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申论作文名言警句通用(大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19:42:54 页码:10
最新申论作文名言警句通用(大全14篇)
2023-11-26 19:42:54    小编:zdfb

写总结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梳理思路是写总结的关键,要有清晰的主线和分支。通过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我们能体会到不同作者的写作思路。

申论作文名言警句通用篇一

1、我们有无产阶级道德,我们应该发展它,巩固它,并且以这种无产阶级道德教育未来的一代。

2、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3、工商事业重如山,个人名利淡如水。

4、目前的时代,真理是那样晦暗不明,谎言又是那样根深蒂固,以致除非我们热爱真理,我们便不会认识真理。

5、没有伞的孩子需须努力奔跑。

6、克服“衙门作风”,力倡雷厉风行。

7、树叶离开枝头是腐烂的开始,干部脱离群众是腐化的开端。

8、欲多则心散,心散则意衰。

9、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10、莲,因洁而尊;人,因廉而正。

11、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12、扶贫攻坚发展产业,精准到户引领脱贫。

13、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14、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15、千金经手过,不沾一文钱。

16、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17、每场悲剧都会在平凡的人中造就出英雄来。

18、这块土地虽不会结出丰盛的硕果,但我们仍用爱心来滋润,让这里的果实更加饱满。

19、知行知止唯贤者,能屈能伸是丈夫。

20、古人相马不相皮,瘦马虽瘦骨法奇;世无伯乐良可嗤,千金市马惟市肥。

21、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

22、在战场上,一个人有时会战胜一千个人,但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最伟大的胜利者。

23、乐观主义者总是想象自己实现了目标的情景。

24、信心是命运的主宰。

25、立大功者不求小疵,有大忠者不求小过。

26、不羡别人千百万,只为清白保平安。

27、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

28、我愿用我全部的生命从事科学研究,来贡献给生育我、栽培我的祖国和人民。

29、等待机会,是一种十分笨拙的行为。

30、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31、文化的视野超越机械,文化仇恨着仇恨;文化有一个伟大的激情,追求和美与光明的激情。

32、科学家的天职叫我们应当继续奋斗,彻底揭露自然界的奥秘,掌握这些奥秘便能在将来造福人类。

33、放荡功不遂,满盈身必灾。

34、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

35、贤能兴家,廉可避祸。

36、为政,通下情危急。

37、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

38、廉能生威,廉能聚人,廉能聚心。

39、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

40、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

41、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

42、位卑未泯济民志,权重不移公仆心。

43、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为非其有。

44、扎根特教,甘于清贫,奉献爱心一片。

45、只有这亲的人才配生活和自由,假如他每天为之而奋斗。

46、慎独慎微,慎始慎终。

47、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48、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49、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快文化建设步伐。

50、只有把群众放在心里,人民才会让你坐到台上。

51、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52、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

5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54、稳定群众的情绪,听取群众的诉求。

55、贪一时,毁一生。

56、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

57、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

58、廉洁,公务员的护身符。

59、建设节约型社会,践行科学发展观。

60、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

申论作文名言警句通用篇二

1.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苏轼)。

2.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房玄龄)。

3.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4.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

5.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

6.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论语》)。

7.其身正,不令虽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论语》)。

8.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王充·《论衡》)。

9.公正是社会创造活力的源泉,也是提高人民满意度的一杆秤,政府理应是社会公正的守护者。

10.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区”和“深水区”,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干可能不犯错,但要承担历史责任。()。

二、清廉篇。

1.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2.坚决反对三座大山、奢靡之风,坚决同一切消极贪腐现象作斗争。()。

3.为政清廉应该先从自己做起,己正,才能正人,这是古训,也是真理。()。

4.本届政府内,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

三、民生篇。

1.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

2.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苏辙)。

3.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欧阳修)。

4.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5.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6.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四、文化篇。

1.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经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垢政治和经济。(毛主席)。

