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诗歌之美作文优秀(汇总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7 10:37:22 页码:12
2023年诗歌之美作文优秀(汇总19篇)
2023-11-27 10:37:22    小编:夜紫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但也带来了信息泛滥和碎片化的问题。写总结时应注重文字的流畅和逻辑的连贯性。一份好的总结范文可以为您提供思路和参考,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总结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诗歌之美作文优秀篇一

一年四季中,我最喜欢的季节就是秋天,我爱它的美,爱秋天成熟的样子。

秋姑娘来到了人间。把人间变成了美丽非凡的秋天。你看,田地里的庄稼正在开联欢会:火红的高粱在唱歌,金黄的稻子在伴舞,一阵阵微风吹来,稻田就像金色的海洋在波动。玉米也成熟了,正在捧着自己的`胡须乐呵呢。它们在风中玩的不亦乐乎。

你再看看天边,多美呀!连绵起伏的山群把天空衬托得无比湛蓝,偶尔会有一些大雁从这儿飞过,又给天空增加了几分诗情画意。

如果问我,我最喜欢哪里的秋天,我会不假思索地说:”树林,果园。”来到树林里,你会发现,每棵树都很别致:枫叶火红火红,银杏叶像一把把金色的小扇子。一阵阵凉风吹来,一些黄叶就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用手捧起一片黄叶,享受一下秋天的‘魔力’。

秋天,你很美,我爱你。爱你金黄的大地,爱你习习的凉风。啊,秋天,你听到了吗?我们都爱你!

诗歌之美作文优秀篇二

星期六的下午,我和妈妈开始收集秋天的图片和文句,准备做小报。

首先我去找描绘秋天的文句和词语,妈妈帮我收集展现秋天的图片。我把书架上的阅读书都拿下来一一查阅,开始我满有信心的查找,可翻了好几本后都没有找到满意的文章,正当我心烦意乱的时候,一篇“秋色”吸引了我,顿时兴奋起来,烦恼的心情随之消退,接着我又找了一些好词好句和古诗。

我和妈妈开始制作小报,先我找来一大张纸写好标题“秋之美”,再把收集好的图片贴上,图片上展示的是,秋天农家小院内,大树上挂着一串串黄灿灿的玉米;凉凉的小河里小鱼儿欢快地追逐;小鸭们述说着秋天的美丽;广阔的田野到处是丰收的歌声,大雁往南飞;秋天的果园挂着各种各样的.硕果,透红的苹果,金黄色的橘子,紫莹莹的葡萄,让人心馋。枫林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的红,仿佛我走进枫林,片片红叶在微风中轻轻地抖动,不时悠悠地飘落,给枫林铺上了一层红红的地毯,最后我把好句和古诗词写在小报上。

小报做好后,我感到秋天的美丽令人陶醉。

诗歌之美作文优秀篇三

政治追求和人生际遇的坎坷,情感的长期郁积和灵魂的无以聊赖,形成了李商隐悲叹感慨的心态。

李商隐的诗不受人、事、景、物之限,而是处处浸染着无端的悲思慨绪,隐含着一颗寥落、幽怨、缠绵悱恻而又似有某种追求的心理。他的诗是如同是艳丽抹上一层愁绪,于朦胧深处透出一丝光亮,感情的影子徘徊在诗行之中如烟似云,扑朔迷离,显露出他政治和人生追求上的失意和执意的矛盾心理。

(一)坎坷的人生经历。

十岁那年,李商隐之父卒于幕府,孤儿寡母“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虽在故乡,却如同外来的逃荒者。家世的孤苦不幸,病弱的身体,形成了李商隐易于感伤的性格,同时也促使他谋求通过科举来振兴家道。文宗大和三年(829),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不仅被聘入幕府,又帮他在开成二年(837)中进士。同年底,令狐楚病逝。李商隐于次年春入径原节度使王茂元幕。王茂元爱商隐之才,将最小的女儿嫁给他。当时朋党斗争激烈,令狐父子为中党要员,而王茂元被视为亲近李党。李商隐转依王茂元,在牛党眼里是“背恩”的行为,从此为令狐所不满。党人的意见,孤介的个性,使得李商隐一直沉沦下僚,30年中有辗转于各处幕府,远离家室飘泊异地。不由自主陷入到朋党倾轧的漩涡之中,政治上受猜忌和歧视,人格也受到极大诬毁,这巨大的精神压抑和心灵创伤使李商隐获得了刻骨铭心的悲剧体验,积郁了浓浓的一腔悲愤,也为其诗歌悲美意境形成奠定了基础。

早年的学道经历是李商隐诗歌呈现悲美意境的另一原因。唐自高祖起就尊崇道家。晚唐时期,学道崇道已成社会风气。李商隐正出生和成长在那个崇道的年代,无可避免的受到当时风气影响。在玉阳山学道时,他对道家经典《道藏》下过苦功,他还学会了道教中“秘决隐文”的表达方法。在学道过程中,有一个人对李商隐诗作甚至是爱情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就是李商隐一生爱着的女冠宋华阳。李商隐出没于千年道观,沉浸在《道藏》之类古籍中,为什么会引起一场爱情悲剧?究其原因,首先是晚唐社会的影响;其次是晚唐的道教分两大支金丹(又称外丹)与内丹(气功等)两派,都与房中术有关,天性颖悟,热爱生活的李商隐,在背诵这些典籍时,自然会萌动春心,向往爱情;再次是道观里有美丽的女冠,其中不少是豆蔻年华的美女,甚至还有皇家公主,而女冠宋华阳就是随公主入观的。李商隐正值青年时期,天天阅读房中术那样的书籍,又遇到了宋华阳那样美丽的女冠,产生恋情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于情于欲也是正常的反应。但道门中宗派林立,教规森严,所以,李商隐和女冠宋华阳的恋爱自然又变成不合法的。这是李商隐诗歌呈现悲美意境的根本原因。

时世、家世、身世多方面原因促成了李商隐易于感伤的内向型性格与心态。秉赋的才情、悲剧性和内向型的性格,使他心灵善感,而且感情异常丰富细腻。国事家事,春去秋来,人情世态,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得十分突出。种种不幸加深着他内心的沉痛,崇高美的事物在不断变化中的消沉、幻灭,引起了他的关切、彷徨和探索,这无疑成为他的艺术创造中悲美意境的特点。

(二)诗中的悲美意境。

李商隐以其特有的才情,创构出许多美丽空灵的悲情诗歌,其中有取材自神话传说、佛道故事的,也有现实和日常生活的。这些诗,意境迷离,诗势飘渺,诗语艳丽,诗旨沉博,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1.朦胧诗歌中的悲美意境。

李商隐的笔下往往是美的悲剧,充满了浓重的失落、怅惘与悲哀。透过悲美的意境,我们能看到诗人的理想,看到一颗寂寞追求的脆弱的心。朦胧的美学特征,使人读来如雾中观花,云中望山,留下了十分广阔的想象天地,令人陶醉。

如《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呤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是首传诵千古的诗篇,感情强烈且带有悲情伤感。诗中写到的爱情不但受到了封建礼教桎梏束缚,还加上了道教森严的教戒限制。首联以“相见时难”起句,以悲美的情感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心。从爱情方面言,相恋之人自然是“别亦难”,怎样的“别亦难”?诗人用“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意境来表达。暮春时节,百花调残。百花这象征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被摧残了,诗人用“百花残”的意象来写它的“别亦难”。情人“相见”带来的是巨大快乐;分别随之而来的则是巨大的痛苦。“丝”和“思”是谐音,颔联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写情人手别后的缠绵悱恻的情感,比喻新颖、准确、易解,诗的艺术浓度也大大增强了。“相见时难”又“别亦难”,“东风无力”却“百花残”,“难”、“残”、“尽”、“干”、“寒”又表达了伤感的凄凉、萧瑟。全诗笼罩在悲美艺术境界之中。

