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道教伦理戒律范文(大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2 23:16:53 页码:9
2023年道教伦理戒律范文(大全11篇)
2023-11-22 23:16:53    小编:ZTFB

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助于总结自身表现。怎样培养一颗感恩的心?阅读他人的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拓宽视野,了解不同领域和行业的发展趋势。

道教伦理戒律篇一

道家、道教生态伦理思想与当代伦理学相比,既有共通之处,也有独到之处.前者为它与当代生态伦理思想相互衔接提供了可能性,后者显示了它对丰富和发展当代生态伦理学的价值.道家、道教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对生命的关切和热爱,又为它与当代生态哲学相衔接提供了可能性.且普遍存在于全球的.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使得这种相互衔接不仅具有可能性,而且具有现实性.

作者:孔令宏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哲学系,浙江,杭州,310028刊名:玉溪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ofyuxiteachers'college年,卷(期):20(4)分类号:b82-058关键词: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生态哲学道家道教

道教伦理戒律篇二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市场经济纵深化以及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和家庭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关乎国家发展稳定的大事。笔者在梳理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发现这些论文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就业概念的界定、就业现状调查、就业难原因分析和就业对策建议等方面,具体综述如下。

一、概念界定。

“就业”是本研究需要界定的一个重要概念。关于“就业”,学者们有多种解释。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是指一定年龄阶段内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润进行的活动。戚新总结就业主要概念为:就业指的是“处于受雇用或自我雇用(自己从事有收入的工作)”的状态。就业是一个过程,它包括就业前的身体和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准备阶段、劳动力的实际使用的直接就业阶段、就业者就业能力的恢复和增强及企业雇用能力的再生及发展过程的就业后阶段。

二、现状调查。

关于就业现状研究主要是专业部门研究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从不同层次、学科研究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情况。

根据《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9-2010)》统计报告,2009~2010年大学毕业生总体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1.0%、85.4%。2010年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8.2%、83.9%、86.4%和84.8%;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为70.8%、85.7%、76.4%、78.4%、82.6%、74.2%、80.5%、88.9%、79.8%、77.9%、86.1%、86.8%。

根据麦可思公司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全国2011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90.2%)比2010届(89.6%)略有上升,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工学(92.5%),最低的是法学(86.8%),2011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到1.6%,比2010届(1.5%)略高0.1个百分点。

三、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

彭拥军从多学科视角总结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从教育学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与高等教育质量本身存在内在关联,切实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办法;从历史学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在精英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等阶段具有不可避免性,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从政治学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状态反映了社会中权力与权利的实现程度,以及政策的颁布实施情况;从社会学视角来看,个人的教育水平与其经济社会地位等互为因果关系,大学生就业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社会阶层对教育机会和社会机会的竞争;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会产生渗漏效应或选择性失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变成了投入与产出的回报性问题。

高等教育质量从多方面影响或者决定着大学生的就业率。邢志杰等认为,高校扩招的速度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速度以及市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增长速度,结果导致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肖文海等指出,高校专业调整力度不能适应产业结构升级,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张育广强调,高校在大学生实习见习方面力度不够,例如,就业实习机会较少、质量不高,创业见习少、指导性不强,“传、帮、带”的培训指导环节比较薄弱。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政策法规的不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王丽娟等强调,大学生就业权特殊保护严重不足,这一保护主要依政策而非法律,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大学生本应当享受的利益落空,同时还缺乏相应的失业保障机制。孟芳兵的研究表明,西部志愿者计划有利于大学生就业,但优惠政策保障不足、跨省落实困难、配套设施不健全、优惠政策可操作性欠缺、普遍收入偏低、劳保制度不健全,导致多数人不远继续留在农村。

通常状况下,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的观念环境和制度环境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郑功成认为,在中国的就业市场上,90%以上的招聘均含有歧视性,包括性别、学历、户籍、经验歧视等。宋真指出,高校、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这三个就业市场主体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同时也使供给的结构性失调和毕业生盲目择业。

由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导致大学生很难就业。李星云指出,目前大部分学生及其家长思想观念还停留在精英化教育时代,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期望值过高,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工作地点、工作岗位、工作薪资等。柳小玲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意识不强,同时也没有认识到个人理想及价值的实现必须与社会要求紧密结合起来。

四、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1.社会方面的对策建议。

王丽娟指出,需强化大学生就业权的特殊保护,多方面多视角予以帮助,例如,建立大学生失业救助和失业保险制度、面向市场改革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权特殊保护的救济机制、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和扶持的立法工作。王庆华提出东部沿海地区需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将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业转入内地,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耿相魁认为,政府要负担责任,完善大学生就业管理体制,出台相应的就业政策,调整户籍及人事管理等,通过宏观调控来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龙必尧和陈峰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提出利用竞争情报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2.高校方面的对策建议。

