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喝茶与禅心散文(汇总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4:22:57 页码:9
2023年喝茶与禅心散文(汇总11篇)
2023-11-12 04:22:57    小编:ZTFB

总结是在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总结的写作要精炼,突出重点,凸显亮点,避免赘述和废话。阅读这些总结范文后,我们可以对比自己的写作,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在下一次的总结中尝试应用。

喝茶与禅心散文篇一

对我来说,喝茶不仅仅是品香留芳和解乏解忧,而是一种精神的砥砺,一种心灵的过滤,一种看得与灵魂等同的虔诚。

尤其是泡茶时,先闻一闻那氤氲的香气,再啜上几口碧清的茶水,那许许多多的人生况味便喝出来了,那一片茶叶数滴汗的滋味便喝出来了,那为了快乐彻底委曲而再生的真意便喝出来了。

而此时此刻的我,犹如杯中一芽鲜嫩的茶叶,在沉沉浮浮中,轻轻伸展着一种颤动生命的感恩。

一切荣辱得失都在茶外,唯茶这一片温馨难得。世事沧桑,唯茶这一片温馨永驻。无论是谁,如果经不起世情冷暖,浮浮沉沉,怕是也品不到人生的浓香。

日子过得久了,历经了人情冷暖,就像那三滚后的茶叶,慢慢地沉入了杯底,用沉默来作为惟一微笑的情,而那温软的茶水也就像我们的内心,足以接纳一切友善的或是不友善的表情。

与我一同放松喝茶,我心若茶,淡而悠远。

轻轻地饮上一杯,顿觉心里甘甜。水汽氤氲,茶香清袅,夜色依旧,一杯清茶,袅袅的弥漫着特有的香气飘散在寂静的天地间,苦涩而恬淡的味道如一曲绵长的乐符,悠扬,清爽。

喝茶与禅心散文篇二

童年时代,茶是苦涩的记忆。那时的生活很贫困,茶通常是从集市上买回来的散茶,极廉价的。从地里劳动回来,大人们通常喜欢沏上一大茶缸,慢慢地喝,去除一天的疲劳。时间久了,茶缸里便有一层厚厚的茶垢,我偶尔喝一两口,但总是苦得难以下咽。

后来,生活慢慢变好,茶叶也变成了袋装的。印象最深的是一种叫做“猴王‘’的花茶,打开袋子,一股香气便冲出来,很是让人陶醉。那时农闲的时候没事干,每次喝茶的时候,总是左邻右舍七八个人围坐在一张长方形的木桌前边喝边聊,气氛很是热烈。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慢慢地喜欢上了喝茶,尤其喜欢喝普洱和红茶。闲暇时,常沏一杯,看着茶叶在沸水的浇灌下浮腾跳跃,水慢慢变得澄澈嫣红时,内心总涌动着一种愉悦感。

很长一段时间里,经常于路边店里随手购得一些,慢慢泡喝。但因经常换店,茶质参差不齐,总不大如意。

偶然的一天,去天津天环站华润万家购物,路经天福茗茶,服务员手端茶盘,热情邀约,随手取一小纸杯饮用,颇感醇正。于是,便走入店中,随意观赏,店内整洁,各类茶叶摆放有序。

服务员邀请我坐下品茶,因为想买一些红茶,服务员便拿出骏眉让我品尝。

服务员手持一木勺,取茶,放入茶壶,浇入沸水,取出滤网,动作娴熟,一气呵成。

茶具也颇为讲究,细瓷薄壁杯,红泥小茶壶。嫣红的茶水涌出小巧精致的壶嘴缓缓流入杯子时,袅袅的茶香便慢慢氤氲开来。茶汤色泽红润,晶莹剔透。执杯品茶,顿觉脾胃舒爽,唇齿留甘。

品茶的时候,服务员讲起了茶的功效,生长环境,甚至茶的制作工艺。口噙茶汤,耳听讲授,恍惚间,感觉似乎置身广袤茶场,整个人如沐春风,每粒茶叶都变成一个精灵,于广袤茶场翩翩舞动。

后来的日子里,每次去华润万家购物,总忍不住去店里看看有没有新到的茶。时间充裕时,还会沏上一壶,慢慢坐喝,听服务员讲讲茶的知识。临走,顺便买点茶叶。

喝茶与禅心散文篇三

转眼,已入秋。

长长短短的故事,终于要告一段落。

我沿着记忆的脉络,且行且想,不知还能否遇见那位捡拾枫叶的姑娘?