再如《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首诗历来有多种解释。有人认为是爱情诗,诗人在追思年华,回首往事,感伤身世。首联中“无端”是惊讶之词,由此而回首往事,万感丛生;颔联中凄然凝虑,令人为之动容,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间,卷舒风云之色。颈联以沧海明月、鲛人泪珠、良玉生烟来比自己的清词丽句,来比自己的诗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尾联中表现诗人面对三卷诗集,一首诗,其情跃然纸上,此之谓“可待”。然而现在,只供追忆而已。痛定思痛,再追忆华年的情景深感这一切令人难以忘怀之情,即使在当时,也是若有若无,若即若离,怅然若失;回首往事,只有更伤感、悲情而已。也有人认为此诗只是描写了瑟的适、怨、清、和四种乐音。但这种观点似乎毫无根据。还有人认为这首诗是李悼念故去妻子的。从意义结构看,诗人对瑟存在的理由发出疑问,继而对人生目的质疑,接着又探究了梦境与现实的相对性,蝴蝶与杜鹃就是这样的典型例。随后,又表现出人生悲剧的情景,而这种情景是通过流泪的珍珠和锁于烟雾中的不可得到的玉体现出来的。最后,道出自己的惆怅感。仅仅这样描述,未免过于肤浅。事实上,诗意并非这样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而是蕴含在诗歌丰富多彩的'语言中。诗中用语的锤炼很值得注意。“锦”这个词,不仅具有视觉上的感染力,还代表着富丽堂皇。“锦瑟”意味着幸福,意味着人的青春年华。首行中的“无端”使人对人生的意义产生的怀疑。而且,“一弦一柱”的更迭使用,使我们不仅详尽地看作瑟这一物象,又复现了往日,强调了以往的岁月。第三句中的“梦”、“迷”二字,深刻表达了迷惘的情感。第四句上的“春”一词,则引起情欲的联想。在接下的两行诗中,“泪”自然而然(下转第91页)(上接第90页)的增加了感伤情绪,“烟”加强了上文中的迷离感。尾联中“可待成”再次表现出飘乎不定。“瑟”、“蝴蝶”、“杜鹃”“珍珠”、“玉”是诗中的关键词,“瑟”是这首诗的主要象征物,即可代表婚姻,也可代表人生。蝴蝶象征人生的转瞬即逝、扑朔迷离。杜鹃象征着悲剧性的婚外恋爱。珍珠或者代表分离的情人,或者不被赏识的才华,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玉,很可能象征着追求不到的物或理想,这一切都在朦胧美中体现了一种悲美的意境,通篇体现出作者的伤感之情。

2.含蓄诗中的悲美意境。

李商隐诗的绵邈含蓄是在风雨穷年中扎根而又在“想象咸池日欲光”的领域中展开浮想的,其诗情调幽美含蓄他致力于情思意绪的体验,把握与再现,用以状其情绪的多是一些精美之物。诗歌表现采取的是幽微隐约、迂回曲折的方式,不仅无题诗的情感是多层次的、含蓄的,而其他一些诗常在悲美意境中表现得幽深含蓄窈渺。

如《春雨》:“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晚,残宵犹得梦依稀。玉咸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诗歌中为所爱者远去而“怅卧”、“寥落”、“意多违”的心境是一层情思;进入寻访不遇,雨中独归情景之中是又一层情思。设想对方远路上的悲凄,是一层情思;回到梦醒后的环境中来,感慨梦境依稀,是又一层情思。书信难达的惆怅,表达得十分含蓄。思绪往而复归,盘绕回旋。雨丝、灯影、珠箔等意像,美丽而细薄迷蒙,加上情绪的暗淡迷惘,诗境遂显得凄美幽约,处处在含蓄美中体现出悲美意境。

再如《嫦娥》:“云母屏风独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此诗分明借对嫦娥的处境和心理描写,象征那些慕仙入道却不堪孤寂的女冠,诗歌生动真切地描绘了高远澄澈神奇莫测的月宫景象,传达出月里嫦娥复余微妙的感情,表现出诗人对她们的同情和体贴,蕴含着可供多种解读的含蓄的意蕴。

创作诗歌需要丰富的想象,诗人受自然景物的感染而激发出创作冲动时,还有其他主观因素在起作用。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不是纯客观的,而是通过世界观的折光来感受和反映客观事物。正因为每个诗人都有各自的主观因素,所以他们在反映客观的自然景物中便显示不同的创作个性,创造出不同的意境。正因为李商隐的悲剧命运,便使得其诗中充满了悲情伤感,创造出了悲美意境。然而,李诗的感伤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伤春悲秋,而是生发出一种人生感慨,其中既包含了对美好事物衰减的深深挽惜,也包含了诗人对生命、光阴的无限珍惜和依恋,蕴含诗人对时代、社会、人生的思考。

李商隐出生寒素之家,挣扎在沦贱艰虞的处境中,在大半生的幕僚生涯中,一方面饱受孤寂、漂零之苦,一方面倍受感情的煎熬,中年又遭受丧妻之痛。这种漂零落泊,情无所依的孤寂生活,使他积郁的悲愤之中更添一份悲情哀怨。情感世界深处的冷寂是诗人悲寂,感慨的心态即为悲美意境的形成重要原因。情感因素往往是心态的核心因素,而诗人情感郁积得既深又广,这也就必然导致李商隐悲美创作的情感内聚力不断增强,进而对他诗歌的悲美意境产生持续不断的作用力。

诗歌之美作文优秀篇四

夜晚,避开了白昼的喧嚣,让我有了倾听大自然和感受自然之美的机会。

吃过晚饭后,我和妈妈漫步在农村小路,银白色的“玉盘”慢慢升上夜空,“玉盘”银光瞬间洒满了农村的各个角落。那银光与路旁路灯的黄昏色融合,别有一番风味。

路上没有车的喇叭声,只听见每个老人的谈话声,鸟与青蛙的“合唱”和风拂过树叶那沙沙声。这三种声音不约而同地响起,像是在开一场属于大自然的音乐会。

不一会儿,下雨了,那些在院子里乘凉的老人们不欢而散,昆虫的歌谣也停止了,只剩下雨在那孤独地下着,单调的旋律听着使人心烦。我跟妈妈坐在小亭子里,静静地等待雨停。

终于,雨停了,一股芬芳扑鼻的香味迎面而来,这是雨后新鲜的空气和所有植物混合的气味,这清香是大城市中没有的。

回到家,拿出躺椅放在家中院子中央,我慵懒地靠在椅子上,夜空中的月亮从乌黑的云朵中探出头来,凭借月亮那微弱的光线,云朵曼妙的舞姿吸引了我的目光。

那些飘在山顶的云彩仿佛一个个花环点缀了只有单种色彩的大山,让大山瞬间变得很可爱;飘在山腰间的云彩又似一条丝巾,犹如大山很爱美,有一颗爱美之心。

这些云彩飘忽不定,变幻莫测,那迷之舞姿让人百看不厌……。

在看云彩时,我的耳边毫无一丝声音,就连小孩的嬉闹声也停止了,让我渐渐进入梦乡,希望我能一夜好梦,晚安!

