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学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通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9:28:59 页码:8
学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通用13篇)
2023-11-13 09:28:59    小编:ZTFB

计划是我们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进行的有组织的安排和行动。那么如何制定一个较为完美的计划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和愿景,这可以是一个长期的目标,也可以是一个短期的目标。然后,我们需要分解目标,将其拆分成更小的任务和行动步骤。接下来,我们可以为每个任务设置截止日期和时间安排,以保证我们按时完成任务。此外,我们还可以制定备选方案和应对策略,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障碍。最后,我们需要定期回顾和评估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和改进。当我们感到迷茫和困惑时,回顾和修改我们的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学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篇一

随着新学期的开始,自己的专业学习计划也要有比较系统的考虑。

首先是思想素质方面,要向各位优秀老师学习,学习他们在教学上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以教师职业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使自己在思想上树立更牢固的为人师表的教育理念。

其次在专业知识技能方面要注意以下几个项目的培训和学习。

一研究性学习提高课堂容量和趣味性。

学习《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标,提高课堂教学的容量和质量,按照学校对综合课评价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下学习,不断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使课堂教学在综合性、过程性评价上取得新的突破。

二学生社团培训的科学性。

查找相关的专业书籍,培养更符合学校发展要求的学生社团成员,用科学性、实用性、实战性、可持续性作为社团培训方向。

三捕捉各类书籍信息提高图书购进的实用性。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大量阅读是自我成长的基石,为了给师生们提供更好的阅读资料,从各种渠道了解书籍信息,努力提高图书购进的实用性。

时不我待,从现在开始着手安排各种事项,希望在这个学期所有的工作能有新发展。

为了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提高自身的整体水平,本着在借鉴中成长,在探索中提高,在发展中完善的学习方针,坚持以校本学习和校本教研于一体,以探索为前提,以发展为目标,更好的促进教育教学的开展,特制定个人成长计划。

一、个人情况分析。

作为一名从教十二年的中青年教师,由于平时只顾忙于繁琐的教育教学工作,而忽略了将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经验进行系统的梳理。所以,工作起来还达不到所向披靡。另外,学习也欠缺,没能及时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体会进行总结反思,在科研型教师的路上步子迈得还较慢。

如今,我深切地感觉到自己的专业成长还不够理想,也感到了自己知识的欠缺。现在最为迫切的是切实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在理论的熏陶与实践经验的浸润中快速成熟起来。

二、专业成长目标。

为了更好地实现专业的成长,我将立足岗位,以学校大局和学生的发展为重,认真踏实工作,严于律己,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积累最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研究教育教学艺术,探讨、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有效提高专业素养,做一个合格的教师,努力做一名优秀教师。

三、专业成长途径。

1、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努力每学必有收获;

2、积极参加名师班的专业培训,达到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理论素养的目的;

3、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

4、认真观摩名家课堂教学实录,并向校内外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6、积极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培训,参加课题研究,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水平;

7、每天养成良好的反思、写作习惯,在反思中扬长、奋进、创新;

8、坚持每天背诗一首,读书半小时,包括经典名著,古典文学,时尚美文,教育教学方面的读物等,坚持写读书笔记,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艺术表现力,对学生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9、班级管理形成特色,有的放矢的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

10、认真向先进教师学习好的教学管理经验,做好详细的学习笔记,做到心中有数。有正确的发展目标。

11、针对先进教师找出自己不足的地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2、课余时间多学习有益的课外书,提高知识水平,特别的要向先进教师和班主任学习好的管理经验,形成自己的特色。

13、多听有特色的教学课程,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手法,及时的写出心得,作为自己教学的后盾。

学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篇二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年)》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14号),结合河南高等职业教育实际,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财政厅决定-x年实施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现就计划的实施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突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地位,系统设计、多策并举、创新机制、突出优势,实施人才驱动战略,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为主要内容,以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培训质量为着力点,大幅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水平,促进提升全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x年,组织28935名高等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特别是实践教学和课程设计开发能力。支持高等职业院校设立兼职教师岗位,优化教师队伍人员结构。支持国家师资培训基地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100个职教师资专业点,开发100种职教师资专业的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加强培训基地的实训条件和内涵建设,完善教师专业化要求的国家、省、校三级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三、计划内容。

学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篇三

根据《镇海区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的指导意见》精神,我校在上级部门组织、领导下,于20xx年8月至20xx年4月底开展《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的全员培训。为切实抓好我镇教师素质提升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特制定《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培训计划。

通过培训,帮助教师知道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体系和内容,深刻理解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特征、功能及基本要求,深入思考新时期我们应该提倡什么样的师德,从教师职业生成的角度正确认识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性和现实意义,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动力,显著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我镇所有在职的小学教师(已参加市级及以上骨干培训的教师可以不再参加本地的集中理论培训,但须参加校本培训,并发挥引领作用)。

1、《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2、《教师职业道德》。

3、《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库》。

4、《教师心理素质教育》。

5、《师德启示录》。

采取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集中培训时间为一天,由区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实施。集中培训力求做到精心组织,全员参与,严格考勤,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结合学习资料帮助教师理清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加强学习指导,督促教师做好读书笔记,不断提高学习效率,要以教师的教育实践为基础,强调教师的自主学习,重视教师的实践反思,精心组织各具特色的.校本培训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感悟,从感悟到领悟,从领悟到行动上的追求,逐步形成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

(一)准备阶段(20xx年8月——20xx年1月)。

3、根据《镇海区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的指导意见》和《镇海区《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培训计划》,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校本培训计划,并在20xx年2月17日前报镇海教师进修学校德育教研室审核确认。

4、推荐《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校本培训辅导员一名,并在20xx年1月13日前报镇海教师进修学校德育教研室审核确认。

(二)实施阶段(20xx年1月——20xx年4月)。

1、辅导员培训。20xx年1月23日,《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校本培训辅导员赴奉化参加培训,听省教师培训中心专家辅导讲座。

2、组织集中培训。

(1)时间:上午八点。

(2)地点:骆驼中心学校报告厅。

(3)培训对象:九龙湖镇中心(包括完小)所有在职的小学教师。

(4)主讲:师德培训讲师团成员。

(5)要求:认真做好听课记录。

(6)组织者:教师进修学校。

3、组织校本培训。

从20xx年2‘月至4月,认真实施学校《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校本培训计划,至少精心组织6次校本培训活动,重点围绕《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联系自身实际进行交流研讨,挖掘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研究,有针对性的选择主题开展师德讨论,并与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和教师政治学习活动相结合,重视师德校本培训的过程管理。每位教师至少要上交3次培训作业(作业内容自定),要把培训教师的出勤和作业情况及时记录在培训考核表上,并按要求上交培训考核表。

