南起陕西甘泉山,北至包头九原郡的纵贯鄂尔多斯的秦直道,从榆溪河入鄂尔多斯境内,经伊金霍洛旗红庆河、东胜区二顷半、漫赖、城梁、达拉特旗解放滩过黄河北去,是中国古代第一条高速公路。

西汉初年,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占据鄂尔多斯地区。到汉武帝时,汉匈之间经过几十年战争,最终汉朝在鄂尔多斯设立上郡、西河郡、五原郡属县,管理鄂尔多斯地区。到汉元帝时,汉匈之间关系和好,汉朝选送宫女王昭君嫁与匈奴呼韩邪单于,王昭君随呼韩邪单于经陕北、鄂尔多斯渡黄河北行,现达拉特旗昭君坟乡境内黄河渡口旁边有传说中的昭君坟。汉朝时期,鄂尔多斯的农业经济迅速发展,汉匈杂居,农耕与畜牧并存,北方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不断在此融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北方各民族纷纷南下入居中原的民族大迁徙与大融合的局面。公元420xx年,匈奴铁弗部赫连勃勃在鄂尔多斯西南部建立了“十六国”之一的大夏国,其都城统万城遗址位于今乌审旗和陕西靖边县交界处靖边县境内。

隋朝时期,在鄂尔多斯设置榆林郡、五原郡、朔方郡等。唐王朝视鄂尔多斯为“国之北方”、“边之要地”。在鄂尔多斯地区及周边设胜州、丰州、夏州、宿州、灵州和盐州等六州。五代十国和宋、辽、金时期,中原政权和各少数民族政权群雄并立,相互征战,鄂尔多斯地区成为各政权纷争逐鹿的地方。

元朝时期,鄂尔多斯地区作为蒙古皇室封地,归察罕脑儿管辖。元朝先后在此设立宣尉司与行枢密院。明朝建立,鄂尔多斯地区属东胜左卫所辖。十五世纪中叶,明朝天顺年间,守护成吉思汗陵寝(即“八白室”)的蒙古鄂尔多斯部从蒙古高原进驻河套地区,“八白室”也随之迁入。鄂尔多斯部源自成吉思汗时的“斡耳朵”,即成吉思汗时的宫殿。成吉思汗去世后,立“八白室”为成吉思汗陵寝,由鄂尔多斯部达尔扈特人专司祭祀。五百年来,鄂尔多斯部一直没有离开过鄂尔多斯地区。

清初,鄂尔多斯部归顺了清朝,实行了盟旗制,清廷分封鄂尔多斯部为左翼前旗(准格尔旗)、左翼中旗(郡王旗)、左翼后旗(达拉特旗)、右翼前旗(乌审旗)、右翼中旗(鄂托克旗)、右翼后旗(杭锦旗),六旗共建一盟,会盟地点在伊克昭(俗称王爱召),故名“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地区在清顺治年间被划分为六个旗,乾隆年间又划分出一个旗(扎萨克旗),成了七个旗。公元1920xx年,清政府实行“旗厅并存”的政策,在郡王旗境内设东胜厅。

民国时期,仍沿用原有的盟旗制度,将东胜厅改为东胜县。1949年,中共伊克昭盟盟委、伊克昭盟自治政务委员会成立。从此,鄂尔多斯的历史翻开了新篇章。

翻开鄂尔多斯的历史,它告诉我们,在这块有着远古“河套文明”的土地上,汉族和几乎北方所有的少数民族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因此,鄂尔多斯的历史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鄂尔多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处在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衔接地带。历史上,和平时期的商贸流通和战争时期长城两岸的烽火,使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形成了独特的鄂尔多斯区域文化。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文化、祭祀文化和深厚独特的历史文化,是发展鄂尔多斯旅游业的宝贵的资源和财富。

的自然旅游资源有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神奇的响沙湾、沙漠绿洲、沙湖、草原、温泉、阿拉善湾遗鸥保护区、晋蒙黄河大峡谷等。鄂尔多斯的现代工业旅游资源有神东煤海、准格尔露天煤矿、万家寨水电站、鄂尔多斯绒纺城、苏里格天然气田、达拉特电厂、蒙西高科技工业园区等。

鄂尔多斯市旅游业是从1984年、1985年响沙湾、成吉思汗陵的相继对外开放而起步的。伴随着改革开放,鄂尔多斯市旅游业也经历了以接待海外旅游者为主到发展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并重的发展过程。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实施政府主导和社会联动的发展政策,编制旅游规划,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办旅游业的积极性,使旅游资源得到大力度开发。全市现有各类景区(点)35处,其中成吉思汗陵和响沙湾、恩格贝生态旅游区、鄂尔多斯文化旅游村是国家4a级景区,鄂尔多斯世珍园和巴图湾是国家3a级景区,恩格贝生态旅游区和神东煤海是首批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工业旅游示范点。成吉思汗陵——响沙湾旅游线已成为自治区西部旅游黄金线路,主要产品以成吉思汗陵、民族风情、沙漠生态和草原风光为主。旅游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全市现有星级饭店18家,其中四星级饭店1家、三星级饭店5家;现有旅行社30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家;a级景区13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万多人。随着市场的不断开发,客源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全市旅游业步入持续快速发展阶段,旅游业发展的速度和效益居全自治区第一。20xx年1-12月,全市接待海内外旅游者24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3.38亿元。

面向未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大旅游、大文化、大运输”的发展战略,建设旅游大市,围绕“成吉思汗魂归地,鄂尔多斯蒙古风”整体旅游形象,着力打造鄂尔多斯旅游知名品牌,构建“五区两线一中心”的旅游发展格局,即成吉思汗陵旅游区,突出“天骄圣地,蒙古风情”这一主题产品。库布其沙漠生态旅游区(主要景区有响沙湾、恩格贝生态旅游区、库布其百里响沙带、七星湖、夜鸣沙等),突出沙漠风光、沙漠探险娱乐、沙漠度假主题产品。西鄂尔多斯草原文化旅游区(主要景点有鄂尔多斯草原旅游区、伊和乌素温泉、包乐浩晓温泉、恐龙足迹化石、阿尔寨石窟等),主要以“古老物种,神秘传奇”为主题,发展科考、访古、草原温泉度假产品。“河套人”文化旅游区(主要景点有大沟湾“河套人”文化遗址、巴图湾水库、大汗行宫、鄂尔多斯文化旅游村等),主题形象为“访河套人文化遗址,看塞上江南美景”,发展草原观光、科考、水域度假产品。东鄂尔多斯旅游区(主要景点有:黄河大峡谷、万家寨水电站、准格尔露天煤矿、油松王、准格尔召等),以“黄河壮丽峡谷,蒙汉民歌摇篮”为主题,发展黄河峡谷风情旅游产品。两线为北京——鄂尔多斯市——银川旅游线和西安——鄂尔多斯市——包头旅游线。一个中心是将鄂尔多斯市建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发挥中心城市的旅游功能。重点推出祭祀文化、民俗风情、沙漠游乐、生态科考、产业观光、水域度假六大类旅游产品,全力打造“成吉思汗魂归地,鄂尔多斯蒙古风”的整体旅游形象,将鄂尔多斯市建成自治区蒙古族文化旅游的代表性地区,成为享誉世界的游牧民族风情旅游区,成为中国北方旅游热点地区和自治区旅游强市。

亲爱的朋友,下面我向大家推荐几条旅游线路:

一、包头—响沙湾—东胜—秦直道—九城宫—成吉思汗陵—世珍园—恩格贝—包头。

三、包头—响沙湾—东胜—成吉思汗陵—神东煤海—红碱淖—榆林。

六、呼和浩特市—黄河峡谷—油松王—准格尔召—成吉思汗陵—东胜—响沙湾—包头。

亲爱的朋友,到鄂尔多斯旅游,去拜谒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陵寝,体验鄂尔多斯蒙古族神秘的祭祀文化;观赏《圣地古韵》、《鄂尔多斯婚礼》,领略鄂尔多斯独特的歌舞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饱览大漠风光,聆听响沙奇妙的声音,沐浴沙湖的凉爽,乘“沙漠之舟”去探险;观赏草原风光,感受游牧民俗风情,到温泉度假;参观世界最现代化的矿井和世界最大的羊绒制品生产企业,尽情感受鄂尔多斯的魅力吧。愿鄂尔多斯之旅给您留下美好而难忘的印象!

亲爱的朋友,欢迎您来到美丽神奇的鄂尔多斯。“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说的正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的鄂尔多斯市。“鄂尔多斯”是蒙古语,意为“众多的宫殿”,因宫帐众多的成吉思汗陵在此地区而得名。鄂尔多斯,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富集的资源著称于世;鄂尔多斯,是“河套人”的发祥地;鄂尔多斯,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灵柩的供祭地;鄂尔多斯,是蒙古族传统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地区;鄂尔多斯,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诱人魅力。

鄂尔多斯市前身为伊克昭盟。20xx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伊克昭盟,设立鄂尔多斯市。鄂尔多斯市位于中国正北方,地处黄河“几”字型湾与明代万里长城的怀抱之中,“黄河环抱,长城相依”的地理坐标,使年轻的鄂尔多斯市在中国的版图上显著、夺目。鄂尔多斯市北隔黄河与“草原钢城”包头市相望,东临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南与山西、陕西接壤,西与宁夏毗邻。交通通讯便捷,京包、包兰铁路围绕周边,包西铁路贯通南北,109、210国道贯穿市域,并与周边的110、107国道相连成网,周边五个大中城市的民航机场与正在建设的鄂尔多斯机场将形成便捷的区域航空网络。鄂尔多斯市下设七旗一区,东胜区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鄂尔多斯市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20xx年末总人口151.45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区。

亲爱的朋友,鄂尔多斯是地球上最原始的古陆之一,在多次复杂的地壳运动和海陆变迁中,最终形成了鄂尔多斯高原。从距今一亿八千万年前起,直到距今七千万年前,鄂尔多斯大地上恐龙空前繁盛,主宰着这片土地,今天在鄂托克旗境内保留着完整的恐龙足迹化石区。全市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中部隆起,南北较低之势,海拔高度在1000-1500米之间。地貌类型多样,北部黄河沿岸为冲积平原;东部为黄土丘陵,沟壑纵横;西部为鄂尔多斯草原,北部和西南部横亘着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自然景观异彩纷呈。

鄂尔多斯市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6.7℃,年降水量150-350毫升,夏季凉爽,是理想的避暑之地。市内河流多属黄河流域,并分布着许多天然湖泊。植物景观以温带干草原为主。市内的“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和“阿拉善湾海子湿地保护区”,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其珍稀的动植物为世人瞩目。

历史沿革。

亲爱的朋友,鄂尔多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河套人”在萨拉乌素河流域繁衍生息,创造了著名的“河套文化”。属于旧石器时代的“河套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周时期,在鄂尔多斯地区就有土方、鬼方、犭严狁、戎狄、林胡、楼烦、匈奴等古代游牧部落活动。

春秋、战国时期,秦昭襄王在此修筑长城,现伊金霍洛旗境内的战国秦长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统一全国后,在鄂尔多斯地区置上郡、北地郡和云中郡、九原郡的属县。其时,鄂尔多斯地区的农业非常发达,史称“新秦中”。秦始皇修筑的南起陕西甘泉山,北至包头九原郡的纵贯鄂尔多斯的秦直道,从榆溪河入鄂尔多斯境内,经伊金霍洛旗红庆河、东胜区二顷半、漫赖、城梁、达拉特旗解放滩过黄河北去,是中国古代第一条高速公路。