夜之美,没有一丝杂音和噪音,好像到了世外桃源,使人的心灵受到“净化”。

诗歌之美作文优秀篇五

俗话说:“黄山归来不看岳,九寨归来不看水”,今年暑假,我就来到了人间仙境——九寨沟,真实地感受到了九寨沟的美水。

先说说长海吧,长海被人们称做“装不满也漏不干的宝葫芦”,那里的水是蓝色的,就连蓝宝石也不能同它媲美,真不知道大自然是如何调制出这种色彩的!蓝得恰倒好处。如果再深一点点,就不会这么纯净,如果再淡一点点,就不会有这种神秘感。我被这种美丽的色彩深深地吸引着。我想,这水也许本身就是蓝色的,与它相比,天空也略显逊色。虽然是蓝色的水,但还是像面清晰度极高的大镜子,蓝天倒映在水中,更加湛蓝;白云倒映在水中,更加纯洁;积雪倒映在水中,更加耀眼;青山倒映在水中,更加翠绿。谁也说不清,这是流动的水,还是静止的水,说它会动,那倒影为何还那样清楚?说它静止,那为何它又叫“装不满也漏不干的宝葫芦”呢?它就是这样神奇,令所有游人都陶醉在它的诗情画意中。

五彩池更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地方,这里远比课本中描绘的更加绚丽。水清澈极了,连6.6米深的池底也看得一清二楚,水也是蓝色的,却比长海更加鲜亮,蓝的池水,绿的青苔,彩色的石头……远远不止五种颜色,真是难以用语言表达出它的美丽。

随着“哗”“哗”的水声,声势浩大的诺日朗瀑布展现在我的眼前,它是我国最宽的高山瀑布,足足有320余米宽,水帘凌空倾泻,像一颗颗微微发蓝的珍珠从仙女手中撒落下来,壮观极了,它还作为九寨沟的标志和象征,印在各种宣传画册上呢。

九寨沟内的熊猫海、箭竹海、老虎海、镜海也都各具特色,即使水都是宝蓝色的,却也保持着它自己的一分独特的魅力。

九寨沟的水真美啊!

诗歌之美作文优秀篇六

李商隐的诗不受人、事、景、物之限,而是处处浸染着无端的悲思慨绪,隐含着一颗寥落、幽怨、缠绵悱恻而又似有某种追求的心理。他的诗于朦胧中透出一丝光亮,感情的影子徘徊在诗行之中如烟似云,扑朔迷离,显露出他政治和人生追求上的失意和执意的矛盾心理。

十岁那年,李商隐之父卒于幕府,孤儿寡母“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虽在故乡,却如同外来的逃荒者。家世的孤苦不幸,病弱的身体,形成了李商隐易于感伤的性格,同时也促使他谋求通过科举来振兴家道。文宗大和三年(829),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不仅被聘入幕府,又帮他在开成二年(837)中进士。同年底,令狐楚病逝。李商隐于次年春入径原节度使王茂元幕。王茂元爱商隐之才,将最小的女儿嫁给他。当时朋党斗争激烈,党人的意见,孤介的个性,使得李商隐一直沉沦下僚,30年中有20年辗转于各处幕府,远离家室漂泊异地,不由自主陷入到朋党倾轧的漩涡之中,政治上受歧视,人格也受到诬毁,这巨大的精神压抑和心灵创伤使李商隐获得了刻骨铭心的悲剧体验,积郁了浓浓的一腔悲愤,也为其诗歌悲美意境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早年的学道经历是李商隐诗歌呈现悲美意境的另一原因。唐自高祖起就尊崇道家。晚唐时期,学道崇道已成社会风气。李商隐正出生和成长在那个崇道的年代,无可避免的受到当时风气影响。在玉阳山学道时,他对道家经典《道藏》下过苦功,他还学会了道教中“秘诀隐文”的表达方法。在学道过程中,有一个人对李商隐诗作甚至是爱情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就是李商隐一生爱着的女冠宋华阳。但道门中宗派林立,教规森严,所以,李商隐和女冠宋华阳的恋爱自然又变成不合法的。这是李商隐诗歌呈现悲美意境的根本原因。

时世、家世、身世多方面原因促成了李商隐易于感伤的内向型性格与心态。禀赋的才情、悲剧性和内向型的性格,使他心灵善感,而且感情异常丰富细腻。国事家事,春去秋来,人情世态,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得十分突出。种种不幸加深着他内心的沉痛,崇高美的事物在不断变化中的消沉、幻灭,引起了他的关切、彷徨和探索,这无疑成为他的艺术创造中悲美意境的特点。

李商隐以其特有的才情,创构出许多美丽空灵的悲情诗歌,其中有取材自神话传说、佛道故事的,也有现实和日常生活的。这些诗,意境迷离,诗势缥缈,诗语艳丽,诗旨沉博,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李商隐的笔下往往是美的悲剧,充满了浓重的失落、怅惘与悲哀。透过悲美的意境,我们能看到诗人的理想,看到一颗寂寞追求的脆弱的心。朦胧的美学特征,使人读来如雾中观花,云中望山,留下了十分广阔的想象天地,令人陶醉。

如《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从意义结构看,诗人对瑟存在的理由发出疑问,继而对人生目的质疑,接着又探究了梦境与现实的相对性,蝴蝶与杜鹃就是这样的典型例。随后,又表现出人生悲剧的情景,而这种情景是通过流泪的珍珠和锁于烟雾中的不可得到的玉体现出来的。最后,道出自己的惆怅感。诗中用语的锤炼很值得注意。“锦”这个词,不仅具有视觉上的感染力,还代表着富丽堂皇。“锦瑟”意味着幸福,意味着人的青春年华。“瑟”、“蝴蝶”、“杜鹃”“珍珠”、“玉”是诗中的关键词,“瑟”是这首诗的主要象征物,即可代表婚姻,也可代表人生。蝴蝶象征人生的转瞬即逝、扑朔迷离。杜鹃象征着悲剧性的婚外恋爱。珍珠或者代表分离的情人,或者不被赏识的才华,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玉,很可能象征着追求不到的物或理想,这一切都在朦胧美中体现了一种悲美的意境,通篇体现出作者的伤感之情。

2.含蓄诗中的悲美。

李商隐的诗幽美含蓄,他致力于情思意绪的体验、把握与再现,用以状其情绪的多是一些精美之物。诗歌表现采取的是幽微隐约、迂回曲折的方式,不仅无题诗的情感是多层次的、含蓄的,而其他一些诗也常在悲美意境中表现得幽深含蓄窈渺。

如《春雨》:“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畹晚,残宵犹得梦依稀。玉咸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诗歌中为所爱者远去而“怅卧”、“寥落”、“意多违”的心境是一层情思;进入寻访不遇,雨中独归情景之中是又一层情思。设想对方远路上的悲凄,是一层情思;回到梦醒后的环境中来,感慨梦境依稀,是又一层情思。雨丝、灯影、珠箔等意像,美丽而细薄迷蒙,加上情绪的暗淡迷惘,诗境遂显得凄美幽约,处处在含蓄美中体现出悲美意境。