(三)考评阶段(20xx年4月底——20xx年5月)。

1、书面考试。

4月底组织闭卷统考,主要考查教师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由省统一命题,区进修学校组织考试、阅卷。考试不合格(60分以下)的教师允许有补考机会,但补考前必须重修。考试作9877nn弊的教师本课程总评不合格,并记录在案。

2、过程考核。

主要通过对参训教师培训期间的学习态度、作业质量、出勤等情况的观察记录,给予培训过程恰当的综合性评价。在4月底,完成《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培训考核表并及时上交区教师进修学校德育教研室。

3、学分登记。

过程考核和书面考核合格后,由进修学校发给单科合格证书,并在继续教育登记手册中记入相应学分,《师德与教师职业》计36学分。如考核不合格,则不能登记继续教育学分。

4、总结评价。

20xx年4月底建立《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培训档案(包括校本研修计划、考核表、培训总结、每位教师的学习笔记、3次作业等资料),同时将《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培训总结及时上交区教师进修学校德育教研室。

学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篇四

为扎实提高我校教师素质,联系我校实际,特制定“杨滩小学小学教师素质提升计划”。

1、总体目标:实施杨滩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目标,使我校教师,通过“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的全员培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显著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显著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水平,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能力,全面提升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2、具体目标:立足于本校、本职、本岗,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新课程的实践能力。重点关注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以及通过实施新课程而达到自身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目的是帮助教师尽快地成为新课程的有效参与者和积极的建设者。

(1)更新教育观念,不断了解教育、教学理论的新动态与新成果,巩固新课程通识和学科培训成果。

(2)学习学科专业知识,提高教师对教材处理与教学设计能力,正确理解评价功能,完善评价方法,提升实施新课程教学的素养。

(3)增强教学研究意识,掌握教学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养成自觉反思习惯,积极参与网络环境下教学研讨活动,撰写教学案例、论文等科研文章,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本校在职教师。

1、师德与教师职业

深刻领会新世纪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外延、特征及其要求等,掌握教师职业生成的基本情况,包括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教师专业化、教师的地位及其素质要求等。

2、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

了解新课程下教学评价方式和内容;了解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趋势。掌握案例分析、课堂观察和成长记录袋等当前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中常见的评价方法。理解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主要特征和主要思路;理解新课程教学评价带来教师观念与行为的变化。

3、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通过学习了解本学科因新课程实施所带来的变化,掌握在新课程理念下设计课堂教学的技巧,把握在课堂教学中教材、教师和学生的相应关系。并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设计符合所任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案,开设公开课和研究课。

4、网络环境下的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究

能通过学习了解教学改革的热点,深入探索学科教学的一个专题,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能结合以往培训经验与体会,组织教师在网络环境下根据教育发展的要求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吴忠市教师研修网、青铜峡教师网和陈袁滩中心小学的网络资源,建立以学科为单位的区域性学习团队,定期开展学习和讨论,并把自己在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和参加培训学习的收获提供给团队人员共享。

根据教师教育的一般规律,主要通过学习、实践、研究三个途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按理论、实践、反思三大模块分期同步进行。三年总学时为144学时,其中全日制培训不少于60学时(每年两个星期以上),校本研修84学时(每周2学时)。

学科专业学习时间48学时左右(约8天),学习内容包括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学科新的专业知识,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学科教学专题研究等。

目的是激发教师的专业成长内在需求,进一步巩固新课程通识与学科培训成果,提升教师践行新课程的能力。

(2)教学实践:结合理论学习内容进行专题性教育教学实践。如结合师德教育开展新时期如何做一个人民教师的讨论,在讨论中反思撰写学习体会;组织先进教师报告会宣讲等。结合学科教学设计开展备课、听课、评课、说课;现场诊断;观摩研讨等校本研修活动。目的是引导广大教师把先进教学理论转化自己的教学行为。实践活动时间60学时左右(约10天)。

(3)反思与研究:结合相关的理论学习引导教师把平时教学中的“随意问题”转化“研究问题”,从而确定自己在某一阶段的研究课题,围绕这一课题,学习(培训)、实践、反思,与同伴、书刊、专家对话,撰写教育教学案例、叙事研究或论文等。目的是让教师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研究与学习同步,自觉养成反思习惯,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反思与研究时间24学时左右(约4天)。

本次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校本培训与教研活动紧密结合,教研活动将作为本次校本培训的主要载体。

培训以“分层次,多形式,求实效,重提高”为原则,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在培训方式上,主要采用研训相结合,采用他训和自培相结合培训方式。他训分:通识培训、案例式培训(教学研讨活动)、校本培训(现场诊断)和实践培训四个层面;自培按“问题、学习、实践、反思”的模式进行,主要以个人自学、培训和反思为主。

1.集中培训。让教师深刻领会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掌握本学科教书育人的新理论,体验、实践新课程思想,运用新技术开展网络学习,给教师提供最需要的新知识。

2.校本培训。以教研组建设为抓手,以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中心,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有效地组织教学,为广大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提供互相学习借鉴的机会,并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能力与素养。

每个教研组组织教师学习,采取上课评课、专题研讨、观看课程改革音像资料、交流反思等方式,教师做好笔记。

3.个人研修。要求教师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跳出无反思的、习以为常的工作状态,研究怎样让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同时,充分利用优秀的网络资源开展个人研修,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化素养。要求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好读书笔记与反思记录等。

六、校本培训的管理与考核

1、校长是校本教研与培训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树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成为校本教研与培训的组织者与领导者,主动参与教学研究,为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创造条件,营造学校教研氛围和教研文化。

2、每次集中培训都要签到,培训出勤率将作为过程考核的重要依据。

3、培训过程中做好记录,包括学习内容、形式、时间、收获反思等。要求每位参训教师必须完成相应的作业:

(1)撰写培训培训体会;

(2)学科教学设计3份;

(4)设计学科评价操作建议或单元评价操作建议1份;

(5)参与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专题研讨12次以上。

4、校本培训考核包括写一份教学设计、上一堂公开课、出一份试卷、实施一项学生评价方案等等。

5、教师参加教研与培训活动计入继续教育学时,将校本培训工作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

6、加强过程管理,建立教师校本培训个人档案资料,为考核提供依据。

校本培训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朱立新组员:全体教师

学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篇五

工作计划。

为扎实提高我校教师素质,联系我校实际,特制定“杨滩小学小学教师素质提升计划”。

一、培训目标。

1、总体目标:实施杨滩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目标,使我校教师,通过“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的全员培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显著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显著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水平,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能力,全面提升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2、具体目标:立足于本校、本职、本岗,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新课程的实践能力。重点关注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以及通过实施新课程而达到自身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目的是帮助教师尽快地成为新课程的有效参与者和积极的建设者。