2.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主席)。

3.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说到文化的多样性时引用此句)。

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对文化多样性的理想状态的描述)。

5.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胡)。

五、生态篇。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

4.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5.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申论作文名言警句通用篇三

1.学者的工作就是通过向大众提示存在于现象中的事实来鼓舞大众教育大众引导大众。

2.要从事伟大的工作,一个人必须既非常勤劳又非常空闲。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4.一盎司的忠诚抵得上一磅重的聪明。

5.一个有真正大才能的人却在工作过程中感到最高度的快乐。

6.一切从智障儿童的需要出发。

7.以德为本,敬业奉献。

8.以忠诚之德,固南顺之基;立服务之本,铸南顺之魂;尽心智之力,创南顺之业。

9.用爱心浇灌,让每个智障儿童都能在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10.用飞舞的汗珠奏响青春的旋律,用闪耀的浪花炫出自己的风采。

11.用热心、细心、诚心、恒心沟通,在平凡、平淡、真诚、真切中服务。

12.用信任之心换取学生自信之心。

13.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14.与时俱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5.月儿把她的光明遍照在天上,却留着她的黑斑给它自己。

16.在体验中使学生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17.在五彩缤纷的选择中,我选择了你,把热烈的钟爱奉献给特殊教育事业。

18.扎根特教,甘于清贫,奉献爱心一片。

19.这块土地虽不会结出丰盛的硕果,但我们仍用爱心来滋润,让这里的果实更加饱满。

20.忠诚不是空洞的口号,应是每个员工的工作箴言。

21.忠诚满怀,永不言弃,奋勇拼搏,驰骋未来。

22.忠诚企业,服务组织,敬业岗位,奉献交通。

23.忠诚企业,既是境界也是行动。爱岗敬业,一份付出一份回报。

24.忠诚是人们心目中最神圣的美德。

25.忠诚是做人之本,更是成功之基。

26.忠诚重于才华,忠诚贵于敬业。

27.忠心献给党,热心献教育,真心献同仁,诚心献社会,信心留自己。

28.终其平凡的一生,默默地奉献给人民大众。

29.抓安全、保质量、提进度、塑忠诚。

30.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就是实事求是。

申论作文名言警句通用篇四

2、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

3、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

4、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

5、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

6、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7、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为非其有。

8、谄谀在侧,善议阻塞,则国危矣。

9、大臣法,小臣廉。

10、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

11、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午时。

12、但立直标,终无屈影。

13、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

14、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

15、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16、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

17、貌言华也,圣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18、明主者务闻其过,不务闻其善。

19、乃知国家事,成败固人心。

20、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申论作文名言警句通用篇五

1、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2、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管子·君臣上》。

3、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4、有理而无益于治者,君子弗言;有能而无益于事者,君子弗为。——《尹文子》。

5、治事不若治人,治人不若治法,治法不若治时。——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

6、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

7、政贵有恒。——《尚书·毕命》。

9、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淮南子·泛论训》。

10、政纲虽举,必求益其所未至;德泽虽布,必思及其所未周。——《宋史·薛极传》。

11、莫三人而迷。——《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12、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15、可怀以德,难屈以力。——《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

16、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欧阳修《偃虹堤记》。

17、上安下顺,弊绝风清。——周敦颐《拙赋》。

18、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文子·下德》。

19、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管子·版法》。

21、居之以强力,发之以果敢,而成之以无私。——苏辙《新论中》。

22、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王维《赠房卢氏琯》。

23、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王符《潜夫论·务本》。

24、千夫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苏轼《讲田友直字序》。

25、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意林》。

27、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

28、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三国志·魏书·袁涣传》。

29、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苏轼《司马温公行状》。

30、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管子·正世》。

31、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王充《论衡·书解篇》。

32、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苏辙《新论下》()。

33、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吴兢《贞观政要·公平》。

34、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诗经·大雅·板》。

申论作文名言警句通用篇六

3、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

4、书痴者文需工,艺痴者技需良。——蒲松龄。

5、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6、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7、爱夸海口的人,工作往往往落空。——谚语。