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不是纯客观的,而是通过世界观的折光来感受和反映客观事物。正因为每个诗人都有各自的主观因素,所以他们在反映客观的自然景物中便显示不同的创作个性,创造出不同的意境。而李商隐的悲剧命运,便使得其诗中充满了悲情伤感,创造出了悲美意境。然而,李诗的感伤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伤春悲秋,而是生发出一种人生感慨,其中既包含了对美好事物衰减的深深惋惜,也包含了诗人对生命、光阴的无限珍惜和依恋,蕴含诗人对时代、社会、人生的思考。

李商隐出生寒素之家,挣扎在沦贱艰虞的处境中,在大半生的幕僚生涯中,一方面饱受孤寂、飘零之苦,一方备受受感情的煎熬,中年又遭受丧妻之痛。这种漂零落泊,情无所依的孤寂生活,使他积郁的悲愤之中更添一份悲情哀怨。情感世界深处的冷寂是诗人悲美意境形成的.重要原因。情感因素往往是心态的核心因素,而诗人情感郁积得既深又广,这也就必然导致李商隐悲美创作的情感内聚力不断增强,进而对他诗歌的悲美意境产生持续不断的作用力。

诗歌之美作文优秀篇七

有时候,淡雅就是一种很温婉很含蓄的表达。

我读书的时候,能看见简嫃娇丽的影。她的故事,她的爱全注进那恬淡的文字里。那些花的朵影,叶的调图,情的怆浪,人的聚散,在她轻柔的笔触间慢慢浸透我的思考。素净之中,我仿佛成了当时二十岁的简嫃,替她酿着甘甜的橄榄,大叫着“挽起袖来,我来酿”,还疯狂地替她举杯,邀着可爱的月亮。我感受到的是她内心最纯净的思绪——“不是画家,却希冀采撷生命的美丽,不是作家却习惯记录生活的感动”没有多么华丽的词藻,没有多么悲壮的情感,完全是一个二十岁女子淡淡的青春忧伤,以及泪痕未干的'湿润的优雅。

而丰子恺的画,那是他童年的回忆。他的年少,他的快乐满满融在那素色的漫画里。寥寥数笔,勾勒的就是大人怀里伸手拥向月亮的孩子,嘴里不停轻轻喊着要,还有那瞻瞻的车,阿宝的赤膊,篇幅不大的黑白画卷里,情感的表达不再被色彩所牵,那么直接,那么美得令人心醉,仅用几个小小的毛笔字说,喏,瞻瞻的脚踏车哩。笔墨虽淡,童趣犹浓!没有可歌可泣的大人物,没有彩色斑斓的画面,纯粹是年老之时的童年怀恋,以及为人父母记录儿女成长的满心欣慰。

不仅他们,还有更多人生生世世沉醉在淡色的优雅里。沈从文有他的边城,诗画山水里孕育得不是名门闺秀,而是那灵动的小兽物翠翠,干干净净的纯色布衣,一朵野花便是她发边最美的头戴;林徽因有她的江南,黛瓦粉墙,亭台水榭,还有那青石小巷里的清风细雨,转角长廊内的淡淡回风,都和那悠悠的林氏文字一起,成为摇曳在江南枝头永远的风景。

无论文字还是作画,就算是再素雅的表达,却也意味深长。素色,并不显弱于任何壮阔瑰丽的卷轴,它有着作者最单纯最干净的情感,有着关于人生最完好最本质的美丽与感动。漂泊在忽晴忽雨的墨色江湖里,温蓄的人儿以梦为马,永远随处可栖。

纯白的宣纸被水墨浸染,修行的素雅之美在人生间缓缓化开。

诗歌之美作文优秀篇八

虽说冬天的雪很美,让人很留恋。但春雪的美与乐,一点也不比冬天逊色。今年,我总算见识到春雪的美与乐!

那天早晨,我正躺在温暖的大床上,只听见爸爸在门外大喊着:“下雪啦!”听到这个消息,我迫不及待地从床上爬了起来,奔到窗前。看到窗外白茫茫一片,我不禁像诗人一般感叹了一声:“春雪真是太美了!”只见从地上,到花草上,到树木上,到高楼上,到处都铺满了雪。我想也许:虽然春姑娘已经来了,但是,雪姑娘还是担心冬爷爷遗留下的一丝丝寒气会把它们冻坏了,想给予它们“温暖”,于是,便为它们披上了一层白色的披肩。

再仔细看,这天空中还飘着雪花呢!这雪花还真顽皮。一会从屋檐上跳到窗子上;一会又从窗子上奔到地上;一会落到行人的肩上;一会飞到苍老的树上。它总是不停地跳着,当它跳累时,就随着风飘荡,飘呀,飘呀,渐渐地落在地上。

雪花停止了飘动,人们开始了行动。

当我来到楼下时,看见了一道道人们用铁锹铲出的道路。向道路的尽头望去,那些用铁锹铲出道路的人们还在继续铲着。他们把铁锹往雪里一插,脚一推,手一拨,雪就顺利铲出了,再把它往积雪里一倒……就这样,路上的积雪渐渐少了。人们不停地重复做着同样的动作,用自己辛勤的劳动,为别人铲出一条安全的道路,让行人走得安心,愉快。我越看越心动,很想去帮他们铲雪,没想到还有一个和我志同道合的伙伴也想去帮忙。我们一起向身旁的大婶要了一把铁锹,两手端着铁锹,开始铲雪活动。你一锹,我一铲,路上的积雪渐渐被我们铲完了,看着对方脸上流下的汗水,我不禁感到无比欣慰!

哦!这就是春雪的之美与乐!

诗歌之美作文优秀篇九

偶尔一眼把你寄存心底缠绵。

进入视线。

浅浅勾画素妆点点。

已是百花之冠。

赛似牡丹。

一身桃花颜。

桃花面。

牵动心弦。

我已被你娇容醉倒,丢在路边。

找不到回家的路线。

轻浅一谈。

爱恋。

一游便是无法离散。

缠绵与天地间。

白云爱上蓝天。

黑夜爱上繁星点点。

如此缠绵。

你是我不变的'诺言。

为你姗姗而来聚与流年。

雨中游览。

似蝶翩翩。

浅笑淡颜。

涂一世色彩斑斓。

绘画眉间爱恋。

桃花颜。

一道风景线。

雨中翩翩。

只为你一笑而疯癫。

那是温柔蔓延。

阳光灿烂。

你的脸。

三月桃花四月细雨缠绵。

走路翩翩。

进入视线。

那一眼。

不在转身记忆万年。

谱写流年。

爱恋。

思念不觉得孤独。

无眠也心安。

一笑为你而言。

心中牵绊。

你是水中白莲。

居淤泥而不染。

白如玉淡淡。

心中爱恋。

一笑陪伴。

默默欣赏你的容颜。

不会厌倦。

走着走着花开了。

那是你的笑脸。

春姑娘一般。

单纯。

美如一片绿甜甜。

看着看着睡了,赏着赏着醉了,赞。

只为你来,与流年。

一世情缘。

诗歌之美作文优秀篇十

我喜欢在夕阳残照之下。

驻足眺望古堡断壁残垣的苍凉。

象一个褪尽繁华的老者。

淡定地,从容地,无欲无求。

把千年的沧桑藏在心底。

以黄土地最原始的形象。

独语西风,独对夕阳。

千里黄沙,飞鸟贾道,兵戈铁马。

小小村落飘不散的炊烟。

黄土地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源。

就这样依次展开。

苍老的戏楼,裸露的`堡墙,衰败的宅院。

世世代代传承不息的勤劳和虔诚。

把久远的传奇留在了传奇的塞外。

一枝独秀的剪纸,高亢苍凉的秧歌,瑰丽的铁树金花。

灿烂了古堡文化,灿烂着古堡的久远。

古堡,这一方热土,这黄土地之魂。

塑造的神奇的千姿百态。

祖祖辈辈的勤老,智慧和虔诚。

鲜活地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朝代。

面对你,人们的心灵在震颤,在惊叹。

从千里之外而来的一拨又一拨游客。

向你致敬,向你朝拜。

走进古堡,与黄土地之魂相遇。

和历史对话,与先民纯朴的目光碰撞。

古堡苍凉,古朴,庄严之大美。

从历史的沉淀中鲜活起来。

逶迤而来,直抵人们的心底。

让我们久久沉吟,驻足回望,独语夕阳。

诗歌之美作文优秀篇十一

生活中是离不开色彩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色彩的身影,有时朴素,有时华丽,只有当色彩抹满的时候,生活才多姿多彩。