立秋的头一场雨便下的那般热烈,似乎要为这浮躁的世界洗尽铅华。雨中的人,一定都肩负了重大使命,行色匆匆的,让人不敢惊扰。

我只有一个人,收拾久违的素心,去感受这季节的深情。

你一定不知道,我曾疯狂的在雨里淋过几回,只为零距离的去感知这个世界。真善美,在初生的雨里,也终于找到了归宿。

一场秋雨一场寒,一直都喜欢秋日的微凉,恰到好处的温度,不刺骨,总入心。

彼时,约一位知己,围炉煮茶,读读经书,聊聊诗词,让闲散的时光,在指尖萦绕。

这样的他,可以是萍水相逢的客,可以是诗酒添香的友,亦可以是青灯古佛旁的居士。

这样的日子,不必太多,一两回便足矣,剩余的时间留着回味与感怀。毕竟,最美好的东西,永远都是回忆着的。

交心,淡如君子,一个懂字便胜却所有。这样的友人,我是不愿与风月有染的。因为,染上风月,便会占有,如此,徒生烦忧。

多少人把知己知彼误会成了风花雪月,淡淡相交岂不更好?不需要任何的承诺,一朝想起,便约至清雅之地小聚。若不记得,也没关系,有这样一个人,虔诚着我的虔诚,隔空相伴,也算妙事一桩。

一起喝茶,并非要对茶艺有多精通,有喝茶的心情就好。青瓷与茶水的碰撞,总能缠绵出几尺馨香,几缕宁静,在这样的意境下,总会不自觉的想起前因后果,前世今生。

我想,我的前世一定是生长在珈蓝寺旁的古木,静看红尘,悠然终老。也一定见证了许多善男信女的爱情,所以今生,才能如此修一颗心,等一段相遇。

在一盏茶里闭关吧,用茶的清雅浸润你的蕙质兰心,相信总能遇见那样一个人,与你举杯言欢、心照不宣。

愿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心中的那盏茶,和陪你喝茶的人。

喝茶与禅心散文篇四

我所在的小城产茶,但我却没看过采茶和制茶的过程。我是在一种不知不觉中爱上喝茶的。最早的时候,是因为看着家里的茶放着也是放着,本着不浪费的原则隔三差五的给自己泡上一杯。一开始喝的是我们这一种普通的茶,叫翡翠茶。说句实在话,不是很喜欢。或许是恋着那种淡淡的苦味,偶尔的还是会喝上一杯。喝着喝着就习惯了,习惯了闲时给自己泡上一杯茶,习惯了那种淡淡的苦。很多东西大概都是这样,一旦习惯,就很难舍弃了。

后来,我们这有了一种上好的茶,我们称之为白茶。于是我便开始喝上了白茶。不愧是名茶,品质还真的是不一样。第一次喝,我就喜欢上了它的清香。

再后来,家里的茶越来越多,铁观音,花茶,藏茶等都有。于是我就轮换着喝,细细地品。

有人说,喝茶,喝的是一种情调。所以,但凡喝茶的地方总是特别的雅致幽静。古朴的陈设,缓缓流动的音乐,这时若是邀上三两知己,手捧香茗,温声浅语。如果屋外还有淅淅沥沥的雨声,或是暖暖的阳光,那种感觉,让人觉得今生有了此刻,足矣!

喝茶,喝的还是一种心境。于我而言,最喜欢在有点寂寞的夜晚,泡一杯清茶,独坐在窗前,在氤氲的茶雾中,在淡淡的茶香中,品清清浅浅的苦涩,想浓浓淡淡的心事。任清清浅浅的苦涩在舌间荡漾开来,充溢齿喉。之后,深吸一口气,余香满唇,在肺腑间蔓延开来,涤尽了一切的疲惫和烦杂。那一刻,心是那样的安静。静得只有眼前的温暖,手中的茶。

朋友说,我是个十足的小资,很有点理想主义。我总是笑笑,不置可否。私下里一直以为,包裹女人的,不能全是柴米油盐,还得染点书香,沾点浪漫就最好了。

早些年有一个很可清高的理想,那就是当图书馆的管理员,理由就是天天可以看书,看各种各样的书。现在想来蛮好笑的,但那种爱书的情结却依旧存在。爱书的人大多有点寂寞,也有点清高,喜欢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或多或少都有一点理想化。

书和茶似乎总是连着的。有一种场景总让人如痴如醉,不胜神往:窗外潺潺细雨,屋内融融的炉火,闲闲地一捧香茗,一卷诗书。所谓红袖添香,不外乎此。

现在,我似乎已没有了什么过高的理想,要说有,依旧还是那点小资在作祟。熟识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有一个“伟大”的理想,那就是开一家茶馆。室内得古朴典雅,在如水般的古乐声中,身着旗袍的服务员袅娜地穿行在其间,除了缓缓的音乐,一切都在轻声细语中进行着。我和我的三个姐妹,用不再年轻却依旧美丽的笑颜迎接着前来的每一位朋友。

关于这样的美好描述,朋友们已经听了好多次了,可是依旧只是描述而已。因为现实和理想永远都有一段不近的距离。

或许有一天,你在某个城市的某个角落,会邂逅这样一个茶馆,而馆主刚好是四个老太太的话,请不妨进来坐坐,或许我们能续上一段从文字中走出的情缘。

喝茶与禅心散文篇五

喝茶,喝的是一种心情。不管喝什么样的茶,不管在哪一季节里饮茶,都可以感受到身心被净化,过滤去的是浮躁,沉淀下的是深思。

白天闲时,聚上三朋五友,煮茶论人生。几滚之后,或高谈阔论,或低声下气,或回味无穷,或亢奋不已,或唏嘘感慨,或忧伤落寞……真是茶逢知己千杯少,温馨的茶水就像茶友的内心,足以融化着一切友善的或是不友善的表情。

