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小学音乐小鸟小鸟课件(实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02:59:10 页码:14
小学音乐小鸟小鸟课件(实用9篇)
2023-11-20 02:59:10    小编:ZTFB

总结是一种思考的过程,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总结应着重突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可以适当给出建议和展望。通过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常见的总结写作错误,并避免它们。

小学音乐小鸟小鸟课件篇一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音乐《高人和矮人》旋律轻快动听,高低音区别明显。于是我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特点设计了小班音乐游戏《高人和矮人》。《纲要》中指出: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活动中我以故事引出,以在高矮王国玩的情景贯穿,并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音乐游戏,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1、感知音的高低,能根据音的高低不同做相应的动作。

2、能按节拍模仿高人、矮人散步的样子,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感知和区分音的高和低。

根据音的高低大胆表现高人与矮人走路的样子。

经验准备:幼儿已学会蹲步走;会做《木头人》的游戏。

材料准备:《高人和矮人》音乐,图片,草地,高、矮两扇门,黑白袜子人手一只。

一、去高矮王国玩。

1、幼儿听音乐进场。

2、选择一扇自己喜欢的门进入。

二、情景表演:高人矮人去散步。

2、欣赏音乐《高人和矮人》,出示图谱。

3、提问:哪段是高人散步的音乐,哪段是矮人散步的音乐?

4、分段学一学高人和矮人散步走路的样子。

5、听音乐自由表演。

6、提升要求再次游戏。

三、游戏:高士兵和矮士兵。

1、讲述音乐故事:听说高人国和矮人国要招士兵,请你们来做士兵。高人国的士兵戴上白色的袜子,矮人国的士兵戴上黑色的袜子。

2、讲解游戏规则:先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然后听清楚音乐,高人的音乐,高士兵出来巡视,矮士兵蹲着不动;当矮人的音乐响起,矮士兵出来巡视,高士兵站着不动。

3、根据音乐角色进行游戏。

4、教师小结,提升要求。

5、可交换角色再次游戏。

四、游戏结束。

随《高人和矮人》音乐离开高矮王国。

小学音乐小鸟小鸟课件篇二

教学目的:通过学唱和欣赏,培养学生对我国戏曲音乐的兴趣,增加学生对河南豫剧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重点:豫剧的欣赏,学唱有豫剧风格的歌曲

教学难点:演唱体现豫剧风格特点

在豫剧风格的音乐声中,同学们欢快的进入课堂。

复习回顾,巩固旧知识。

用多媒体播放已学过的戏曲片断,提问“属于何种戏曲?演员代表是谁”

学习新课------欣赏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

导入:“进入教室时,同学们听到的是一种新的戏曲音乐,你们知道它的剧种名称吗?”

欣赏录象(豫剧电影《花木兰》剪辑)

介绍代表人物-----著名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着重介绍常香玉的爱国思想和艺术成就。

欣赏豫剧片断《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录音,思考唱腔特点。

提问,讨论唱腔特点:爽朗、大方、朴实,装饰音较多。

简要介绍《花木兰》故事梗概及这段唱腔在故事中的位置,体现了刚柔相济的花木兰性格特点。

观看录象,欣赏常香玉在这段唱腔中的表演风采。

导入:欣赏到这儿,相信同学们已经跃跃欲试,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用自己的歌声体现具有豫剧风格的歌曲。

听教师范唱,思考歌曲特点。

学唱曲谱,处理难点 :装饰音乐句、附点、滑音

学唱歌词。

艺术处理:体现河南民歌的风格。

课堂游戏:

多媒体播放戏曲片段,以小组为单位,用各种不同颜色的彩条来代表相应的戏曲曲种,随着片段的连续播放迅速地用彩条来呈现相应的剧种,最后评出小组成绩。

小学音乐小鸟小鸟课件篇三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快乐的do re mi》,识记do re mi三个音。

教学目标:演唱歌曲《快乐的do re mi》,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认识和演唱音符do re mi。

