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虞美人教学设计ppt(精选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09:27:47 页码:10
虞美人教学设计ppt(精选14篇)
2023-11-11 09:27:47    小编:zx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方法。总结要体现个人的思考和成长,不要简单罗列事件或事实。在总结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行业和领域的经验和教训。

虞美人教学设计ppt篇一

我认为自己的这节课以下几点做得较好:

《虞美人》是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自主赏析的篇目,重在通过有感情地诵读和鉴赏来感受李煜词的艺术魅力和价值。所以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我把“诵读诗歌,体会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动人的音乐美”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来实现这一目标。“分析鉴赏诗歌”是本节课的难点,我主要通过启发诱导、学生分组讨论的形式来突破。

李煜被誉为“词中之帝”,其词开一代词风,他的作品深深地烙上个人生活情感的印记,在理解李煜词的内容和主旨时尤其需做到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才能深切感受其中所包孕的意蕴美和情感美。所以我专门安排了“知人论世”这一环节进行强调,并创作了话剧剧本让学生表演。两个学生的成功表演不仅使全体学生能够很好地体会词作抒发的情感,而且让他们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从而成为本节课的一个亮点。

在媒体的运用上,我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积极作用,播放动漫歌曲和视频朗读《虞美人》,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词的意境美和音乐美。课件制作精美,有效辅助教学目标的达成。

不足之处是展示交流时忽略了部分基础较薄弱的学生。今后仍需努力改进。

虞美人教学设计ppt篇二

《虞美人》是李煜的名篇,篇幅虽小,却内涵丰富。这是李煜亡国后的作品,词风哀婉、缠绵,抒情大胆直露。作为一个君主,李煜是不称职的,但作为一个词人,他无疑是成功的。李煜不仅是一个优秀的词作家,还是一名修养极高的艺术家。李煜的词虽然不具有深广的社会意义,但是因为他敢于真诚、大胆地抒发内心的愁苦和哀痛,在艺术上往往能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所以他的词仍然不失为精品。

学习《虞美人》重在体会词中流露的凄婉、哀怨、忧伤的情绪,学习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巧妙地将抽象的愁苦化为具体形象的事物的抒情方法。同时在学习过程中重在诵读,用各种诵读方法调动学生的情感,进而理解词的艺术魅力。我结合这首词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设计这课的教学。

虞美人教学设计ppt篇三

李煜(937-978),字重光,南唐中主李璟之子,公元961年嗣位,史称南唐后主,在位十五年。作为文人的李煜善诗文、能书画、通音律,尤以词闻名。正如前人吊之诗:“作个才子真绝代”。但作为国君的李煜纵情享乐,政事不修,公元975年宋兵破金陵,出降,封为“违命侯”最后被毒死。也印证了前人吊之诗:“可怜薄命作君王。”

李煜的前半生,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相对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基调欢乐;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基调伤感,成就很高。

三、写作背景:

这首词包含了一个凄惨的故事:公元975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封为“违命侯”,行动受人监视,失去自由。相传后主于七月七日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宋太宗知道后,大怒,赐酒将他毒死,所以这首词可说是他的绝命词。

1、学生自读词文,弄清词意:

2、教师讲解学生不懂的词句:

1、指定学生诵读,其他学生思考文中哪个词概括了全文的感情?

2、教师评点并作诵读技法指导:

感情基调:低沉、凄凉。

把握节奏:

重读词语:何时、多少、又、不堪、应、只是、几多、一江(这些词特别。

能表现诗人的内心痛苦的世界,所以要重读。)。

韵脚:了、少、风、中、在、改、愁、流。

押韵特点:两句一换韵,两平两仄。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词人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李煜降宋后虽然被封为违命侯,但实际上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春花秋。

月”的美景容易让作者睹物思人,想起过去美好的岁月,令人伤感,所以作者盼望它快点结束。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呢?

“往事”的内容很丰富,可以泛指他做帝王时的一切活动。具体来说可能是过去后宫佳丽的簇拥,锦衣玉食的生活,万首称臣的尊严以及为所欲为的'自由感等等。可是以往的一切都没有了,都已经消逝了。

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4、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寄愁心与明月”:表现怀念故乡、怀念亲人。

5、“雕栏玉砌应犹在”一句中,为何只提到“雕栏玉砌”而不是其他事物?

皇权的象征。

“只是朱颜改”的“改”字。

改变的还有生活(锦衣玉食的生活变为囚徒的生活),地位(由国之君沦。

为阶下囚),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社稷。

7、本词中,“变”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

“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隔句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往。

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也是隔句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

腾流淌,一泻千里;又像那江水昼夜不停,长流不息,无穷无尽的绵长。大。

胆抒发了亡国之恨。

9、我们讲解了全文之后,请同学们想一想,李煜到底有哪些愁思?

有往事之叹,亡国之恨,离家之痛,思家之苦。

七、这无限的忧愁,虽然真实存在,但毕竟过于抽象,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

又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么,作者是怎样来写“愁情”的呢?

a、比喻:

c、发问:问天-问人-问自己,一唱三叹。问天天不应,问人人不知,问己泪满面。凄楚中,造成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

d、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实写:物是(自然永恒)虚写:人非(人生无常).

虞美人教学设计ppt篇四

1、抓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2、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3、理解李煜词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

4、品味秦观词的情致理趣。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两首词。前面一首我们一起学习,后面一首同学们自学。

先学习《虞美人》。(板书课题)。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在位十五年(961——975)。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他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

《虞美人》是后期作品。宋太祖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送到汴京,囚禁在一座小楼里,被封为违命侯,过了二年多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传后主于七月七日他41岁生日那天晚上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宋太祖闻之大怒,赐酒将他毒死。可以说此词是他的绝命词。

三、诵读诗词。

1、请一位同学朗读。

2、提示:要朗读得好,一定要把握整体的感情和局部的重音。

3、听朗诵录音(边听边注意重读和词的感情基调)。

提问:听了这首词,整体的感情基调是高昂的?还是低沉的?

整体:音调低沉凄楚、曲折迂回。

提问:刚才录音里哪些地方重读了?

局部:

(1)重读:何时、多少、又、不堪、应犹、只是、几多、一江。

(2)舒缓悠长:月——明——中——向——东——流——。

4、分组朗读(一二组//三四组,一组读,另外一组评价)。

5、集体朗诵。

四、赏析诗词。

1、请问:全词中哪个词最关键?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明确:愁)。

明确:怀想故国。

板书:(怀想故国)愁。

3、师:真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词人的愁,我们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么,作者是怎么样来写“愁情”的?(请学生讨论)。

(1)“春花秋月”提问:“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词人是如何用它传达愁绪的?