西汉初年,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占据鄂尔多斯地区。到汉武帝时,汉匈之间经过几十年战争,最终汉朝在鄂尔多斯设立上郡、西河郡、五原郡属县,管理鄂尔多斯地区。到汉元帝时,汉匈之间关系和好,汉朝选送宫女王昭君嫁与匈奴呼韩邪单于,王昭君随呼韩邪单于经陕北、鄂尔多斯渡黄河北行,现达拉特旗昭君坟乡境内黄河渡口旁边有传说中的昭君坟。汉朝时期,鄂尔多斯的农业经济迅速发展,汉匈杂居,农耕与畜牧并存,北方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不断在此融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北方各民族纷纷南下入居中原的民族大迁徙与大融合的局面。公元420xx年,匈奴铁弗部赫连勃勃在鄂尔多斯西南部建立了“十六国”之一的大夏国,其都城统万城遗址位于今乌审旗和陕西靖边县交界处靖边县境内。

隋朝时期,在鄂尔多斯设置榆林郡、五原郡、朔方郡等。唐王朝视鄂尔多斯为“国之北方”、“边之要地”。在鄂尔多斯地区及周边设胜州、丰州、夏州、宿州、灵州和盐州等六州。五代十国和宋、辽、金时期,中原政权和各少数民族政权群雄并立,相互征战,鄂尔多斯地区成为各政权纷争逐鹿的地方。

元朝时期,鄂尔多斯地区作为蒙古皇室封地,归察罕脑儿管辖。元朝先后在此设立宣尉司与行枢密院。明朝建立,鄂尔多斯地区属东胜左卫所辖。十五世纪中叶,明朝天顺年间,守护成吉思汗陵寝(即“八白室”)的蒙古鄂尔多斯部从蒙古高原进驻河套地区,“八白室”也随之迁入。鄂尔多斯部源自成吉思汗时的“斡耳朵”,即成吉思汗时的宫殿。成吉思汗去世后,立“八白室”为成吉思汗陵寝,由鄂尔多斯部达尔扈特人专司祭祀。五百年来,鄂尔多斯部一直没有离开过鄂尔多斯地区。

清初,鄂尔多斯部归顺了清朝,实行了盟旗制,清廷分封鄂尔多斯部为左翼前旗(准格尔旗)、左翼中旗(郡王旗)、左翼后旗(达拉特旗)、右翼前旗(乌审旗)、右翼中旗(鄂托克旗)、右翼后旗(杭锦旗),六旗共建一盟,会盟地点在伊克昭(俗称王爱召),故名“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地区在清顺治年间被划分为六个旗,乾隆年间又划分出一个旗(扎萨克旗),成了七个旗。公元1920xx年,清政府实行“旗厅并存”的政策,在郡王旗境内设东胜厅。

民国时期,仍沿用原有的盟旗制度,将东胜厅改为东胜县。1949年,中共伊克昭盟盟委、伊克昭盟自治政务委员会成立。从此,鄂尔多斯的历史翻开了新篇章。

翻开鄂尔多斯的历史,它告诉我们,在这块有着远古“河套文明”的土地上,汉族和几乎北方所有的少数民族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因此,鄂尔多斯的历史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鄂尔多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处在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衔接地带。历史上,和平时期的商贸流通和战争时期长城两岸的烽火,使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形成了独特的鄂尔多斯区域文化。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文化、祭祀文化和深厚独特的历史文化,是发展鄂尔多斯旅游业的宝贵的资源和财富。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内蒙古自治区游览。我叫,愿您在内蒙古度过一段美好而难忘的时光。

俗话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幸与大家相识,接下来将由我陪同大家,游览草原,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走进大草原,了解大草原。

大家快来看,在这个绿草如茵的原野,鲜花似锦的世界里,那些悠哉悠哉、憨态可鞠、成堆成群的小牛犊,那些珍珠般洁白的羊群,那些出没于林间草丛的珍稀野生动物,那婉转吟唱欢快的鸟儿,还有那些翱翔苍穹的雄鹰,再现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色。这里有国家野生动物,闻名天下。

大家知道,内蒙古草原辽阔、富饶而美丽,尤其在凉爽宜人的夏秋季节,塞外草原更添风采神韵,蓝天白云,天涯的芳草,蒙古包点点,牧歌声声,羊群好像白云在茫茫绿海中轻飘慢移,内蒙古是个绚丽多姿、极富传奇色彩的地方,草原六大奇观构成了独特的旅游胜景,别具北国风采,塞外情韵。

好了,我们今天游览的内蒙古草原结束了,希望下次还有机会做你们的导游。谢谢!

亲爱的朋友,欢迎您来到美丽神奇的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说的正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的鄂尔多斯市。

“鄂尔多斯”是蒙古语,意为“众多的宫殿”,因宫帐众多的成吉思汗陵在此地区而得名。鄂尔多斯,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富集的资源著称于世;鄂尔多斯,是“河套人”的发祥地;鄂尔多斯,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灵柩的供祭地;鄂尔多斯,是蒙古族传统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地区;鄂尔多斯,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诱人魅力。鄂尔多斯市前身为伊克昭盟。20xx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伊克昭盟,设立鄂尔多斯市。鄂尔多斯市位于中国正北方,地处黄河“几”字型湾与明代万里长城的怀抱之中,“黄河环抱,长城相依”的地理坐标,使年轻的鄂尔多斯市在中国的版图上显著、夺目。

鄂尔多斯市北隔黄河与“草原钢城”包头市相望,东临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南与山西、陕西接壤,西与宁夏毗邻。交通通讯便捷,京包、包兰铁路围绕周边,包西铁路贯通南北,109、210国道贯穿市域,并与周边的110、107国道相连成网,周边五个大中城市的民航机场与正在建设的鄂尔多斯机场将形成便捷的区域航空网络。

鄂尔多斯市下设七旗一区,东胜区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鄂尔多斯市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20xx年末总人口151.45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区。鄂尔多斯,物华天宝,资源富集,主要以煤炭、化工、天然气、畜产品、建材、药材、旅游等资源为主。有世界级的大型现代化露天煤矿——东胜煤田、准格尔煤田,以煤为能源的电厂在鄂尔多斯星罗棋布。据说,北京五个灯泡中,就有一个是鄂尔多斯点亮的。有世界级的整装天然气田——苏里格气田,有世界最大的羊绒制品加工基地。一句“鄂尔多斯羊绒衫温暖全世界”的广告语,使鄂尔多斯闻名全国,走向世界。

鄂尔多斯市是正在建设的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是我国西煤东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乘西部大开发的东风,鄂尔多斯市的经济迅速崛起,以煤炭、羊绒、化工、电力、天然气、建材等为主的新兴产业成为地区经济的支柱,是自治区经济发展最快的盟市之一,与呼市、包头并驾齐驱,成为带动自治区经济发展的三个火车头之一,也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具发展活力的城市之一。自然条件亲爱的朋友,鄂尔多斯是地球上最原始的古陆之一,在多次复杂的地壳运动和海陆变迁中,最终形成了鄂尔多斯高原。从距今一亿八千万年前起,直到距今七千万年前,鄂尔多斯大地上恐龙空前繁盛,主宰着这片土地,今天在鄂托克旗境内保留着完整的恐龙足迹化石区。全市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中部隆起,南北较低之势,海拔高度在1000-1500米之间。地貌类型多样,北部黄河沿岸为冲积平原;东部为黄土丘陵,沟壑纵横;西部为鄂尔多斯草原,北部和西南部横亘着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自然景观异彩纷呈。鄂尔多斯市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6.7℃,年降水量150-350毫升,夏季凉爽,是理想的避暑之地。市内河流多属黄河流域,并分布着许多天然湖泊。植物景观以温带干草原为主。

市内的“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和“阿拉善湾海子湿地保护区”,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其珍稀的动植物为世人瞩目。历史沿革亲爱的朋友,鄂尔多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河套人”在萨拉乌素河流域繁衍生息,创造了著名的“河套文化”。属于旧石器时代的“河套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周时期,在鄂尔多斯地区就有土方、鬼方、犭严狁、戎狄、林胡、楼烦、匈奴等古代游牧部落活动。春秋、战国时期,秦昭襄王在此修筑长城,现伊金霍洛旗境内的战国秦长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统一全国后,在鄂尔多斯地区置上郡、北地郡和云中郡、九原郡的属县。其时,鄂尔多斯地区的农业非常发达,史称“新秦中”。秦始皇修筑的南起陕西甘泉山,北至包头九原郡的纵贯鄂尔多斯的秦直道,从榆溪河入鄂尔多斯境内,经伊金霍洛旗红庆河、东胜区二顷半、漫赖、城梁、达拉特旗解放滩过黄河北去,是中国古代第一条高速公路。西汉初年,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占据鄂尔多斯地区。到汉武帝时,汉匈之间经过几十年战争,最终汉朝在鄂尔多斯设立上郡、西河郡、五原郡属县,管理鄂尔多斯地区。

尔多斯地区及周边设胜州、丰州、夏州、宿州、灵州和盐州等六州。五代十国和宋、辽、金时期,中原政权和各少数民族政权群雄并立,相互征战,鄂尔多斯地区成为各政权纷争逐鹿的地方。元朝时期,鄂尔多斯地区作为蒙古皇室封地,归察罕脑儿管辖。元朝先后在此设立宣尉司与行枢密院。明朝建立,鄂尔多斯地区属东胜左卫所辖。十五世纪中叶,明朝天顺年间,守护成吉思汗陵寝(即“八白室”)的蒙古鄂尔多斯部从蒙古高原进驻河套地区,“八白室”也随之迁入。鄂尔多斯部源自成吉思汗时的“斡耳朵”,即成吉思汗时的宫殿。成吉思汗去世后,立“八白室”为成吉思汗陵寝,由鄂尔多斯部达尔扈特人专司祭祀。五百年来,鄂尔多斯部一直没有离开过鄂尔多斯地区。清初,鄂尔多斯部归顺了清朝,实行了盟旗制,清廷分封鄂尔多斯部为左翼前旗(准格尔旗)、左翼中旗(郡王旗)、左翼后旗(达拉特旗)、右翼前旗(乌审旗)、右翼中旗(鄂托克旗)、右翼后旗(杭锦旗),六旗共建一盟,会盟地点在伊克昭(俗称王爱召),故名“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地区在清顺治年间被划分为六个旗,乾隆年间又划分出一个旗(扎萨克旗),成了七个旗。公元1920xx年,清政府实行“旗厅并存”的政策,在郡王旗境内设东胜厅。民国时期,仍沿用原有的盟旗制度,将东胜厅改为东胜县。

1949年,中共伊克昭盟盟委、伊克昭盟自治政务委员会成立。从此,鄂尔多斯的历史翻开了新篇章。翻开鄂尔多斯的历史,它告诉我们,在这块有着远古“河套文明”的土地上,汉族和几乎北方所有的少数民族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因此,鄂尔多斯的历史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鄂尔多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处在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衔接地带。历史上,和平时期的商贸流通和战争时期长城两岸的烽火,使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形成了独特的鄂尔多斯区域文化。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文化、祭祀文化和深厚独特的历史文化,是发展鄂尔多斯旅游业的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旅游业亲爱的朋友,鄂尔多斯市旅游资源丰富,具有鲜明的地区民族特色。人文旅游资源主要有“河套人”文化遗址、鄂尔多斯青铜器、古长城、秦直道、昭君坟、隋朝时期的十二连城遗址、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陵、草原敦煌阿尔寨石窟、藏传佛教寺庙准格尔召等,全市现有五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成吉思汗陵为核心的鄂尔多斯蒙古族祭祀文化充满了神秘色彩。同时,鄂尔多斯地区作为元朝的皇室封地,使鄂尔多斯的歌舞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具有元朝宫廷文化的独特色彩,构成了鄂尔多斯浓郁而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浩瀚的民俗风情。鄂尔多斯的自然旅游资源有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神奇的响沙湾、沙漠绿洲、沙湖、草原、温泉、阿拉善湾遗鸥保护区、晋蒙黄河大峡谷等。鄂尔多斯的现代工业旅游资源有神东煤海、准格尔露天煤矿、万家寨水电站、鄂尔多斯绒纺城、苏里格天然气田、达拉特电厂、蒙西高科技工业园区等。