(1)更新教育观念,不断了解教育、教学理论的新动态与新成果,巩固新课程通识和学科培训成果。

(2)学习学科专业知识,提高教师对教材处理与教学设计能力,正确理解评价功能,完善评价方法,提升实施新课程教学的素养。

(3)增强教学研究意识,掌握教学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养成自觉反思习惯,积极参与网络环境下教学研讨活动,撰写教学案例、论文等科研文章,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二、培训对象:本校在职教师。

三、培训内容。

1、师德与教师职业。

深刻领会新世纪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外延、特征及其要求等,掌握教师职业生成的基本情况,包括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教师专业化、教师的地位及其素质要求等。

2、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

了解新课程下教学评价方式和内容;了解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趋势。掌握案例分析、课堂观察和成长记录袋等当前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中常见的评价方法。理解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主要特征和主要思路;理解新课程教学评价带来教师观念与行为的变化。

3、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通过学习了解本学科因新课程实施所带来的变化,掌握在新课程理念下设计课堂教学的技巧,把握在课堂教学中教材、教师和学生的相应关系。并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设计符合所任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案,开设公开课和研究课。

4、网络环境下的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究。

能通过学习了解教学改革的热点,深入探索学科教学的一个专题,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能结合以往培训经验与体会,组织教师在网络环境下根据教育发展的要求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吴忠市教师研修网、青铜峡教师网和陈袁滩中心小学的网络资源,建立以学科为单位的区域性学习团队,定期开展学习和讨论,并把自己在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和参加培训学习的收获提供给团队人员共享。

根据教师教育的一般规律,主要通过学习、实践、研究三个途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按理论、实践、反思三大模块分期同步进行。三年总学时为144学时,其中全日制培训不少于60学时(每年两个星期以上),校本研修84学时(每周2学时)。

四、校本培训的方式。

学科专业学习时间48学时左右(约8天),学习内容包括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学科新的专业知识,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学科教学专题研究等。

目的是激发教师的专业成长内在需求,进一步巩固新课程通识与学科培训成果,提升教师践行新课程的能力。

(2)教学实践:结合理论学习内容进行专题性教育教学实践。如结合师德教育开展新时期如何做一个人民教师的讨论,在讨论中反思撰写学习体会;组织先进教师报告会宣讲等。结合学科教学设计开展备课、听课、评课、说课;现场诊断;观摩研讨等校本研修活动。目的是引导广大教师把先进教学理论转化自己的教学行为。实践活动时间60学时左右(约10天)。

(3)反思与研究:结合相关的理论学习引导教师把平时教学中的“随意问题”转化“研究问题”,从而确定自己在某一阶段的研究课题,围绕这一课题,学习(培训)、实践、反思,与同伴、书刊、专家对话,撰写教育教学案例、叙事研究或论文等。目的是让教师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研究与学习同步,自觉养成反思习惯,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反思与研究时间24学时左右(约4天)。

五、校本培训的策略。

本次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校本培训与教研活动紧密结合,教研活动将作为本次校本培训的主要载体。

培训以“分层次,多形式,求实效,重提高”为原则,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在培训方式上,主要采用研训相结合,采用他训和自培相结合培训方式。他训分:通识培训、案例式培训(教学研讨活动)、校本培训(现场诊断)和实践培训四个层面;自培按“问题——学习——实践——反思”的模式进行,主要以个人自学、培训和反思为主。

1.集中培训。让教师深刻领会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掌握本学科教书育人的新理论,体验、实践新课程思想,运用新技术开展网络学习,给教师提供最需要的新知识。

2.校本培训。以教研组建设为抓手,以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中心,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有效地组织教学,为广大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提供互相学习借鉴的机会,并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能力与素养。

每个教研组组织教师学习,采取上课评课、专题研讨、观看课程改革音像资料、交流反思等方式,教师做好笔记。

3.个人研修。要求教师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跳出无反思的、习以为常的工作状态,研究怎样让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同时,充分利用优秀的网络资源开展个人研修,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化素养。要求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好。

读书笔记。

与反思记录等。

六、校本培训的管理与考核。

1、校长是校本教研与培训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树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成为校本教研与培训的组织者与领导者,主动参与教学研究,为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创造条件,营造学校教研氛围和教研文化。

2、每次集中培训都要签到,培训出勤率将作为过程考核的重要依据。

3、培训过程中做好记录,包括学习内容、形式、时间、收获反思等。要求每位参训教师必须完成相应的作业:

(1)撰写培训培训体会;。

(2)学科教学设计3份;。

(4)设计学科评价操作建议或单元评价操作建议1份;。

(5)参与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专题研讨12次以上。

4、校本培训考核包括写一份教学设计、上一堂公开课、出一份试卷、实施一项学生评价方案等等。

5、教师参加教研与培训活动计入继续教育学时,将校本培训工作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

6、加强过程管理,建立教师校本培训个人档案资料,为考核提供依据。

六、校本培训的组织管理机构。

校本培训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朱立新组员:全体教师。

杨滩小学。

x年9月14日。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年)》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14号),结合河南高等职业教育实际,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财政厅决定-x年实施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现就计划的实施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突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地位,系统设计、多策并举、创新机制、突出优势,实施人才驱动战略,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为主要内容,以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培训质量为着力点,大幅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水平,促进提升全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x年,组织28935名高等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特别是实践教学和课程设计开发能力。支持高等职业院校设立兼职教师岗位,优化教师队伍人员结构。支持国家师资培训基地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100个职教师资专业点,开发100种职教师资专业的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加强培训基地的实训条件和内涵建设,完善教师专业化要求的国家、省、校三级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三、计划内容。

学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篇六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年)》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14号),结合河南高等职业教育实际,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财政厅决定-x年实施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现就计划的实施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突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地位,系统设计、多策并举、创新机制、突出优势,实施人才驱动战略,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为主要内容,以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培训质量为着力点,大幅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水平,促进提升全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x年,组织28935名高等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特别是实践教学和课程设计开发能力。支持高等职业院校设立兼职教师岗位,优化教师队伍人员结构。支持国家师资培训基地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100个职教师资专业点,开发100种职教师资专业的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加强培训基地的实训条件和内涵建设,完善教师专业化要求的国家、省、校三级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三、计划内容。

学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篇七

为扎实提高我校教师素质,联系我校实际,特制定“杨滩小学小学教师素质提升计划”。

一、培训目标。

1、总体目标:实施杨滩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目标,使我校教师,通过“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的全员培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显著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显著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水平,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能力,全面提升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2、具体目标:立足于本校、本职、本岗,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新课程的实践能力。重点关注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以及通过实施新课程而达到自身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目的是帮助教师尽快地成为新课程的有效参与者和积极的建设者。

(1)更新教育观念,不断了解教育、教学理论的新动态与新成果,巩固新课程通识和学科培训成果。

(2)学习学科专业知识,提高教师对教材处理与教学设计能力,正确理解评价功能,完善评价方法,提升实施新课程教学的素养。

(3)增强教学研究意识,掌握教学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养成自觉反思习惯,积极参与网络环境下教学研讨活动,撰写教学案例、论文等科研文章,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二、培训对象:本校在职教师。