1、听赏歌曲

(1)、听录音范唱《快乐的do re mi》

(2)请你跟琴唱一唱这三个音。

(3)教师演唱《快乐的do re mi》,学生接唱歌曲中的do re mi。

2、听唱法演唱歌曲

(1) 轻声读歌词第一段

(2) 听教师慢速范唱第一段歌词,学生心里默唱一遍,轻声唱一遍。

(3)引导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教师仔细听学生演唱,加以指导。

“演唱”四分休止符时,可用手势动作代替

(4)学习演唱二、三段歌词。听录音范唱,跟琴直接演唱。

(5)全体演唱全曲二至三遍

1、认识五线谱上的do re mi的唱名位置。

2、跳房子游戏

1、再演唱过程中可不断变换演唱形式:以小组为单位或领唱与齐唱,小组派出代表演唱等形式。

2、表演唱或小组表演唱、个人表演唱

3、进行歌词创编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

1、学唱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气氛。

2、引导学生用do re mi三个音进行音乐创编活动。

一、我是小小主持人: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并和大家一起欣赏。

二、我是小小音乐家

1、初听歌曲:你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是几拍子的?

2、听歌曲:学生可以跟着小声唱一唱、动一动。

3、教师分句教唱歌曲。要特别注意歌曲的弱起小节和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4、在涂颜色处拍手或用打击乐(铃鼓)伴奏并演唱。

在学生会演唱的基础上,按照教科书的要求,在涂颜色处拍手或用打击乐(铃鼓)伴奏并演唱。

5、听歌曲、自由表演

三、我是小小作曲家

1、游戏《找朋友》。

2、活动《小小作曲家》

(1)教师做一个范例:选图片、节奏、分析创编乐曲。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图片进行创编、教师指导

(3)小组汇报展示,集体评价。

四、自我评价

五、教学反思:学生能在演唱歌曲时表达欢快热烈的情绪,并能在涂色处用打击乐伴奏。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多来咪》,并进行律动表演。

教学目标:听赏歌曲《多来咪》,进一步巩固对音符do re mi的识记,并在欢快的歌声中进行律动表演。

教学过程:

一、跳房子游戏;复习音符do re mi

二、听赏歌曲《多来咪》

1、初听歌曲录音,教师简介歌曲,引导学生读一读歌词。

2、听歌曲(教师演唱或录音)

3、师生共同演唱歌曲并自由表演

教师唱第一乐段,学生分为七组分别演唱do re mi fa sol la si 七个音。衔接处全体演唱。

三、音乐表演《多来咪》

1、教师讲解 《音乐之声》的故事情节

2、讨论表演《多来咪》片断

可以分为:歌唱组、表演组、伴奏组、制作头饰组等,由学生自由选择小组。

3、进行音乐表演

四、补充欣赏歌曲《孤独的牧羊人》《雪绒花》

感受乐曲的情绪,了解演唱形式

五、自我评价: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六、教学反思:能跟着录音轻声演唱歌曲;能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即兴的音乐表演。

小学音乐小鸟小鸟课件篇四

教材分析:

《种玉米》是一首印度尼西亚儿童歌曲,歌曲充满劳动热情,四二拍,音调坚定有力,描绘了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用辛勤的劳动换取丰盛的果实。

教学目标:

1.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欢快饱满的情绪准确演唱歌曲《种玉米》。

2.通过节奏练习、模唱、对比等方式唱准歌曲中带有附点节奏的乐句。

3.通过听唱法学习歌曲,感受歌曲所表现种玉米的劳动热闹场面,培养爱劳动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欢快饱满的情绪准确演唱歌曲《种玉米》。

教学难点:

通过节奏练习、模唱、对比等方式唱准歌曲中带有附点节奏的乐句。

教具:

电子琴、多媒体电脑课件、单响筒,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歌。

二、发声练习曲《我们一起来唱歌》。

三、学唱歌曲《种玉米》。

1、导入:

设问:同学们都知道现在是秋天,那秋季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呢?(丰收的季节,收获的季节)。

师:同学们吃过烤玉米、煮玉米吗?在这个季节里卖烤玉米煮玉米的非常多,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玉米的成长过程。

(播放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对歌曲产生兴趣,为学唱歌曲做准备。】。

2、初听歌曲录音范唱。

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印度尼西亚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呢?(种玉米)。

(课件播放歌曲)(出示课题)。

3、复听歌曲。

设问:请你仔细听一听孩子们在种玉米时都有哪些劳动动作?你能试着做一下吗?