鄂尔多斯市旅游业是从1984年、1985年响沙湾、成吉思汗陵的相继对外开放而起步的。伴随着改革开放,鄂尔多斯市旅游业也经历了以接待海外旅游者为主到发展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并重的发展过程。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实施政府主导和社会联动的发展政策,编制旅游规划,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办旅游业的积极性,使旅游资源得到大力度开发。全市现有各类景区(点)35处,其中成吉思汗陵和响沙湾、恩格贝生态旅游区、鄂尔多斯文化旅游村是国家4a级景区,鄂尔多斯世珍园和巴图湾是国家3a级景区,恩格贝生态旅游区和神东煤海是首批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工业旅游示范点。成吉思汗陵——响沙湾旅游线已成为自治区西部旅游黄金线路,主要产品以成吉思汗陵、民族风情、沙漠生态和草原风光为主。

旅游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全市现有星级饭店18家,其中四星级饭店1家、三星级饭店5家;现有旅行社30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家;a级景区13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万多人。随着市场的不断开发,客源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全市旅游业步入持续快速发展阶段,旅游业发展的速度和效益居全自治区第一。20xx年1-12月,全市接待海内外旅游者24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3.38亿元。面向未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大旅游、大文化、大运输”的发展战略,建设旅游大市,围绕“成吉思汗魂归地,鄂尔多斯蒙古风”整体旅游形象,着力打造鄂尔多斯旅游知名品牌,构建“五区两线一中心”的旅游发展格局,即成吉思汗陵旅游区,突出“天骄圣地,蒙古风情”这一主题产品。库布其沙漠生态旅游区(主要景区有响沙湾、恩格贝生态旅游区、库布其百里响沙带、七星湖、夜鸣沙等),突出沙漠风光、沙漠探险娱乐、沙漠度假主题产品。西鄂尔多斯草原文化旅游区(主要景点有鄂尔多斯草原旅游区、伊和乌素温泉、包乐浩晓温泉、恐龙足迹化石、阿尔寨石窟等),主要以“古老物种,神秘传奇”为主题,发展科考、访古、草原温泉度假产品。“河套人”文化旅游区(主要景点有大沟湾“河套人”文化遗址、巴图湾水库、大汗行宫、鄂尔多斯文化旅游村等),主题形象为“访河套人文化遗址,看塞上江南美景”,发展草原观光、科考、水域度假产品。东鄂尔多斯旅游区(主要景点有:黄河大峡谷、万家寨水电站、准格尔露天煤矿、油松王、准格尔召等),以“黄河壮丽峡谷,蒙汉民歌摇篮”为主题,发展黄河峡谷风情旅游产品。两线为北京——鄂尔多斯市——银川旅游线和西安——鄂尔多斯市——包头旅游线。一个中心是将鄂尔多斯市建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发挥中心城市的旅游功能。重点推出祭祀文化、民俗风情、沙漠游乐、生态科考、产业观光、水域度假六大类旅游产品,全力打造“成吉思汗魂归地,鄂尔多斯蒙古风”的整体旅游形象,将鄂尔多斯市建成自治区蒙古族文化旅游的代表性地区,成为享誉世界的游牧民族风情旅游区,成为中国北方旅游热点地区和自治区旅游强市。

亲爱的朋友,下面我向大家推荐几条旅游线路:一、包头—响沙湾—东胜—秦直道—九城宫—成吉思汗陵—世珍园—恩格贝—包头二、包头—响沙湾—东胜—成吉思汗陵—世珍园—鄂尔多斯草原—夜鸣沙—七星湖—恩格贝—包头三、包头—响沙湾—东胜—成吉思汗陵—神东煤海—红碱淖—榆林四、银川—大汗行宫—鄂尔多斯文化旅游村—城川民族学院旧址—河套人文化遗址—巴图湾水库—成吉思汗陵—东胜五、银川—大汗行宫—鄂尔多斯文化旅游村—恐龙足迹化石保护区—包乐浩晓温泉—百眼井—阿尔寨石窟—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蒙西工业旅游区—乌海六、呼和浩特市—黄河峡谷—油松王—准格尔召—成吉思汗陵—东胜—响沙湾—包头亲爱的朋友,到鄂尔多斯旅游,去拜谒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陵寝,体验鄂尔多斯蒙古族神秘的祭祀文化;观赏《圣地古韵》、《鄂尔多斯婚礼》,领略鄂尔多斯独特的歌舞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饱览大漠风光,聆听响沙奇妙的声音,沐浴沙湖的凉爽,乘“沙漠之舟”去探险;观赏草原风光,感受游牧民俗风情,到温泉度假;参观世界最现代化的矿井和世界最大的羊绒制品生产企业,尽情感受鄂尔多斯的魅力吧。

愿鄂尔多斯之旅给您留下美好而难忘的印象!

鄂尔多斯康镇导游词篇三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内蒙古自治区游览。我叫xxx,愿您在内蒙古度过一段美好而难忘的时光。

俗话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幸与大家相识,接下来将由我陪同大家,游览草原,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走进大草原,了解大草原。

大家快来看,在这个绿草如茵的原野,鲜花似锦的世界里,那些悠哉悠哉、憨态可鞠、成堆成群的小牛犊,那些珍珠般洁白的羊群,那些出没于林间草丛的珍稀野生动物,那婉转吟唱欢快的鸟儿,还有那些翱翔苍穹的雄鹰,再现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色。这里有着国家野生动物,闻名天下。

大家知道,内蒙古草原辽阔、富饶而美丽,尤其在凉爽宜人的夏秋季节,塞外草原更添风采神韵,蓝天白云,天涯的芳草,蒙古包点点,牧歌 声声,羊群好像白云在茫茫绿海中 轻飘慢移,内蒙古是个绚丽多姿、极富传奇色彩的地方,草原六大奇观构成了独特的旅游胜景,别具北国风采,塞外情韵。

好了,我们今天游览的内蒙古草原结束了,希望下次还有机会做你们的导游。谢谢!

鄂尔多斯康镇导游词篇四

早上好!很高兴能够在这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与大家相识,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曾,曾国藩的曾,在座的可以可以称呼我为小曾,这样显得更为亲切一些!!小曾是 旅游服务有限公司的一名专职导游,也是大家这次去 日游的全程陪同导游!!那在这两天的旅途中,小曾要是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够好的请在座的各位领导多多指教,给我一个可以进步的机会,我也希望各位可以在这两天中支持以及配合我们的工作,可能我不是最优秀的导游,但我绝对会是一个最用心的导游,大家要是有什么问题有什么需要,都可以和我说,在我的能力范围内的,我会尽量满足您的要求。

亲爱的朋友,欢迎您来到美丽神奇的鄂尔多斯。“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说的正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的鄂尔多斯市。“鄂尔多斯”是蒙古语,意为“众多的宫殿”,因宫帐众多的成吉思汗陵在此地区而得名。鄂尔多斯,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富集的资源著称于世;鄂尔多斯,是“河套人”的发祥地;鄂尔多斯,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灵柩的供祭地;鄂尔多斯,是蒙古族传统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地区;鄂尔多斯,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诱人魅力。

鄂尔多斯市前身为伊克昭盟。20xx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伊克昭盟,设立鄂尔多斯市。

鄂尔多斯市位于中国正北方,地处黄河“几”字型湾与明代万里长城的怀抱之中,“黄河环抱,长城相依”的地理坐标,使年轻的鄂尔多斯市在中国的版图上显著、夺目。鄂尔多斯市北隔黄河与“草原钢城”包头市相望,东临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南与山西、陕西接壤,西与宁夏毗邻。交通通讯便捷,京包、包兰铁路围绕周边,包西铁路贯通南北,109、210国道贯穿市域,并与周边的110、107国道相连成网,周边五个大中城市的民航机场与正在建设的鄂尔多斯机场将形成便捷的区域航空网络。鄂尔多斯市下设七旗一区,东胜区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鄂尔多斯市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20xx年末总人口151。45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区。

成为地区经济的支柱,是自治区经济发展最快的盟市之一,与呼市、包头并驾齐驱,成为带动自治区经济发展的三个火车头之一,也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具发展活力的城市之一。

秦统一全国后,在鄂尔多斯地区置上郡、北地郡和云中郡、九原郡的属县。其时,鄂尔多斯地区的农业非常发达,史称“新秦中”。秦始皇修筑的南起陕西甘泉山,北至包头九原郡的纵贯鄂尔多斯的秦直道,从榆溪河入鄂尔多斯境内,经伊金霍洛旗红庆河、东胜区二顷半、漫赖、城梁、达拉特旗解放滩过黄河北去,是中国古代第一条高速公路。

西汉初年,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占据鄂尔多斯地区。到汉武帝河郡、五原郡属县,管理鄂尔多斯地区。到汉元帝时,汉匈之间关系和好,汉朝选送宫女王昭君嫁与匈奴呼韩邪单于,王昭君随呼韩邪单于经陕北、鄂尔多斯渡黄河北行,现达拉特旗昭君坟乡境内黄河渡口旁边有传说中的昭君坟。汉朝时期,鄂尔多斯的农业经济迅速发展,汉匈杂居,农耕与畜牧并存,北方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不断在此融合。

元朝时期,鄂尔多斯地区作为蒙古皇室封地,归察罕脑儿管辖。元朝先后在此设立宣尉司与行枢密院。明朝建立,鄂尔多斯地区属东胜左卫所辖。十五世纪中叶,明朝天顺年间,守护成吉思汗陵寝(即“八白室”)的蒙古鄂尔多斯部从蒙古高原进驻河套地区,“八白室”也随之迁入。鄂尔多斯部源自成吉思汗时的“斡耳朵”,即成吉思汗时的宫殿。成吉思汗去世后,立“八白室”为成吉思汗陵寝,由鄂尔多斯部达尔扈特人专司祭祀。五百年来,鄂尔多斯部一直没有离开过鄂尔多斯地区。

鄂尔多斯康镇导游词篇五

欢迎来到天边的绿洲----额济纳,欢迎来到神舟号升起的地方----额济纳,欢迎来到神秘美丽的额济纳。我叫,是诸位本次大美额济纳探秘之旅的地接导游(如果还有地接车,需要介绍司机),在随后的几天内,我将会陪同大家去领略“中国最美丽的秋天”额济纳胡杨林的超凡魅力,去品读居延文化遗存的无尽沧桑,去航天城见证伟大祖国的蓬勃发展,我(和司机师傅)将会竭诚为大家提供旅游服务,尽力使大家拥有一个快乐、丰富的旅游体验。当然,额济纳旅游处于开发初级阶段,各方面的服务也许很难尽如人意,我自己的导游服务工作也在不断学习提高中。相信各位贵宾会用最智慧的眼睛发现美丽,用最宽容的心包容不足。在此,再次先向各位贵宾致以敬意和谢意。

几个小问题提请各位贵宾注意:一是请大家在旅游过程中注意安全。额济纳美丽绝伦的风景会让您的照相机分外忙碌,照相摄像时千万注意脚下以免摔碰,尤其在路边拍照时要特别注意过往车辆。要注意妥善保管好携带物品,防止丢失或损坏。如果参加骑骆驼、沙滩车等游乐项目,要认真听取工作人员对安全事项的介绍。二是请大家保持高度团队意识,按时集合、准时上车,相互之间互谅互让,保证团队整体行程有序进行。三是额济纳是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生态保护重点地区,务请大家尊重当地文化、遵守一些特殊规定,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其实我想这些问题大家比我想的更多,也会做得更好。谢谢大家。

我们今天的行程是这样安排的(较为详细介绍本日游览、就餐、住宿等方面的安排,去哪些景点、多远距离、多长时间车程、每个景点的游览时间、就餐时间、住宿时间及地点等)。现在我们前往的第一个目的地是。。。。。。