8、学需求其心得,业需贵其专精。——章学诚。

9、坦白是诚实与勇敢的产物。——马克·吐温。

10、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1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12、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圣。——刘向。

13、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刘知几。

14、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朱舜水。

1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6、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7、最惨的破产就是丧失自己的热情。——阿诺德。

18、知行知止唯贤者,能屈能伸是丈夫。——邵雍。

19、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为可贵。——爱因斯坦。

2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1、非真无人也,但求之不勤不至耳。——欧阳修。

2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申论作文名言警句通用篇七

(2)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意林》。

(4)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

(5)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三国志·魏书·袁涣传》。

(6)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苏轼《司马温公行状》。

(7)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管子·正世》。

(8)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王充《论衡·书解篇》。

(9)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苏辙《新论下》。

(10)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吴兢《贞观政要·公平》。

(11)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诗经·大雅·板》。

(12)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

(13)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

(14)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15)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为非其有。

(16)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管子·版法》。

(17)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周。

(18)人生照例是一场值得一搏的争衡,然而它的奖品是拼斗。——拉尔夫·詹。

(1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20)人生就像奕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弗洛伊德。

(21)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徐玮。

(22)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23)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管子·正世》。

(26)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

(28)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意林》。

(29)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树烈。

(30)貌言华也,圣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明主者务闻其过,不务闻其善。

(31)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午时。

(32)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

(33)谄谀在侧,善议阻塞,则国危矣。

(34)乃知国家事,成败固人心。

(35)但立直标,终无屈影。

(36)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37)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

(38)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39)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

(40)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

(41)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

(42)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

(43)大臣法,小臣廉。

(44)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

(45)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46)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管子·君臣上》。

(47)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48)有理而无益于治者,君子弗言;有能而无益于事者,君子弗为。——《尹文子》。

(49)治事不若治人,治人不若治法,治法不若治时。——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

(50)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

(51)政贵有恒。——《尚书·毕命》。

(53)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淮南子·泛论训》。

(54)政纲虽举,必求益其所未至;德泽虽布,必思及其所未周。——《宋史·薛极传》。

(55)莫三人而迷。——《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56)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59)可怀以德,难屈以力。——《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

(60)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欧阳修《偃虹堤记》。

(61)上安下顺,弊绝风清。——周敦颐《拙赋》。

(62)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文子·下德》。

(63)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管子·版法》。

(65)居之以强力,发之以果敢,而成之以无私。——苏辙《新论中》。

(66)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王维《赠房卢氏琯》。

(67)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王符《潜夫论·务本》。

申论作文名言警句通用篇八

谄谀在侧,善议阻塞,则国危矣。

大臣法,小臣廉。

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

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午时。

但立直标,终无屈影。

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

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

貌言华也,圣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明主者务闻其过,不务闻其善。

乃知国家事,成败固人心。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

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

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

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为非其有。

申论作文名言警句通用篇九

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苏辙。

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欧阳修。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申论作文名言警句通用篇十

1、英俊豪杰,各以小大之才处其位,得其宜,由本流末,以重制轻,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义理。(汉王符)。

释:对于英俊豪杰,依据他们的才能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使他们得到应有的权力和待遇。从上到下,以静制动,国君一呼百应,国君一动而百姓紧随,整个天下,就万众一心,摒弃贪婪和卑下,共同向往道义和真理。

2、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孟子)。

释:尊重贤良,使用能人、英俊豪杰能安排在适当位置上,这样天下的人都会高兴,并且愿意在这样的国家里做事。

3、明主之任人,馋谀不迩乎左右,阿党不治乎本朝。任人之长,不疆其短;任人之工,不疆其拙。(晏婴)。

释:圣明的君王用人,不让专于谄媚、讨好或说别人坏话的人呆在身边,不让结党营私的人在朝中存在。用人要用其所长,不强行用其所短,让他们去干那些各自擅长的工作,不要强行让他们去干那些不会干的事情。