(除草、施肥、撒种子、浇水)。

【设计意图:为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做铺垫。】。

4、教师弹琴范唱歌曲。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印度尼西亚儿童歌曲《种玉米》,请同学们打开书到22页,仔细看歌词,用手指指着歌词,在心里跟着老师一起唱一唱。

听后设问:歌曲是几拍子的'?他的节拍特点是什么?请你用拍手的方式告诉大家。

(四二拍、节拍特点强弱)。

5、教师按歌曲节奏读歌词。(用单响筒打拍子,边打边读歌词)。

师:请同学拿出笔,认真听老师读歌词,如果有不认识的字请你在旁边标好拼音。

6再次复听歌曲录音范唱,请学生用手指指着歌词轻声跟唱。

7节奏小练习:(课件展示)。

教师用打击乐器分别击拍两条节奏,让学生分辨是哪一个,然后学生用拍手的方式分别拍出两条节奏,不准确的地方教师指导纠正。

设问:第一条节奏是歌曲的哪一句?请你找出来告诉大家。

(学生找出后试着按节奏读出歌词)。

设问:第二条节奏歌曲中出现了几次?请你分别找出来,并且按着节奏把歌词读出来。

(教师指导读的不准确的地方,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为解决歌曲中的难点做准备,为了学生能准确演唱歌曲做铺垫】。

8、再次复听歌曲,学生轻声跟唱。

设问:找出自己唱的不准确的乐句。

学生唱得不准确的乐句教师弹琴范唱,学生模唱至唱准,(全班齐唱)。

【设计意图:解决歌曲的重难点,为能准确演唱歌曲做铺垫。】。

9、师生共同练唱歌曲:男女生接唱,小组接唱等方式。

(在学生唱的不准确的乐句教师指导唱准。)。

10、教师启发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控制力度以及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学生可以加入种玉米时的劳动动作表现歌曲。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感受歌曲带来劳动时的快乐,培养热爱劳动的美德】。

四、教师小结:

师:同学们,歌曲中的小朋友在劳动时心情是怎么样的?

(开心的)。

师:那你们在劳动时心情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呢?

(学生热爱劳动,喜欢劳动,享受劳动)。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音乐小鸟小鸟课件篇五

音乐(含舞蹈)。

欣赏音乐;演唱歌曲;基本舞蹈教授;音乐游戏。

音乐学科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摆在教学的首位,要以审美为核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独有的魅力,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他们从心底里喜欢音乐、热爱音乐,从而为可持续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特别是要以参与——体验——感受——表现——创造为主线和脉络,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学生步入美妙的音乐世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最佳教育效果。为此,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生动的情境、美妙的音响、充满童趣的语言以及活泼有趣的游戏活动是上好一节音乐课的关键所在。

1.情感目标:通过聆听感受歌曲的旋律美、意境美,有感情地表现歌曲情绪,引导学生们对音乐美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来促进与当地学生们的交流以及通过一些励志歌曲激发他们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达到激励作用。

2.知识与技能目标:普及乐理基础知识,拍子及拍号的含义、常见拍子的类型及分辨。

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示范拍、教学生用手打拍子的方式培养基本节奏感。

《外婆的澎湖湾》《和你一样》《我相信》《让我们荡气双桨》《小燕子》《感恩的心》《同一首歌》《鲁冰花》《种太阳》《虫虫飞》《天鹅湖》《小星星变奏曲》《命运交响曲》《少女的祈祷》《天空之城》《卡农》《春野》《菊次郎的夏天》《梁祝》《二泉映月》《苏武牧羊》《卡伐蒂那》《蓝色多瑙河》《d大调卡农》《八面埋伏》《霸王卸甲》等(具体情况视学生兴趣和学习进度而定)。

用音乐感染心灵,完成教学曲目,促进沟通与交流。

小音箱、手机或mp3等音乐播放器。

1.自我介绍。通过自我介绍与同学们相互认识,平易近人、亲切的介绍也有利于接下来课程的继续,并介绍教学大致内容,了解学生音乐掌握水平和兴趣所在。

2.规定课前要求。希望同学们积极踊跃配合,调动积极性,不需要严肃的课堂纪律,但是要保证课堂秩序。

3.支教队员献曲。支教队员演唱《和你一样》,表达我们对当地同学诚挚的问。

候与关心,表达我们是他们的朋友,和他们一样追求美好的未来的意愿,拉近距离。

4.音乐欣赏。欣赏柴可夫斯基名曲《天鹅湖》等世界经典名曲,通过欣赏音乐增加同学们对音乐美的感受,提高音乐欣赏水平,达到教学预热,并在歌曲其间穿插乐曲的创作背景故事或作者经历以及基本音乐乐理介绍。