色彩谁都知道:白色干净清爽;黑色黯淡无光;红色喜庆洋洋;黄色艳丽活泼紫色,文静优雅;蓝色神秘沉着。在每个人心中,每种颜色都有不同的象征不同的感受:白色代表纯洁,黑色代表邪恶,红色代表吉祥黄色代表大气,紫色代表优雅,蓝色代表神秘。例如高端点的酒店,一般都用黄色金色做主色调,让人感到华丽高贵。春节的街上是一片红色,人人都想过吉祥年。很多文静的女生,都是穿着紫色的衣服,看起来很淑女。很多孩子的房间都是蓝色的,感觉很清爽,神秘感让孩子喜欢。婚纱,很多都是白色,象征着纯洁,而黑色也不代表邪恶了,而是有了绅士风度了。

有的人认为,生活是彩色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幸运和倒霉,它们代表着各种颜色。每天都是不同的颜色,谁也想不到明天会是什么颜色,不可能先把颜料抹上白纸。生活听不到你的祈祷,他只会悄悄的在你的纸上烙下一条清晰的痕迹,什么颜色都没有了。你只能努力的迎接生活的挑战,一次次打败他,改变自己的生活。

还有的人说生活是白色的。他们认为,生活一开始就是彩色的,每过一天,就会用一抹白色替代彩色。久而久之,生活就成了白色。

对,他们说的不错,只是个人的'感觉不同罢了。那大家呢?我觉得,生活既是彩色又是白色。有人问:“为什么?”他没有领悟到,生活的彩色难道就这样有了?难道你不做什么就得到了颜料?每一天要过得充实,哪怕是黑色,也是有收获的。如果日子就像白水一样流过,那就没有色彩。生活没有反复的。

你若心中有阳光,就会有七色虹!

诗歌之美作文优秀篇十二

李商隐的诗不受人、事、景、物之限,而是处处浸染着无端的悲思慨绪,隐含着一颗寥落、幽怨、缠绵悱恻而又似有某种追求的心理。他的诗是如同是艳丽抹上一层愁绪,于朦胧深处透出一丝光亮,感情的影子徘徊在诗行之中如烟似云,扑朔迷离,显露出他政治和人生追求上的失意和执意的矛盾心理。

(一)坎坷的人生经历。

十岁那年,李商隐之父卒于幕府,孤儿寡母“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虽在故乡,却如同外来的逃荒者。家世的孤苦不幸,病弱的身体,形成了李商隐易于感伤的性格,同时也促使他谋求通过科举来振兴家道。文宗大和三年(829),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不仅被聘入幕府,又帮他在开成二年(837)中进士。同年底,令狐楚病逝。李商隐于次年春入径原节度使王茂元幕。王茂元爱商隐之才,将最小的女儿嫁给他。当时朋党斗争激烈,令狐父子为中党要员,而王茂元被视为亲近李党。李商隐转依王茂元,在牛党眼里是“背恩”的行为,从此为令狐绹所不满。党人的意见,孤介的个性,使得李商隐一直沉沦下僚,30年中有20年辗转于各处幕府,远离家室飘泊异地。不由自主陷入到朋党倾轧的漩涡之中,政治上受猜忌和歧视,人格也受到极大诬毁,这巨大的精神压抑和心灵创伤使李商隐获得了刻骨铭心的悲剧体验,积郁了浓浓的一腔悲愤,也为其诗歌悲美意境形成奠定了基础。

早年的学道经历是李商隐诗歌呈现悲美意境的另一原因。唐自高祖起就尊崇道家。晚唐时期,学道崇道已成社会风气。李商隐正出生和成长在那个崇道的年代,无可避免的受到当时风气影响。在玉阳山学道时,他对道家经典《道藏》下过苦功,他还学会了道教中“秘决隐文”的表达方法。在学道过程中,有一个人对李商隐诗作甚至是爱情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就是李商隐一生爱着的女冠宋华阳。李商隐出没于千年道观,沉浸在《道藏》之类古籍中,为什么会引起一场爱情悲剧?究其原因,首先是晚唐社会的影响;其次是晚唐的道教分两大支金丹(又称外丹)与内丹(气功等)两派,都与房中术有关,天性颖悟,热爱生活的李商隐,在背诵这些典籍时,自然会萌动春心,向往爱情;再次是道观里有美丽的女冠,其中不少是豆蔻年华的美女,甚至还有皇家公主,而女冠宋华阳就是随公主入观的。李商隐正值青年时期,天天阅读房中术那样的书籍,又遇到了宋华阳那样美丽的女冠,产生恋情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于情于欲也是正常的反应。但道门中宗派林立,教规森严,所以,李商隐和女冠宋华阳的恋爱自然又变成不合法的。这是李商隐诗歌呈现悲美意境的根本原因。

时世、家世、身世多方面原因促成了李商隐易于感伤的内向型性格与心态。秉赋的才情、悲剧性和内向型的性格,使他心灵善感,而且感情异常丰富细腻。国事家事,春去秋来,人情世态,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得十分突出。种种不幸加深着他内心的沉痛,崇高美的事物在不断变化中的消沉、幻灭,引起了他的关切、彷徨和探索,这无疑成为他的艺术创造中悲美意境的特点。

(二)诗中的悲美意境。

李商隐以其特有的才情,创构出许多美丽空灵的悲情诗歌,其中有取材自神话传说、佛道故事的,也有现实和日常生活的。这些诗,意境迷离,诗势飘渺,诗语艳丽,诗旨沉博,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1.朦胧诗歌中的悲美意境。

李商隐的笔下往往是美的悲剧,充满了浓重的失落、怅惘与悲哀。透过悲美的意境,我们能看到诗人的理想,看到一颗寂寞追求的脆弱的心。朦胧的美学特征,使人读来如雾中观花,云中望山,留下了十分广阔的想象天地,令人陶醉。

如《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呤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是首传诵千古的诗篇,感情强烈且带有悲情伤感。诗中写到的爱情不但受到了封建礼教桎梏束缚,还加上了道教森严的教戒限制。首联以“相见时难”起句,以悲美的情感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心。从爱情方面言,相恋之人自然是“别亦难”,怎样的“别亦难”?诗人用“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意境来表达。暮春时节,百花调残。百花这象征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被摧残了,诗人用“百花残”的'意象来写它的“别亦难”。情人“相见”带来的是巨大快乐;分别随之而来的则是巨大的痛苦。“丝”和“思”是谐音,颔联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写情人手别后的缠绵悱恻的情感,比喻新颖、准确、易解,诗的艺术浓度也大大增强了。“相见时难”又“别亦难”,“东风无力”却“百花残”,“难”、“残”、“尽”、“干”、“寒”又表达了伤感的凄凉、萧瑟。全诗笼罩在悲美艺术境界之中。

