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诗经燕燕的心得体会如何写 古诗燕来的感受(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3 22:14:28 页码:11
诗经燕燕的心得体会如何写 古诗燕来的感受(5篇)
2022-12-23 22:14:28    小编:ZTFB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推荐诗经燕燕的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1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18、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2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两》)

3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3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3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3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3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36、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3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3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4o.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晏子春秋》)

41、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4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4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4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

46、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孟子·告于下》)

4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48、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4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5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苟子·劝学》)

推荐诗经燕燕的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

2、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了解赋比兴的手法体会其艺术效果。

3、把握《氓》的情节和主题,理解人物形象,分析悲剧原因。

4、培养自主学习,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能够准确地诵读本诗,并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通过阅读注释来自己翻译课文。

3、《氓》是一首叙事诗,理清诗歌的叙事情节是个重点。把握人物形象,分析悲剧原因。

教学难点

了解赋比兴的手法在诗中的表现,体会其艺术效果。

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诵读法、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诗歌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一朵奇葩,无数的诗人用真情浇灌它,用心血哺育它成长。它是心灵对现实最纯洁的回答,是心灵与心灵碰撞的最智慧的火花。“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这种最古老的文学样式,素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称。这个世界,一切都可以老去,惟有诗歌永存。

今天我想考考大家,“风骚”一词是什么意思?一指人举止轻佻;如“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卖弄风骚”等。二泛指文学修养;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那么最初的意思是什么?它是两个词,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风是指《诗经》的《国风》,骚是指屈原的《离骚》。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现实主义的《诗经》和屈原浪漫主义的骚体作品交相辉映,并称“风骚”。这两部都是经典的文学著作,分别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这个单元我们将对这两部作品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诗经》两首中的《卫风氓》。

二、看课下注释,把握重点信息,请同学简介《诗经》,教师补充。

《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由周王朝通过各诸侯国的协助进行采集,然后命乐师整理、编撰而成的。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五经》中以《诗经》最有文采。韩愈《进学解》:“《诗》正而葩”。“葩”,此作华丽有文采解。后来《葩经》被用作《诗经》的代称。《诗经》的诗歌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诗经的段落称之为“章”)。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民间的歌谣,就像我们现在所说的流行歌曲或者山野传唱的民歌。

“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就像奥地利歌剧一类的高雅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共40篇)

《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

赋,即直陈其事;指铺陈排比,也可以是直接铺叙,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

例如:、《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比,即比喻,就是打比方;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

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即即景生情、托物兴感,由具体事物引发想象和联想。兴也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以《关雎》为例。

“风”“雅”“颂”是《诗经》的三种艺术表现形式,“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合起来被称为诗经的“六义”。

孔子曾经这样评价《诗经》,“《诗》三百,一言以蔽之,谓之‘思无邪’”。

一、第一教学板块dd诵读:了解诗意,理清情节。

1、放录音

第一遍,让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节奏。

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

2、字词正音,指名学生朗读。

3、教师总结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诵读时要注意,《诗经》是典型的四言诗,它的节奏韵律非常明显,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4、可再指名同学朗读,大家指正。

二、根据课后的注释来翻译课文,梳理课文的行文思路。

1、学生轮流翻译课文。

2、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每一章写了什么内容?请用简介的语言概括。

交流点拨课文的行文思路。

板书小结:参考一参考二

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赋)第一节许婚

第二章:相思相恋占卜结婚(赋)第二节迎娶

第三章:以桑为比劝诫痴女(比兴)第三节劝诫

第四章:以桑为比控诉移情(比兴)第四节控诉

第五章:倾诉苦楚表达悔恨(赋)第五节反省

第六章:回顾甜蜜表达决绝(赋比兴)第六节决绝

《氓》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情、议论。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手法。全诗分六章,每章十句(十个分句,可分成五个复句)。