5.演唱歌曲。介绍基本拍子,教会同学们基本拍子的打法,在之后融入到学习音乐之中。曲目选定视学生之前的掌握情况而定。

6.基本舞蹈教授。支教队员演示完整成品舞蹈,教授一些舞蹈基本动作,截取成品舞片段进行教学。

表演不带任何强制性和惩罚性质),增强课堂乐趣,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欣赏音乐,感受音乐。

8.最后表演。由同学们投标决定选择歌曲,在告别会上进行演唱,表达惜别,祝福之意。

小学音乐小鸟小鸟课件篇六

1、聆听《问》及《渔阳鼙鼓动地来》,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理解其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内容。

2、了解萧友梅与黄自的生平及主要贡献。

3、认识、了解清唱剧《长恨歌》;初步掌握有关清唱剧的基础知识。

4、初步了解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我国专业音乐事业兴起的情况。

聆听体验分析歌曲。

演唱歌曲《问》。

一、导入:复习上节课内容,清末民初,学堂乐歌的兴起。1919年五四运动影响下,专业音乐活动开始兴起,一些音乐社团,音乐教育机构纷纷建立,出现了一批著名的音乐家,萧友梅、黄自等人。

二、新课。

(一)音乐作品《问》。

1、作者简介:萧友梅(1884—1940)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字思鹤,又字雪朋,广东香山人。1927年在上海创办国立音乐院(后改称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2、作品赏析:艺术歌曲《问》 易韦斋词萧友梅曲。

(1)思考:歌词有什么特点?从速度情绪上可以把音乐分成几部分?

作者以“问”的口气向人们提出一系列意味深长,富有哲理的问题,耐人寻味。

(2)曲式结构:两段体(单二部曲式)。

副歌部分,点明了问的主题,表现出对于当时军阀混战,山河残破,国家沉沦的忧虑与感慨,这也是作者爱国主义情怀的抒发。

(3)学唱《问》并集体演唱。

(二)音乐作品《渔阳鼙鼓动地来》。

1、作者简介:黄自(1904—1938)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是我国最早谱写抗日歌曲的作曲家之一。他最重要的贡献是介绍了西洋近代音乐理论,造就了大批专业音乐人才。代表作品:清唱剧《长恨歌》;抗战歌曲《旗正飘飘》、《抗敌歌》等。

2、作品赏析 《渔阳鼙鼓动地来》清唱剧《长恨歌》选曲。

(1)作品简介:《长恨歌》原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诗,1932年词曲作者根据此诗及元曲《长生殿》创作了清唱剧《长恨歌》。共十个乐章。

(2)创作背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又向华北地区进犯,而蒋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因而引起中国人民的极大不满。1932年,作者创作了清唱剧《长恨歌》,以讽刺时政。

(3)音乐体裁形式——清唱剧:是一种介于歌剧、康塔塔之间的多乐章大型声乐套曲。它包括了独唱、重唱及合唱,用管弦乐队作伴奏,各乐章间的歌词有较强的连贯性。清唱剧与歌剧相比,它没有布景,不需要歌剧演出时的服装、道具,也不需要戏剧式的表演,清唱剧多在音乐会上演出。清唱剧与康塔塔相比,它的篇幅较大,人物众多;而康塔塔则篇幅较小故事内容较简单。

(三)拓展与探究。

在了解沈心工、李叔同、萧友梅、黄自四位音乐家生平简介的基础上,结合他们各自的代表作品,探究他们各自的作品风格及对社会的主要贡献。

小学音乐小鸟小鸟课件篇七

从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61加德勒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英文简称mi)来看,每个幼儿天生都应该是个音乐家,每个幼儿都喜欢在音乐中畅游,幼儿是与音乐最亲近的人群之一。由此,我们也感受到音乐教学过程不是封闭孤立的,而是要成为幼儿对音乐的认识与实践相融合、相统一的过程,随着幼教改革的发展,我们的音乐教育也尝试着新的组织形式,注重幼儿的主动投入。