三、培训内容。

1、师德与教师职业。

深刻领会新世纪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外延、特征及其要求等,掌握教师职业生成的基本情况,包括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教师专业化、教师的地位及其素质要求等。

2、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

了解新课程下教学评价方式和内容;了解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趋势。掌握案例分析、课堂观察和成长记录袋等当前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中常见的评价方法。理解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主要特征和主要思路;理解新课程教学评价带来教师观念与行为的变化。

3、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通过学习了解本学科因新课程实施所带来的变化,掌握在新课程理念下设计课堂教学的技巧,把握在课堂教学中教材、教师和学生的相应关系。并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设计符合所任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案,开设公开课和研究课。

4、网络环境下的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究。

能通过学习了解教学改革的热点,深入探索学科教学的一个专题,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能结合以往培训经验与体会,组织教师在网络环境下根据教育发展的要求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吴忠市教师研修网、青铜峡教师网和陈袁滩中心小学的网络资源,建立以学科为单位的区域性学习团队,定期开展学习和讨论,并把自己在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和参加培训学习的收获提供给团队人员共享。

根据教师教育的一般规律,主要通过学习、实践、研究三个途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按理论、实践、反思三大模块分期同步进行。三年总学时为144学时,其中全日制培训不少于60学时(每年两个星期以上),校本研修84学时(每周2学时)。

四、校本培训的方式。

学科专业学习时间48学时左右(约8天),学习内容包括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学科新的专业知识,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学科教学专题研究等。

目的是激发教师的专业成长内在需求,进一步巩固新课程通识与学科培训成果,提升教师践行新课程的能力。

(2)教学实践:结合理论学习内容进行专题性教育教学实践。如结合师德教育开展新时期如何做一个人民教师的讨论,在讨论中反思撰写学习体会;组织先进教师报告会宣讲等。结合学科教学设计开展备课、听课、评课、说课;现场诊断;观摩研讨等校本研修活动。目的是引导广大教师把先进教学理论转化自己的教学行为。实践活动时间60学时左右(约10天)。

(3)反思与研究:结合相关的理论学习引导教师把平时教学中的“随意问题”转化“研究问题”,从而确定自己在某一阶段的研究课题,围绕这一课题,学习(培训)、实践、反思,与同伴、书刊、专家对话,撰写教育教学案例、叙事研究或论文等。目的是让教师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研究与学习同步,自觉养成反思习惯,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反思与研究时间24学时左右(约4天)。

五、校本培训的策略。

本次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校本培训与教研活动紧密结合,教研活动将作为本次校本培训的主要载体。

培训以“分层次,多形式,求实效,重提高”为原则,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在培训方式上,主要采用研训相结合,采用他训和自培相结合培训方式。他训分:通识培训、案例式培训(教学研讨活动)、校本培训(现场诊断)和实践培训四个层面;自培按“问题——学习——实践——反思”的模式进行,主要以个人自学、培训和反思为主。

1.集中培训。让教师深刻领会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掌握本学科教书育人的新理论,体验、实践新课程思想,运用新技术开展网络学习,给教师提供最需要的新知识。

2.校本培训。以教研组建设为抓手,以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中心,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有效地组织教学,为广大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提供互相学习借鉴的机会,并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能力与素养。

每个教研组组织教师学习,采取上课评课、专题研讨、观看课程改革音像资料、交流反思等方式,教师做好笔记。

3.个人研修。要求教师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跳出无反思的、习以为常的工作状态,研究怎样让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同时,充分利用优秀的网络资源开展个人研修,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化素养。要求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好读书笔记与反思记录等。

六、校本培训的管理与考核。

1、校长是校本教研与培训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树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成为校本教研与培训的组织者与领导者,主动参与教学研究,为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创造条件,营造学校教研氛围和教研文化。

2、每次集中培训都要签到,培训出勤率将作为过程考核的重要依据。

3、培训过程中做好记录,包括学习内容、形式、时间、收获反思等。要求每位参训教师必须完成相应的作业:

(1)撰写培训培训体会;。

(2)学科教学设计3份;。

(4)设计学科评价操作建议或单元评价操作建议1份;。

(5)参与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专题研讨12次以上。

4、校本培训考核包括写一份教学设计、上一堂公开课、出一份试卷、实施一项学生评价方案等等。

5、教师参加教研与培训活动计入继续教育学时,将校本培训工作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

6、加强过程管理,建立教师校本培训个人档案资料,为考核提供依据。

六、校本培训的组织管理机构。

校本培训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朱立新组员:全体教师。

杨滩小学。

x年9月14日。

学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篇八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__年)》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14号),结合河南高等职业教育实际,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财政厅决定-x年实施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现就计划的实施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突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地位,系统设计、多策并举、创新机制、突出优势,实施人才驱动战略,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为主要内容,以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培训质量为着力点,大幅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水平,促进提升全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x年,组织28935名高等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特别是实践教学和课程设计开发能力。支持高等职业院校设立兼职教师岗位,优化教师队伍人员结构。支持国家师资培训基地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100个职教师资专业点,开发100种职教师资专业的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加强培训基地的实训条件和内涵建设,完善教师专业化要求的国家、省、校三级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三、计划内容。

(一)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

-x年,全省高等职业院校组织3185名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其中国外培训160名,国内培训1425名,企业顶岗培训1600名。国内培训中143人到省外参加培训。培训对象为全国非示范(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具有中级以上教师职务的专业教师。

国内培训任务原则上由国家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及其他有条件的高校、单位和大中型企业承担。培训期4周,采取集中培训、企业实践、小组研讨等形式组织,主要学习专业领域新理论、前沿技术和关键技能。

国外培训机构必须具备合法运营资质,享有较好的国际声誉。培训期4周,主要学习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先进教育技术和课程开发手段。

企业顶岗培训必须是行业内领军型企业,在技术、规模、产值等方面均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培训期8周,重点熟悉相关行业企业先进技术、生产工艺与流程、管理制度与文化、岗位规范、用人要求等。

中央财政将根据培训任务完成情况,对成绩突出的地方给予适当奖励,奖励资金继续用于师资培训工作。

(二)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培训。

-x年,根据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服务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需求,全省组织10750名专业骨干教师参加省级培训。其中邀请国外50名专家授课,企业顶岗培训5750名。培训对象为全国非示范(骨干)高等职业院校未参加国家培训具有中级以上教师职务的专业教师。

省内培训任务的承担单位、培训内容和形式参照国家培训的要求进行。省财政将对成绩突出的基地和院校给予适当奖励,奖励资金继续用于师资培训工作。

(三)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校级培训。

-x年,根据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各地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需求,各高等职业院校启动专业骨干教师校级培训。全省高等职业院校组织15000名左右专业骨干教师参加校级培训。其中校内培训6000名,企业顶岗培训9000名。培训对象为全省高等职业院校具有中级以上职务未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的专业教师。通过五年培训,基本实现全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轮训一遍的目标。