(北线前往居延海途中)。

尊敬的(同前),我们现在的地理坐标是东经102度、北纬42度,这里是天边的绿洲额济纳,这里是神舟号升起的地方额济纳。从行政划分方面讲,额济纳隶属于阿拉善盟,是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面的一个旗。额济纳旗东与阿拉善右旗毗邻,西南与甘肃省酒泉市交界,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全长507.147公里。旗府所在地达来呼布镇距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1398公里,距阿拉善盟府所在地巴彦浩特640公里。向东760公里途经内蒙古阿拉善盟府巴彦浩特可直达宁夏首府银川,往西南397公里途经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也就是东风航天城和鼎新机场可到达甘肃省酒泉市,朝北77公里便是中蒙边境的中方策克口岸。额济纳旗辖3个苏木、2个镇、1个国营农场及13个嘎查、1个社区、4个居民委员会、8个生产连队。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多民族聚居的边境旗。有蒙古、汉、回、满、藏、土家等9个民族2.5万多人口。旗境东西最长488.59公里,南北最宽处324.22公里。总面积11.4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三个台湾省的面积。,全旗gdp达到亿元,财政收入亿元,城镇人口年均可支配收入元,农牧民人均收入元,这些经济指标总量同比其他旗县算是比较小的,但是按人均来算,都走在全自治区前列。其实额济纳有很多的全自治区“第一”,比如额济纳是全自治区面积最大的旗县,是全自治区年柴油销售量最大的旗县。也许大家以前没有想到吧?神奇美丽的额济纳,有太多的神奇,这都需要我们在随后的旅行中慢慢了解。

刚才我介绍到了“旗”、“盟”等名词,这些都是什么意思呢?内蒙古是少数民族自治区,在行政称谓上有些独特。我们所说的“盟”相当于内地的“地区”或者辖县的市,我们所说的“旗”相当于内地的县。这种称谓由来已久:八旗制是清代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制度,由太祖努尔哈赤在女真人牛录制度上建成的,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始建四旗,正黄旗、正蓝旗、正白旗、正红旗。明万历四十三年(16)增设四旗,称镶黄旗、镶蓝旗、镶红旗和镶白旗,定三百人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固山(固山即旗),满族人按八旗制分隶各旗,平时生产,战时从征。初建时,不但在军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具有行政和生产职能。大清统一,太宗皇太极又建立了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各旗有军营、前锋营、骁骑营、健锐营和步军营等常规伍,司禁卫、云梯和布阵等职。满清统一全国后,将蒙古地区划分为多个“旗”,每旗有固定的游牧区域,为一行政单位,册封旗王-----扎萨克负责管理。为加强对旗务的管理,又实行“会盟”制度,即相邻的几个旗推选出一位盟主,各旗定期举行会盟,协调处理相关事务,朝廷可派员参加来加强管理。现在,内蒙古地区“盟”、“旗”的称谓还在延用。“旗”相当于内地的县,“盟”相当于内地辖县的市或地区。我们把乡称为“苏木”,把村称为“嘎查”。

从自然地理方面来讲,额济纳位于华东板块与西亚板块的过渡带上,是阿拉善高原台地的西北角,它的西部与东部多为低山丘陵,中部为高原盆地,地势南高北低,大部分地域海拔高度1200~1400米之间,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最低900米,最低点西居延海,海拔820米。主要山脉、山峰为马鬃山,海拔高度1600米。额济纳属内陆干燥气候。具有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日照充足,温差较大,风沙多等气候特点。最冷在一月,平均气温-11.7—-13.5℃,极端最低气温-37.6℃;最热在七月,平均气温25.5—26.4℃,极端高温40℃以上。年均气温在零上7.8—8.5℃之间。早晚凉,中午热,日夜温差较大。无霜期天数最短179天,最长227天。年均降水量37.9—49.3毫米之间。蒸发量最大为4123毫米,是降水量的109倍。春季冷暖空气交流频繁,冷热无常。每年三、四月间,出现低温或前暖后冷的“倒春寒”,并伴有浮尘、大风和沙暴;夏季酷热少雨,常出现干热风;秋季晴朗,一般无大风,降雨多集中在八、九月份;冬季漫长,多出现大风、寒潮现象。常见天气现象多风。春、冬季各月发生较多,尤以春季为甚。年均大于8级以上大风日数44天。大风常伴随沙尘暴,年均沙尘暴次数14次。额济纳大部分地区是戈壁与沙漠,在中部地区是一个天然绿洲。发源于祁连山的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干流全长821公里,流域面积14.29万平方公里(其中干流水系11.6万平方公里)。莺落峡以上为上游,河道长303公里,流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平均降水量350毫米,植被较好,是黑河流域的产流区。莺落峡至正义峡为中游,河长185公里,流域面积2.56万平方公里,年平均降水量140毫米,以张掖地区为核心的人工灌溉绿洲面积较大,是甘肃省的主要粮食产区。正义峡至额济纳旗的东西居延海为下游,河长333公里,流域面积8.04万平方公里,年均降水量47毫米,是黑河流域生态最为脆弱的重点地区。黑河因水道浅宽且多沙,大船无法行驶,只能用用皮筏摆渡,因其水弱不胜舟楫,故称“弱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说的就是这条河。黑河在额济纳境内流程250多公里,河道平均宽150米左右,正常水位1.5米左右,平均流量200—300立方米/秒之间。额济纳河过狼心山分水闸后分为东、西河,进入额济纳三角洲又分成19条更细小的支流,这些支流呈扇形漫过,最后汇集到居延海,在苍茫戈壁中央养育出了这样一个70多万亩面积的天然绿洲,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绿洲。

从人类文明进程方面来讲,额济纳地处农耕文明与草原我们的交融、对撞面上,也是东方石器文化与西方石器文化的衔接点。亚欧大陆是地球上最大的一块陆地。在亚欧大陆北纬35度-----55度的广阔空间里,分布着广袤的草原。这条绿色草原地带东起中国的大小兴安岭,向西穿越新疆、西亚,一直延续到欧洲。最东端的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三大天然优良牧场之一,历史上也成为许多游牧民族的发祥地。他们在这里崛起后迅速向南、向西扩张,刮起一次次的飓风席卷亚欧大陆,成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原动力区。额济纳绿洲位于这条草带的中间,四周都是戈壁、沙漠。这个北纬42度的绿洲已经远离历史上农耕文明的大本营,但是又非常适应农业生产。额济纳绿洲又是衔接八河源草原、祁连山草原、阴山草原的交通枢纽,也是一处优良的牧场。这个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决定了额济纳独特的文明进程。历史上当农耕政权强大的时候,居延绿洲就成为深入草原的屯兵戍边之地,甚至成为强大王朝的内陆地区。当草原政权强大的时候,居延绿洲就成为重要交通驿站和商贸集散地,当年的马可波罗就是从这里前往中原。而当农耕和草原成为不统一政权,处于对立相持局面的时候,居延绿洲成为农耕政权与草原政权都无法掌控、无暇顾及的地区,人类文明就走向衰退。所以,额济纳地区历史上人类的文明活动总是起起落落、坎坎坷坷、断断续续。这里曾经是老子化胡,这里曾经是苏武牧羊,这里曾经汉家将士的思乡之苦,这里曾经是匈奴铁骑的浴血疆场,这里曾经有过太多的辉煌,这里也曾经凋落过太多的传奇。这方面的历史我会在我们随后的行程中继续给各位贵宾介绍。

前面给各位贵宾介绍了,额济纳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额济纳的蒙古族大多数属于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部落。有一部电影大片------《东归英雄传》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影片讲述的就是这个部落先祖们英勇的故事。

土尔扈特部落是蒙古族的一部分,土尔扈特部落原名为克列特(也称客列亦惕),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前,他们散布在今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的上游和肯特山以东一带游牧,其部落首领为王罕(当时称脱里汗、翁罕,后被金国封王,人称其为王罕,部分史籍误译作汪汗),曾与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结为“安答”(结义兄弟),故成吉思汗称之为“父罕”。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前期阶段,曾经得到过王罕得大力帮助,后因势力之争被成吉思汗击败。在蒙古托忒文及胡都木文中,客列亦惕一词的词根中有“强大”、“强盛”之意。又因为王罕家族中的克列特人曾充任过成吉思汗的护卫,而土尔扈特方言中“护卫”、“警卫”亦称土尔扈特,因此有些学者认为土尔扈特“护卫”、“警卫”之意。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把“土尔扈特”一词翻译为“剩人”、“余人”或“剩下的部落”、“余下的部落”的意思,意为剩余在俄国的最后一批人、一个部落。在外文书籍中称“土尔扈特部落”或总称,1628年西迁至俄国土尔扈特部落为首的卫拉特各部为“卡尔梅克”、“克尔梅克”、“哥尔梅克”。“卡尔梅克”其意为“迁移者”、“流浪者”。明正统二年(1437年),卫拉特部落的脱欢太师将客列亦惕部落正式更名为土尔扈特部落。

明末清初时期,新疆地区的卫拉特部落,也就是清朝时期称为额鲁特,逐步演化成和硕特、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准格尔四部。明末清初,卫拉特各部由于牧场拥挤等诸多原因,经常性发生摩擦,逐渐强大起来的准噶尔部也有取代和硕特部担任盟主之意。1628年,土尔扈特部落首领和鄂尔勒克率领本部落的属民以及和硕特、杜尔伯特、辉特等部落的部分属民,共计5万户,25万人,带领他的6个儿子,离开故乡向西迁徙。1630年,土尔扈特部落到达伏尔加河中下游沿岸的草原上,开始安置牙帐,放牧牛羊。和鄂尔勒克死后,其长子书库尔岱青励精图治,部落逐步发展强大起来。到17世纪60年代,书库尔岱青正式称“汗”,建立起土尔扈特汗国。

1761年,渥巴锡继承汗位。此时的沙皇俄国势力十分强大,他们不但向土尔扈特分派大量兵役和税赋,还要求土尔扈特人们改变宗教信仰、加入沙俄国籍。土尔扈特人民“过着地狱一样的生活”。为了摆脱沙俄的压迫与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1771年1月7日,土尔扈特人民在渥巴锡的率领部族共33361户,168083人踏上了重返祖国的征途。渥巴锡的部族冲破沙俄的重重堵截、克服极端恶劣的天气,历时7个月、行程1万多里的伟大东归,付出了巨大牺牲,最后66013人回到祖国怀抱。成为人类迁徙史上罕见的壮举,书写了伟大的爱国诗篇。

16(康熙三十七年),阿玉奇汗的侄儿阿拉布珠尔携507人前往西藏礼佛,5年后(17)起程返回伏尔加河畔的汗国。途经准噶尔地区时,因此时准噶尔部与土尔扈特部交恶,归路被阻,阿拉布珠尔请求康熙划分牧地内附。17,康熙封阿拉布珠尔为固山贝勒,划阿尔金山以东、嘉峪关外党河一带为其牧地。1729年(雍正七年),阿拉布珠尔之子丹忠因其牧的狭窄,请求移牧额济纳河流域得到雍正准许,1730年,丹忠率部进入额济纳绿洲。1741年丹忠去世。1754年,清廷设额济纳土尔扈特特别旗,授丹忠之子罗卜藏达尔扎贝勒爵、札萨克印。这些人就是额济纳土尔扈特蒙古族的先祖。