中班幼儿要唤起对音乐的兴趣,为他们向音乐高深方面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仅仅依靠歌曲、动作肢体的表达是不够的。我们更注重人对音乐的最基本的感受,体验。这种感受和体验的获得不是依靠外在的知识灌输,技术训练,而是要通过人们的亲身参与,自发地、自然的习得。这也是本次活动设计的依据。

在节奏游戏中,初步感知节奏中的休止停顿(休止符),对音乐中的休止产生了解的兴趣。

材料准备与环境创设:

多媒体电子琴音乐小青蛙图片休止符图片。

一、逍遥的小青蛙。

t:夏天到了,谁开开心心的到池塘边来玩啦?(小青蛙)。

t:小青蛙们,你们想不想一起来唱歌啊?(两遍:一遍分声部,一遍齐唱,中间无间奏两遍)。

1、四分音符的节奏练习。

t:小青蛙在池塘边玩得真开心啊,于是他们组织了一次聚会,看看来了几只小青蛙?

t:他们聚会的时候想排一个节目,去参加森林音乐会,你们想不想也来参加排练呀?

t:小青蛙住在方方的格子里,每个格子表示一拍,我们看见一个小青蛙就要唱一拍。

2、八分音符的节奏练习。

3、节奏中的休止。

t:有的小青蛙唱得累了,他们就先回家了,那这个地方我们应该怎么唱?

t:音乐里面让小音符休息的记号,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休止符。“休”(休息)“止”(停止)像刚才我们停一格,停一拍的这个休止符叫四分休止符。

t:我们再来猜猜看,哪个是四分休止符?(出示多媒体,第几行的第几个)。

t:我们一起来请它出来(叫名字)。

t:四分休止符跟我们学过的一个小音符是好朋友呢。猜猜看是哪个小音符呢?

t:当四分音符要去休息,他就请四分休止符来帮他站岗。四分音符唱一拍,四分休止符休息一拍。

t:哪个小青蛙愿意到前面来把这个四分休止符放在里面请房子里的小青蛙休息去。(跟音乐练习)。

t:你们可真棒,小乐器们也想和你们一起来表演了呢,请你选择一种小乐器,坐在它的后面。

t:小乐器遇到休止符应该怎么演奏呢?

三、森林音乐会演出喽。

t:让我们一起来完整的演奏吧。

四、活动延伸:合奏。

《纲要》中曾指出“儿童是在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具有个性特点的、语言与非语言的表达和表现方式。”在日常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在学唱歌曲的时候,对于节奏的把握有时比较模糊。这让我想到,其实音乐教学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歌曲的教唱、律动表现、乐器演奏等等内容,节奏在音乐教育中同样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掌握一些简单的音乐符号,一方面帮助幼儿解决自身的音乐表现能力,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更进一步的欣赏感受音乐作好基础。于是,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这次以节奏为基础,渗透简单的音乐常识的教学活动。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能围绕感知休止符到实践体验运用休止符这两个重点内容展开,通过几个不同的环节,层层递进,帮助孩子们感受休止。

小学音乐小鸟小鸟课件篇八

1.了解作家、作品。

2.根据课文理解“摄谱学”“声纳”“超声”等概念,积累有关科学知识;

3.掌握筛选信息的方法,提高辨析文章内容和筛选重要语句的能力;

4.学习本文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4.引发学生想象与联想,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兴趣与热情。

明确:(1)音乐是我们人类所需要的有意义的东西。

(2)大自然的声音能使人聊以。

(3)白蚁的敲击声有规律、有节奏。

(4)白蚁的声音有意义。

(5)不能界定大自然的声音有某种具体的意义。

(6)蝙蝠发声的奇异特点。

(7)不同的动物用不同的部位发声。

(8)猩猩、乌龟等动物的不同发声方式。

(9)鸟类声音的不同意义。

(10)歌鸲、野云雀等鸟儿声音丰富的曲调。

(11)唱歌像说话一样,是人类生物性活动的主导方面。

(12)蟋蟀或蚯蚓等的声音具有合成音响的特点。

(13)鲸鱼唱歌是为成功而喜悦。

(14)人类的音乐也具有迷惑不解的特性。

(15)音乐记载着生命形成的过程。

(16)大自然的声音给我们许多的启示。

明确:文章共计16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由现代生活引出说明的话题,指出大自然不喜欢长期间的沉寂,到处充满美丽而和谐的音乐。