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是一个热情、温柔的姑娘。

第三、四、五章追述婚后生活。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四章,以兴起,概说“三岁食贫”,“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下面是全诗叙事结构和感情基调。

三、分析人物形象,体悟情感

1、学习“恋爱”部分

(1)指名学生朗读。

(2)教师提问:在第一节中,诗作的叙事节奏颇似电影蒙太奇手法,选取了三个视觉效果极强的场面来表现。请用简炼的语言概括出这三个场景。

点拨:初次相逢定情相送约期相别

(3)提问:在这些场景中表现了两人什么性格?姑娘与心上人约定了婚期,在漫长的等待中,姑娘是什么样的表现?

点拨:男青年急躁、任性,姑娘则温柔、体贴。

“乘彼垣”等六句绘声绘色地描述了热恋中的少女的心理及表现。

“复关”大概是男青年的居住地。姑娘一会“泣涕涟涟”一会儿“载笑载言”,足见对男青年的思念及深情。恋爱中的姑娘是那样的天真、活泼、热烈。

(4)提问:“尔卜尔筮”等四句表明恋爱终于有了结果。这是一段怎样的姻缘?

点拨:神灵显示,这是一段天赐良缘。“以我贿迁”,娘家以丰厚的嫁妆祝佑着女儿的幸福。姑娘带着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嫁给了男青年。至此,一个完整的叙事段落结束。

(5)让学生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8226;这一段的感情基调如何?从女主人公的这段回忆来看,她的婚姻是否像我们经常看到的那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

点拨:#8226;(板书)感情基调:热情、幸福

#8226;不是。从她的回忆看,二人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6)要求学生朗读一、二节。

2、学习“婚变”这一部分。

(1)小组朗读这一部分。

(2)提问:这一部分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手法?

点拨:议论、抒情。

(3)提问:第三章和第四章在总结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概说自己的婚后生活前先用了“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诗句,这属于一种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点拨:比兴的.艺术手法。

(4)提问:比兴的艺术手法我们在初中就学过,请同学们回忆一直,举一两例并说说比兴手法的特点。《氓》中的比兴句应该怎样理解?用比兴的好处是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关雎》《蒹葭》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d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濉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b。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及“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比兴句。

第三章以传统的比兴的开头,先以葱茏的茂盛的桑树写照自己的青春,继而又以诱人的桑葚比喻令人沉醉的爱情,把恋爱中的少女比作贪食而快乐的小鸟,谆谆告诫之:不能沉溺于爱情。否则,结局悲惨,悔之晚矣。

第四章紧承上节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开头就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树木的枯萎凋零比拟流年带下走了的青春,曾经光彩照人的少女在岁月中蹉跎了美丽的容颜。再加上婚后长期过着贫困的生活,被弃的命运此时却降临到了她的头上。

这两处使用比兴手法的好处有:

结构上:①在叙事中插入比兴句,使叙事暂时中断,这样就避免了叙事的平铺直叙,一览无余;②所插入的比兴句在内容上又起了暗示作用,读者能从中意识到女子的婚后生活并不美满,因此,叙事的线索似断实连;③诗的前半部分写婚前,后半部分写婚后,中间的比兴起过渡作用。

内容上:①比兴句唤起人丰富的联想。“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一般认为它们分别比拟女子容颜的润泽和衰老,并相应地推测女子年长色衰是“氓”变心的重要原因。不过,也不妨理解得宽泛些,比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如同女主人公和“氓”之间情意浓密时;“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的景象,则如同两人感情枯竭时。②用女子很熟悉的桑树作比,与女主人公劳动女性的身份非常切合(从“抱布贸丝”一句来看,她养蚕做丝),富于生活气息,同时还暗示了她的勤劳。

三、四章用起兴的诗句,以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的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5)提问:第三章在行文上有什么作用?