省内培训任务的承担单位、培训内容和形式参照国家培训的要求进行。省财政将对成绩突出的院校给予适当奖励,奖励资金继续用于师资培训工作。

(四)高等职业院校兼职教师推进项目。

-x年,根据河南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升级的需要,支持高等职业院校选择有条件的专业,设立一批兼职教师岗位,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量考评和薪酬补助机制,逐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水平。在中央财政支持的基础上,省财政将综合评价各高等职业院校兼职教师聘用工作进展情况,给予适当奖补。

高等职业院校所聘兼职教师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或者是在本行业享有较高声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特殊技能的“能工巧匠”,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历的企业在职人员优先聘用。兼职教师聘用原则上不少于160学时/岗位年,每个兼职教师岗位可根据教学需要聘请1位或多位兼职教师。

各高等职业院校要制订兼职教师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完善兼职教师聘用程序、聘用合同、登记注册、使用考核等管理环节,加强兼职教师聘用工作的指导与检查,建立兼职教师资助项目公示制度,及时将聘用工作相关信息向社会公开。

(五)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项目。

-x年,采取多种措施完善全省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加强和支持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学院、郑州师范学院、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和有关国家示范(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立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加大师资培训投入,改善培训条件。选择符合重点专业需要的优势企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重点建设100个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专业点。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牵头组织高等职业院校优质职教师资培训资源、行业企业等方面的研究力量,共同开发100个高等职业教育师资专业的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内涵建设。

四、进度安排。

1.国家级培训:每年完成培训637名,其中国内285名,国外32名,企业顶岗320名。共完成培训3185名。

2.省级培训:每年完成培训2150名,其中邀请50名国外专家授课,企业顶岗1150名。共完成培训10750名。

3.校级培训:每年完成培训3000名,其中校内1200名,企业顶岗1800名。共完成培训15000名。

五、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实施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是新时期新阶段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是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各级教育、财政部门和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科学规划、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实施。按照中央、省、校三级组织的方式,中央部门在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实施中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省教育、财政等相关部门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制订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创新体制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培训基地和各高等职业院校具体组织实施,创新工作思路和模式,完善企业参与机制,研究职教师资培养培训规律,提高项目实施质量。

2.财政引导,加大投入。发挥政府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各级财政要加大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充分调动高等职业院校、培训机构、行业企业和教师个人的积极性,逐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和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国家级培训项目,以中央财政投入为主;省级培训项目,由省财政投入为主;校级培训项目,由高等职业院校负担,财政根据投入和绩效给予奖补。兼职教师推进项目由高等职业院校和同级财政负担,主要用于兼职教师课酬补助。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项目由财政支持,各承担培训和开发任务的项目单位、各高等职业院校共同负担,财政根据投入和绩效给予奖补。

3.完善体系,创新机制。各级教育部门、财政部门统筹安排各类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和引导具备条件的职业院校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建设,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统筹安排师资培训经费,制定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年度培训计划,强化培训过程管理、信息反馈和绩效评价,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咨询和指导。完善网络管理平台,提高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高等职业院校要制定实施计划的工作方案,加强统筹协调,完善配套措施,明确责任机制,为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承担项目任务的机构要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严格落实项目实施的各项要求。教育、财政部门要加强项目建设的指导、监督和绩效评价,项目培训资料和实施情况报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备案。

4.突出重点,强化激励。加强统筹规划,着力解决教师专业教学能力不强,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比例偏低、教师培养培训体系薄弱等突出问题,特别是要重点支持与中原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化”协调发展紧密相关的专业教师培训。高职院校实施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投入和培训效果将作为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重点考察内容。经过培训并达到培训要求的专业教师,统一发放合格证书,学校应承认其接受继续教育的经历,记入相关档案,并作为教师职务评聘的参考依据。

学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篇九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xx—20xx年)》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xxxx〕14号),结合河南高等职业教育实际,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财政厅决定xxxx-xxxx年实施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现就计划的实施提出如下意见。

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突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地位,系统设计、多策并举、创新机制、突出优势,实施人才驱动战略,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为主要内容,以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培训质量为着力点,大幅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水平,促进提升全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xxxx-xxxx年,组织28935名高等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特别是实践教学和课程设计开发能力。支持高等职业院校设立兼职教师岗位,优化教师队伍人员结构。支持国家师资培训基地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100个职教师资专业点,开发100种职教师资专业的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加强培训基地的实训条件和内涵建设,完善教师专业化要求的国家、省、校三级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一)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

xxxx-xxxx年,全省高等职业院校组织3185名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其中国外培训160名,国内培训1425名,企业顶岗培训1600名。国内培训中143人到省外参加培训。培训对象为全国非示范(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具有中级以上教师职务的专业教师。

国内培训任务原则上由国家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及其他有条件的高校、单位和大中型企业承担。培训期4周,采取集中培训、企业实践、小组研讨等形式组织,主要学习专业领域新理论、前沿技术和关键技能。

国外培训机构必须具备合法运营资质,享有较好的国际声誉。培训期4周,主要学习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先进教育技术和课程开发手段。

企业顶岗培训必须是行业内领军型企业,在技术、规模、产值等方面均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培训期8周,重点熟悉相关行业企业先进技术、生产工艺与流程、管理制度与文化、岗位规范、用人要求等。

中央财政将根据培训任务完成情况,对成绩突出的地方给予适当奖励,奖励资金继续用于师资培训工作。

(二)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培训。

xxxx-xxxx年,根据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服务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需求,全省组织10750名专业骨干教师参加省级培训。其中邀请国外50名专家授课,企业顶岗培训5750名。培训对象为全国非示范(骨干)高等职业院校未参加国家培训具有中级以上教师职务的专业教师。

省内培训任务的承担单位、培训内容和形式参照国家培训的要求进行。省财政将对成绩突出的基地和院校给予适当奖励,奖励资金继续用于师资培训工作。

(三)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校级培训。

xxxx-xxxx年,根据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各地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需求,各高等职业院校启动专业骨干教师校级培训。全省高等职业院校组织15000名左右专业骨干教师参加校级培训。其中校内培训6000名,企业顶岗培训9000名。培训对象为全省高等职业院校具有中级以上职务未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的专业教师。通过五年培训,基本实现全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轮训一遍的目标。

省内培训任务的承担单位、培训内容和形式参照国家培训的要求进行。省财政将对成绩突出的院校给予适当奖励,奖励资金继续用于师资培训工作。

(四)高等职业院校兼职教师推进项目。

xxxx-xxxx年,根据河南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升级的需要,支持高等职业院校选择有条件的专业,设立一批兼职教师岗位,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量考评和薪酬补助机制,逐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水平。在中央财政支持的基础上,省财政将综合评价各高等职业院校兼职教师聘用工作进展情况,给予适当奖补。