明确:它的确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随着词人身份地位的改变,这些美好的事物也将在词人的心里改变颜色。原来锦衣玉食,在如花宫女朝歌夜弦伴着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个“阶下囚”的无限悲伤,这样美好的的事物不如结束才好。(乐景写哀情)。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呢?

明确:“往事”的内容很丰富,可以泛指他做帝王时的一切活动。如后宫佳丽的簇拥,高坐庙堂、万首称臣的尊严以及为所欲为的自由感等等。

(3)两次出现了“月”,而“月”又常常表现怀念故乡,思念亲人等主题有关。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寄愁心与明月”等名句。

(4)又东风。

雕栏玉朱颜春水。

同学们刚列举的都是带有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也就是“意象”。正是透过这些物象,我们才能如此真切的感受到词人心中的`“愁”: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载不动许多愁”。

五、描述意境。

此刻词中意境已经如画般呈现在我们面前。请同学们回顾两分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词中的画面。要有景有情,有细节描写。

六、学了这首词,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最喜欢哪一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者将一腔愁绪化为有形的流水,无穷无尽,无边无际,丰盈而且沉重。这哪里是江水,分明是一滴滴负载着愁情的李煜的眼泪。这样的比喻,一江春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比喻,使得抒发的感情兼有了无边无际的广度和深度。

七、拓展升华。

这种将抽象的情感化作具体的物象,在诗词中很常见。请同学们举几个这方面的例子: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愁的重量。

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的长度。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愁的形状。

问君能有愁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愁的数量。

八、小结。

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李煜《虞美人》正是这样的不朽之作。最后请让我们用最虔诚的心、最真挚的情感一起把词有感情地背诵一遍,对这位天才的艺术家献上我们最崇高的敬意。

九、引入《鹊桥仙》。

七月初七是什么日子啊?(中国情人节)在这一天,李煜无限凄楚地度过了他41岁的生日,而对大多数有情人来说,这一天无疑是美好而浪漫的。经过漫长的等待,牛郎和织女这对有情人终于在鹊桥上相会了。这又将是怎样的一幅天堂相会图呢?下面我们一起走进秦观的《鹊桥仙》(板书课题)。

十、作者简介:(出示小黑板)。

秦观(1049~1100)北宋后期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进士及第。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因政治上属于旧党,多次遭爱打击,最后被贬到遥远的西南,死于放还途中。他长诗文,词更享有盛誉,被苏轼誉为“屈宋之才”,有〈淮海集〉。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余三人是黄庭坚、晁补之、张耒),词作受苏轼影响,也受与歌女交往的生活经历影响,内容多写男女情爱,亦有感伤身世之作,风调凄迷幽婉,清丽曲雅,属婉约派。

十一、朗读课文。

1、请两位同学朗读。

2、点评。

3、教师范读。

十二、自学课文。

1、[引]刚才我们从景和情入手,品味了上首词的意境。下面,就请同学们从景和情入手,来探究这首词的意境。自学这首词,并用简洁的框架图列出提纲,我请同学上来板书。

2、请两位同学上黑板演示。

3、教师总结。

十三、名句鉴赏。

这首词里,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1、“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在这金风玉露时节的一刻相逢,就胜过人间无数次相见)值得品味的是“金风玉露”一语,它不单是指秋天的风露,我们尽可放开去想——一对久别的情侣在金风玉露之夜,在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是多么美好幸福的时刻!如此之夜,如此之景,映出多么高尚圣洁的爱情!

2、“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探讨词人的爱情理想。

“两情若是”二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虽天各一方,但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才是最珍贵的。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显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在他的精心提炼和巧妙构思下,古老的题材化为闪光的笔墨,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

3、你同意作者的爱情观吗?

十四、小结: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无解的命题。对相爱的人来说,长厢厮守朝夕相伴无疑是甜蜜的,而远隔千里默默想念也不失为一种幸福。总之,心中有爱就有幸福。

虞美人教学设计ppt篇五

故都金陵的画面,配上如泣如诉的背景音乐,给学生讲述一个悲伤凄婉的历史故事。

(课件背景音乐。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一个细雨蒙蒙阴云低垂的早晨,在一座金碧辉煌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里,有一个面容苍白泪眼朦胧的君主。佛,他拜过了;契丹,他也求过了,可还是无法逃脱亡国被俘的命运。在这美丽的古都金陵即将陷入敌国之手的时候,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风流天子,缓缓地站起身来,脱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那件金光闪闪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随后,在宋兵的辱骂声中,一路呜咽着,北上东京,被囚禁在汴京。大宋王朝封他为“违命侯”,但实际上他已经成为了阶下囚,只能日夕以泪洗面。在41岁生日的'那天晚上,面对一弯残月,他慢慢转过身去,远眺南方他那无法看到的曾经属于他的“三千里山河”,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抑止这多年积累的愁绪,就在他的住所命歌伎作乐,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声闻于外,一个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自己的亡国之恨,宋太宗听后龙颜大怒,于是派人送来毒酒,最后,度日如年的他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倒地而亡。

(投影呈现李煜头像及相关档案)。

姓名:李煜。

字:重光。

生辰:937年七月初七。

祭日:978年七月初七。

身分:国主词人。

(投影呈现:江水图。《虞美人》全词内容。)。

先请两位同学来朗读这首词,其他同学仔细听读。稍作评析。从感情基调、语调、语速等方面。

听范读,生再读。

师:要好这首词,一定要把握全词的情感核心。大家说说文中哪个词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愁”

投影呈现:放大“愁”字。

师:联系背景,结合全词,大家说说李煜的有哪些愁。

国家灭亡离开君主宝座的失落家庭的支离破碎对往事的怀念岁月的流逝自己的命运。

投影呈现:

亡国之恨。

思家之苦“愁”

往事之怀。

命运之叹。

你们看看,李煜的愁多不多?多!多到什么程度呢?“恰似一江春水向春流”他用什么手法在写愁?比喻。用春水喻愁,一江春水是我们能见的具体事物,而愁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他这样一比,我们就感觉到这哪是一江春水,简直是一江愁水!

在古典诗词当中,有很多咏愁的句子,你们知道的有哪些?

(1)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一剪梅》“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联系另外一首)武陵春李清照。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李煜另外一首《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2)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3)辛弃疾《摸鱼儿》“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我们说喜怒哀乐本是人之常情,对于他人的愁苦,我们一般寄予深深的同情和安慰,但是对于李煜的愁,我想问问大家,你们是怎么看待的?(如何正确评价李煜的“愁”?)。

这是封建帝王的愁,不值得同情。谁叫他声色犬马,不务正业呢?