4、所任者得其人,则国家治、上下和、群臣亲、百姓附;所任非其人,则国家危、上下乘、群臣怨、百姓乱。(《淮南子》)。

释:如所任用的人得当,就会使国家安宁、上下和睦、群臣关系融洽、老百姓归附;任用的人不得当,就会国家危难、上下不协调、群臣互相怨恨、老百姓作乱。

5、天下之贤,与天下用之,何必出于己。(明张居正)。

释:天下的.贤良人才,给天下来使用,为何非要出来给自己办事呢。

6、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汉司马迁)。

释:周文王曾在洗澡时,三次梳理好头发,吃饭时三次停下筷子,起来接待来见他的人,就这样还恐怕失去天下贤良的人才。

7、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宋刘克庄)。

释:并不是人间没有好汉,只是谁能在使用上把标准、规制放宽一些。

8、任之虽重,信之未笃;信之未笃,则人或自疑;人或自疑,则心怀苟且;心怀苟且,则节义不立。(唐吴兢)。

释:虽任以重要职责,但却不充分信任他,而信任不充分,就会使人产生疑虑;人生疑虑,就会得过且过;即已得过且过,就不会树立起好的节操义行。

9、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晋葛洪)。

释:使用事物的长处,那么任何东西都不会废弃功用;避开事物的短处,那么世上就没有被废弃的材料。

10、疑则勿用,用则勿疏。(唐白居易)。

释:怀疑他就不要用他,既用他就不要冷淡疏远他。

11、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清魏源)。

释:不知人的短处,不知人的长处,不知人长处中的短处,不知人短处中的长处,这样,就不能够用人,不能够教育人。

12、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明冯梦龙)。

释:人不能以貌相好坏来决定取舍,海水不能用斗来计量。

13、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清谭嗣同)。

释:骏马能经历艰险,但在田里干活就不如牛;坚固的车子能载拉很重的东西,但渡河就不如船。

14、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明冯梦龙)。

释:不能根据一两次人们对某人的称赞,就判断某人为君子;不能根据一时的非议,就判断这个人为小人。

15、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观其志;二曰,穷之辞辨以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三国诸葛亮)。

申论作文名言警句通用篇十一

1、英俊豪杰,各以小大之才处其位,得其宜,由本流末,以重制轻,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义理。(汉王符)。

释:对于英俊豪杰,依据他们的才能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使他们得到应有的权力和待遇。从上到下,以静制动,国君一呼百应,国君一动而百姓紧随,整个天下,就万众一心,摒弃贪婪和卑下,共同向往道义和真理。

2、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孟子)。

释:尊重贤良,使用能人、英俊豪杰能安排在适当位置上,这样天下的人都会高兴,并且愿意在这样的国家里做事。

3、明主之任人,馋谀不迩乎左右,阿党不治乎本朝。任人之长,不疆其短;任人之工,不疆其拙。(晏婴)。

释:圣明的君王用人,不让专于谄媚、讨好或说别人坏话的人呆在身边,不让结党营私的人在朝中存在。用人要用其所长,不强行用其所短,让他们去干那些各自擅长的工作,不要强行让他们去干那些不会干的事情。