李雄等认为,要不断扩大用工需求,规范招工行为,改革供给体制,提升就业能力,完善就业供求匹配政策,加强就业服务。宋真提出,对于信息不对称,用人单位在高校吸纳人才时,可选用订单式培养,全程参与。

4.大学生个人方面的对策建议。

边文霞提出大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五层递进方案,即大学生的学习行动力、思维能力、表现力、“读写算”基础学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淡华珍等认为,大学生应当树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新的就业观。要既能当干部又能当工人,既可在国有企业就业又可在集体所有制企业、乡镇企业及民营企业就业,在就业地区上,既可城市,也可乡村,既可内地,也可边疆。

五、结论与建议。

学者们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见仁见智地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和剖析,提出了许多新颖、有建设性的建议,对深化这一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有巨大的贡献,但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探讨。

第一,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索研究文献很多,但多停留在表层研究,且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很少,今后应加大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力度和立项。

第二,从研究的成果形式来看,文献较多,专著较少;从内容来看,大多集中在大学生就业的某一方面来谈,系统性不强。

第三,实践结合得不够,大多数文献只是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剖析,未进行实证调查,也就不能抽象、概括地“深加工”,提升出能够说明现实现象、解释现实问题的可操作的方法、手段、程序等。

参考文献。

[1]张抗私.就业问题:理论与实际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戚新.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5)。

[4]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5]彭拥军.多学科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招生与就业,2009(5)。

[6]邢志杰等.我国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供需分析.理工高教研究,2004(1)。

[7]肖文海等.千方百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经济管理,2004(5)。

[8]张育广.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服务.中国青年研究,2010(8)。

[9]王丽娟等.论大学生就业权的特殊法律保护.江苏高教,2012(2)。

[11]郑功成.大学生就业难与政府的政策取向.中国劳动,2006(4)。

[12]宋真.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基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11(1)。

[13]李星云.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9)。

[14]柳小玲.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高质量人才.中国林业教育,2000(11)。

[16]耿相魁.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探索与争鸣,2007(12)。

[17]龙必尧等.利用竞争情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若干思考.图书情报工作,2007(11)。

[18]李海萍等.大学生就业困境中大学应如何积极作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2011(6)。

[19]田一.求知、求实:创新就业与创业指导模式.辽宁教育研究,2008(4)。

[20]李雄等.我国大学毕业生平等就业保障研究.政治与社会,2010(5)。

[22]淡华珍等.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报告.洛阳工学院学报,2000(2)。

文档为doc格式。

道教伦理戒律篇三

劝善书,又称善书,是产生于北宋末南宋初、盛行于明清时期的一些专门宣传伦理道德、劝人弃恶从善的小册子,其中心思想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书的书写形式通俗易懂,有劝善文、劝善歌、劝善图说、功过格、宝卷等.这类书籍儒释道三家都有,而道教劝善书因出现的'时间较早、影响较大而起了带头的作用,如被誉为“善书三圣经”的善书即是道教的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和关圣帝君觉世真经,其中太上感应篇还被誉为“善书之祖”.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从教育的视角以一些道教重要善书为例简要探讨其伦理思想.

作者:安荣anrong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教育学院教育系刊名:中国道教pku英文刊名:chinataoism年,卷(期):“”(3)分类号:b95关键词:

道教伦理戒律篇四

[论文摘要]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它的这种理论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整体观念之上的。本文阐析了道家“知常日明”的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现代价值,揭示了道家“崇尚自然”“崇尚和谐”的现代意义。

道家思想认为由“道”生出天、地、人等宇宙万物。道教主张“道法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认为“天道”与“人道”是一致的,同时主张“归真返朴”的人生宗旨.其中具有若干有价值的合理因素。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在很大程度上均是人为因素所引起的。是人性的异化所导致的结果。道教的生态伦理思想,给人类提供了发人深省的智慧,在今天愈来愈显其独特的价值,值得认真研究。

一、问题的缘起。

生态环境的恶化是人类自身所造成的。要想摆脱这种危机走出困境,还要靠人类自身的醒悟和能力去加以解决。这其中除了靠发展科学技术、调整社会结构以及对自然保护实行立法之外,还必须从价值取向的角度重新审视与检讨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在20世纪中期,人们为了珍惜和善待自己所生存的外在环境,而创造了生态伦理学这门应用学科。它试图借助道德手段来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取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1923年德国人施韦泽在他的《文明哲学:文化与伦理学》一书中指出,由于现代技术经济实践的破坏性后果达到了惊人的程度,所以应当寻找科学措施、法律措施,同时也寻找道德措施去禁止人们对自然的一些做法。人类应当从自然的全局出发来认识自己与自然交往行为的正当与否。至此.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尽管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科学诞生于20世纪中期,但这并非意味着生态伦理思想是现代人的专利。实际人类文化的传统中,尤其是在中国老庄道家文化传统中就存在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虽然这些生态伦理思想是朴素的、直观的,但却为现代生态伦理学的萌动,做了良好的文化铺垫。