李煜因为纵情声色以至丧失了南唐美丽的山河,使得百姓遭殃,生灵涂炭。所以他的愁本身不能引起我们的同情,他这首词千百年来打动读者的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艺术美。

听邓丽君的《几多愁》,再次感受一下李煜的千古愁情。会唱的可以跟着哼哼。

虞美人教学设计ppt篇六

讲完《虞美人》到现在,我一直在思考琢磨,发现了自己这段时间以来工作中存在着方法上的不恰当以及认识上的不足,我有了很多的新的收获和体会。

首先,课堂是思维场,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的时间,这样很多问题就会通过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答案,避免老师生硬地传授知识。在课堂上,我总是提出一个问题(可能学生凭借思考完全能解决的问题)后,急于给学生讲解,甚至有时还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打断学生,这样就致使学生思考不深入不彻底,时间长了,就会使学生懒得思考甚至不去思考,变得完全依靠老师。所以在以后课堂上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他们养成思考的好习惯。

虞美人教学设计ppt篇七

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基本内容。

2、通过品读、鉴赏,体会作者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并学习词人化抽象为形象的表达技巧。

3、背诵诗歌。

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通过分析内容体会情感,并学习词人化抽象为形象的表达技巧。

1课时。

古代的词是为演唱而作的歌词,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古代,欣赏一首优美的古词。播放李煜《独上西楼》——邓丽君演唱。我们已知道词分为婉约和豪放两个流派。这首词属于哪个词派?(婉约)知道谁写的吗?(李煜)下面,让我们走近李煜,去聆听这位词中帝王充满哀怨的浅唱低吟,去感受这位亡国之君声声血泪所写成的作品《虞美人》。(板书)。

请同学们发言介绍李煜的生平,然后教师补充。

明确:李煜,南唐最后一个国君,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他有双重身份,既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王,又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词人。后人评价他“作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为君王”。他治国无方,却多才多艺,工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较高造诣,词的成就最突出。

1975年,宋军破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虽被封作违命侯,实则沦为阶下囚。1978年的7月7日,是李煜的生日,他作了一首词命乐伎寓所演唱,宋太宗得知后极为震怒,赐酒将他毒死。这首词就成了李煜的绝命词,就是《虞美人》。

1、请一位男生和女生分别朗诵,让学生比较评价。

2、教师范读诗歌。

3、找出韵脚和重读词。

(注意把握词人低沉、凄迷的感情基调)。

明确:韵脚——了,少;风,中;在,改;愁,流。

重读——何时,多少,又,不堪,应,只是,几多。

4、根据诗歌内容,用一个字来概括词人的内心世界。

明确:愁。

5、提问:哪些词体现了词人的故国情感?

明确:春花,秋月,往事,东风,故国,雕栏玉砌,春水。

学生齐读上片。

2、思考:“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隐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思?

明确:昨夜的东风预示着又一个春天来了,举头仰望明月,不由思恋起故国。一样的东风,一样的明月,不一样的境遇,故国已不在,皇帝的身份已不在了,正所谓“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回首故国,只有伤痛和悲哀。

3、小试身手:将“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这句话改写成现代情景散文。

学生齐读下片。

4、思考:“雕栏玉砌应犹在”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明确:“雕栏玉砌”是作者过去生活的象征,词人用猜测的语气,含有国破家亡,江山变色之意。反映作者悔恨、追思、悲愤的心理活动。可以说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明确:同意。运用比喻,以水喻愁,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这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不舍昼夜,长流不断。

6、拓展:化抽象为形象的诗句有哪些?

明确: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这首词充满了悲恨凄楚的感情色彩,一个处在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以致他为此付出了生命。李煜,如果没有惨痛的人生经历,就写不出如此饱含血泪的作品,也就不能打动人们的心灵。正如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请多才多艺的同学演唱《虞美人》。

1、背诵全词;

2、李煜,我想对你说。

虞美人教学设计ppt篇八

1.了解词人李煜生及其作品。

2.感悟意象,体会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和真挚的情感美。

3.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赏析重点佳句。

词中各种写作技巧的运用对提升主题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师:这首词是什么?

师:这首词,讲述了一个帝王的故事。一个是失败的帝王,却有许许多多的人在怀念他,赞美他。这位大人物可谓是“落花流水春归去,一种销魂是李郎。”他曾有过“梦里不知身是客”的片刻欢悦,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恨,更有“小楼昨夜又东风”的故国感念。他跌宕起伏的薄命人生,蜕变而成一首首人间绝唱。后世这样评价“做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说到这里,老师想请同学们一起来说下他是谁?李煜。是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南唐末代帝王的内心世界,一起学习他的绝笔佳作《虞美人》。

好的让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李煜和写作背景。

李煜(937——978),五代时南唐国主。他精书画,通音律,工诗文,尤以词著名,世称李后主。其词大体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其前期词多表现宫廷男女和离愁别绪。后期词则多追忆往事,伤怀故国,风格沉郁苍凉。语言自然精练,境界开阔,词风疏朗。

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南唐都城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过上了软禁生活。从尊贵的皇帝变成被人羞辱的囚徒,人生命运发生了巨大的逆转,让他百感交集、感慨万千!两年后,他41岁生日时(七夕之夜)作了《虞美人》词,来表达自己对故国的深切怀念。这一举动被宋太宗知晓后,大怒,不久,宋太宗赐酒将他毒死了,该词便成了后主的'绝笔之作。

我们说诗歌是需要品读的,有感情地朗诵吟咏,可以让我们进入诗歌的意境,可以在美的享受之中去感受诗歌的情感。当然有感情地朗诵让我们更能走进诗歌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的了解作者的情感。下面先请同学们朗读全词进行初步感受,在读得过程中要注意几点:

1.节奏。

2.强弱。

3.缓急。

生:展示。

生:点评。(安静,美丽或是帅气的同桌)。

师:总评:大家都读得不错,要进行表扬。但还有不足的地方,大家要勤加练习。在朗读这一方面呢?老师想给大家补充一个知识点,大家做好笔记。

第一种:字正腔圆;朱熹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前面几位同学都做到了这一点,就算有些小瑕疵,也值得鼓励。)。

第二种:读出节奏;我们都知道诗词读出节奏将给人一种美感,使人心情随之起伏。看到我们这首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拿笔画记好)。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节奏明了,节拍适当。

第三种:读出情感。诗歌有了情感才能打动人。我们读了这么多遍,大家也从这首诗词中读出了悲怆、无奈、悔恨的情感。

向—东—流(师生一起来说)。

生:展示。

师:非常的不错,较之前有了大的提升,希望大家在课后多多练习。读的阶段我们就暂时上到这里,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品这首词。这首词呢,言简意赅,大家都能懂得大意。我想课本上的注解也帮了大家不少的忙。看到课件上,就是这首词的译文以及重点词的解释。大家稍微的看一下。好的,同学们应该看完了。接下来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全词,走近李煜,看看这首词为何成为了他的绝命之作。