点拨:由前两章的叙事转入这一节的抒情和议论,在读者心理上造成了明显的停顿和隔离。暗示着女主人公悲惨命运已经开始。

(6)提问:结合文章的三、四、五章考虑:女主人公用抒情兼议论的方法回顾了自己几年的婚姻生活及自己婚姻失败的原因,她的思想感情如何?

点拨:(板书)悔恨、沉痛、但是不哀伤。

(7)齐读这一部分。

3、研习“决绝”部分。

(1)指名学生朗读。

(2)提问:女主人公通过上文的回忆、自省,在这一章她做出了选择,什么样的选择?

点拨:“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3)这反映出她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点拨:(板书)清醒、刚烈。

(4)提问:同学们可议一议,想一想,这一章用的是什么样的写法?

点拨:对比(板书)

(5)提问:把什么同什么作了对比?

点拨:将昔日的“信誓旦旦”与今日的结局作对比。

(6)关于运用对比的手法,在文中的其他章节还有多处,请同学们找一找,试举几例。

点拨:

#8226;氓婚前与婚后的态度形成对比。伪装忠厚――喜新厌旧

#8226;女主人公与氓对婚姻的态度形成对比。深情专一――二三其德

#8226;女主人公婚前婚后的性格形成对比。温柔软弱――清醒刚强

#8226;女主人公婚前婚后的思想感情形成对比。幸福甜蜜――悔恨沉痛

(7)齐读第六章。

4、提问:从文中,我们可看出女主人公什么样的形象特点?你是如何体会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的?

点拨:(板书)勤劳、善良、温柔、贤惠、坚强。

恋爱时的情深意切dd婚变中的委屈求全dd被弃后的伤情无奈dd觉醒后的清醒刚烈

5、提问:文中三次出现了“淇水”每次出现有什么不同,反映出人物怎样的心境?

点拨:“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这是恋爱时,两情依依的甜美;“淇水汤汤,溅车帷裳”,这是婚变后形单影只的凄楚;而“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更是被弃后撕心裂肺的哭诉了。同一条河,映衬出的是不同处境中同一人物的不同心境,

6、提问: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你认为“氓”是个什么样的人?

点拨:诗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位善良、热情、坚强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她热情、活泼的女性,她不顾家庭的反对,没有过高的物质要求,和“氓”自由恋爱,结为夫妻,她勤劳、淳朴、不畏贫苦,与“氓”结婚后,真诚地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氓”身上。然而婚后丈夫对她日甚一日的暴虐和欺侮,使她“及尔偕老”的愿望完全破灭了,她由忍耐、不平而转为怨恨,终于发出痛楚的呼喊。诗中表露的她的怨恨更多于悲伤。使我们看到封建社会中妇女所受的压迫和欺凌。女主人公的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这是由社会特点决定的。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都很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都维系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男主人公“氓”可以说是男权社会时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在求婚时,他对女主人公的感情是真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女主人公容颜的渐衰,他的爱情也随风而去,全然不念往日恩爱,无情的遗弃了妻子,是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的、始乱终弃的人。他以虚假的热情欺骗了淳朴的少女,用谎誓空咒赢得了女子的信任,旦骗取到手,便露出了卑劣、凶暴的本相。

7、谈谈你学完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感想?

四、课堂总结:

全诗大致按事实发展的过程叙述这一悲剧的始末。第三章为全诗的转折,诗中肯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运用比兴的艺术手法及对比的手法,将抒情、叙事、议论熔一炉而增加了叙事的感染力和抒情的深度。全诗韵律和谐,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她的遭遇值得我们同情,她的人格值得我们尊敬,而男青年的作法则应遭到我们的唾弃。

推荐诗经燕燕的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维夏

——《诗经·小雅·四月》:四月维夏,六月徂署。

此句是指人间四月开始初夏好时节,进入六月酷暑炎天就到来。其中维夏就是夏天开始,也就是立夏,用来给女生取名,十分活泼好听。

宛央

——《诗经·秦风·蒹葭》: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寓指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提取宛央一名,寓意婉转、温婉、柔和的意思,还有温婉和顺、落落大方之意。