第二部分(3~14)状写大自然中到处充满奇妙的乐章。作者列举了许多例子,指出它们是“我们这个世界的音乐”。

第三部分(15~16)概述大自然的“音乐”给予我们人类的启示。

1.我们之所以没有灭顶于废话之中,只是因为我们还有音乐。

分析:我们人类拥挤地生活在一起,处于大量的无休止的废话噪声中,由于有了音乐,才避免了被废话毁灭的灾难。这句写音乐对人类的重要作用,以引出下文对大自然音乐的介绍。

2.那有节奏的声音,也许是另外什么事的重现--是一种最最古老的记忆,是一支舞曲总谱,记载了混沌中杂乱无章的无生命物质转化为违反几率的、有条有理的生命形式的过程。

分析:这段文字是作者对人类作为地球生物创作音乐的驱力(原因)的一种解释,作者认为人类创作音乐是为了记载一种最古老的记忆。记载人类从无生命物质转化为生命形式的过程。

3.企图赋予这种特别的声音以某种具体的意义,那显然是有风险的,整个生物声学领域都存在这类问题。

分析:动物发出的声音往往难以确定具有某种具体意义,生物声学领域都存在着把某动物声音确定为某种意义的错误。

1.举例丰富,具体可信。

本文共列举分析了20多种动物发出的声音,来说明动物充满音乐,由于举例多,涉及各级各类动物,分析又具体,因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令人信服。

2.语言生动形象。

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是科学小品文的共同特点。本文主要特点是运用拟人手法,对许多动物赋予人的行为特点,因而显得十分形象生动。如:“骷髅天蛾用吻作洞箫,吹奏出高调的管乐声”“蟾蜍互相对歌,朋友们则报以应答轮唱”“我后院的画眉低首唱着如思如慕,流水般婉转的歌曲”。

本文描写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动物们的声音,指出动物们的声音就是我们这个世界的音乐。说明了通过交流和合作表达生命的和谐的重要意义。

小学音乐小鸟小鸟课件篇九

一、引导学生欢用快甜美的歌声演唱歌曲《小螺号》,抒发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情。

二、学习和正确运用波音、上滑音,充分发挥其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多变的节奏和大跳音程:感受和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趣。

钢琴、网络资源。 海螺、小螺号、瓶罐等。

1、师生问好。

2、复习《赶海的小姑娘》

1、出示海螺,启发学生说出它的名称和生长的环境,介绍海边的人们就地取材,将海螺加工制作成小螺号以及小螺号的用途。(传递信息)

2、放映大海、沙滩、螺号等幻灯片。(接下来请同学们来看幻灯片,看了这些美丽的图画后,你们知道了这节音乐课和什么有关系了吧?)

3、今天我们将要学唱一首新歌,歌名叫“小螺号”。

(我仿佛见到了宽阔的沙滩,辽阔的大海,海边还有一个小朋友正在吹小螺号)

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轻声地模唱几遍。 好,现在请同学们跟着音乐轻轻地哼唱。

5、讲解波音、上滑音,并要求学生找一找歌曲中有波音和上滑音的位置。

6、难点练唱。

(1)大跳音程。 3 2 5 6 6 6

(2)切分音及长音。1 6 1. 1 — 美 吔!

7、逐句教唱(侧重难点)

8、学生跟琴声练唱

9、歌曲处理:

情感要求 :

第一乐段(1~16小节)欢快、跳跃有弹性,表达出螺号声声和孩子们 期盼的心情。

第二乐段(17~28小节)舒展优美、亲切自然。 整体情绪:欢快、活泼、甜美地。

10、分男女生演唱,点唱。

11、学生试吹瓶罐,模仿螺号声,在歌曲合适处加入伴奏(将学生分成两大组,交换唱奏)

12、分小组唱,奏练习。

13、各组推荐两名学生作唱,奏表演。

这一课的学习,大家的积极性高,主动性强,进步很快,还希望你们多利用课余时间练习,一定要背熟歌词。

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