诗歌之美作文优秀篇十三

相对晚唐诗歌,李诗是无可非议最具代表性的。李诗通过多种不同的写作手法,创造了诗歌的朦胧美,其让读者在品读中感悟似与不似、在品味中感受李诗的浑涵委婉。李诗的魅力就在这隐晦曲折、深藏内敛间给人以揣度和探寻、咀嚼与回味。在此,就李诗的朦胧美与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探讨,知研究李诗的太多,个人虽提出了少许的纯个人看法,但仍感觉停留在基本层面的探讨,所以倍期得到更多指教。

朦胧美,在所有艺术的审美形式中都存在,不论绘画、书法、音乐、文学乃至真实的人际交往方面,都普遍存在着。引用我们所知的关于朦胧美的说法,“画家说: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哲学家说:距离产生美;诗人说,诗贵在浑涵委婉,书法家说,书贵气韵神采;音乐家说,音乐贵在飘逸空灵。”

而作为诗歌的朦胧美,个人认为既要囊括画家的眼中隐约美、哲学家眼中的距离美、书法家眼中的虚幻美、音乐家眼中的飘逸美,当然更要淋漓尽致地体现诗的婉约美。文字在似与不似间游移,而诗人的情感却可以在读者身临其境时切身体悟。朦胧美是诗歌美之极致,而读者更要懂得美的朦胧,否则,会因为读不懂、解不透而与好诗失之交臂,真正的好诗,在你读不懂、解不透中你能够体悟其意境,在意犹未尽中陶醉,然后领悟其美。而李商隐的诗歌,就堪称朦胧美的典范,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作为晚唐诗歌的代表人物,李诗完美集合了隐约之美、距离之美、虚幻之美、飘逸之美和婉约之美,综观李诗全集,个人做如下阐述。

景为情铺,似有还无,心境尽显,品读间感触文字隐约之美。

我们知道晚唐诗歌比较注重艺术形式上的精雕细琢,内容集中在情感的抒发方面,以哀怨悱恻为美,以悲凉萧瑟为美,以淡泊情思为美,以幽艳细腻为美,追求韵外之致。李商隐作为晚唐诗歌的代表人物。时下社会对他的创作影响也相当大,在混乱晚唐的社会中,宦官专权、藩镇跋扈,而他更是身处牛李党争的漩涡之中,而诗人的笔触更是感受着自我处境,忧郁、悲凉、哀怨等心境自然流露。所以写出了悯时伤己、寄寓自我之佳作。其作品或景为情铺,似有还无,隐约但能让读者感受体悟。

诗人在《赋得月照冰池》中同样景为情铺,用了“皓月方离海,坚冰正满池。金波双激射,璧彩两参差。影占徘徊处,光含的皪时。高低连素色,上下接清规。”此景致与其后的“顾兔飞难定,潜鱼跃未期”突显了自己是时心境。我们从文字间能够体悟诗人隐约其中的彷徨、忧郁、悲凉和对未来的无望。说诗之美,更觉美得凄苦悲凉,对读者来讲,更也饱含同感的恻隐。同样的感觉在《春风》中也能够体会,其“我意殊春意,先春已断肠”,更是让人无限感慨。可以说,在诗人流传下来的近600首诗中,不论是时政咏史、抒怀咏物、应酬交际,或者是他的爱情诗,读者都能够感受其隐约之美。在时政方面,他或借用历史题材、或引用典故反映时下社会,如《有感二首》;抒怀方面,他通过咏物或表达心中抱负无法实现、或抒发自身的忧郁凄楚,如《安定城楼》“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都表达了他自己是时心境;其在感情诗方面,隐约之手法更是用得出神入化,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应酬交际方面,《梦令狐学士》等诗作将其对令狐家之情感进行了适当地表述。其实,隐约美在我们看来,是一种潜在的、内敛的美感,从文字上来看,可能会有直陈的内容,但真正让读者体会的,是深层的、内在的诗意美。在这方面,李商隐诗让我们有深刻的体会。

凄冷景象,尤如身临其境,历历其中,这份感伤,感受了诗的距离之美。

晚唐描写情爱的诗歌很多,和李商隐合称“温李”的温庭筠、合称“小李杜”的杜牧等都有不少情爱佳作。而相对来讲,在李商隐流传下来近600首诗中,我们认为情爱诗不占多少比例,但读者真正最为耳熟能详的,其实还是情爱诗。感受李商隐诗的距离美,最适合的方式就是认真对其情爱诗的品读和解析。其中最让我们刻骨铭心,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等名句。距离之美,我更多趋向于认可“痛并感受着”,读者与其诗的距离远近决定你对其诗之美体验的多少,你能够感受诗中人的距离,在切身体会中亲历他们离合的苦痛,而能让你感同身受,那就是诗的至美。

李商隐能够让今天的读者共鸣,或者源于古今情爱等同,对情的期待同趋唯美,所以也能够体会爱恋深切时,双方在相见、钟情、相思、携手乃至共剪西窗烛的期许方面能够产生共鸣。无论是《夜意》中的“帘垂幕半卷,枕冷被仍香。如何为相忆,魂梦过潇湘”;还是《凉思》中“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其实都可以在现代人中引起共鸣。想必“枕冷被仍香”,对伊人痴情的感觉仍在回忆中,而后在《凉思》中却透出的是担心、怀疑,想必成就这样通古今之情感的,就是不变的真情的共鸣。距离之美,源自诗中人,在其诸多无题诗中有足够体现。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等佳句,都无处不散发出李商隐诗的距离之美。

渲染气氛,激发想象,创造了缠绵悱恻的情调,成就了诗的飘逸之美。

李商隐诗歌飘逸之美,从实质上讲,我更赞同的是李商隐对句法、章法和结构的把握,其诗风飘逸,虽处境常凄苦,但对文字运筹帷幄,写作中常常运用比兴等手法,渲染诗歌的气氛,让读者也思绪翩跹。飘逸之美仅针对诗歌本身,而不代表诗人的洒脱。恰恰相反,诗意的飘逸反衬着他现实的不如意,如“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恰恰表达着诗人对未来的绝望和无可奈何。

就诗歌本身来讲,美的重要标准包括与读者共鸣的程度,所以我只能撇开诗人在当时处境是否是美,我们探讨的是诗作的美。李诗飘逸之美,甚至已经达到了一定境界,甚至当他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时候,我们能够感觉文字入心,甚至如亲历其时,感其嗟叹。

思想无疆,寄托精神,那份凄苦更能切入心扉,品读诗的虚幻之美。

我这里说虚幻之美有两个方面,一是李诗文字体悟出佛道的虚幻,二是其对现实世界感受的虚幻。其实,这虚幻皆为悲凉无奈、我们说美,更在于诗句对读者的情感撼动。

首先,唐代对佛道的信仰比较普遍,我们知道有唐玄奘西行求法的故事。其实,在整个唐代,人们对佛道都非常信奉。当然,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我们也能够更多体会。就李商隐本人来讲,其在青年时期曾在玉阳山修习道术。当他痛苦无助凄凉沦落时,虚幻之佛道成为了其精神寄托,当其妻亡别后,李商隐更是坦承“三年已来,丧失家道。平居忽忽不乐,始克意事佛。方愿打钟扫地,为清凉山行者”。(自《樊南乙集序》)。佛道之学或许可以消融李在现实中的不如意,以表达诗人心中的想往和寄托,如“贾生兼事鬼,不信有洪炉。”(自《异俗二首》)以及“闻道神仙有才子,赤箫吹罢好相携”(自《玉山》)等,相关的诗句还有好多。