美清

——《诗经·齐风·猗嗟》:猗嗟名兮,美目清兮。

这人长得真精神,眼睛美丽又清明。其中美清二字就是指的美丽,而又清秀的意思,十分小清新的女生名字。

荟蔚

——《诗经·曹风·候人》:荟兮蔚兮,南山朝隮。

此句是指云蒸雾罩浓又密,南山早晨云雾多。其中荟字读作huì,是指草木繁盛的意思,蔚字是指茂盛、盛大之意,荟蔚二字是指云起蔽日,阴暗昏沉貌。用于人名寓指清新文雅。

柔嘉

——《诗经·大雅·荡之什》: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

此句是指说话开口要谨慎,行为举止要端正,处处温和又可敬。柔字从木,矛声,本义指树木可曲可直,那里指柔和、柔美之意;嘉字是指善、优的意思,柔嘉一名寓意柔和美善。

予月

——《国风·王风·扬之水》: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扬之水,不流束楚。

此句是指想念你啊想念你,哪时我才能回到故里月指代月亮,也代表温和完美,予字是指给,也指我;予月一名清新好听。

推荐诗经燕燕的心得体会如何写四

基本上我们会的诗经里的就是那几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估计能把关雎,蒹葭全部背出来的都不多了,至少在我这个年龄是这样吧,实在也不能责怪我们,要知道我们向来是受考试教育,这些与考试无关的东西上课的时候自然而然就被忽略掉了。就算我自己现在看这样的内容都会觉的实在是枯燥无味,因为这些跟我们的平常生活毫无联系,我们生活中不需要用到这样的知识。只是,如果慢慢的去读那一个个字,一个个字去用自己的想象去幻想这些故去的祖辈留给我们的语言的时候,莫不为之震撼。

喜欢关雎,就是因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喜欢蒹葭,也是因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七月留给我的是“春日载阳,有鸣仓庚”的绚丽,是“九月蟋蟀入我床下”的趣味。想想家乡的水鸟,想想河边的水草,感谢我有一个家园,可以让我最起码知道这些东西,能够透过诗经的语言,来看到语言之外诗情画意的存在。而我读不懂的,大概也是因为读不懂诗中的语言环境。砍砍伐檀的场景,公刘生民等周王朝的史诗我也不懂。体会不到诗的语言环境,总感觉和诗歌有一层隔阂,所以读不出韵味,也是正常。“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我不知道如果没有见过桑叶的由绿到黄,怎么理解被抛弃的女子的无奈和悲苦。“我徂东山,慆慆不归”,如果没有经历过战争和离乡,又怎么理解征夫怀乡的惆怅。

古老的诗歌,主题无非爱情,战争,思乡和田园。我们这一代,

是幸福的一代,没有经历过战争的苦难,没有经历过国破家亡的悲伤。这种没有痛楚的经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审美感知能力。“土国城漕,我独南行。”如何的依依不舍都将离去。你能够了解吗,我非常羡慕那些能为我们的王挖土筑城的人。是的!他们的确是非常辛苦,但是,当他们从天没亮,做工做到夜晚,觉得非常劳累的时候,他们能够回家。他们有家可归。

即使,即使??每天吃的只是野菜粗粮,那碗野菜汤也是他的女儿去采摘,他的妻子细细地洗过,他的儿子清晨去砍柴,他的母亲守在灶台边添柴加火。一家人一起用力,熬出这碗浓汤,然后耐心地煨着,在夜幕降临的时候,点着烛火等他归来品尝。

他们再苦再累,毕竟可以留在故土,每天可以见到家人,喝一碗野菜汤,就是死了,魂魄也能安然。而我,必须要远涉千里,去赴那死亡的盛宴。“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或许,有幸我可以不死吧。可那时我已经白了鬓发,像道路边老了春心的杨柳,再也舞不动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他们哀伤的声音,像一双无形的手,一刻不歇地揉搓我的心,让它始终褶皱,不得舒展。

......