4、所任者得其人,则国家治、上下和、群臣亲、百姓附;所任非其人,则国家危、上下乘、群臣怨、百姓乱。(《淮南子》)。

释:如所任用的人得当,就会使国家安宁、上下和睦、群臣关系融洽、老百姓归附;任用的人不得当,就会国家危难、上下不协调、群臣互相怨恨、老百姓作乱。

5、天下之贤,与天下用之,何必出于己。(明张居正)。

释:天下的贤良人才,给天下来使用,为何非要出来给自己办事呢。

6、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汉司马迁)。

释:周文王曾在洗澡时,三次梳理好头发,吃饭时三次停下筷子,起来接待来见他的人,就这样还恐怕失去天下贤良的人才。

7、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宋刘克庄)。

释:并不是人间没有好汉,只是谁能在使用上把标准、规制放宽一些。

8、任之虽重,信之未笃;信之未笃,则人或自疑;人或自疑,则心怀苟且;心怀苟且,则节义不立。(唐吴兢)。

释:虽任以重要职责,但却不充分信任他,而信任不充分,就会使人产生疑虑;人生疑虑,就会得过且过;即已得过且过,就不会树立起好的节操义行。

9、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晋葛洪)。

释:使用事物的.长处,那么任何东西都不会废弃功用;避开事物的短处,那么世上就没有被废弃的材料。

10、疑则勿用,用则勿疏。(唐白居易)。

释:怀疑他就不要用他,既用他就不要冷淡疏远他。

11、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清魏源)。

释:不知人的短处,不知人的长处,不知人长处中的短处,不知人短处中的长处,这样,就不能够用人,不能够教育人。

12、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明冯梦龙)。

释:人不能以貌相好坏来决定取舍,海水不能用斗来计量。

13、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清谭嗣同)。

释:骏马能经历艰险,但在田里干活就不如牛;坚固的车子能载拉很重的东西,但渡河就不如船。

14、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明冯梦龙)。

释:不能根据一两次人们对某人的称赞,就判断某人为君子;不能根据一时的非议,就判断这个人为小人。

15、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观其志;二曰,穷之辞辨以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三国诸葛亮)。

释:观察了解人的办法有七条:一是要让他们参与到事物中来辨别是非看他的志向;二是用穷追到底的方法辩论看他的应变能力;三是借商议计谋看他的知识;四是突然告诉祸难临头的消息看他的勇气,五是当他酒醉之后看他的本性;六是正当其时给以私利看他的廉洁品质;七是委托他办事情看他的诚实与否。共2页,当前第1页12文章来源:

个人本站内容,请务必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申论作文名言警句通用篇十二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时说到文化的多样性曾引用此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对文化多样性的理想状态的描述。)。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胡锦涛。

申论作文名言警句通用篇十三

3、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4、有理而无益于治者,君子弗言;有能而无益于事者,君子弗为。——《尹文子》。

5、治事不若治人,治人不若治法,治法不若治时。——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

6、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

7、政贵有恒。——《尚书·毕命》。

9、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淮南子·泛论训》。

10、政纲虽举,必求益其所未至;德泽虽布,必思及其所未周。——《宋史·薛极传》。

11、莫三人而迷。——《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12、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15、可怀以德,难屈以力。——《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

16、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欧阳修《偃虹堤记》。

17、上安下顺,弊绝风清。——周敦颐《拙赋》。

18、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文子·下德》。

19、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管子·版法》。

21、居之以强力,发之以果敢,而成之以无私。——苏辙《新论中》。

22、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王维《赠房卢氏琯》。

23、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王符《潜夫论·务本》。

24、千夫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苏轼《讲田友直字序》。

25、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意林》。

27、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

28、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三国志·魏书·袁涣传》。

29、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苏轼《司马温公行状》。

30、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管子·正世》。

31、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王充《论衡·书解篇》。

32、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苏辙《新论下》()。

33、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吴兢《贞观政要·公平》。

34、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诗经·大雅·板》。

申论作文名言警句通用篇十四

1.同舟共济,迎接挑战。

2.为爱,奉献着,快乐着。

3.为上能自爱,群属必畏钳。

4.我的人生哲学就是工作。

5.我们的报酬取决于我们所做出的贡献。

6.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办事。

7.小草,有时站在大山的头上,默默地,从不炫耀它自己。

8.心系群众,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立足岗位,无私奉献。

9.选择了特教,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

10.学校要求教师在他的本职工作上成为一种艺术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