探究一:一首词要读出意味,必须把握全词的情感核心。你认为全词的词眼是什么?它又体现在哪里?(从意象方面入手)这些感情又从何而来?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

【答案】:词眼:愁。意象:

春花故国。

小楼【往事之叹】朱颜亡国之恨。

东风雕栏玉砌。

明月【思家之苦】春水。

【离家之痛】往事。

师生:能。

小组合作探究并选派一人作为代表进行小组成果展示。

1、“问君能有几多愁?一江春水向东流”

作者善于用贴切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

师: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将愁情喻为一江春水。为什么要比喻成江水?好在哪里?江水多,无穷无尽,连绵不绝。体现了愁多,愁汹涌,愁澎湃。所以呢是不是把抽象地具体化了,是不是将愁情具体化了。在词史上将抽象化具体的例子有很多,比如说:刚刚《相见欢》“剪不断,理还乱”这里将愁比喻成了什么?丝,对的,丝可以剪,乱了还可以理一理。但是李煜的愁却是剪也剪不断,理都理不清。还有吗?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在这首词中呢,作者将之喻为一江春水,我们想想,这哪是一江春水,分明是一滴滴附在愁情的李煜的泪水。所以我们这样一比喻就将抽象的、无形的东西转化成了具体的、有形的了。所以这一江春水又可谓是李煜的一江愁水。

虞美人教学设计ppt篇九

上完这节课,让我想起了一句诗: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对课文的设计会有很多种思路,不能好高骛远的提出很多教学目标,只要把握其中一点进行深刻挖掘就好,踏实的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同时,指导教师在批评我的同时,也对我个人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短暂的沮丧之后,我很快调整自己,结合自己的教案和郭老师提出的意见,认真回顾了这趟不成功的试教课。

1.个人感觉这个班上课一直以来学生就是比较沉闷,是长期的学习习惯导致,所以活跃性不高也是正常的,但学生还是比较给面子,所以老师提出来的问题能够很认真的思考回答,也基本能回答出关键地方,通过学生的表现说明整节课大的思路没有错。

2.课堂应变性还不够,学生读完诗歌后没给以及时点评,所以本想以读来带动学生的目标没落实。

3.对于主题的探究还停留在文本层面,没能深入进行,引导不够到位,主题探究单一性。

4.对于学生如何用自己的经验来理解诗歌从而产生共鸣这一环节,没有做好引导,学生打不开思路。

5.环节衔接不够紧密,导致浪费了一点课堂时间,有效性不够,也没有完全体现新课改精神。

我决定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完整的设计一篇教案,保留前一个教案的优点,扩充一些新的内容,让自己的课堂有一点深度。

虞美人教学设计ppt篇十

2、培养吟诵习惯。

3、感知词的欣赏方法。

[教学设计]初始年级学习诗词培养兴趣为第一要事。所以我选了一首李煜的词《虞美人》,这首词的成就很高,被誉为“词中之帝”,词中情感核心是愁,这是人人都可能经历过的一种体验,容易引起情感共鸣。这首词声律与情感的谐和程度很高,可以说声情并茂,适合学生学习吟诵,感受词的韵律美。

围绕三个学习目标设计了整个教学过程。主要环节有:导入;初步感知(初读,感受愁味,把握感情基调再读);逐句分析,把握词人的情感世界(先名句后其它,体味感情,点出重音,逐句读,小结回到名句再读全词);自由朗读回味;竞读;欣赏配乐歌唱,凭吊词人;总结欣赏方法;推荐拓展赏读的词作〈乌夜啼〉。

【教学过程】。

课前自修。

1.请同学们查阅有关作者的简介以及写作背景,准备讲述作者故事。

2.请同学们至少查阅一篇关于《虞美人》的赏析文章,仔细阅读、体会,准备课上发言。

3.了解有关词的常识,熟读词篇《虞美人》。

课上导读。

(一)导入。

1.导入齐背《相见欢》,进入学词的情境。

2.作者先复习李煜简介,然后由词的发展长河之中去把握李煜词的地位。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古诗发展到唐代达到极致,好诗几被人们写尽,后代文人便另辟蹊径,将诗与北方的燕乐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极易写景抒情的新的韵文文体——词。晚唐温庭筠、五代李煜等一批词人的出现使词在文坛上的地位逐步确立,而李煜的词在思想上、艺术上都超越了其他词人的,成为唐、五代词的颠峰。李煜何许人?投影。仅活了41岁。古人诗云: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我们不妨用八个字来概括他的一生:薄命君王,绝代词人。今天我们学习他最的一首词《虞美人》,被誉为“词中之帝”。)。

(二)初步感知。

3.齐读一遍。(看到别人推荐的好词,我们首先会做什么?好习惯!)。

4.深入了解一首词一定要了解作者及写作的具体背景。(请同学介绍,投影)。

6.点明词的情感核心——愁。(作者是怎么写的?)。

[也可:点拨语调语速,再读感受愁味。读了两遍,大家说说哪句写的,你最喜欢?]。

(三)逐句分析,把握作者的情感世界。

7.分析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通其意:问君究竟有多少愁绪,正像那滚滚的春江水向东流去。

悟其情:修辞—比喻,(春江水有何特点?)水多流急而且无穷无尽。(说明作者的愁绪如何?愁绪多而且深厚强烈。特色:抽象情感的形象化表达。(可联想)。

感其声:分析平仄(五字仄声,四字平声,平仄交替,最后两字平声。读来亦如春水时起时伏,连绵不尽)。

这首词可谓声情并茂,形象传达出李煜的满腹愁情。那么作者到底有哪些愁呢?

8.分析前六句,体会“愁”的具体内容。争取程度地走进李煜的内心世界。

(每句都可从通其义,析词悟情,点明重音,点拨吟诵几个方面把握。)。

(1)春花秋月何时了——(这么美好的事物为什么作者希望它快完结呢?)怕触景伤怀,想起往事。作者写乐景正是为了以乐景衬哀情。

(2)往事知多少——(作者会想起哪些往事呢?)a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尊荣b精神层面:欢乐自由尊严生存的安全感等归纳作者的思想感情:往事之哀。

(3)小楼昨夜又东风——(“又”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岁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又是一年,季节变化引起作者无限感慨:春有再来,循环无际,而生命短暂,复国无望。所以很自然发出哀叹。。。

(4)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不忍回忆过去,尤其想到南唐,唉!强烈的今昔对比让作者这位敏感的词人情何以堪,怎能承受?尤其在这月明之夜。本词两次提到“月”,大家说说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试举带月诗词名句)。