连日的搏杀终于猝然结束。我是如此的眷恋这人世。“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看见这八个字如红色的流星坠落,当我闭上眼睛的时候,我几乎感觉不到死亡的疼痛。只有,一生路尽,蓦然回首时的甜美眷恋。

遥远看见一枝芙蓉涉水而来,姿态高扬,她的风仪深深地刻在他脑海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现在,请你原谅我,无法做到对你的承诺。生死的距离太遥远,你我的别离太久长,不是我不想遵守你我之间的誓约,我的妻,我的眼睛再也无法亮起。

她先他而去。他某日翻找旧衣,睹物思人,一时之间泪不可遏。如果他是现代人,可能只是默默的流泪,抽只烟,留下一地烟蒂。他的悲伤会像一场雨一样,下过之后再无痕迹。幸好他是先秦时代的人,于是他低低地唱起来——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他的悲伤随着他的歌留了下来,在时间的彼岸我们听到。一夕之间,白发苍苍。自卿别后,无语问添衣。你知我是那样幼弱的人,在你面前一如孩童,你去世后,我还没有养成自己关心自己的习惯。到实在忍受不住萧瑟秋风的侵袭,才自己动手寻找衣服。也许这不是我的错,面对爱人,我们都爱撒娇,愿意接受对方无微不至的照顾。遥想当年言笑晏晏,而今形单影只,徒留寂寞魂。

“毂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其实,有太多人,不是那种为爱奋不顾身的人,而真正做到“毂则异室,死则同穴”的好像也不多。梁山伯和祝英台之所以能够传诵千古,正是因为他们所作所为,达到了神话的境界——爱如死之坚强。“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爱别离,求不得,有很多事,不是我们不去尽力争取,而是根本,无能为力。所以更喜欢那句被篡改过的泰戈尔的名言——尘世间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明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这样的绝望更美丽更彻底。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用诗的清雅去寻找,用经的深邃去看待,它也许是前世的前世,我们心底曾经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经唱过的歌谣。

推荐诗经燕燕的心得体会如何写五

1、陶陶。《王风·君子阳阳》:“君子陶陶”。

2、石玉。《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能够攻玉。”

3、炜彤。《邶风·静女》:“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4、耀灵。《远游》:“耀灵晔而西征”。

5、馨宁。《周颂·载芟》:“有椒其馨,胡考之宁”。

6、卉迟。《诗经-出车》:“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7、晏晏。《九辩》:“被荷禂之晏晏兮”。

8、清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9、婉兮。《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10、攸宁。《鸿雁之什·斯干》:“君子攸宁”。

11、雨霏。《诗经-国风-邶风-北风》:“北风其喈,雨雪其霏”。

12、霏霏。《鹿鸣之什·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3、清馨。《生民之什·凫鹥》:“尔酒既清,尔肴既馨”。

14、蓁蓁。《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15、管彤。《诗经·邶风·静女》“贻我彤管”。

16、舒窈。《陈风·月出》:“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17、羽飞。《诗经-国风-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18、灵雨。《鄘风·定之方中》:“灵雨既零”。

19、英英。《鱼藻之什·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

20、静姝。《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21、洵美。《邶风·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22、淑慎。《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23、舒窈。《陈风·月出》:“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24、文茵。《秦风·小戎》:“文茵畅毂,驾我骐馵”。

25、琬琰。《远游》:“怀琬琰之华英”。

26、零露。《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27、芃芃。《鄘风·载驰》:“我行其野,芃芃其麦”。

28、菁菁。《唐风·杕杜》:“有杕之杜,其叶箐箐”。

29、振鹭。《周颂·振鹭》:”振鹭于飞,于彼西雍”。

30、如云。《鄘风·君子偕老》:“鬒发如云,不屑髢也”。《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