高等职业院校所聘兼职教师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或者是在本行业享有较高声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特殊技能的“能工巧匠”,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历的企业在职人员优先聘用。兼职教师聘用原则上不少于160学时/岗位年,每个兼职教师岗位可根据教学需要聘请1位或多位兼职教师。

各高等职业院校要制订兼职教师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完善兼职教师聘用程序、聘用合同、登记注册、使用考核等管理环节,加强兼职教师聘用工作的指导与检查,建立兼职教师资助项目公示制度,及时将聘用工作相关信息向社会公开。

(五)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项目。

xxxx-xxxx年,采取多种措施完善全省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加强和支持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学院、郑州师范学院、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和有关国家示范(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立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加大师资培训投入,改善培训条件。选择符合重点专业需要的优势企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重点建设100个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专业点。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牵头组织高等职业院校优质职教师资培训资源、行业企业等方面的研究力量,共同开发100个高等职业教育师资专业的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内涵建设。

1.国家级培训:每年完成培训637名,其中国内285名,国外32名,企业顶岗320名。共完成培训3185名。

2.省级培训:每年完成培训2150名,其中邀请50名国外专家授课,企业顶岗1150名。共完成培训10750名。

3.校级培训:每年完成培训3000名,其中校内1200名,企业顶岗1800名。共完成培训15000名。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实施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是新时期新阶段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是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各级教育、财政部门和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科学规划、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实施。按照中央、省、校三级组织的方式,中央部门在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实施中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省教育、财政等相关部门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制订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创新体制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培训基地和各高等职业院校具体组织实施,创新工作思路和模式,完善企业参与机制,研究职教师资培养培训规律,提高项目实施质量。

2.财政引导,加大投入。发挥政府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各级财政要加大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充分调动高等职业院校、培训机构、行业企业和教师个人的积极性,逐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和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国家级培训项目,以中央财政投入为主;省级培训项目,由省财政投入为主;校级培训项目,由高等职业院校负担,财政根据投入和绩效给予奖补。兼职教师推进项目由高等职业院校和同级财政负担,主要用于兼职教师课酬补助。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项目由财政支持,各承担培训和开发任务的项目单位、各高等职业院校共同负担,财政根据投入和绩效给予奖补。

3.完善体系,创新机制。各级教育部门、财政部门统筹安排各类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和引导具备条件的职业院校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建设,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统筹安排师资培训经费,制定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年度培训计划,强化培训过程管理、信息反馈和绩效评价,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咨询和指导。完善网络管理平台,提高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高等职业院校要制定实施计划的工作方案,加强统筹协调,完善配套措施,明确责任机制,为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承担项目任务的机构要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严格落实项目实施的各项要求。教育、财政部门要加强项目建设的指导、监督和绩效评价,项目培训资料和实施情况报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备案。

4.突出重点,强化激励。加强统筹规划,着力解决教师专业教学能力不强,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比例偏低、教师培养培训体系薄弱等突出问题,特别是要重点支持与中原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化”协调发展紧密相关的专业教师培训。高职院校实施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投入和培训效果将作为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重点考察内容。经过培训并达到培训要求的专业教师,统一发放合格证书,学校应承认其接受继续教育的经历,记入相关档案,并作为教师职务评聘的参考依据。

学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篇十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通知》(浙教师(xx)151号)和《镇海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意见》精神,按照区教师进修学校统一部署,我镇于xx年2月至xx年年8月,将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现从我镇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培训计划。

开展九龙湖镇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目的是使我镇所有教师通过接受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的培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显著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显著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水平,显著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能力,全面提升我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1、通过学习《师德与教师职业》,帮助教师深刻领会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及其基本要求,正确认识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性和现实意义,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动力,显著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努力做人民满意教师。

2、通过《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的学习培训,了解新课程下教学评价方式、内容和评价目的;了解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趋势。掌握案例分析、课堂观察和成长记录袋等当前课堂教学评价改革中常用的评价方法。理解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主要特征和主要思路;理解新课程教学评价带来教师观念与行为的变化,使我镇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使之符合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之具有综合教育的评价能力和锐意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使之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评价特色。

3、了解和掌握《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的知识,通过学习了解本学科因新课程实施所带来的变化,掌握在新的教学理念下设计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把握在课堂教学中教材、教师和学生的相应关系。并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设计符合所任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预案,开设公开课和研究课。帮助教师了解学科教学改革的热点,深入探究学科教学的一个专题,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显著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能力与水平。

4、通过学习《e—环境下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帮助教师了解e-环境下教师与学生学习的特点、学习的途径与方法,使广大教师能根据教育发展的需要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显著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能力。

5、通过学习提高教师的合作意识和参与热情,逐步建立以镇教研组为单位的学习团队,定期开展学习与讨论,观摩课堂教学,共享课堂教学体会、学生管理经验与培训学习收获,进一步促进学习型团队的形成。

我镇60名在职教师。

1、成立组织,加强管理。

在镇海区进修学校的领导下,成立由校长及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组长,由完小校长、教科室主任、教导主任、副教导主任及教研组长为成员的'九龙湖镇中心学校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领导小组,由教导处具体组织开展教师素质提升培训;由校培训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管理,严格考勤考纪,全面开展校本培训,落实每个培训任务。

2、强化责任,落实目标。

按照我校制定的计划进行检查评估,核查学分、具体落实任务,组织培训、开展研究、制定措施,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学习、备课、上课、评课和观摩课”等系列教研活动,同时,各教研组在每周一的教研活动中要围绕《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结合学校实际,结合学生实际,结合课堂实践,把实践中的疑问、困惑进行归纳、筛选,确定一个讨论专题,组织交流讨论,使教师沿着计划——行动——反思这一互联互动的螺旋式的渐进过程,求得问题的解决。真正“开展自己的教学研究”、“解决自己的教学问题”、“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改善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让 “九龙湖镇中心学校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成为教师搭建展示教研组集体凝聚力、个人教育教学魅力的舞台。从而促进教师间的互动式交流和教师与新课程的共同成长,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3、关注过程,强化科研。

按照《e—环境下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专题培训实施方案,开展研究。学校素质提升培训工作小组成员及骨干教师、高级教师担任课题项目研究并深入到课堂开展研究,进行实践培训,提高培训质量,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力争出部分科研成果。同时做好“请进来”工作。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尽可能地邀请校外专家、名师来校开展专题讲座,进行“临床会诊,现场诊断”,找出问题及原因,制订对策措施,帮助教师解答疑难。