(抵达居延海附近)。

尊敬的(同前):我们马上抵达居延海景区。居延海是一个神秘游移的海子、一个死而复生的海子,一个对于中国生态具有很大影响的海子。前面已经介绍,居延海是黑河的最终归宿,是黑河的“阑尾”湖。据卫星云图研究,历史上的居延海水域面积达到2600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后来因为地质变迁和上游水量减少,居延海面积逐渐缩小。在秦汉时期,居延海的水域面积有760平方公里。昔日的居延海烟波浩淼,神情幻化,气势颇为壮观。每当夕阳西下,便有紫气于湖面隐隐生成,袅袅不绝。对此,匈奴居延部落曾加以供奉祭祀。相传,西周之末,道教创始人老子骑着青牛冉冉西游,来到位于河南灵宝东北的函谷关为天水人尹喜写下了著名的《道德经》之后,便西行千里,没入流沙得道成仙。据说,庄子也是在梦境中,化为蝴蝶后幻为一缕青烟,从居延海成仙升天。神话虽已无从考证,但这些故事千百年来流传却是真的。到建国初期,居延海的水域面积存有300平方公里左右,并且已经分为东居延海、西居延海和天鹅湖三块水域。

黑河上游是甘肃张掖地区。张掖古称沧州,是河西走廊上重要的农业基地,有“金张掖、银武威”只说。现在张掖地区的人口增加到180万,其中三分之二是农业人口。上游的农业开发,修建了29座水库。为保障航天城用水,又修建了第三十座水库。自此,黑河下游的来水越来越少,后来干脆完全断流。失去水源供给的居延海面积急速缩小,上世纪60年代,西居延海干涸,90年代,东居延海和天鹅湖相继干涸。湖床裸露在烈日之下,经过暴晒和风湿,碎石和土壤沙化为细小的粉尘,伴随着西风席卷华北、京津唐地区,成为中国沙尘暴的最主要策源地之一。

1~4月,我国北方地区连续发生8次较大范围的沙尘暴天气,沙尘危及西北、华北、东北乃至华东等地,危害总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强沙尘暴从何处而起,沙尘源在哪里?引起了国家领导的关注。这样派专家组进入西北地区考察最终定论于“沙起于额济纳”。在2000年5月12日,由中央电视台赛娜做为制片人摄制的《沙起额济纳》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中播放后。人们对额济纳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及其对外的影响感到震惊。当时正在内蒙古视察工作的朱鎔基看完此片后,第二天便对水利部汪恕诚部长讲“保护额济纳生态环境不仅是对额济纳的保护,同时,也是对内蒙、甘肃的保护。对航天事业的发展,边境稳定意义十分重大,要用半年的时间解决好黑河的管理问题”,朱镕基和时任副的温家宝都批示“要让居延海再次波涛滚滚……”这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航天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国家水利部根据批示精神,在黄河管理委员会框架下设立黑河管理局,协调黑河上下游用水问题,投入巨资对居延绿洲进行抢救性保护。

按黑河管理局分水方案,上游在每年农业用水高峰期结束后统一开闸放水,每年向额济纳放水5亿立方米。黑河首次实现跨省区分水,滚滚黑河水再次滋润额济纳大地,干涸了整整的东居延海终于迎来了生命之水。朱镕基得知这一消息后欣然批示:“这是一曲绿色的颂歌,值得大书而特书。”现在,居延海水域面积恢复到40多平方公里,沿河胡杨林再现生机,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好转。

中国严重缺水,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中国西部更是缺水。有水则兴、无水则衰。额济纳地广人稀,人均国土面积达8000亩之多。如果按北京市区的地价来算,如果一平方米算3万元,那么8000亩土地就是1600亿元。是胡润中国富人排行榜首富资产的2倍还要多。当然,这只是一个开玩笑的算法。但是,水确实是制约西部地区发展的最主要瓶颈因素。黑河下游的自然流量一个是12亿立方米左右,现在的分水量只有5亿立方米,不足自然流量的一半。从这个角度来讲,现在的分水量只能延缓居延绿洲的消失,并不能满足居延绿洲的完全恢复。如果实现黑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同时促进流域内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长期、全面、艰巨的历史性课题,也请各位贵宾能够提出宝贵建议。

(居延海边)。

尊敬的(同前):我们现在已经来到居延海边。黑河成功分水10年来,居延海水域面积不断增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现在的居延海水域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以上。海边芦苇摇曳、水面上水鸟飞翔,水底鱼儿相戏,一片生机盎然。前方“小小居延海,连着中南海”几个大字,是额济纳人民对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的永远纪念。居延海的日出美景和清晨的芦苇花闻名遐迩,等会我们选择最佳角度进行拍摄。

来到居延海,还有两样美味需要给喜欢美食的朋友推荐,一是居延海大头鱼,二是居延海螃蟹。

(宝日敖包。可在途中介绍,也可现场介绍)。

尊敬的(同前):有一首名叫《十五的月亮》的男女声二重唱情歌,在座的朋友有没有会唱的?敖包相会更是一个美丽的期待。我们现在抵达的就是额济纳宝日敖包。“敖包”是蒙古语的音译,为“堆子”、“石碓”或“鼓包”的意思。北方游牧民族祭祀敖包的历史相当悠久,经过长期的不断发展变化,形成一种独特文化现象,成为游牧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宝日”是蒙古语紫色的意思,前面介绍过居延海经常紫气升腾,所以居延海海边的这个敖包便名为宝日敖包了。

祭祀敖包的含义最初为祭天地、山川、水草之神,祈祷风调雨顺、吉祥顺利之意,后来演变成祭祀家乡的标志。在蒙古各部,小到村落,大到部落联盟(以后为巴格、苏木、旗、盟),都有自己的“敖包”。每当出征、行猎、走“敖特尔”(放牧),取得重大收获,都要举行祭祀活动,“敖包耐尔”(敖包盛会)也就自然形成。

敖包是用石块、泥土、柳条、梭梭(扎干)堆积而成的塔形建筑。它是游牧民族供奉神物的象征。在阿拉善辽阔的草原上,经常能够看到它的身影。敖包通常建在山顶、隘口、湖畔、路边、沙滩高处等显眼的地方。具有一定规模的敖包一般都建在圆坛上,环叠三层石台,基础宽广厚实,下大上小,犹如一座圆形的石塔。敖包正中有一木杆(蒙语称“达刺格”)杆端安有铁矛、矛锋四刃,分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铁矛下方承一铁盘,盘上缀有马鬃,作为垂缨,这就是敖包的顶饰——苏勒德神物。苏勒德是蒙古语,意为成吉思汗的长矛。传说有一次成吉思汗出征打仗,被敌人围困在一个千棵树的地方,形势十分危急。这时成吉思汗翻身下马,将马鞍举向天空,大声喊到:苍天啊苍天,请您救我!只听一声巨响,一柄长矛从天而降,挂在树梢上。大将木华黎登上枣红马背,取下神矛,成吉思汗挥舞神矛杀退敌军。苏勒德从此成为蒙古族供奉的神物,也成为凝聚蒙古族精神的象征。

苏勒德周围用松枝、柳条等装饰。敖包的东、西、北三方各竖三根木杆,顶端分别刻有日、月、云图形,用彩带与苏勒德相连,悬挂着哈达、经幡。黄教传入蒙古地区以后,对敖包的改造很大,原来就是石堆饰以柳条,作为萨满教祭祀长生天的地方,又是一方山水之神的载体。马、佛灯、五雄、七曜、二十八宿和喇嘛念经,都是后来有的,喇嘛成为敖包祭奠的主要人。祭敖包的时间一般为每年农历的五、六月份牧草返青时节,有的为春秋雨季。祭祀时,先由喇嘛在敖包附近的泉水旁扎房诵经,点起一堆火,往上加柏枝,叫烟祭。这时喇嘛们铃鼓大作、经声琅琅。随着经声,人们走上敖包,手拿瓶酒,开始转走敖包,据说转够三圈就行了。绕着圆圆的敖包不停的流动,正是一种天体永恒的象征。一边走,一边把酒扬撒到敖包上。

诵经声再度响起的时候,主持者开始从全羊上割肉。羊主人和香客也走上来,从各处割取少量的肉,还有各种祭品的德额吉,象征性地泼撒到敖包上。在敖包上插柏枝、献哈达、挂彩旗,在木架上拴挂各类牲畜连绳,串起来的羔羊耳记等,将带来的鲜奶、酥油、奶茶、食品或酒等洒在敖包上,祈求平安幸福,风调雨顺,牲畜兴旺。青年男女往往结伴游玩、谈情说爱、约定终身。上世纪60年代初,内蒙古电影制品厂摄制了一部电影-----《草原上的人们》,《十五的月亮》这首歌就是本部电影的插曲。后来这部电影并没有热播,但这首歌却广为流传,敖包相会浪漫的场景成为美女帅哥的向往,以至于很多外地朋友以外敖包就是用来约会的地方。

敖包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也同样融入现代文化成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长期历史积淀的敖包文化其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祭祀敖包时又经常增加物资交流、文化演出、商贸洽谈等诸多内容。现在给大家十分钟时间,大家可以自行祭祀一下敖包,或者演绎一下敖包相会的浪漫。

(策克口岸。部分途中介绍,部分现场介绍)。

尊敬的(同前):前面就是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我们血脉相连的异国他乡----蒙古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外蒙古。外蒙古地处蒙古高原,东、南、西三面与中国接壤,北面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为邻。首府为库伦,现名乌兰巴托。蒙古国面积共计200万平方公里,人口268万,以喀尔喀蒙古族为主,约占全国人口的80%,居民主要信奉喇嘛教。

在中国近代史那段辛酸岁月里,中国政局动荡、内战四起,沙俄策动了外蒙古“独立”事件,后来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外蒙古与1924年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1946年1月5日,中华民国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随后国民政府表示支持蒙古入联合国。2月13日,国民政府与蒙古建立外交关系。1949年10月16日,蒙古与中国建交。1994年两国签订《中蒙友好互助条约》,表示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1992年1月,外蒙古通过宪法,改国名为蒙古国,蒙古国划为21个省和首都。建立设有总统的议会制,总统是国家元首兼武装力量总司令,任期4年,最多可连任一届,并且实行多党制。蒙古国经济以畜牧业和采矿业为主。畜牧业是蒙古国民经济的基础,素有“畜牧业王国”之称。蒙古国地下资源非常丰富,现在已探明的就有80多种。蒙古国奉行开放、不结盟、多支点的和平外交政策,尤其与中国保持着很好的睦邻友好关系。

策克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之地。清末民初,这里就是北平、绥远(今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包头至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市)和甘肃河西走廊至外藩蒙古(今蒙古国)的商道交汇点,曾呈现出“商号林立,货堆如山,驼队衔接不绝于途”的繁盛景象。

鄂尔多斯康镇导游词篇六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

欢迎来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游览。我叫xxx,愿您在内蒙古度过一段美好而难忘的时光。

俗话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幸与大家相识,接下来将由我陪同大家,游览草原,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走进大草原,了解大草原。

大家快来看,在这个绿草如茵的原野,鲜花似锦的世界里,那些悠哉悠哉、憨态可鞠、成堆成群的小牛犊,那些珍珠般洁白的羊群,那些出没于林间草丛的珍稀野生动物,那婉转吟唱欢快的鸟儿,还有那些翱翔苍穹的雄鹰,再现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色。这里有国家野生动物,闻名天下。

大家知道,内蒙古草原辽阔、富饶而美丽,尤其在凉爽宜人的夏秋季节,塞外草原更添风采神韵,蓝天白云,天涯的芳草,蒙古包点点,牧歌声声,羊群好像白云在茫茫绿海中轻飘慢移,内蒙古是个绚丽多姿、极富传奇色彩的地方,草原六大奇观构成了独特的旅游胜景,别具北国风采,塞外情韵。

好了,我们今天游览的内蒙古草原结束了,希望下次还有机会做你们的导游。谢谢!