再说诗人对现实世界虚幻的感受,在其诗作中,对自己所处现实的不如意却无可奈何,感受现实的虚幻,诗人唯有认命的叹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自《登乐游园》),我们体会夕阳西下的画卷,这眼前如画的景致是现实的,而从实到虚,诗人没有感觉明天朝阳的升起,觉得“只是近黄昏”,想到稍后的夜幕,诗人倍感凄清。同样的感觉,我们还能够读到“何当巧吹君怀度,襟灰为土填清露”(自《烧香曲》),细细品读,我们能感受这份凄凉之美。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李商隐不愧为情诗圣手,爱得深切、爱得肝肠寸断、爱得淋漓尽致却欲言又止,那种情至飘缈却不用直陈,这份情爱,就是读者也涕泪交织,何况心上之人乎。好个刘郎之比,用相思之迷惘道出了对未来情爱的虚幻。

字字情思流淌,如涓涓心泉,读者会同感同悲,尽显诗婉约之美。

说起李诗的婉约美,那就不得不谈李商隐的情感诗,我们通常都认为无题诗是李商隐情感的载体,其诗风形象、细腻、含蓄、深刻,用隐晦的笔触表现诗人微妙复杂的内心情感。在这里,我不谈论李商隐的爱情,但不得不说他有关情爱诗歌的婉约。我们可以认真感悟《柳枝五首》、《夜雨寄北》、《锦瑟》、《重过圣女祠》、《燕台诗》、《碧城三首》、《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河阳诗》、《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以及他众多的无题诗。我们可以读到“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这样感人千古的名句,其情其景怎不催人泪下,这样的婉约,极尽缠绵之美;在《柳枝五首》中,读者尽可品味“画屏绣步障,物物自成双。如何湖上望,只是见鸳鸯”。情深爱重,相思浓浓,诗人内心情感流溢于笔触,但仍是言语间点到即止;当读者明白“鄂君怅望舟中夜,绣被焚香独自眠”(自《碧城三首》)的清寂,感受“巴西夜市红守宫,后房点臂斑斑红。堤南渴雁自飞久,芦花一夜吹西风”(自《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的孤独,也许更能够明白婉约的文字间潜藏着诗人炽热的情怀,这份婉约,是无奈,抑或更是期待;李诗的婉约美,确切地讲,此婉约更趋于凄婉,与其说与他的生世相关,不如说与整个晚唐社会的历史现实相关。

综上所述,李诗的朦胧美我们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去作解读,此朦胧美,缘于读者融于诗中,亲历其境而感同身受,在同悲同感中,我们实际已经陶冶于文字的美。

注:个人没有认真就其朦胧的历史成因作太多阐述。但诗人是成长在现实生活中的,最终来讲,其“朦胧”是因时代的因素更多,文字终究会包含时代的烙印。

诗歌之美作文优秀篇十四

整个冬天,最令我兴奋的便是下雪了,站在窗边,看窗外那一树梨花,早已凝聚成树的一部分。突然,一个孩子走到树下,蹑手蹑脚地,将树轻摇,顿时花瓣四处飞舞,花落满地,也钻进了那孩子的脖子里,他惊叫着跑开,给我留下一个欢乐的背景。雪是美的,它不似冰雹的猛烈,也不同于细雨的浪漫,薄雾的迷人。雪,拥有自己独特的洁静。它不似荧光灯刺眼的白,也不同于纸的柔韧,盐的凝聚。雪的白,软软的,令人心安。

我匆匆披上外套,冲出家门,跑进雪中。啊!风真凉,像小刀一样划在脸上。“嘎吱嘎吱”清脆的响声从脚下传来,那美妙的声音令人心旷神怡。我缓缓伸出双手,接住一片雪花自己欣赏。无奈手中藏不住这宝物,不一会,便化作了一滩冰凉。

走在大街上,汽车失去了往日的喧闹,鸣笛声、刹车声不知何时也没有了,都缓慢地前进。行人都裹着围巾,来来往往,清洁工身着橘红色的外衣,肩头上沾着一层薄雪,手中的雪铲有规律地上下舞动,在空中扬起一道道漂亮的弧线,成为别样的美丽风景线,原来是清洁工在道路上洒融雪剂。远处的房屋,树林,甚至天空,在薄雾中朦朦胧胧的,似给这座城市笼上一层轻纱。

雪花在空中,飘啊飘,我被它的美深深吸引了。

诗歌之美作文优秀篇十五

我站在风中。

静静地望着你。

片片叶子飘落下来。

这一刻。

似彩蝶在飞。

似婴儿投入母亲的怀抱。

我听见。

在飘舞的瞬间。

在落地的时刻。

那薄如蝉翼的窸窣声音。

似一首温婉的歌轻轻吟唱。

一个又一个或美丽或平常的故事。

爱过了。

恨过了。

笑过了。

伤过了。

当叶子离开枝头。

一切都化作了浮云。

放空一颗心。

心静如禅。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

在这空旷的山野。

在如此安静的林间。

静看落叶翻飞。

轻轻地倚靠在你身旁。

与你对话。

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情。

没有什么能阻止落叶的选择。

那是它对根的依恋。

是生命的旅程。

是四季的轮回。

告别曾经的鲜艳。

告别美丽的年华。

化作淤泥无怨无悔。

去拥抱新的生命。

为来年的一树新绿。

脚下,是厚软的落叶。

抬头,见几米斜阳。

柔和地照射在你残留的叶上。

甚是好看。

永恒的美丽!

梁玉静||北京。

诗歌之美作文优秀篇十六

没必要敬畏名山大川,

没不要去赞叹大漠孤烟,

你就是你,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差;

自信之于人生,

就像是生机之于花朵,

是一种灵魂的'力量;

自信,

是成功的先驱;

自信,

是羞怯的消除剂;

自信。

摆脱困境的长矛;

自信,

是开拓精神的后盾。

诗歌之美作文优秀篇十七

雪,纷纷地飘着庭空月无影,梦暖雪生香。像天堂的小天使,舞着轻盈的翅膀,在空中打着旋儿,悠悠地,悠悠地降落人间。

她悄悄地飘在树枝上,落在草地上,把大地母亲装扮得异常美丽.我不禁要惊诧于她那神奇的画笔,将世界着上了这般冰清玉洁的色彩。

她调皮地落在孩童那冻得通红的鼻尖上,化为雾气,将欢笑送得很远很远.。

她又留恋在娇艳的红梅上,欢飞在青翠的松林间.。

最后,她累了,于是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广阔的天空,紧紧依偎着小草、泥土,和大地融为一体,孕育着新的生命。