4、严格核查,注重实效。

加强对教师素质提升培训任务的学时学分的登记、核实、认证,做到登记正确;严格考勤,突出教师个人的培训绩效。

培训内容由公共课和专业课两大类组成,采取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公共科培训与分科培训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其中集中培训由区教师进修学校和教导处承担,教研组培训由教师任教学科的教研组(或所在完小)在学校教导处指导下组织开展。

1、采取集中培训与教研组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培训由教师进修学校、教导处承担,力求将教师面授、自主学习、分组研讨、教学观摩、听课评课、课题研究、教学论坛有机融合,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研组培训既要根据我镇培训教材设立各自学科特点进行培训,又要强调教师的个人研修,完成集中培训的作业,强调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研究,逐步感悟和消化新的理论,形成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

2、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教师素质的提升不是单靠几理论培训就可以解决的,它还需要一个由理论到操作的实践过程,需要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模仿逐渐走向自主的建构过程。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结合学习资料帮助教师理清学习重点与难点,加强学习指导,督促教师做好读书笔记,进一步转变观念,另一方面,更要加强实践的操作,提高教案编写和课堂教学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实践。

3、按计划分期、分批、分课程、分学科培训。

培训内容的课程名称、考试时间等具体安排如下:

xx年4月《师德与教师职业》。

xx年9月《e—环境下中小学。

学科教学专题研修》。

xx年年4月《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xx年年9月《新课程学科教学评价》。

xx年年10月—11月整理档案,举行成果汇报活动。

1、准备阶段(xx年1月——xx年2月)。主要工作:

(1)调研摸底,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本校培训内容、培训形式,拟定培训计划。

(3)根据学校的总的培训计划,结合各教研组实际,制定教研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的、要求、内容和培训人员,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并报本校科研室审核确认。要求在xx年1月底前完成。

2、实施阶段(xx年2月——xx年年8月)。主要工作:

(1)集中培训。由本校组织培训辅导。“师德与教师职业、e-环境下学习理论和操作”两级培训;其他学科课程分期分批集中培训。

(2)实施教研组培训。由教师所在学科组织培训。同时,科研室、教导处将围绕学习的重点,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实践操作、教学观摩、研讨交流、反思创新,并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帮助教师在实践中更新观念,积极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与研讨,促进学习型团队的形成。

(3)开展竞赛。理论联系实际,重在实践。学校将开展教案设计、案例分析、课堂教学等竞赛,以赛促训,考查教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4)加强对素质提升培训的过程管理。成立“学校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并确定分管领导,组织校本培训,定期对校本培训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指导,进一步规范校本培训工作,提高校本培训质量。

为确保培训质量,按照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安排,每门课程经培训后都要进行考核。培训考核采取过程考核与书面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过程考核主要通过对参训教师培训期间的学习态度、作业质量、到课率等情况的观察记录,给予综合性的评价。书面考试主要考察教师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将由宁波市教育局组织统考,由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实施。过程考核评价和书面考试成绩分别按40%、60%的比例计入总分,两者之和为教师培训的实际统考成绩。其他还有实践考核 ,主要考察教师掌握和运用以上四门课的能力和水平,以教案和课堂教学实践为主要评价依据。

每门课程经考试(核),成绩合格者发给合格证书,成绩不合格者允许有一次补考机会,所有课程合格后发给结业证书。培训成绩和结业证书载入教师业务。培训结束后,凡获得培训结业证书者,登记144学时的学分。

学校将加强管理,严肃培训和考试纪律,真正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保证培训质量。

九龙湖镇中心学校。

xx年2月13日。

学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篇十一

《语文教师个人校本研修工作计划共2篇》适用于语文教师个人校本研修的工作计划,用时间去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研读新课程标准,学习教育教学规范,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密切关注国内外教育发展的前沿动态和成果,结合自己的实际,注重把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有机地融合起来。

第一部分:语文教师校本研修个别工作计划。

猜猜看,你正在找的语文教师个人校本研读工作计划是什么?然后给你看一下这篇范文。

为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为拓展教育视野,丰富教学经验,提升创新能力,特制订教师个人自学计划。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我们要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有关师德的法律法规,切实增强教师的师德师风,使他们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任劳任怨,淡泊名利。

加强学生的理论学习。

要积极学习新课程知识、新理论,及时掌握新课程改革的动态和信息,熟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所学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提高企业经营能力;

刻苦练习《三笔字》、《简笔画》等教学基本功。

多看名师讲课案例,多听名师讲课,多思考自己教学的得失。

积极阅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如《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等。

四是努力提高多媒体教学水平。

第四,切实落实院系上级部门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

按时参加教研活动,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积极与同行、同事进行交流,认真做好教研记录。

认真完成教学科研的各项任务。

自觉地加入各种训练活动,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

第二部分:语文教师校本个别研读工作计划。

第一,指导思想。

人们常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小学语文校本研读,就是要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培训,使全体教师的师德修养、理论水平、教学管理、教学能力等方面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建立一支精干、高效、敬业、适应学校发展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二,学期目标。

通过校本研修,进一步提高个人的师德修养,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受学生喜爱、家长信赖的好教师。

以"学程导航"备课示范研讨沙龙为平台,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和专业水平,以实现好备课带动好课堂,好课堂带动高质量教学。

通过校本研读,解决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困惑,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使教育教学工作更加有效。

第三,研读内容。

积极参加每周集体备课研修班,尤其是“学程导航”备课范式研讨,并做好相关记录。

利用这段时间,进行国内外现代先进教育理论的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以及教学常规的学习。

认真上好高质量的教学研究课,撰写论文案例或论文摘要,参加学年末论文交流。

四是积极参与教师理论沙龙活动,探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交流在实施“学程导航”课堂教学中的思考与困惑,寻求解决的策略与方法。

积极参加教学基本技能训练。例如:“三言”、“说”、“讲”、“做”、“做”、“做”、“练”、“练”、“练”。

经常阅读教育报刊杂志,做好读书笔记,写下读后的反思或体会,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第四,主要措施。

教师教育观念不断更新,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用时间去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研读新课程标准,学习教育教学规范,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密切关注国内外教育发展的前沿动态和成果,结合自己的实际,注重把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有机地融合起来。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竞赛活动,在各种竞赛中,进行校本研习,促使自己尽快成长。

三是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不断提高科研水平。

通过课题研究,把课题研究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继续开展“阅读活动”,丰富阅读活动的内涵。

主动读各种书,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得寻找更多的水源,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提高,才能真正做好工作。

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培训,开展校本研修,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总而言之,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按照学习计划,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学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篇十二

1、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实现高效课堂打好基础。

教师要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用好资源。教材是课程资源,在新课程中,教师是教材使用的决策人,所以教师也是课程资源,教师不应照搬教材上的情境,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结合小课题研究,探索打造高效课堂之路。

本学期我的小课题是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在对此课题的研究过程时,也探索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3、落实课堂教学模式,学习和运用新理念、新教法,努力实现高效课堂。

行适当的引导、点拨、总结,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层面上,总结要有高度,做到尊重学生而又高于学生。课堂教学遵循问题让学生提,概念让学生总结、规律让学生找,文本让学生读,方法让学生探寻。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发展、思维能力得到提。

课改为基础教育打开了一片自由发展、蓬勃向上的新天地,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都能开辟出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新思路;课改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更全面地发展;让我们课堂教学更精彩,更高效!