鄂尔多斯康镇导游词篇七

1993年8月23日,策克口岸正式开放,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的国家二类季节性贸易口岸。20xx年4月11日,由国家海关总署、外交部、公安部、质检总局联合组成的验收组通过了对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策克口岸进行了常年开放验收。

口岸分为监管区和贸易区,位于中蒙边界572界标以南距边界线210米处,它的主体标志性建筑联检大楼,以反映蒙古民族风情的蒙古包为基本概念,包容了航天高科技和象征中国传统的“宝顶”造型内容。口岸辐射的蒙古国地区地广人稀,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口岸的贸易以煤炭为主,也有其他一些商品贸易。附近有几家商店出售蒙古国商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往选购一些特色商品或纪念品。

尊敬的(同前):在人类发展进程中间,产生了很多精神现象。在草原上,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等文化氛围非常厚重。草原人民对自然怀着一种感恩于敬畏的心情,草原是“大命”,是至高无上的。草原万物都有神灵护佑、都应该得到尊敬,都是“长生天(腾格里)”下的生灵。人类应该去遵从自然,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生殖崇拜”也许是人类对生命力的渴望,作为自然界的一个物种,只有不断地繁衍,才可以生存下去。这种对繁衍的执著,不仅是人类,自然万物基本都把它当作最主要的事情来对待。图腾崇拜就是把自然界的一种其他动物或者假象出来的动物,当作神灵的象征物来崇拜。狼是草原上的大型食肉动物,在草原上生活了数百万年,是草原生态链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世界上大多数游牧民族都有着对狼的崇拜。匈奴的单于生了两个美丽的公主,感觉人间已经无人能配,于是筑起高坛,供公主与高坛之上,在月夜被狼娶走。鲜卑族的军旗上以狼为标志,突厥则自称是狼的后代,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中的许多草原民族也有狼的纹身,蒙古族有着对狼、马、天鹅、鹰等的崇拜情结。

先讲一点老鹰的故事,也算是从一个侧面说明草原人为什么有很多去崇拜的图腾。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能够活到70岁左右。老鹰到了30几岁的时候,已经显得非常老迈了,喙也因为过于弯曲而难以吃食物,爪子也因为过长而不便于猎取食物,羽毛也因为过于厚重而难以高飞。到了这个时候,老鹰就独自来到山崖上,用喙狠劲去磕石头,直到把喙磕落。一星期以后,新喙便长了出来。老鹰在用新喙去把自己爪子上的长指甲全部拔掉。一星期以后,新指甲长了出来。老鹰再用新指甲把自己的毛全部拔掉,一星期以后,新毛就可以长出来了。这个过程鲜血淋漓、痛苦不堪。但在经历了这样的痛苦以后,老鹰完全获得了新生,又可以翱翔长空。老鹰的这种自我救赎,自然应该获得尊敬。

眼前这颗巨大的胡杨树就是额济纳胡杨神树。树高27米,树干需6人才可合围,专家测定树龄已经达到620xx年以上。是额济纳胡杨林中个头最大、树龄最老的神物。关于这棵神树有着一个古老的传说,很早以前土尔扈特蒙古族来到额济纳草原,发现了这棵胡杨,有一天王爷的夫人想做一只奶桶,于是她命令工匠把这棵胡杨树南侧的一根枝干锯下来做这个奶桶,奶桶做成了,结果不知什么原因夫人的左脚大母指开始溃烂,无论怎么看医生,怎样用药,都不见好转,有一天来了一位高僧,听到夫人的病情后他来到了这棵树下仔细观察了一番,他发现这棵胡杨树有着神灵的包庇,于是对王爷和夫人讲:“您锯了神树的左脚趾,神仙当然要怪罪了,现在只有求我佛慈悲、大念经文或许可以免灾吧”。于是他招集了众僧侣,就在这棵树下大声念经达七天七夜,说也怪,夫人的脚伤居然不治自愈了,从那以后这棵神树每年都受到祭拜,每当冬末初春、青黄不接的季节远远近近的牧人们都会来到这棵神树前虔诚地诵经祷告,祈求风调雨顺草畜兴旺。

神树前面那是一个简易的香炉,祭祀神树和祭祀敖包一样,也需要焚香,尤其是柏枝香,也需要请喇嘛诵经祈愿。四周悬挂的这些是哈达和经幡。哈达是蒙藏地区作为礼仪用的丝织品,是社交活动中的必备品。不论婚丧节庆、拜会尊长、觐见佛像、迎送往来等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

哈达为生丝织品,也有用绸缎制作的。哈达稀松如网,上有吉祥“卐”字符、藏传佛教“吉祥八宝”或“吉祥结”等图案。哈达的大小长短不一,长者一丈多,短者三五尺,宽度一般在十几厘米至几十厘米不等。哈达有蓝、白、黄、绿、红五色,称“五彩哈达”,但红色与绿色哈达并不常用。青藏高原地区上崇尚白色,视白色为纯洁、忠诚、喜庆、祥和、善业和正义,多用白色哈达,内蒙古草原地区视蓝色为永恒、圣洁、吉祥,多用蓝色哈达,黄色为宗教活动中僧职人员-----喇嘛的专用色。

敬献哈达时,敬献者将哈达对折开口一面向着客人,双手捧上哈达,以示对客人的尊敬。当他人为自己敬献哈达时,应将身体微微前倾,恭敬地用双手接过,以示向对方的谢意。按照通常的习俗,下级向上级、晚辈向长辈敬献哈达,表示深切的敬意、衷心的感激之情,应微微躬身,双手捧着献于其手上或置于座前的桌上,对方不回赠哈达;向大活佛敬献哈达时,献者必须虔诚低头、弯腰至九十度,双手捧哈达过自己的头顶,献于活佛座前。一般德高望重的活佛或师长受礼后,又把哈达回赠给献者,领受者上身向前倾,使对方能方便地把哈达挂在脖子上,以表示真诚地感谢。平辈平级间献哈达,表示诚挚的友情,应献于手上,对方接受后应回敬一条哈达,俗称交换哈达。上级对下级、长辈给晚辈赠哈达,表示亲切的关怀和慈祥的爱意,可直接将哈达挂在对方颈项上。所领受的哈达,人们都要珍藏起来,挂在屋内较高而洁净的地方象征吉祥,并表示对活佛或亲友的敬重与怀念。

经幡上是藏传佛教的经文和护法神图像,人们用给神树敬献哈达张挂经幡的方式表示对树神的尊敬和祝福。把哈达高高抛向树梢,象征时运吉祥顺畅。

祭祀神树也和祭祀敖包一样,大家围绕神树一圈圈一边诵经一边抛洒供品,同时默默许愿祈福。那么一般转几圈呢?南方的朋友把6和8作为吉祥数,取义顺和发。草原的祭祀收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和南方朋友有所不同。可以转一圈,一象征圆满和轮回。也可以转三圈,因为佛教中有三世之说。也可以转7圈或者13圈,这些都是和藏传佛教文化有关,都有非常深奥的寓意。我自己学识不够,就不做多的解释了。

现在大家抓紧时间拍照留影,或者按草原的习俗祭祀一下神树。10分钟后我们上车前往下一站。

额济纳绿洲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加之地处戈壁深处,蜜瓜生长不受污染,病虫害少,是理想的绿色食品。这里的蜜瓜除个大、形美、色艳外,尤以含糖高、口味纯、果肉脆甜而著称。含糖量丝毫不逊于新疆哈密地区所产蜜瓜,可谓是最哈的哈密瓜。说句开玩笑的话:额济纳的麻雀都有糖尿病,额济纳的小孩不吃糖,就是因为密瓜含糖量高的缘故。额济纳蜜瓜远销大江南北,其优良品质赢得消费者亲徕。额济纳农业部门已经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了“居延蜜瓜”商标,也有部分瓜农以哈密瓜商标进行销售。因为其品质高于哈密产地产品,所以就不属于造假了。

蜜瓜每年8月底至9月底上市,因为基本都是远销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瓜商高价收购的蜜瓜需要达到个体3公斤以上、没有裂纹的。个头不够或者因为过度成熟而开裂的,瓜商不予收购。因为产量实在太大,本地人无法吃完,所以只能丢在地里让羊吃了。

尊敬的(同前):有一种精神,叫做坚韧不拔。温家宝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时,曾深情地讲了一段话,他说:“我年轻时曾长期工作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在那浩瀚的沙漠中,生长着一种稀有的树种,叫胡杨,它扎根地下50多米,抗干旱、斗风沙、耐盐碱,生命力极其顽强。它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世人称为英雄树。我非常喜欢胡杨,它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

有一种美丽,叫做踏破铁鞋无觅处。著名导演张艺谋为拍好《英雄》这部大片,先后到西藏、青海和甘肃的敦煌选择了很多外景地。但是,其中有些场面必须要在沙漠戈壁的胡杨林中拍摄。为此,老谋子是绞尽脑汁,百般寻找,终于打听到额济纳绿洲的胡杨林,于是他先派出工作人员到额济纳绿洲采景。当张导看到拍回的景样时,惊喜万分,没有想到额济纳绿洲竟是如此神奇美丽。很快,《英雄》摄制组的大队人马便开进了金色的胡杨林。摄制组起先用人工丝绸制作的胡杨叶道具拍摄,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于是雇用当地农工大量收集胡杨落叶,最后终于拍摄出那些唯美镜头,影星章子怡和张曼玉在胡杨林的金色的落叶的飞舞中,演绎出动人的爱恨情仇。后来《英雄》获奥斯卡提名奖,胡杨林也自此被追捧为“中国最美丽的秋天。

胡杨又称胡桐、梧桐,蒙古语为“陶来”,为一种“异叶扬”,属杨柳科落叶乔木。胡杨是地球上一个古老的物种,是地球第三纪残余树种,在6000多万年前就在地球上生存,被誉为研究地球古代植物的“活化石”。世界上的胡杨绝大部分生长在中国,而中国的胡杨又生长在新疆的塔里木河流域和黑河流域的额济纳绿洲,其中额济纳胡杨林以“管护最早、保护最好、林分最完整、林冠最丰腴、林木最多姿”而名冠天下。胡杨是国家二类珍稀保护植物,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利用价值。

胡杨是中亚地区唯一适合生长的落叶乔木,高可达30米,胸径可达1.5米;树皮灰褐色,呈不规则纵裂沟纹。长枝和幼苗、幼树上的叶子为线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5~12厘米,全缘,顶端渐尖,基部楔形;短枝上的叶卵状菱形、圆形至肾形,长5厘米,宽3厘米,先端具2~4对楔形粗齿,基部截形,接近心形或宽楔形。由于胡杨生长过程中叶子的形状发生多次变化,一年四季中叶子的颜色也要发生变化,春夏为绿色,深秋为金黄色,所以称之为“异叶杨”。胡杨的生命力非常顽强,适应极端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对温度大幅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强,喜光、喜土壤湿润,耐干旱、耐高温,也较耐寒;适生于10℃以上积温20xx~4500℃之间的暖温带荒漠气候,在积温4000℃以上的暖温带荒漠河流沿岸、河漫滩细沙——沙质土上生长最为良好。能够忍耐极端最高温45℃和极端最低温-40℃的袭击。胡杨耐盐碱能力较强,在1米以内土壤总盐量不超过3%时可以生长。胡杨花期为5月,果期为6~7月。其顽强的生命力被誉为“三千年胡杨”——活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

建国初期额济纳绿洲的胡杨林有70余万亩,现在存有量在40万亩左右,大多已成为过熟林,突出存在着“四多四少”的现象,也就是说老龄树多、幼年树少,疏残林多、密集林少,病腐木多、健壮林少,死亡消失多、更新复壮少等特点。由于胡杨林的退化加快,必然引起林下植被的急剧减少,从而引发了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