我静静地坐在草地上,享受着那一份独特的感觉。

柔柔的雪花轻抚着我。我禁不住伸出舌头捕捉她那离合的身影,啊,真凉,一股甘甜直沁心脾。

抬头仰望天空,洋洋洒洒的雪花好似一张洁白的网.飘动的沙,罩住了山,笼住了树,覆盖了一切的一切。一时间,世界变得这麽至纯至美。

白雪呀,你是上帝的天使,人间的春神。我的心灵追随着你飞到了天堂,善良.美丽,纯洁在这里得到了升华。

诗歌之美作文优秀篇十八

诗人政治与人生的坎坷,情感的郁积和灵魂的无以聊赖,形成了李商隐悲叹感慨的心态。

李商隐的诗不受人、事、景、物之限,而是处处浸染着无端的悲思慨绪,隐含着一颗寥落、幽怨、缠绵悱恻而又似有某种追求的心理。他的诗于朦胧中透出一丝光亮,感情的影子徘徊在诗行之中如烟似云,扑朔迷离,显露出他政治和人生追求上的失意和执意的矛盾心理。

(一)坎坷的人生经历。

十岁那年,李商隐之父卒于幕府,孤儿寡母“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虽在故乡,却如同外来的逃荒者。家世的孤苦不幸,病弱的身体,形成了李商隐易于感伤的性格,同时也促使他谋求通过科举来振兴家道。文宗大和三年(829),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不仅被聘入幕府,又帮他在开成二年(837)中进士。同年底,令狐楚病逝。李商隐于次年春入径原节度使王茂元幕。王茂元爱商隐之才,将最小的女儿嫁给他。当时朋党斗争激烈,党人的意见,孤介的个性,使得李商隐一直沉沦下僚,30年中有20年辗转于各处幕府,远离家室漂泊异地,不由自主陷入到朋党倾轧的漩涡之中,政治上受歧视,人格也受到诬毁,这巨大的精神压抑和心灵创伤使李商隐获得了刻骨铭心的悲剧体验,积郁了浓浓的一腔悲愤,也为其诗歌悲美意境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早年的学道经历是李商隐诗歌呈现悲美意境的另一原因。唐自高祖起就尊崇道家。晚唐时期,学道崇道已成社会风气。李商隐正出生和成长在那个崇道的年代,无可避免的受到当时风气影响。在玉阳山学道时,他对道家经典《道藏》下过苦功,他还学会了道教中“秘诀隐文”的表达方法。在学道过程中,有一个人对李商隐诗作甚至是爱情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就是李商隐一生爱着的女冠宋华阳。但道门中宗派林立,教规森严,所以,李商隐和女冠宋华阳的恋爱自然又变成不合法的。这是李商隐诗歌呈现悲美意境的根本原因。

时世、家世、身世多方面原因促成了李商隐易于感伤的内向型性格与心态。禀赋的才情、悲剧性和内向型的性格,使他心灵善感,而且感情异常丰富细腻。国事家事,春去秋来,人情世态,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得十分突出。种种不幸加深着他内心的沉痛,崇高美的事物在不断变化中的消沉、幻灭,引起了他的关切、彷徨和探索,这无疑成为他的艺术创造中悲美意境的特点。

(二)诗中的悲美。

李商隐以其特有的才情,创构出许多美丽空灵的悲情诗歌,其中有取材自神话传说、佛道故事的,也有现实和日常生活的。这些诗,意境迷离,诗势缥缈,诗语艳丽,诗旨沉博,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1.朦胧诗歌中的悲美。

李商隐的笔下往往是美的悲剧,充满了浓重的失落、怅惘与悲哀。透过悲美的意境,我们能看到诗人的理想,看到一颗寂寞追求的脆弱的心。朦胧的美学特征,使人读来如雾中观花,云中望山,留下了十分广阔的想象天地,令人陶醉。

如《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从意义结构看,诗人对瑟存在的理由发出疑问,继而对人生目的`质疑,接着又探究了梦境与现实的相对性,蝴蝶与杜鹃就是这样的典型例。随后,又表现出人生悲剧的情景,而这种情景是通过流泪的珍珠和锁于烟雾中的不可得到的玉体现出来的。最后,道出自己的惆怅感。诗中用语的锤炼很值得注意。“锦”这个词,不仅具有视觉上的感染力,还代表着富丽堂皇。“锦瑟”意味着幸福,意味着人的青春年华。“瑟”、“蝴蝶”、“杜鹃”“珍珠”、“玉”是诗中的关键词,“瑟”是这首诗的主要象征物,即可代表婚姻,也可代表人生。蝴蝶象征人生的转瞬即逝、扑朔迷离。杜鹃象征着悲剧性的婚外恋爱。珍珠或者代表分离的情人,或者不被赏识的才华,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玉,很可能象征着追求不到的物或理想,这一切都在朦胧美中体现了一种悲美的意境,通篇体现出作者的伤感之情。

2.含蓄诗中的悲美。

李商隐的诗幽美含蓄,他致力于情思意绪的体验、把握与再现,用以状其情绪的多是一些精美之物。诗歌表现采取的是幽微隐约、迂回曲折的方式,不仅无题诗的情感是多层次的、含蓄的,而其他一些诗也常在悲美意境中表现得幽深含蓄窈渺。

如《春雨》:“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畹晚,残宵犹得梦依稀。玉咸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诗歌中为所爱者远去而“怅卧”、“寥落”、“意多违”的心境是一层情思;进入寻访不遇,雨中独归情景之中是又一层情思。设想对方远路上的悲凄,是一层情思;回到梦醒后的环境中来,感慨梦境依稀,是又一层情思。雨丝、灯影、珠箔等意像,美丽而细薄迷蒙,加上情绪的暗淡迷惘,诗境遂显得凄美幽约,处处在含蓄美中体现出悲美意境。

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不是纯客观的,而是通过世界观的折光来感受和反映客观事物。正因为每个诗人都有各自的主观因素,所以他们在反映客观的自然景物中便显示不同的创作个性,创造出不同的意境。而李商隐的悲剧命运,便使得其诗中充满了悲情伤感,创造出了悲美意境。然而,李诗的感伤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伤春悲秋,而是生发出一种人生感慨,其中既包含了对美好事物衰减的深深惋惜,也包含了诗人对生命、光阴的无限珍惜和依恋,蕴含诗人对时代、社会、人生的思考。

李商隐出生寒素之家,挣扎在沦贱艰虞的处境中,在大半生的幕僚生涯中,一方面饱受孤寂、飘零之苦,一方备受受感情的煎熬,中年又遭受丧妻之痛。这种漂零落泊,情无所依的孤寂生活,使他积郁的悲愤之中更添一份悲情哀怨。情感世界深处的冷寂是诗人悲美意境形成的重要原因。情感因素往往是心态的核心因素,而诗人情感郁积得既深又广,这也就必然导致李商隐悲美创作的情感内聚力不断增强,进而对他诗歌的悲美意境产生持续不断的作用力。

诗歌之美作文优秀篇十九

早晨,我醒了,出去散了一会儿步,这才发现,秋天是一个金色的世界。走着走着,一片菊花花瓣轻轻地飘落,乘着降落伞,落在了我的手心里。仔细一看,它又红又橙,橙里透红,菊花很薄,是桃形的。再往上看,犹如一座橙色的'宫殿,上面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时间一转眼就到了中午,我来到了草地上,小草宝宝穿上了睡衣,躺在大地妈妈的怀里熟睡。远远望去,如同一个金黄色的地毯。在一片金色的世界里,只有菊花树在挺立,它就像一个男子汉一样。我一次又一次的观赏菊花,因为:“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到了晚上,吃完了月饼,拿着凳子出来赏月,那空气真舒服,看着皎洁的明月,秋月如同一个大圆盘。静静地坐着,享受着秋月的银辉。

晚上睡觉了,心里还不时的想起那美丽的菊花,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在金黄色的世界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