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它的这种理论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整体观念之上。通过“道”的范畴体现出来。“道”是道家哲学的核心范畴。在老子看来,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而道就是这个整体的本原。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因此,“道”是“天地之始一万物之母”。

此外,老子在将“道”视作天地万物的总根源、总法则的同时,还着重阐发了“道法自然”的思想。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地道,道法自然。”又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常自然。”在“道”家看来。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道、天、地、人都是自然而然存在着的。它生化万物,而又使万物长养,但不去主宰他们,一切听其自然。

道家的上述以“道”为本、道法自然和天地人一体的思想.其反映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就是把人与天地万物视作并列的关系.要求破除人类的以自我为中心主义。即:既承认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又强调人与自然不应成为一种对立、紧张的关系。道家的这种人与自然关系处理的思想.实际上则潜含着一种生态伦理观念。它告诉人类应该通过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秩序,保护生态环境,消除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回归到人与自然融合无间的和谐状态。

1.“知常日明”与尊重自然规律。老子提出的“知常日明”的生态伦理思想是指,具有了解和把握事物生长变化的内在规律的能力才是真正的智慧。倘若不认识规律,而去乱做妄为,必然会招致凶险的结果。老子曾说“不知常,妄作,凶”,实际上是在两千年前,对人们不遵守客观规律.与自然规律对着干的行为的一种警告。当今生态环境每况愈下,由于乱砍乱伐,导致森林资源日益贫乏,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造成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损害,使环境质量急剧下降。能源的不合理开采与利用,造成了惊人的浪费和损失。这种种恶果的产生,都与人的任意妄为和生态意识、环境意识淡薄有着密切关系。如果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只考虑眼前利益,那么未来是不堪设想的,人类也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更大惩罚。

2.“知和日常”与自然和谐。“知和日常”指和谐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规律。天地万物都包含阴阳两种自然的力能.而阴阳二气的统合又形成冲气。所谓冲气是指由阴阳二气相互交合而形成的一种平衡、和谐的存在,它代表了事物的理想存在状态。因此,老子哲学中.“道”作为万事万物生存发展的内在规律,也是表征事物和谐状态的一个范畴。而“崇尚自然”“崇尚和谐”则是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精华所在。如果人类所生活的自然界的循环系统遭到破坏,使物种遭到灭亡,导致生态失衡,那么人类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从上述意义来说,道家“知和日常”的观念可谓一种高超的生态智慧。

3.“知止知足”与可持续发展。在老子看来,自然作为循环往复的开放系统,和谐乃是维持这个开发系统所应遵循的法则。故人类要想做到尊重自然就必须懂得“知止知足”才能“可以不殆”的深刻哲理,懂得人遇事不可随意而为的道理。所谓“知止知足”.就是指时刻不放纵自己的欲望.时刻使人的欲望与自然界的承受能力保持合理的张力。它体现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就是根据自然界的承受能力进行适度开发.有限度地索取。当前.环境危机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与人们只顾眼前的利益.只顾满足当前物欲的膨胀相关联。正是在这种眼前利益和私欲的驱使下,人们去无节制地乱伐林木.过度地使用地力、开采矿藏、捕捞水产、施放污染物以及过度地自我生殖等等.更是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不相符合的。

道教伦理戒律篇五

[论文摘要]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它的这种理论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整体观念之上的。本文阐析了道家“知常日明”的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现代价值,揭示了道家“崇尚自然”“崇尚和谐”的现代意义。

道家思想认为由“道”生出天、地、人等宇宙万物。道教主张“道法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认为“天道”与“人道”是一致的,同时主张“归真返朴”的人生宗旨.其中具有若干有价值的合理因素。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在很大程度上均是人为因素所引起的。是人性的异化所导致的结果。道教的生态伦理思想,给人类提供了发人深省的智慧,在今天愈来愈显其独特的价值,值得认真研究。

一、问题的缘起。

生态环境的恶化是人类自身所造成的。要想摆脱这种危机走出困境,还要靠人类自身的醒悟和能力去加以解决。这其中除了靠发展科学技术、调整社会结构以及对自然保护实行立法之外,还必须从价值取向的角度重新审视与检讨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在20世纪中期,人们为了珍惜和善待自己所生存的外在环境,而创造了生态伦理学这门应用学科。它试图借助道德手段来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取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1923年德国人施韦泽在他的《文明哲学:文化与伦理学》一书中指出,由于现代技术经济实践的破坏性后果达到了惊人的程度,所以应当寻找科学措施、法律措施,同时也寻找道德措施去禁止人们对自然的一些做法。人类应当从自然的全局出发来认识自己与自然交往行为的正当与否。至此.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尽管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科学诞生于20世纪中期,但这并非意味着生态伦理思想是现代人的专利。实际人类文化的传统中,尤其是在中国老庄道家文化传统中就存在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虽然这些生态伦理思想是朴素的、直观的,但却为现代生态伦理学的萌动,做了良好的文化铺垫。