归纳:亡国之恨。

(5)雕栏玉砌应犹在——南唐宫苑应该还在吧。

(“只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叹惋口气,物是人非的怅恨之感。

归纳:物是人非的感慨。

小结:[(用一句话说出整首词的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整首词充溢着物是人非、往事不堪回首的哀怨,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作者的愁绪有往事之哀、亡国之痛、物是人非的感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感情如波涛起伏,猛烈地撞击着作者的心扉,此情无计可消除,又可与谁人说?感情在冰封的河面下涌动郁积,此时此刻,触景生情,感情的闸门一旦打开,便一发而不可收,感情深厚强烈如滔滔江水大有冲决一切之势:(齐读最后两句)。

生读自己描述的写诗情景,营造氛围。

齐读全词,梳理把握作者细微的心理活动全过程。

(四)用置换法联想法再读全词。

1、师范读。点拨(高低、长短、节奏、重音、情感变化,以情运声。)可分散到第三环节,逐句分析后顺势点拨,朗读。

2、好,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词,边读边想象作者当时的心理变化过程。

3、分组竞读。

(五)快速背诵。

(六)回味。词不仅可以吟诵,还是可以配乐歌唱的。让我们在邓丽君的歌声中再一次静静回味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以此凭吊这位留下千古佳作的绝代词人吧!

(七)仿写展读:积累的目的是创造。郑晓溪《虞美人》。

(八)总结赏词的方法。(读,背,析味,唱,仿)。

【作业】拓展赏读李煜的《乌夜啼》(投影)。

【补注】。

一个亡国之君能如此大胆抒发亡国之恨史属罕见,传说宋太宗正是听到这首词才将他毒死的。可以说这首词是他的绝命词,王国维:后主之词可谓以血书者也。

薄命君王,绝代词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往事之哀。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亡国之痛。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虞美人教学设计ppt篇十一

《虞美人》是李煜的名篇,篇幅虽小,却内涵丰富。这是李煜亡国后的作品,词风哀婉、缠绵,抒情大胆直露。作为一个君主,李煜是不称职的,但作为一个词人,他无疑是成功的。李煜不仅是一个优秀的词作家,还是一名修养极高的艺术家。李煜的词虽然不具有深广的社会意义,但是因为他敢于真诚、大胆地抒发内心的愁苦和哀痛,在艺术上往往能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所以他的词仍然不失为精品。

学习《虞美人》重在体会词中流露的凄婉、哀怨、忧伤的情绪,学习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巧妙地将抽象的愁苦化为具体形象的事物的抒情方法。同时在学习过程中重在诵读,用各种诵读方法调动学生的情感,进而理解词的艺术魅力。我结合这首词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设计这课的教学。本节课的优点是:

一、故事导入,进入情境,并巧设悬念,让学生很想了解这首词。公元975年,宋兵攻入金陵,南唐后主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虽被封为违命侯,实际上犹如囚徒一般。987年的七月七日,是李煜的生日,他作了一首词,命乐伎在寓所演唱,太宗得知后极为震怒,赐牵机药将他毒死。这首词就成了李煜的绝命词,这就是《虞美人》。一首普通的词何以引起宋太宗的勃然大怒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赏析《虞美人》,从中寻找答案。

二、注重诵读,以读代讲,学生可以对词的'音韵、内容有较深理解。我先让学生读,然后进行指导。让学生找出韵脚,做好标记;还让他们注意把握全词的感情基调,读出凄婉哀怨的基调。然后我示范朗读,学生觉得这样读很好。接下来,我请个别同学读,大家评比,再齐读,他们越读越有味,渐渐入了境。这时候是进入词境进行赏析的最好时机。

三、赏析时,我先引导学生抓住这首词感情的落脚点,即“愁”,然后让学生思考;李煜有何愁,他是如何表达这些愁的。这样就巧妙地进入对艺术手法的赏析。最后鉴赏词的最后一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学生很容易理解,这是比喻夸张修辞手法,使抽象的愁情变得具体可感,形象生动。这堂课的效果还不错,学生有学习兴趣,感受到诗词的艺术魅力,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习有帮助。我的教学目标完成得也不错。

当然,这堂课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首先,鉴赏时为了抓紧时间,学生思考不够充分,我讲得多。其次,提了第一个问题“李煜的愁有哪些”之后,直接让学生思考,没有结合文本,通过分析词句来总结出愁的内容,这样不实在,脱离文本,学生就不能很好地体会李煜的亡国之痛、往事之哀和思家之苦等种种愁思。

虞美人教学设计ppt篇十二

李煜《虞美人》这首词,几乎是高一年级所有学生都能倒背如流,但是笔者深信他们中真正读懂这首词的人绝对不在多数。一首词,如果只以升学为目,从应试角度来切入教学,是绝对不可能落实诗歌鉴赏的“审美”目标的。为此,我按照我的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的理解,设计了这个案例。目的是要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切入教学,以收获审美素质和应试能力“双赢”的结果。

教学班级:浦江中学高一一班和高一二班。

课时安排:每班1课时。

李煜《虞美人》属于婉约词派词作,也代表了一代文学之盛的宋词的成就。我们师生在互动中,引领学生在文本的朗读、诵读、体悟、熏陶、研习中认识意象,感悟意境,享受美感。

这首词椐说是李后主的绝命词。上片以“春花秋月何时了”起句,春花秋月都是美好的事物,词人却发出了“何时了”的疑问,可见囚禁的生活对李后主来说是极端悲苦的。窗外,春花秋月依旧绚丽;窗内,往事如烟不堪回首。命运多舛的他不由自主地发出了“往事知多少”的感叹。“小楼昨夜又东风”,“又东风”点明后主归来宋以后又过了一年。一个又字让李后主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感慨无限。

下片,“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这是李后主遥望金陵的想像与慨叹:“雕阑”、“玉砌”也许还在吧,“只是”当年曾在栏边砌下流连欢乐的有情之人,已不复当年的神韵风采了。“只是”二字的叹惋,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亡国后,李煜由一国之主一下跌落为阶下囚,失去了尊严,失去了自由,甚至失去了生存的安全感,这就不能不引起他的悔恨,他的追问,他对国家和自已一生变化的痛苦回味。最后,词人满腔幽愤,对人生发出彻底的拷问:“问君能有几多愁?”诗人自问自答曰:“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这里,李煜又将人事的无常与天地的运行联系起来,将一已之悲化为人类的悲情。