学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篇十三

根据151号和精神,按照区教师进修学校统一部署,我镇于xx年2月至xx年年8月,将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现从我镇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开展九龙湖镇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目的是使我镇所有教师通过接受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的培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显著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显著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水平,显著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能力,全面提升我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1、通过学习,帮助教师深刻领会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及其基本要求,正确认识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性和现实意义,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动力,显著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努力做人民满意教师。

2、通过的学习培训,了解新课程下教学评价方式、内容和评价目的;了解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趋势。掌握案例分析、课堂观察和成长记录袋等当前课堂教学评价改革中常用的评价方法。理解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主要特征和主要思路;理解新课程教学评价带来教师观念与行为的变化,使我镇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使之符合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之具有综合教育的评价能力和锐意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使之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评价特色。

3、了解和掌握的知识,通过学习了解本学科因新课程实施所带来的变化,掌握在新的教学理念下设计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把握在课堂教学中教材、教师和学生的相应关系。并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设计符合所任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预案,开设公开课和研究课。帮助教师了解学科教学改革的热点,深入探究学科教学的一个专题,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显著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能力与水平。

4、通过学习,帮助教师了解e-环境下教师与学生学习的特点、学习的途径与方法,使广大教师能根据教育发展的需要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显著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能力。

5、通过学习提高教师的合作意识和参与热情,逐步建立以镇教研组为单位的学习团队,定期开展学习与讨论,观摩课堂教学,共享课堂教学体会、学生管理经验与培训学习收获,进一步促进学习型团队的形成。

二、培训对象。

我镇60名在职教师。

三、培训的方法及措施。

1、成立组织,加强管理。

在xx区进修学校的领导下,成立由校长及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组长,由完小校长、教科室主任、教导主任、副教导主任及教研组长为成员的九龙湖镇中心学校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领导小组,由教导处具体组织开展教师素质提升培训;由校培训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管理,严格考勤考纪,全面开展校本培训,落实每个培训任务。

2、强化责任,落实目标。

按照我校制定的计划进行检查评估,核查学分、具体落实任务,组织培训、开展研究、制定措施,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学习、备课、上课、评课和观摩课”等系列教研活动,同时,各教研组在每周一的教研活动中要围绕、,结合学校实际,结合学生实际,结合课堂实践,把实践中的疑问、困惑进行归纳、筛选,确定一个讨论专题,组织交流讨论,使教师沿着计划——行动——反思这一互联互动的螺旋式的渐进过程,求得问题的解决。真正“开展自己的教学研究”、“解决自己的教学问题”、“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改善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让“九龙湖镇中心学校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成为教师搭建展示教研组集体凝聚力、个人教育教学魅力的舞台。从而促进教师间的互动式交流和教师与新课程的共同成长,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3、关注过程,强化科研。

按照专题培训实施方案,开展研究。学校素质提升培训工作小组成员及骨干教师、高级教师担任课题项目研究并深入到课堂开展研究,进行实践培训,提高培训质量,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力争出部分科研成果。同时做好“请进来”工作。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尽可能地邀请校外专家、名师来校开展专题讲座,进行“临床会诊,现场诊断”,找出问题及原因,制订对策措施,帮助教师解答疑难。

4、严格核查,注重实效。

加强对教师素质提升培训任务的学时学分的登记、核实、认证,做到登记正确;严格考勤,突出教师个人的培训绩效。

四、培训内容、形式。

1、采取集中培训与教研组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培训由教师进修学校、教导处承担,力求将教师面授、自主学习、分组研讨、教学观摩、听课评课、课题研究、教学论坛有机融合,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研组培训既要根据我镇培训教材设立各自学科特点进行培训,又要强调教师的个人研修,完成集中培训的作业,强调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研究,逐步感悟和消化新的理论,形成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

2、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教师素质的提升不是单靠几理论培训就可以解决的,它还需要一个由理论到操作的实践过程,需要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模仿逐渐走向自主的建构过程。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结合学习资料帮助教师理清学习重点与难点,加强学习指导,督促教师做好读书笔记,进一步转变观念,另一方面,更要加强实践的操作,提高教案编写和课堂教学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实践。

3、按计划分期、分批、分课程、分学科培训。

培训内容的课程名称、考试时间等具体安排如下:

xx年年4月。

xx年年9月。

xx年年10月—11月整理档案,举行成果汇报活动。

五、培训进程。

1、准备阶段。主要工作:

调研摸底,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本校培训内容、培训形式,拟定培训计划。

召开素质提升培训工作会议,明确分工,落实任务。

根据学校的总的培训计划,结合各教研组实际,制定教研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的、要求、内容和培训人员,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并报本校科研室审核确认。要求在xx年1月底前完成。

2、实施阶段。主要工作:

集中培训。由本校组织培训辅导。“师德与教师职业、e-环境下学习理论和操作”两级培训;其他学科课程分期分批集中培训。

实施教研组培训。由教师所在学科组织培训。同时,科研室、教导处将围绕学习的重点,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实践操作、教学观摩、研讨交流、反思创新,并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帮助教师在实践中更新观念,积极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与研讨,促进学习型团队的形成。

开展竞赛。理论联系实际,重在实践。学校将开展教案设计、案例分析、课堂教学等竞赛,以赛促训,考查教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对素质提升培训的过程管理。成立“学校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并确定分管领导,组织校本培训,定期对校本培训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指导,进一步规范校本培训工作,提高校本培训质量。

六、培训考核。

为确保培训质量,按照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安排,每门课程经培训后都要进行考核。培训考核采取过程考核与书面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过程考核主要通过对参训教师培训期间的学习态度、作业质量、到课率等情况的观察记录,给予综合性的评价。书面考试主要考察教师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将由xx市教育局组织统考,由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实施。过程考核评价和书面考试成绩分别按40%、60%的比例计入总分,两者之和为教师培训的实际统考成绩。其他还有实践考核,主要考察教师掌握和运用以上四门课的能力和水平,以教案和课堂教学实践为主要评价依据。

每门课程经考试,成绩合格者发给合格证书,成绩不合格者允许有一次补考机会,所有课程合格后发给结业证书。培训成绩和结业证书载入教师业务。培训结束后,凡获得培训结业证书者,登记144学时的学分。

学校将加强管理,严肃培训和考试纪律,真正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保证培训质量。

九龙湖镇中心学校。

xx年2月13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