为了拯救额济纳绿洲,早在1956年额济纳旗就成立了林业工作站,并于1964年在七道桥设置了护林点。广大林业工作者结合额济纳绿洲的实际,因地制宜,根据胡杨根蘖性能较强的特点(就是说胡杨根系发达,具有从根部发芽生长出幼小胡杨的特性),加强了对胡杨林的围栏封育保护工作,制定了“保护为主、主要封育、育造结合、合理利用”的林业方针,先后于1964年和1975封育了数百亩胡杨林,并间种了沙枣、杨树和柳树等树种。特别是在八十年代中期,通过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和后来的“天然林保护工程”,使七道桥的胡杨林封育面积扩大到1.9万多亩,这里也就成为保护和利用额济纳绿洲的一个科研基地。“荒漠河谷胡杨林更新复壮营林技术研究”和“围封区胡杨林抚育间伐强度研究”等等省区级和国家级课题研究都是在这里进行的。1992年,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保护居延绿洲生态功能最强大的,以河谷胡杨林为主的植被结构区为保护对象的“七道桥胡杨林自然保护区”;20xx年又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封育后更新复壮的成片幼林,其成果是令人鼓舞的。到目前为止,全旗已围栏封育天然乔灌木林55多万亩,经过封育的10万亩胡杨林和30多万亩梭梭林已经达到复壮更新的预期目标。额济纳绿洲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湿地,国家和自治区领导及专家曾多次到这里视察,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金秋时节,胡杨林层峦叠嶂、一片金黄。清晨,阳光从金色的胡杨叶间洒落,黑河水从胡杨林间蜿蜒流过,天空是看不透的湛蓝,偶尔见到骆驼安详地觅食,绿洲舒展为巨幅油画,时光定格成为金色童话。额济纳政府与20xx年起举办首届国际金秋胡杨节,极大提升了额济纳的知名度,促进了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全面招商引资工作的进展。

胡杨林的美丽已经展现在了我们面前,大家已经准备好了摄像机、照相机了,在这里我就不耽误大家的宝贵时间。现在我们进入胡杨林自由观光摄影。(几点几分我们在哪里集合)。

尊敬的(同前):阿拉善沙漠地质公园是中国唯一系统而完整展示风力地质作用过程和地质遗迹的地质公园,总面积630.37平方公里,由巴丹吉林、居延和腾格里3个园区及其所属的10个景区组成。我们现在所处的就是阿拉善世界沙漠地质公园的居延园区。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以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质构造、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形成了以沙漠、戈壁为主体的地貌景观,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是中国唯一的沙漠地质公园。其中腾格里沙漠是中国拥有湖泊数量最多的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鸣沙区、世界最大沙漠湖群、以及世界最高沙山;被誉为“活化石”的胡杨林为公园屹然撑起一片绿色,“沙漠明珠”居延海则悄然闪着熠熠的光芒,让人魂牵梦萦。巴丹吉林的秀美神秘,腾格里的钟灵毓秀,居延海的碧波荡漾,古生物化石的耐人寻味,与蒙古土尔扈特部落、和硕特部落的人文历史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是沙漠地质公园的精华所在。阿拉善沙漠地质公园具有完整性、典型性、唯一性的特点和极高的美学与科学研究价值。巴丹吉林园区以高大沙山、鸣沙和沙漠湖泊和典型的风蚀地貌为主,包括巴丹吉林沙漠、曼德拉山岩画、额日布盖峡谷和海森楚鲁风蚀地貌四个景区。腾格里园区以多样的沙丘,沙漠湖泊和峡谷景观为主,包括月亮湖、通湖和敖伦布拉格峡谷三个景区。居延园区以戈壁景观、胡杨林和古城遗址为主,包括居延海、胡杨林和黑城文化遗存三个景区。公园内地质遗迹类型丰富,自然景观优美神奇,人文历史悠久独特,是研究沙漠形成、发展、演化的天然博物馆,更是保护人类生态环境的教科书。

阿拉善沙漠地质公园在国土资源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阿盟盟委、行署,阿盟国土资源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于20xx年11月28日,晋升为自治区级地质公园;20xx年9月19日,晋升为国家地质公园,20xx年9月19日,成功揭碑开园;20xx年12月22日,阿盟行署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开展申报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工作;20xx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五批世界地质公园推荐评审会上,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荣获了本年度唯一晋升世界地质公园的资格,并在20xx年11月正式接受了国内专家组的实地考察;20xx年6月23日正式接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组的实地考察工作。20xx年8月22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执行局会议上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8月23日在“第三届国际地质公园发展研讨会”开幕式上对外公布。至此,内蒙古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成为我国第22个世界地质公园,同时也成为全球唯一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

尊敬的(同前):现在我们已经来到八道桥景区,这里是巴丹吉林沙漠的北缘地带,是一个一沙漠自然景观为核心的旅游景区。

沙漠,指地球表面大范围的流沙堆积。沙漠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沙漠就是荒漠,包括砾漠、岩漠、泥漠、盐漠等。狭义的沙漠指地表完全被沙丘覆盖、缺少流失和植被稀疏的地区。

中国是沙漠比较多的国家之一,沙漠的总面积约13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3%左右。其中比较大的沙漠有12处,面积最大的是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为33.76万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仅次于阿拉伯半岛的鲁卜哈利沙漠(65万平方千米),它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沙丘最高达200米。有人认为“塔克拉玛干”是维吾尔语,其义为“死亡之海”。也有人认为“塔克拉玛干”是波斯语,是“就连无叶小树也不能生长”的意思。中国的第二大沙漠就是巴丹吉林沙漠,面积4.92万平方公里,位于内蒙古西部阿拉善高原,主要吧在阿拉善右旗和额济纳旗境内。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巴丹吉林沙漠的最北缘。

沙漠的形成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中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把沙漠分为自然沙漠和人造沙漠——在地质时期形成的沙漠称自然沙漠,在历史时期形成的沙漠称人造沙漠。沙漠的沙来自岩石。在地质时期,地球表面多次隆起形成山脉,在风蚀作用下,山脉又多次被削平,山上的岩石在风蚀过程中变成了碎石和泥沙,它们被流水冲积在湖泊和海洋中。根据沉积学原理,碎石先沉积,泥石后沉积。当湖泊与海洋干涸或隆起为陆地时,沉积下来的泥沙在风力的作用下飞扬、扩散,最后形成了流动沙丘,这就是自然形成的沙漠。在历史时期,由于战争、耕垦等人类活动,使黄土层遭到破坏,地下的伏沙得以暴露出来,受风力影响出现了第二次搬运和堆积,形成了新沙漠。由于它的产生和人类活动有关,故而被称作人造沙漠。中国沙漠中的塔克拉玛干、巴丹吉林、库姆塔格、柴达木等沙漠,属于自然形成的沙漠,其余的沙漠则属于人造沙漠。由此可知,沙漠的产生既有自然的原因,又有人为的原因,具有二重性特点。在距今大约2亿年前的三叠纪,阿拉善地区还是地球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到三叠纪末期,地球上发生了印支造山运动,古地中海逐渐西退,昆仑山脉、横断山脉和秦岭横空突起。到距今3千万年至4千万年前的始新世,地球上又发生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青藏高原隆起,并在距今300万年至5百万年前,基本形成今天的青藏高原。这些自然的,人力所无法抗拒的因素,注就了阿拉善这片土地远离大海,湿润空气被重山阻隔,气候逐步演变为干旱并最终形成大沙漠。阿拉善境内横亘着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雅玛雷克四大沙漠,合称阿拉善沙漠,总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沙漠地区。巴丹吉林系蒙语,巴丹(巴岱)为人名,吉林为复数——六十。相传很久以前有个名叫巴丹的牧人在这里居住,发现这个沙漠中有六十的湖泊,由此把这片沙漠称为巴丹吉林。巴丹吉林沙漠中遍布高大的复合型沙山,其中的毕鲁图沙峰相对高度达530多米,为世界最高沙山。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星罗棋布有144个天然湖泊,为世界最大的沙漠湖群。其中的诺日图湖面积超过4平方公里,水深十余米,为阿拉善沙漠中最大的内陆湖泊。巴丹吉林沙漠的宝日陶勒盖沙山一带,分布着大量鸣沙山,为世界最大的响沙区。巴丹吉林被誉为“上帝划下的曲线”,在20xx年被中国旅游网推选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一去的(三十个)地方”之一,在20xx年被中国地理学会评选为“中国最美丽的(五大)沙漠”之首,此后陆续被国家旅游局、内蒙古旅游局推荐为中国主要探险旅游基地之一、主要沙漠探险线路之一。八道桥是巴丹吉林沙漠的最北缘,与居延绿洲相连。

我们在这里可以拍摄沙漠美景,也可以参加当地农牧民经营的骑骆驼、沙滩车等游乐项目。现在我们进入景区自由拍摄、自由娱乐。几点几分集合出发,再次提醒大家注意安全。谢谢。

2

页,当前第。

2

1

2

鄂尔多斯康镇导游词篇八

各位朋友/领导:

早上好!很高兴能够在这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与大家相识,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曾,曾国藩的曾,在座的可以可以称呼我为小曾,这样显得更为亲切一些!!小曾是旅游服务有限公司的一名专职导游,也是大家这次去日游的全程陪同导游!!那在这两天的旅途中,小曾要是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够好的请在座的各位领导多多指教,给我一个可以进步的机会,我也希望各位可以在这两天中支持以及配合我们的工作,可能我不是最优秀的导游,但我绝对会是一个最用心的导游,大家要是有什么问题有什么需要,都可以和我说,在我的能力范围内的,我会尽量满足您的要求.

亲爱的朋友,欢迎您来到美丽神奇的鄂尔多斯。“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说的正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的鄂尔多斯市。“鄂尔多斯”是蒙古语,意为“众多的宫殿”,因宫帐众多的成吉思汗陵在此地区而得名。鄂尔多斯,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富集的资源著称于世;鄂尔多斯,是“河套人”的发祥地;鄂尔多斯,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灵柩的供祭地;鄂尔多斯,是蒙古族传统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地区;鄂尔多斯,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诱人魅力。

鄂尔多斯市前身为伊克昭盟。20xx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伊克昭盟,设立鄂尔多斯市。

鄂尔多斯市位于中国正北方,地处黄河“几”字型湾与明代万里长城的怀抱之中,“黄河环抱,长城相依”的地理坐标,使年轻的鄂尔多斯市在中国的版图上显著、夺目。鄂尔多斯市北隔黄河与“草原钢城”包头市相望,东临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南与山西、陕西接壤,西与宁夏毗邻。交通通讯便捷,京包、包兰铁路围绕周边,包西铁路贯通南北,109、210国道贯穿市域,并与周边的110、107国道相连成网,周边五个大中城市的民航机场与正在建设的鄂尔多斯机场将形成便捷的区域航空网络。鄂尔多斯市下设七旗一区,东胜区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鄂尔多斯市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20xx年末总人口151.45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区。

成为地区经济的支柱,是自治区经济发展最快的盟市之一,与呼市、包头并驾齐驱,成为带动自治区经济发展的三个火车头之一,也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具发展活力的城市之一。

秦统一全国后,在鄂尔多斯地区置上郡、北地郡和云中郡、九原郡的属县。其时,鄂尔多斯地区的农业非常发达,史称“新秦中”。秦始皇修筑的南起陕西甘泉山,北至包头九原郡的纵贯鄂尔多斯的秦直道,从榆溪河入鄂尔多斯境内,经伊金霍洛旗红庆河、东胜区二顷半、漫赖、城梁、达拉特旗解放滩过黄河北去,是中国古代第一条高速公路。

西汉初年,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占据鄂尔多斯地区。到汉武帝河郡、五原郡属县,管理鄂尔多斯地区。到汉元帝时,汉匈之间关系和好,汉朝选送宫女王昭君嫁与匈奴呼韩邪单于,王昭君随呼韩邪单于经陕北、鄂尔多斯渡黄河北行,现达拉特旗昭君坟乡境内黄河渡口旁边有传说中的昭君坟。汉朝时期,鄂尔多斯的农业经济迅速发展,汉匈杂居,农耕与畜牧并存,北方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不断在此融合。