这首词,围绕一个“愁”字,在时间上与空间上,将故国的衰亡与天地的变化,将人事的无常与天地的运行联系在一起,运用反衬的手法,以宇宙时空的永恒与无情,衬托出家国人生的短暂与可悲。王国维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该词是“笔落惊风雨”专题中的一首宋词,该专题重点展示了中国宋代文学的巅峰形态之一二,分为三个板块。“词别是一家”选择了四首婉约派词作,《虞美人》语言并不艰深,也无典故,在词句的理解上并没有多大难度。但是本词艺术成就极高,真正读懂它并非易事,由此提高鉴赏水平也非常困难。把握该词重点放在感悟作者的情感内涵,同是注重词的艺术表现手法、语言风格、艺术评价等,其次把握中国词的赏析方法和基本的赏析术语。

初中的时候已经了解了词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要深化与拓展。初中重在背诵、吟咏、体会与欣赏,高中重在认识意象、感悟意境、享受美感与鉴赏评价。

本词上下阕各28字,共56字,虽是双调,却很短。学生对词句的理解与把握并不难,但是要使学生对此建立深刻的认识并提高相应的鉴赏水平,并不容易。在教学中,教师有准确的定位,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要有积极的思考,做好充分的自学和合作学习。教学方法,适宜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问题情景化。可以把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回答和提出的问题,按照内容和形式两大块分类整理,选择学生的典型答案或普遍问题制成幻灯片,并在其答案或问题的后面,缀以相关学生的姓名,激励学生踊跃发言。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整个课堂可采取以问题为线索,以内容为推进的模式展开。

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培养审美情趣,增强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1学习通过时空的对比来酝酿并抒发情感的写法。

2理解在文学鉴赏中“形象往往大于思想”的艺术规律。

本课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模式是启发式与师生互动式,教学策略上采取教师要适时作简明扼要的提示,点燃学生鉴赏词的激情,帮助他们提高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要求学生通过上网检索资料或根据手头资料,完成下列学案。

写一则有关词这一体裁的一般知识的说明文,参照有关资料写一个《李煜小传》,背诵并默写全词。

教师要阅读《全宋词》中的所编辑的李煜的词作,具体联系李煜的作品,从选材、语言、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把握其作品的艺术特质。准备邓丽君的《几多愁》碟片,准备好制作的幻灯片。

(一)导入新课。

1播放邓丽君的《几多愁》,创设情境,酝酿氛围。

教师解说:

李后主作为一代词人,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诗篇,《虞美人》就是其中的之一,下面请听邓丽君的《几多愁》。请同学们跟着旋律默诵歌词。

2出示多媒幻灯片,填写李煜的小档案。

教师明确并幻灯片展示。

姓名:李煜别名:重光生辰:937年七月初七祭日:978年七月初七。

籍贯:徐州国籍:南唐身份:国主,词人信仰:佛教。

(二)疏通文意。

学生甲:李煜身陷囹圄,放眼窗外,春花秋月空有好风光,而自已成为阶下囚,纵有千种风情,也与我无缘。

学生乙:李煜触景生情,无限感慨涌现心头,亡国之君的失落、惆怅、无奈、悔恨、寂寞、怨哀、伤感、怅恨,在“春花秋月何时了”句中的充分体现出来了。

师生互动讨论明确:

亡国之君内心痛苦,以乐景写哀情。

2“往事知多少”作者会想起哪些往事呢?

学生甲:往事如烟,世事难料,众多后宫佳丽,无数信臣利卒,都臣服李后主的脚下。

学生乙:美女如云,艳如桃花,饮酒赋诗,好不逍遥。

学生丙:弦歌悠悠,如一江春水,不可遏抑,词性大发,毫无节制。国运衰微,词性勃发使然。

师生互动讨论明确:

是快乐的往事。物质层面:锦衣玉食,后宫佳丽等;精神层面:尊严、自由、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教师明确:“雕栏玉砌”是作者过去生活的象征。因作者身在汴京未见故都情景,故用猜测的语气,含有国破家亡,江山变色,不知新的主人对它们的态度如何之意。反映了作者悔恨、追思、满腔悲慨的心理活动。

4“只是朱颜改”中的“朱颜”的含义指哪些?

学生:李后主身陷囹圄,触景伤怀,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一国之君,只有悔恨交织,抱恨终生。想当年,后宫佳丽三千,轻歌曼舞,逍遥自在。

学生:李后主从一国之君沦为囚犯,心力交瘁,形容枯槁。想当年,眉如墨画,面如桃花,目如秋波,如今自已的容颜凋零,连自己也不认识自己了。

教师颔首一笑,露出满意的神色:这位同学形象地说出了“朱颜”的含义,并且用语优美隽永,富有文采。

有一位同学不以为然,一脸不屑的目光,让人有初生牛犊不畏虎的气势。

教师微笑着对这位同学说:请你谈谈自已的理解。

老师我们是否理解的太深奥了一点罢。这位同学淡然地说。

教师点了点头说:这位同学说的很好,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特别关注自已的体验,重视原始阅读以后的原始理解。

这位同学说:这个“朱颜”就是“雕栏玉砌”中的红颜色吧。

教师微微点头,沉默了几分钟,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了这句词句。

最后教师明确:我们是否可以把“朱颜”理解成后宫佳丽的容颜,词人自已的容颜,国家的容颜,当然也包括“雕栏玉砌”中的红颜色。

5“问君能有几多愁?”是他问还是自问?为什么?

一位多情善感的女生戚戚地说:“问君”最好理解成问他人。这个人能够倾听李后主的满腔激情,能够谅解李后主的种种过失,能够融化李后主的无限愁绪。

教师明确:是自问也可以是他问。作者的愁情,问天问地皆不知,愁肠百结惟有自已最明了;也可以说是上天在问作者,作为国君,你何以沦为阶下囚?你的愁,是你没有勤政的苦果,这愁里包含着几多悔啊!

(三)把握主旨。

1如果我们把“愁”作为本词的核心情感,那么,作者的愁有哪些?

教师明确:往事之叹,亡国之恨,离家之痛,思家之苦。

2以水喻愁,形象往往大于思想。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者将一腔愁绪化为有形的流水,但无穷无尽,无边无际,丰盈而沉重。这哪里是江水,分明是一滴滴负载着愁情的眼泪。一江春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比喻,使得抒发的感情兼有了无边无际的广度和深度。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此句富有感染力和象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成为千古名句。

出示学生的回答的幻灯片,讨论、自由回答,不求答案的统一。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即可。