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它的这种理论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整体观念之上。通过“道”的范畴体现出来。“道”是道家哲学的核心范畴。在老子看来,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而道就是这个整体的本原。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因此,“道”是“天地之始一万物之母”。

此外,老子在将“道”视作天地万物的总根源、总法则的同时,还着重阐发了“道法自然”的思想。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地道,道法自然。”又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常自然。”在“道”家看来。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道、天、地、人都是自然而然存在着的。它生化万物,而又使万物长养,但不去主宰他们,一切听其自然。

道家的上述以“道”为本、道法自然和天地人一体的思想.其反映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就是把人与天地万物视作并列的关系.要求破除人类的以自我为中心主义。即:既承认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又强调人与自然不应成为一种对立、紧张的关系。道家的这种人与自然关系处理的思想.实际上则潜含着一种生态伦理观念。它告诉人类应该通过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秩序,保护生态环境,消除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回归到人与自然融合无间的和谐状态。

1.“知常日明”与尊重自然规律。老子提出的“知常日明”的生态伦理思想是指,具有了解和把握事物生长变化的内在规律的能力才是真正的智慧。倘若不认识规律,而去乱做妄为,必然会招致凶险的结果。老子曾说“不知常,妄作,凶”,实际上是在两千年前,对人们不遵守客观规律.与自然规律对着干的行为的一种警告。当今生态环境每况愈下,由于乱砍乱伐,导致森林资源日益贫乏,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造成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损害,使环境质量急剧下降。能源的不合理开采与利用,造成了惊人的浪费和损失。这种种恶果的产生,都与人的任意妄为和生态意识、环境意识淡薄有着密切关系。如果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只考虑眼前利益,那么未来是不堪设想的,人类也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更大惩罚。

2.“知和日常”与自然和谐。“知和日常”指和谐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规律。天地万物都包含阴阳两种自然的力能.而阴阳二气的统合又形成冲气。所谓冲气是指由阴阳二气相互交合而形成的一种平衡、和谐的存在,它代表了事物的理想存在状态。因此,老子哲学中.“道”作为万事万物生存发展的内在规律,也是表征事物和谐状态的一个范畴。而“崇尚自然”“崇尚和谐”则是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精华所在。如果人类所生活的自然界的循环系统遭到破坏,使物种遭到灭亡,导致生态失衡,那么人类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从上述意义来说,道家“知和日常”的观念可谓一种高超的生态智慧。

3.“知止知足”与可持续发展。在老子看来,自然作为循环往复的开放系统,和谐乃是维持这个开发系统所应遵循的法则。故人类要想做到尊重自然就必须懂得“知止知足”才能“可以不殆”的深刻哲理,懂得人遇事不可随意而为的道理。所谓“知止知足”.就是指时刻不放纵自己的欲望.时刻使人的欲望与自然界的承受能力保持合理的张力。它体现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就是根据自然界的承受能力进行适度开发.有限度地索取。当前.环境危机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与人们只顾眼前的利益.只顾满足当前物欲的膨胀相关联。正是在这种眼前利益和私欲的驱使下,人们去无节制地乱伐林木.过度地使用地力、开采矿藏、捕捞水产、施放污染物以及过度地自我生殖等等.更是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不相符合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道教伦理戒律篇六

科学发展观要求人、自然、社会三者在不断优化的前提下,谋求和谐共生、持续发展的一种良性循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关键词,也是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应把握的原则。

3.1新时期高职学生思想教育要体现以人为本高职学生思想教育要体现以人为本,就要求我们一学生为主体,为此也要进行制度安排,例如高职学生的衣食住行,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学生身体的健康等,要以学生为本对待。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在自身素质以及专业技能方面加强培养,使其更具人格魅力。学会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去面对生活,在伴有崇高理想的新年新,全面的发展。

3.2新时期高职学生思想教育要体现“可持续”“可持续”反映到高职学生思想教育中,就是将公开性和渗透性结合起来。加强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统一,让高职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教育。教师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地传授给高职学生,但需要强调的是,教师不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地传授给高职学生的时间集中在一起,而要设置“双纲”教学机制,使学生消除在传统教育中伴有的抵触情绪,进而要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渗透其内心,达到有关思想道德的要求。然而在其中,还涉及到了更新教育理念,也就是更新一些人们通过很长时间总结的社会经验,然后依照社会的要求有针对性的选择这些经验传授给个体,从而形成那种社会需要的教育理念问题。