元朝时期,鄂尔多斯地区作为蒙古皇室封地,归察罕脑儿管辖。元朝先后在此设立宣尉司与行枢密院。明朝建立,鄂尔多斯地区属东胜左卫所辖。十五世纪中叶,明朝天顺年间,守护成吉思汗陵寝(即“八白室”)的蒙古鄂尔多斯部从蒙古高原进驻河套地区,“八白室”也随之迁入。鄂尔多斯部源自成吉思汗时的“斡耳朵”,即成吉思汗时的宫殿。成吉思汗去世后,立“八白室”为成吉思汗陵寝,由鄂尔多斯部达尔扈特人专司祭祀。五百年来,鄂尔多斯部一直没有离开过鄂尔多斯地区。

鄂尔多斯康镇导游词篇九

亲爱的朋友:

欢迎您来到美丽神奇的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说的正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的鄂尔多斯市。

“鄂尔多斯”是蒙古语,意为“众多的宫殿”,因宫帐众多的成吉思汗陵在此地区而得名。鄂尔多斯,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富集的资源著称于世;鄂尔多斯,是“河套人”的发祥地;鄂尔多斯,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灵柩的供祭地;鄂尔多斯,是蒙古族传统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地区;鄂尔多斯,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诱人魅力。鄂尔多斯市前身为伊克昭盟。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伊克昭盟,设立鄂尔多斯市。鄂尔多斯市位于中国正北方,地处黄河“几”字型湾与明代万里长城的怀抱之中,“黄河环抱,长城相依”的地理坐标,使年轻的鄂尔多斯市在中国的版图上显著、夺目。

鄂尔多斯市北隔黄河与“草原钢城”包头市相望,东临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南与山西、陕西接壤,西与宁夏毗邻。交通通讯便捷,京包、包兰铁路围绕周边,包西铁路贯通南北,109、210国道贯穿市域,并与周边的110、107国道相连成网,周边五个大中城市的民航机场与正在建设的鄂尔多斯机场将形成便捷的区域航空网络。

鄂尔多斯市下设七旗一区,东胜区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鄂尔多斯市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2006年末总人口151.45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区。鄂尔多斯,物华天宝,资源富集,主要以煤炭、化工、天然气、畜产品、建材、药材、旅游等资源为主。有世界级的大型现代化露天煤矿——东胜煤田、准格尔煤田,以煤为能源的电厂在鄂尔多斯星罗棋布。据说,北京五个灯泡中,就有一个是鄂尔多斯点亮的。有世界级的整装天然气田——苏里格气田,有世界最大的羊绒制品加工基地。一句“鄂尔多斯羊绒衫温暖全世界”的广告语,使鄂尔多斯闻名全国,走向世界。

鄂尔多斯市是正在建设的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是我国西煤东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乘西部大开发的东风,鄂尔多斯市的经济迅速崛起,以煤炭、羊绒、化工、电力、天然气、建材等为主的新兴产业成为地区经济的支柱,是自治区经济发展最快的盟市之一,与呼市、包头并驾齐驱,成为带动自治区经济发展的三个火车头之一,也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具发展活力的城市之一。自然条件亲爱的朋友,鄂尔多斯是地球上最原始的古陆之一,在多次复杂的地壳运动和海陆变迁中,最终形成了鄂尔多斯高原。从距今一亿八千万年前起,直到距今七千万年前,鄂尔多斯大地上恐龙空前繁盛,主宰着这片土地,今天在鄂托克旗境内保留着完整的恐龙足迹化石区。全市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中部隆起,南北较低之势,海拔高度在1000—1500米之间。地貌类型多样,北部黄河沿岸为冲积平原;东部为黄土丘陵,沟壑纵横;西部为鄂尔多斯草原,北部和西南部横亘着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自然景观异彩纷呈。鄂尔多斯市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6。7℃,年降水量150—350毫升,夏季凉爽,是理想的避暑之地。市内河流多属黄河流域,并分布着许多天然湖泊。植物景观以温带干草原为主。

市内的“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和“阿拉善湾海子湿地保护区”,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其珍稀的动植物为世人瞩目。历史沿革亲爱的朋友,鄂尔多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河套人”在萨拉乌素河流域繁衍生息,创造了著名的“河套文化”。属于旧石器时代的“河套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周时期,在鄂尔多斯地区就有土方、鬼方、犭严狁、戎狄、林胡、楼烦、匈奴等古代游牧部落活动。春秋、战国时期,秦昭襄王在此修筑长城,现伊金霍洛旗境内的战国秦长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统一全国后,在鄂尔多斯地区置上郡、北地郡和云中郡、九原郡的属县。其时,鄂尔多斯地区的农业非常发达,史称“新秦中”。秦始皇修筑的南起陕西甘泉山,北至包头九原郡的纵贯鄂尔多斯的秦直道,从榆溪河入鄂尔多斯境内,经伊金霍洛旗红庆河、东胜区二顷半、漫赖、城梁、达拉特旗解放滩过黄河北去,是中国古代第一条高速公路。西汉初年,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占据鄂尔多斯地区。到汉武帝时,汉匈之间经过几十年战争,最终汉朝在鄂尔多斯设立上郡、西河郡、五原郡属县,管理鄂尔多斯地区。

到汉元帝时,汉匈之间关系和好,汉朝选送宫女王昭君嫁与匈奴呼韩邪单于,王昭君随呼韩邪单于经陕北、鄂尔多斯渡黄河北行,现达拉特旗昭君坟乡境内黄河渡口旁边有传说中的昭君坟。汉朝时期,鄂尔多斯的农业经济迅速发展,汉匈杂居,农耕与畜牧并存,北方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不断在此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北方各民族纷纷南下入居中原的民族大迁徙与大融合的局面。公元407年,匈奴铁弗部赫连勃勃在鄂尔多斯西南部建立了“十六国”之一的大夏国,其都城统万城遗址位于今乌审旗和陕西靖边县交界处靖边县境内。隋朝时期,在鄂尔多斯设置榆林郡、五原郡、朔方郡等。唐王朝视鄂尔多斯为“国之北方”、“边之要地”。

在鄂尔多斯地区及周边设胜州、丰州、夏州、宿州、灵州和盐州等六州。五代十国和宋、辽、金时期,中原政权和各少数民族政权群雄并立,相互征战,鄂尔多斯地区成为各政权纷争逐鹿的地方。元朝时期,鄂尔多斯地区作为蒙古皇室封地,归察罕脑儿管辖。元朝先后在此设立宣尉司与行枢密院。明朝建立,鄂尔多斯地区属东胜左卫所辖。十五世纪中叶,明朝天顺年间,守护成吉思汗陵寝(即“八白室”)的蒙古鄂尔多斯部从蒙古高原进驻河套地区,“八白室”也随之迁入。鄂尔多斯部源自成吉思汗时的“斡耳朵”,即成吉思汗时的宫殿。成吉思汗去世后,立“八白室”为成吉思汗陵寝,由鄂尔多斯部达尔扈特人专司祭祀。五百年来,鄂尔多斯部一直没有离开过鄂尔多斯地区。清初,鄂尔多斯部归顺了清朝,实行了盟旗制,清廷分封鄂尔多斯部为左翼前旗(准格尔旗)、左翼中旗(郡王旗)、左翼后旗(达拉特旗)、右翼前旗(乌审旗)、右翼中旗(鄂托克旗)、右翼后旗(杭锦旗),六旗共建一盟,会盟地点在伊克昭(俗称王爱召),故名“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地区在清顺治年间被划分为六个旗,乾隆年间又划分出一个旗(扎萨克旗),成了七个旗。公元1907年,清政府实行“旗厅并存”的政策,在郡王旗境内设东胜厅。民国时期,仍沿用原有的盟旗制度,将东胜厅改为东胜县。

1949年,中共伊克昭盟盟委、伊克昭盟自治政务委员会成立。从此,鄂尔多斯的`历史翻开了新篇章。翻开鄂尔多斯的历史,它告诉我们,在这块有着远古“河套文明”的土地上,汉族和几乎北方所有的少数民族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因此,鄂尔多斯的历史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鄂尔多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处在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衔接地带。历史上,和平时期的商贸流通和战争时期长城两岸的烽火,使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形成了独特的鄂尔多斯区域文化。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文化、祭祀文化和深厚独特的历史文化,是发展鄂尔多斯旅游业的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旅游业亲爱的朋友,鄂尔多斯市旅游资源丰富,具有鲜明的地区民族特色。人文旅游资源主要有“河套人”文化遗址、鄂尔多斯青铜器、古长城、秦直道、昭君坟、隋朝时期的十二连城遗址、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陵、草原敦煌阿尔寨石窟、藏传佛教寺庙准格尔召等,全市现有五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成吉思汗陵为核心的鄂尔多斯蒙古族祭祀文化充满了神秘色彩。同时,鄂尔多斯地区作为元朝的皇室封地,使鄂尔多斯的歌舞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具有元朝宫廷文化的独特色彩,构成了鄂尔多斯浓郁而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浩瀚的民俗风情。鄂尔多斯的自然旅游资源有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神奇的响沙湾、沙漠绿洲、沙湖、草原、温泉、阿拉善湾遗鸥保护区、晋蒙黄河大峡谷等。鄂尔多斯的现代工业旅游资源有神东煤海、准格尔露天煤矿、万家寨水电站、鄂尔多斯绒纺城、苏里格天然气田、达拉特电厂、蒙西高科技工业园区等。

鄂尔多斯市旅游业是从1984年、1985年响沙湾、成吉思汗陵的相继对外开放而起步的。伴随着改革开放,鄂尔多斯市旅游业也经历了以接待海外旅游者为主到发展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并重的发展过程。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实施政府主导和社会联动的发展政策,编制旅游规划,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办旅游业的积极性,使旅游资源得到大力度开发。全市现有各类景区(点)35处,其中成吉思汗陵和响沙湾、恩格贝生态旅游区、鄂尔多斯文化旅游村是国家4a级景区,鄂尔多斯世珍园和巴图湾是国家3a级景区,恩格贝生态旅游区和神东煤海是首批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工业旅游示范点。成吉思汗陵——响沙湾旅游线已成为自治区西部旅游黄金线路,主要产品以成吉思汗陵、民族风情、沙漠生态和草原风光为主。

愿鄂尔多斯之旅给您留下美好而难忘的印象!

鄂尔多斯康镇导游词篇十

您想在毛乌素沙漠腹地感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秀美景色吗?请到承载厚重蒙古历史文明的察罕苏力德旅游区。被列为“中国十大民族文化旅游品牌”之一的察罕苏力德旅游区距旗府所在地13公里,景区以察罕苏力德为中心,呈现分层环状分布格局。旁边美丽的查干宝力格河迂回蜿蜒,小河两岸草木葳蕤,牧草滴翠。一年四季都在查干宝力格河畔开展丰富多彩、民族风情浓郁的旅游活动项目,主要有马队迎宾、苏力德祭祀、祭敖包、牧户做客、骑马漫游、赛马、射箭、博克、乘坐勒勒车、湖中乘船、篝火晚会、民族歌舞、民俗表演、彩车-、美食品尝、沙丘日光浴、狂欢节等。那高亢的牧歌,苍劲的马头琴声将令您回味无穷。

乌审召旅游区位于乌审召镇政府所在地,距旗府所在地78公里,国家aaa级景区。主要由乌审召庙、牧区大寨陈列室和乌审召生态化工园区等景点组成,乌审召是鄂尔多斯四大召庙之一,也是鄂尔多斯佛教协会所在地,清朝康熙52年正式赐匾命名。2005年至2006年对寺庙进行大规模修缮以来,香客络绎不绝,到此感受乌审召深厚佛教文化的熏陶,无不十分恭敬地顶礼膜拜,共沾法喜。整个寺庙呈现出一派香火旺盛、幸福和谐、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乌审召庙每年举行6次大型的法会活动,其中最大的一次活动是农历6月15日举行的集佛教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体育活动为一体的查木文化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