一江春水向东流。

往事之哀对比问答隔句相承。

亡国之痛形象往往大于思想。

物是人非词中之帝。

十、作业设计。

1早读诵读作业。

2课后书面作业。

请用“一言心得”写下这次词鉴赏的'体会,如有兴趣,可以自填一阕《虞美人》来表达。

例一:关山白云何意归?断雁叫西风。夕阳几度又青山,故园不堪回眸朔风里。华年如梦依然好,还有青春在。恼人还有几多苦?正像独上高楼望天涯。

张泓:看到上面这首《虞美人》,我真的很难相信是自己写出来的。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周二上午的语文课上,张老师让我们创作一首自己的《虞美人》时,我和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啊”了一声。因为在这以前,我最多也只是背诵李煜的《虞美人》,并未对其有更深入地理解。听了张老师的课后,我懂得了写词的基本知识,也有了创作的冲动。但真正动笔起来很困难,不知如何下笔。于是经过反反复复地思考,终于写成了以上这首词。虽然在您的讲评中,我看到了词中还有很多漏洞,可我并不觉得失败的可怕,我懂得了第一次创作词的快乐和艰辛。这首词也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词,也许别人看了还很可笑,但我实实在在地体验到写词的乐趣。几十年以后,也许这首词记不得了,但这次经历是我的莫大财富。

例二:春夏秋冬几轮回?年华有几何。回首时光勿逝去,悲叹哀伤均是愁滋味。钱财权势转眼空,徒留皮囊在。问来生何去何从?愿化和煦春风拂柳飞。

张忆:上次的语文课太有趣了,张老师同我们一起分享了成功与失败、正确与错误。这首词写成了,左看右看,倒有点意思。

当然,经过老师的讲评后,我也发现了这首词的缺点。首先,词的后半部分与原词的结构上有明显的不同。另外,本词的最后两面句话也很平庸。纵观古今的经典作品,往往都有一个非常精彩的结尾,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辩仙源何处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期待着自己能够写出一句有震撼力的词句来。

例三:青山秀水何处寻?江南梦已了。昨夜又思往日景,烟雨迷朦已抛云霄中。木桥楼阁仍驻足,只为游人顾。墨绿屏障几时回?恐惟春雨笑傲于江湖。

晚上在宿舍,窗外青蛙引吭高歌,窗内室友鼾声如雷,我的心情不能平静,思想感情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当我把几句想说的话中同韵的字写在纸上,然后慢慢凑出了意思连贯的句子,最后成了一首完整的词。我觉得这一过程妙不可言。

隔了一个星期后,泠却了很多。听完老师的意见,又发现许多地方需要修改。这次填词,我才发现,原来真正有感情的时候,文字是从心中流出来的。我在填词的过程中,我也成长了,这是多么好的成长方式。

例四:功名利禄让人恼,欲壑知多少?远古帝王又好梦,风流不再回眸烟云中。亭台舞榭依然在,惟有主人改。问君能有几多梦?凭任一叶扁舟向东流。

吕扬:以前自己总是写诗填词,但仿佛在黑暗中摸索。不知道哪里恰当,哪里不恰当。这次经老师点评,受益颇多,明白了应当仔细推敲字词,不可潦草了事。我想尽可能的模仿原作,押韵停顿,有板有眼,但意被形式所累,词的意境不够好,没有韵味。但我想,注重形式,应该说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问题研讨】。

1学生的自我阅读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学生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前预习上,都表现出自我阅读意识的缺席。我们讲的自我阅读意识就是我们在感受文本的时候,品味词语,吟咏句段,涵养文句,把握主旨,都以自我的诵读、品吟、体验和感悟为主。在阅读中,就是关注个人的理解,个人的体验,不求答案的统一,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即可。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原始阅读,学生的原生态的东事往往是非常宝贵的,它虽然很粗糙,很幼稚,很不成熟,但应该是我们教学的依据和归宿。重视学生的原生态的阅读就是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阅读意识。

2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引路人,在学生生命的成长过程中也获得提升。教师要放下架子,真正与学生一起分享成功与失败、正确与错误。学习李煜的词,又学填《虞美人》。写了评,评了写,如此训练,此之谓:享受词生活,提升艺术美。

【参考资料】。

1李贞祥:《中学语文知识教学的现状和对策》,《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

2郭立亚:《语文课程标准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5月版。

3顾黄初主编:《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

4朱昌元主编:《中学生诗词曲鉴赏词典》,浙江古籍出版社,20xx年版。

5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

6高叔平编:《蔡元培教育论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虞美人教学设计ppt篇十三

[教学设计]初始年级学习诗词培养兴趣为第一要事。所以我选了一首李煜的词《虞美人》,这首词的成就很高,被誉为“词中之帝”,词中情感核心是愁,这是人人都可能经历过的一种体验,容易引起情感共鸣。这首词声律与情感的谐和程度很高,可以说声情并茂,适合学生学习吟诵,感受词的韵律美。

围绕三个学习目标设计了整个教学过程。主要环节有:导入;初步感知(初读,感受愁味,把握感情基调再读);逐句分析,把握词人的情感世界(先名句后其它,体味感情,点出重音,逐句读,小结回到名句再读全词);自由朗读回味;竞读;欣赏配乐歌唱,凭吊词人;总结欣赏方法;推荐拓展赏读的词作〈乌夜啼〉。

【教学过程】                      课前自修。

1.请同学们查阅有关作者的简介以及写作背景,准备讲述作者故事。

2.请同学们至少查阅一篇关于《虞美人》的赏析文章,仔细阅读、体会,准备课上发言。

3.了解有关词的常识,熟读词篇《虞美人》。

课上导读。

(一)导入。

1.导入  齐背《相见欢》,进入学词的情境。

2.作者  先复习李煜简介,然后由词的发展长河之中去把握李煜词的地位。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  古诗发展到唐代达到极致,好诗几被人们写尽,后代文人便另辟蹊径,将诗与北方的燕乐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极易写景抒情的新的韵文文体--词。晚唐温庭筠、五代李煜等一批词人的出现使词在文坛上的地位逐步确立,而李煜的词在思想上、艺术上都超越了其他词人的,成为唐、五代词的颠峰。李煜何许人?投影。仅活了41岁。古人诗云: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我们不妨用八个字来概括他的一生:薄命君王,绝代词人。今天我们学习他最著名的一首词《虞美人》,被誉为“词中之帝”。)。

(二)初步感知。

3.齐读一遍。(看到别人推荐的好词,我们首先会做什么?好习惯!)。

4.深入了解一首词一定要了解作者及写作的具体背景。(请同学介绍,投影)。

6.点明词的情感核心--愁。(作者是怎么写的?)。

[也可:点拨语调语速,再读感受愁味。读了两遍,大家说说哪句写的最好,你最喜欢?]。

(三)逐句分析,把握作者的情感世界。

7.分析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通其意:问君究竟有多少愁绪,正像那滚滚的春江水向东流去。

悟其情:修辞-比喻,(春江水有何特点?)水多流急而且无穷无尽。(说明作者的愁绪如何?愁绪多而且深厚强烈。特色:抽象情感的形象化表达。(可联想)。

感其声:分析平仄(五字仄声,四字平声,平仄交替,最后两字平声。读来亦如春水时起时伏,连绵不尽)。

这首词可谓声情并茂,形象传达出李煜的满腹愁情。那么作者到底有哪些愁呢?