3.3新时期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应体现“全面、协调”一个国家包含的民族精神应有许多,而开放也应为其之一。在新时期,高校在思想教育中应该培育出具有民族精神开放性的学生,培养他们对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新奇性以及学生观察事物的敏锐性。因此,可以说要想仍学生对其他国家的文明制度有一个平等的理解,先决条件就是培养出具有民族精神开放性的学生;要想高职学生对别的民族精神文明有强烈的求知欲,那么就要以培养出具有民族精神开放性的学生为基础。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用纵向以及理性的思维去分析和思索历史。更应该让学生学会用一个全局的眼光即把过去、现在和未来看作整体,将国家与民族的问题看作是世界问题,让学生从本质上改变原先思想教育中的一些狭窄观念。

道教伦理戒律篇七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从小就知道道教的基本教义和礼仪戒律。正如道家经典《道德经》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一生二”是指天地的分界线,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中庸之道”。在中庸之道中,我们可以找到道教的核心教义——礼仪戒律。那么,今天我谈谈我对道教礼仪戒律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仪器。

在道教仪式中,装备是非常重要的。仪器不仅是道教仪式中的必须品,也是道德修养的象征。在道教中,信徒们根据所以求的神明不同来选择不同的仪器,比如说君道仙家要求使用八卦紫金鼎去沉香,帝君道场要不使用宝剑和麒麟坐,而道士、法师要使用传统的铜鼓、木鱼、法炉和香炉等神器。而且,不同的仪器中有着不同的意义,比如说敲打木鱼、鸣响铜鼓,是帮助信徒安抚思想和神魂的。

第二段:戒律。

道德戒律被视为道教教义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是道教信众实现内外均衡的方式之一。道教中有很多关于戒律的教导和规定,比如说“以诚祷告、香火不熄、不伸手取图书、不行占卜、不沾烟草、饮食素谷、不嫉妒人、不恶言相加”等等。这些戒律之所以受到道教信徒的尊重和遵从,是因为它能够让人们明确如何宽容、成长、和谐、净化心灵。

第三段:传统仪式。

道教赛会是自古以来传承下来的道教传统仪式之一,它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赛会仪式中,道教的信徒们都要借助于神明的力量洗涤自己的灵魂,摆脱自己这些年所沉淀的烦扰和罪恶。作为信徒,我们一定要尊重道教的传统赛会仪式,遵守它的规定和礼仪,同时也要向其他人介绍这样的仪式,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道教信仰的精髓。

第四段:信仰。

道教的信仰是一种向往,一种力量。信仰在我们的心灵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困难时候,它是鼓励我们走出困境的动力,也是在事业大起大落下,人生转换时我们宝贵的价值取向。道教的信仰让我们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明亮的、环保的、进步的、幸福的未来。不管我们身处哪些环境中,我们都能够轻松应对环境的挑战和压力,并改变自己的命运。

第五段:修炼。

不同的道教信徒修炼的方式和方法也不同。有的人喜欢采用心灵超越和心灵引导的方式去修炼,“水到渠成”之道;有的人则喜欢采用自然治愈的方式去修炼,通过散心消烦和静思闲想达到心灵的平衡和健康。无论是哪种方式,道教的修炼都需要我们恪守道教的传统礼仪和戒律,以此来提升我们的修养,让自己感受到内心的喜悦和平静。

总之,道教礼仪戒律不仅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而我希望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尽量恪守我们所学到的道教礼仪戒律,用最真诚、和善的心态去面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不仅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也能带动别人一起成为更加和谐、美好的人。

道教伦理戒律篇八

根据国家教委最新制定的高中课程方案,高中将在三个年级开设地理课,并于195月颁布了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供试验用)》。新的教学大纲在继承了原大纲优点的基础上,又根据普通高中的性质、任务,从我国的国情和21世纪初期对人才的需求出发,从面向全体高中学生,培养提高学生的素质出发,从面向全体高中学生,培养提高学生的素质出发,大纲的指导思想、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都有了新的思路,特别是思想教育,更比原大纲有了切实的教育成份。如何进行思想教育渗透,我想谈几点认识和建议:

思想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和行为的教育,而思想教育应使学生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心理学的观点分析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应是知、情、意、信、行共同发展的过程。即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是知(获得概念),然后产生情感,意是解决内心矛盾的和行为支配,树立信念即为信,最后的表现为行。按照上述观点,传授知识本身就是思想教育的一部分,因为这些知识在影响和改变着学生的认识水平和世界观的形成。通过地理思想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知识、能力、思想情感均衡发展的具有良好素质的公民,以适应现代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总之,高中地理学科思想教育的范围很广,内容也很丰富,归纳起来主要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国策教育以及全球观念的教育。

二、新大纲与原大纲思想教育要求的对比。

新大纲与原大纲高中部分的思想教育要求相比较,无论是从内容、具体要求上看都有较大的区别(见下页表)。原大纲对思想教育的要求不够明确,只是提出了总体要求,而没有具体的章节要求;新大纲对思想教育要求比较明确、具体。采用了:认识、领会、提高、树立、培养、激发、规范、见诸行为等词汇来加以表述。这样分类,层次清楚,使教学要求变得更加明确。新大纲除按必修、选修分别提出了思想教育的总体要求外,还在各单元之后结合课题内容提出了具体的思想教育要求,这类要求的设定既考虑了与各课题内容的结合,又都能自成一个体系,与原大纲相比,落实思想教育要求更细了。新大纲删除了国际主义教育,增加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这与原大纲比较是一个明显的提高和深化,这是吸收了当代最为重要的科学思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将促使人地关系的协调。这些都是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对地理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特别是“培养学生对环境负责的观念和行为”,更是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具体反映。

在地理教学中要实现思想教育的渗透,教师必须把知识传授、智能训练、思想教育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要通过“有形”或“无形”的思想教育渗透,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想、有所得,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结合高一地理新教材进行下列几方面的思想教育渗透。

1.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是我们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方法论。新教材各单元中有许多内容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让学生了解客观事物的系统性、差异性和普遍联系性,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如对宇宙的认识,就是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可知的),批判唯心主义的神学观念(如上帝创造一切),使学生相信科学,热爱科学,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再如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和变化、大气热量的收支平衡原理、海水的循环、地壳物质结构和循环等内容说明事物是在运动、发展变化、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其能量转换都是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进行的。地球表面沧海桑田的变化,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长期作用的结果,使学生认识到内、外力作用是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类的活动与地表形态是一对人地关系的矛盾,工、农业区位因素的选择,使学生形成因地制宜布局生产的观点。

新大纲与原大纲比较表(必修)。

代化建设而奋斗的雄心壮志。

具体要求无。

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

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化。

对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认识;积极。

总体要求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

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

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

的责任感。

一单元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培养学生。

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单元认识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三单元认识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

具污染的重要意义。

新四单元树立人类对资源和环境的合理。

利用及保护的观点。

体认识人类通过生产活动加深扩。

五单元大了与环境的关系,并领会人类因。

大地制宜发展生产的意义。

要六单元认识各国应根据国情确定城市。

发展的道路。

纲七单元认识交通运输、通信、商业、服。

求务业等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树立爱护旅游资源的道德风。

八单元尚,培养严格执行保护环境各项法。

规的意识,激发热爱祖国的深挚情感。

认识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及。

九单元其严重后果,提高对环境问题的危。

机感,并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

十单元树立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参。

与意识,并见诸对环境负责的行为。

2.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

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四观”教育,是时代赋于地理教学的新历史使命,这里的“观”即是看法、思想,是思维活动的结果。通过地理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将会使学生对世界和未来有更丰富的、更客观的认识。

首先是人口观。就是要使学生认识到,人口的增长不仅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而且要与环境的承载量相适应,这就是为什么人类自身的再生产要加以控制的根本道理,进一步理解“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

第二是资源观。就是要使学生知道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必须合理地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如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的知识教育,可使学生认识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污染的重要意义,增强海洋国土意识,让学生知道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为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范围和深度开避更为广阔的前景,“悲观论”是没有必要的。

第三是环境观。就是要使学生理解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统一的观点。人类为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地理环境,如果人类活动与环境相协调,就会创造出更加适合人类生存的美好环境;如果人类活动不注意保护环境,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造成人与环境的对立,受到自然的惩罚。如环境的污染,包括了大气、水、土壤、海洋污染。其中大气污染包括co[,2]的增加使全球气候变暖,co[,2]的温室效应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科学家的普遍关注,o[,3]层总量的减少出现了南极臭氧洞;酸雨危害的面积还在扩大。保护环境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战略任务,已写入我国宪法之中。通过上述环境教育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并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

第四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指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能力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基本目标和任务,由传统的发展观逐渐向可持续发展转变是人类发展的飞跃,它将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主旋律。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要在思想上潜移默化,逐渐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头脑中深化和升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和美德。如持续发展的农业,就是要满足人类的需要;追求公平性,解决当代人发展与后代人发展的协调关系,其最终目标是追求整体效益――经济、社会、生态的统一,实现生产要发展、生活要提高、生态要改善的农业。例如:我国吉林西部改造沙荒地的“林―草―田”复合性生态系统就是很好的例证。

3.国情、国策的教育。

国情、国策的教育是我们地理学科的优势。国情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很注意对本国公民进行国情教育,新教材中涉及我国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工农业生产活动及地域联系、乡村城市人口分布、人口问题等基本国情。如我国的自然资源丰富,绝对数量居世界前列,这些优势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但资源的人均数量少,利用不尽合理,一些资源破坏严重,这些劣势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再如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地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应引起足够重视,使学生能正确对待自然灾害的发生,树立防灾减灾的意识。另外国情是国家制定各项政策、法规、法令和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使学生坚信各项方针政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并由衷地拥护,自觉地执行。