8.分析前六句,体会“愁”的具体内容。争取最大程度地走进李煜的内心世界。

(每句都可从通其义,析词悟情,点明重音,点拨吟诵几个方面把握。)。

(1)春花秋月何时了--(这么美好的事物为什么作者希望它快完结呢?)怕触景伤怀,想起往事。作者写乐景正是为了以乐景衬哀情。

(2)往事知多少--(作者会想起哪些往事呢?)a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尊荣。

b精神层面:欢乐自由尊严生存的安全感等。

归纳作者的思想感情:往事之哀。

(3)小楼昨夜又东风--(“又”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岁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又是一年,季节变化引起作者无限感慨:春有再来,循环无际,而生命短暂,复国无望。所以很自然发出哀叹。。。

(4)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不忍回忆过去,尤其想到南唐,唉!强烈的今昔对比让。

作者这位敏感的词人情何以堪,怎能承受?尤其在这月明之夜。本词两。

次提到“月”,大家说说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试举带月诗词名句)。

归纳:亡国之恨。

(5)雕栏玉砌应犹在--南唐宫苑应该还在吧。

(6)只是朱颜改--“朱颜”的含义(投影,选择题)a词人的容颜。

b国家的面貌,人的地位、感受。

(“只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叹惋口气,物是人非的怅恨之感。

归纳:物是人非的感慨。

小结:[(用一句话说出整首词的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整首词充溢着物是人非、往事不堪回首的哀怨,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作者的愁绪有往事之哀、亡国之痛、物是人非的感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感情如波涛起伏,猛烈地撞击着作者的心扉,此情无计可消除,又可与谁人说?感情在冰封的河面下涌动郁积,此时此刻,触景生情,感情的闸门一旦打开,便一发而不可收,感情深厚强烈如滔滔江水大有冲决一切之势:(齐读最后两句)。

生读自己描述的写诗情景,营造氛围。

齐读全词,梳理把握作者细微的心理活动全过程。

(四)用置换法联想法再读全词。

1、师范读。点拨(高低、长短、节奏、重音、情感变化,以情运声。)可分散到第三环节,逐句分析后顺势点拨,朗读。

2、好,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词,边读边想象作者当时的心理变化过程。

3、分组竞读。

(五)快速背诵。

(六)回味。词不仅可以吟诵,还是可以配乐歌唱的。让我们在邓丽君的歌声中再一次静静回味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以此凭吊这位留下千古佳作的绝代词人吧!

(七)仿写展读:积累的目的是创造。郑晓溪《虞美人》。

(八)总结赏词的方法。(读,背,析味,唱,仿)。

【作业】拓展赏读 李煜的《 乌夜啼 》(投影)。

【补注】。

一个亡国之君能如此大胆抒发亡国之恨史属罕见,传说宋太宗正是听到这首词才将他毒死的。可以说这首词是他的绝命词,王国维:后主之词可谓以血书者也。

薄命君王 , 绝代词人--李煜(    )。

春花 秋月 何时 了 ,----------------- 往事 知 多少 。

往事之哀。

小楼 昨夜 又 东风 ,----------------- 故国 不堪回首 月明 中 。

亡国之痛。

雕栏玉砌 应 犹 在 ,------------------只是 朱颜 改 。

物是人非。

君   能     多       愁      ,     一江春       东  流。

【教后记】。

作者邮箱: wd2027@。

虞美人教学设计ppt篇十四

1、运用文眼导读法鉴赏《虞美人》全词,品味意境,挖掘作品中“愁”的深层内涵。

2、总结运用文眼导读鉴赏誓词的方法。

3、培养学生结合作者生平挖掘作品内涵的能力。

1、运用文眼导读鉴赏全词,品位意境。

2、总结运用文眼导读鉴赏诗词的方法。

结合李煜生平,挖掘作品中“愁”的深层内涵。

文眼导读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

一课时

以中国古典诗词中写愁的名句导入本课。

1、作者: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要求了解:生活年代或朝代,姓名、字号、后世评价、主要作品及风格。

[投影总结]集国君与词宗、庸才与天才、失败者和成功者于一身的矛盾体。

2、创作背景:李煜降宋之后,由一国之主沦为阶下之囚,这人生巨大的变故不能不引起他对国家和自己一生变化的痛苦尝味,因此,公元978年的七夕,当他跨入生命的第41个轮回之际,融血凝泪写下了这首词,来倾吐心中种种愤恨于无奈之情。

本词通俗上口,集体背诵为下面的鉴赏创设氛围。

1、相关知识介绍(投影)

(1)诗词之眼:是洞察诗词旨趣之窗,是诗词中最能开拓意旨的关键词句,是足以使全篇生辉、通体发亮的聚光焦点。

(2)作用:统摄全篇,奠定诗词的感情基调。

(3)表达方法:借助意象(景、人、事、物),形成意境。

2、总体把握

思考:

(1)本词的词眼是哪一句?关键词是哪一个?

(2)选取了哪些意象?

[集体回答明确]

(3)请学生用诗中词语连缀组合,为每句词概括一个7字标题。

3、品位意境

(1)学生集体回答——品位意境的方法,投影出示:

明意象——抠字眼——联经历——析手法

(2)学生分为四大组,分组品味,注意品味方法。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讨论归纳

抠的字眼为:何时了、知多少、又、不堪、应犹在、只是、问、恰似、流。

结合李煜的生平来看,这些关键性的词语抒发了作者经历人生巨变之后的伤感、凄凉、痛楚之情。四幅画面构成了一种悲凉的意境。

(词眼)(意境)

4、挖掘“愁”的深层内涵

(1)从词中找出使作者“愁”的原因,要求学生扣文本讨论。

(2)你能结合李煜生平再来找找使他愁的深层原因么?

(提示:年少的李煜为了避开豆箕相煎之祸,向往隐居生活,沉湎于文山艺海之中。可命运却偏偏把他推上皇位,又把他重重地摔入谷底,陷入没有自由,没有尊严,没有生存的,没有安全感的境地。)

讨论明确,投影板书。

5、表现手法的把握

全词一气盘旋,把李煜浓重而无法排遣的愁情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这得益于一系列修辞手法的适用。请同学们结合文本,归纳本文的修辞手法并体会其作用。

[投影板书]

这首词是饱经人世沧桑的李煜蘸着血,和着泪书写而成的,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剧效果,法国诗人谬塞曾说过:“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本词应是这样不朽的篇章。

1、听配乐朗诵

2、学生自读品味

抓文眼——定基调——明意象——抠字眼——联经历——析手法——明意境——味感情

运用文眼导读法鉴赏两首词。

乌夜啼(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高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深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