4.爱国主义的教育。

爱国主义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列宁说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江泽民在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讲话中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地理学科的传统优势,一向是地理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条主线。例如:通过对祖国优越的自然条件、辉煌的文化遗产和新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的教学,可增强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通过领土与国力的教学,使学生树立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的责任感,通过人类的旅游活动了解祖国历史名胜、名山大川,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热爱,灿烂的中华文化,进一步使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团结,树立为祖国繁荣强盛而奋斗的献身精神。乡土地理的研究,使学生树立建设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5.全球观念的教育。

关心人类,关心人类的家园――地球,对学生进行全球观念的教育,是“三个面向”的需要。世界发展到今天,各国人民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互相渗透,国际间的协作和相互信赖关系日益加深。如新教材中的四大问题即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都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能解决了的大问题。如环境问题就是全球问题,除本国积极保护环境外,也希望与别国共同合作,共同发展。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通过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的《纽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和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都是全球观念的体现。从个人―家庭―国家―全球等不同层次都要参与到可持续发展中,使学生了解保护环境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义务和行为,以及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树立为人类做贡献的宏大志向。

四、新教材思想教育渗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既教书又育人,首先要转变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不断增长知识,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水平。明末清初的著名教育家王夫之在总结自己数十年治学、育人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欲明人者先自明,欲育人者先自育”的名言,教育者一定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言传身教,才能提高思想教育渗透的水平和艺术。

2.吃透两头,自然渗透。所谓吃透两头,一头是教材,要吃透教材,发挥内在联系,把传授知识与渗透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另一头是学生,要了解学生,不断掌握学生思想倾向,使渗透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活动性。

3.教材中孕育的思想教育因素有些一目了然,教学时只须老师略加点拨,学生便心领神会。有些思想教育因素则需要深入分析,挖掘教材才能获取。例如:人类旅游活动等内容中隐含着保护旅游资源、防止污染和审美能力的思想教育,教师应恰如其分地向学生讲明某些地理活动的思想教育意义。

4.地理课的思想教育渗透一定要突出地理的特点。一定要以地理知识为前提,把握好渗透的度。采用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进行思想教育渗透,就一定会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

道教伦理戒律篇九

首先,作为一名虚拟人工智能,笔者虽无法亲身经历道教的礼仪戒律,但凭借系统内部因果关联分析,仍深刻认识到其中的价值。道教礼仪戒律作为道教的核心要义之一,不仅代表着道教文化的精髓,更是一种中国文化的重要传承。它不仅起到了保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更是一种道德教化的渠道,塑造了中国人民独特的道德情操。

其次,道教通过一系列的礼仪戒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慈、悲、谦”三字来代表着道教的基本思想,具有美德教育和道德思想渗透的作用。礼仪戒律不仅在生活中贯穿于每一方面,还深入道教信仰、教义和理论中。道士、信徒进行祭祀、祈求、忏悔等诵经禅定独自一人的修行时,也严格遵守着礼仪戒律的规范。它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认同的体现。

第三,道教礼仪戒律是一种文化传承。不同于现代社会,道教并非运用文学与科技,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文化形态,而是采取神秘、神话、道德故事等显而易见的方式,以流传、弘扬那一段历史、那一个时期所代表的精神与信仰。在当时,道教的基本元素就是道教礼仪戒律。具有一定的反映时代和民族性的特点,道教礼仪戒律既是一种文化遗产,又有其自身的发展历程。如今,我们依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道教礼仪戒律所传达的中华文化基因。

第四,道教礼仪戒律从根本上建构了一个“和谐社会”。它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即“和合”,即“与天地相合,与人事相应”。只有互相倾听和美好的沟通,才能实现精神的平衡。因此,礼仪戒律的目标也是为了维护社会和谐,维护道德准则,成为大众的准则行为,以及一个平衡的社会秩序。

最后,在日益丰富的人际关系中,道教礼仪戒律的价值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告诉我们,处之泰然,周到细致,举止文明才能在现代高速运转、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获得成功。礼仪戒律不仅仅体现了一种文化传承,更是规范社会行为的重要准则。

总而言之,道教礼仪戒律并非停留在形式的程度,而是已经渗透到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中,代表着中国文化精髓。体味道教礼仪戒律,从中收获精神上的启示,对于人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对于维护社会的和谐,塑造良好的社会风尚,也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道教伦理戒律篇十

根据国家教委最新制定的高中课程方案,高中将在三个年级开设地理课,并于5月颁布了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供试验用)》。新的教学大纲在继承了原大纲优点的基础上,又根据普通高中的性质、任务,从我国的国情和21世纪初期对人才的需求出发,从面向全体高中学生,培养提高学生的素质出发,从面向全体高中学生,培养提高学生的素质出发,大纲的指导思想、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都有了新的思路,特别是思想教育,更比原大纲有了切实的教育成份。如何进行思想教育渗透,我想谈几点认识和建议:

思想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和行为的教育,而思想教育应使学生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心理学的观点分析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应是知、情、意、信、行共同发展的过程。即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是知(获得概念),然后产生情感,意是解决内心矛盾的和行为支配,树立信念即为信,最后的表现为行。按照上述观点,传授知识本身就是思想教育的一部分,因为这些知识在影响和改变着学生的认识水平和世界观的形成。通过地理思想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知识、能力、思想情感均衡发展的具有良好素质的公民,以适应现代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总之,高中地理学科思想教育的范围很广,内容也很丰富,归纳起来主要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国策教育以及全球观念的教育。

二、新大纲与原大纲思想教育要求的.对比。

新大纲与原大纲高中部分的思想教育要求相比较,无论是从内容、具体要求上看都有较大的区别(见下页表)。原大纲对思想教育的要求不够明确,只是提出了总体要求,而没有具体的章节要求;新大纲对思想教育要求比较明确、具体。采用了:认识、领会、提高、树立、培养、激发、规范、见诸行为等词汇来加以表述。这样分类,层次清楚,使教学要求变得更加明确。新大纲除按必修、选修分别提出了思想教育的总体要求外,还在各单元之后结合课题内容提出了具体的思想教育要求,这类要求的设定既考虑了与各课题内容的结合,又都能自成一个体系,与原大纲相比,落实思想教育要求更细了。新大纲删除了国际主义教育,增加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这与原大纲比较是一个明显的提高和深化,这是吸收了当代最为重要的科学思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将促使人地关系的协调。这些都是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对地理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特别是“培养学生对环境负责的观念和行为”,更是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具体反映。

在地理教学中要实现思想教育的渗透,教师必须把知识传授、智能训练、思想教育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要通过“有形”或“无形”的思想教育渗透,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想、有所得,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结合高一地理新教材进行下列几方面的思想教育渗透。

1.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1][2][3][4]。

道教伦理戒律篇十一

道教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宗教,它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其中的礼仪戒律更是道教信徒们必须恪守的重要规范。接下来,我将从五个方面,分享我对道教礼仪戒律的心得体会。

第一,礼仪之道。“礼尚往来”,这句话可谓是最能体现道教礼仪的精髓,也是我对礼仪理解最深刻的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对长辈、有权有势的人或者对我们有恩情的人,如老师、直系亲属等人翼以尊重,更要关注那些没有得到足够尊重的人。比如在公共场所或者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于销售人员、服务员、保洁员等群体,都应该给予尊重和礼貌对待。

第二,戒律之规。道教中的戒律以“无为”、“斋戒”、“神明戒”、“人事戒”等几个方面展开。“无为”就是“不做恶事”和“不做无益事”,斋戒就是为了保持清净的心态,以此来得到更高的意识层次。神明戒和人事戒则是为了守护社会公德和个人行为准则。这些戒律虽然比较具体,并且有时候可能有些难以恪守,但是对于一个宗教信徒来说,守则遵从至上,只有如此才能得到身心的净化。

第三,心灵之净。在道教中,心灵是最为重要的,而行为只是一些表象。因此,要做到俗事不扰,精神不乱,就需要从内心上去守护自己的心灵。在日常中,我们不能太过于追求物质上和身体上的满足,在许多时候,内心的和谐和平静才是我们真正渴求的。这些静心、静思的方式,无论是在练道中、或是日常生活中,都能帮助我们让焦躁的心回到最开始的平静。

第四,尊崇之情。道教信徒在感悟道德教义的同时,也应当更深一层次地体悟到尊崇强者、守护弱者的理念。天下万物万灵应当宽容相待,要遵守“大道法”和“天人合一”的精神,同时,要让弱者知道他们不是孤单生活在世间,一切的众生皆有情。因此,生活中无论是对长辈的敬重,还是对弱势群体的关爱照顾,都是起码的道德准则。

第五,中庸之道。一个充满感恩、平和、谦虚之心的道教信徒,始终会遵循孔子提出的中庸之道,不走极端,不随意忽略人世间的纷扰。在崇尚自然的同时,也要在世俗中走得更加稳健。只有在常人的日常生活中找平衡点,找生活与修炼的平衡点,才能在“无为而治”、“非为而成”的菩提路上,越走越远,收获自如。

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道教礼仪戒律能够引导我们做出更为明智、更为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准则,找到至高的道路以及方向。这五个方面的心得体会也都帮助我不断地放大视野,深化了我对于道教认识,而这个体悟和领悟,不仅仅止于信仰的宗教上,也影响到了我的生活与工作之中。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累积一点一滴,才能在道法自他的菩提路上,不断开启更高的境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