于我而言,最喜欢在一个静寞的夜晚,泡上一壶,独坐窗前,看茶叶的翻卷,在氤氲的茶雾中,品清清浅浅的苦涩,想浓浓淡淡的美事,生种种样样的感慨。起先,呷一小口茶,任清清浅浅的苦涩在舌间荡漾开来,所谓一道茶——苦若生命,历经人情冷暖。二道茶——苦尽甘来,深吸一口气,茶香满唇,想着浓浓淡淡的美事,涤尽了一切的疲惫冷漠。舒适坦然,人仿佛也醉了。第三道茶——淡如微风,余香飘逝,杯中茶由浓变淡,茶叶不再浮浮沉沉,懒散地舒展着它温软的身躯,苦涩清香中生种种样样的感慨。

但百思却得一解:人生即茶!

喝茶与禅心散文篇六

父亲,每次煮饭都蒸一碗开水倒在茶壶里泡茶,让父亲喝。

父亲喝茶有一个特点:他喝茶就像别人喝烈酒一样,倒一小盏,放在椅子旁边的凳子上,人靠在椅子上跷起二郎腿,每喝一口茶之后,就闭目养神一刻。特别是在夏天的黄昏,他手里多了一把扇子,闭眼摇扇,神态悠然自在。我小时候,看父亲喝茶那么神气,便抱起杯子牛饮,感觉却是淡淡的没有一点滋味。父亲看到我牛饮平淡地说:“吃东西不放在嘴里咀嚼,直吞喉咙能有味道吗?”我听出父亲的言外之意,于是,也学着父亲喝一小口含在嘴里,半天也品不出什么滋味。我说父亲是骗人的,其实,他也根本品不出茶的味道,只是故作高深。父亲说:“吃东西什么时候最有味道?”我很快地回答:“当然是最饿的时候。”出口之后才知父亲想说,喝茶最有味道是口渴的时候。

在我心田。我感到茶的滋味,感到生活的浓缩,原来幸福是在艰辛之后。

从那以后,我以为自己已经学会了品茶。每次喝茶总是要等到口渴才喝,随着时间的变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天都在幸福中品茶,茶味渐渐变淡,觉得自己根本品不出茶味。淡,是因为平时吃得好,不口渴。生活也一样,幸福之后是一种平淡。平淡总是最稳、最充实、最美的。以前总想着追求幸福,是因为没有幸福才可以追求幸福,有了幸福自然会回归平淡。如果上班只为工资,说明还没有找到幸福的感觉,还是为钱发愁,为钱奔波;如果上班是为了体现自身的价值,不是为了钱而工作,说明他已经生活在幸福中。

父亲喜欢在酒后喝茶,在醉醺醺的时候,用茶来清醒自己的。

大脑。他喜欢在劳作之后口渴时喝茶,在黄昏夕阳落山的那一片宁静中品茶,然后独自静思。

生活就像喝茶的过程,反反复复,时而浓得发苦,时而又淡得无味。不管怎样,茶是要喝的,生活是要过的。茶的浓淡都是一种生活,人生如茶。

喝茶与禅心散文篇七

22岁,繁花似锦的年龄,我总是喜欢在午后的落地窗前摆满了有些潮湿的茶叶,武夷山的大红袍,云南的普洱茶,四处泛滥的碧螺春,如数家珍。我却一样也喝不来,难以下咽的味道。等不到喝茶的人回头,我开始学着品茶。有着他的味道的旧茶消失时,也是给我爱情的期限。

女人总是这样,狠心的一个决定,却又余力不足。

起初,一碰起从景德镇我和他一起烧冶的裂瓷茶杯就泪流满面,刻入体肤的爱情,经过之后总是不以为然,甚至会嘲弄年幼的愚昧,驻足停留时,定是每个女人无一例免的痛。摔了茶杯,跑去他的单位,终不过俗女子一般要抢回爱情,看到的是他的妻儿和他匆忙疲惫的旋转。

我只想要回我的爱情,却无心同他人有着没头绪的纠缠。

仓皇回家,抓了一把茶叶倒进水中,没了瓷器,只有就着大碗喝茶,然后佯装苦涩浓烈刺激着我的眼。周末的时候,总是喜欢牵着一个年长我十多岁的男人闲逛着大大小小的茶楼,像挽着父亲一样,辞去了身边沏茶的小姐,小心翼翼泡开每一叶茶。色泽淡艳,弥着清香,咽下的却是甘苦。这大概也是爱情,幸福在脸上,只有自己知道痛在哪里。

一杯茶的.工夫,他坐在对面,爱情灰飞烟灭。大多数女人说得对,一个已婚男人,有什么好留恋?是啊,不过是杯旧茶,依旧是大多数女人逃不过的劫。

一个人继续晃悠着茶馆,打牌,看别人下棋,都是掩住等待的幌子。茶馆老板实在看不下去的时候拉着我去游乐场,喝鲜榨,有意无意地喊来一群年轻人。中年男人游入混出的茶馆,我始终是格格不入的。

茶叶终归也有保质期。泛了潮,自然开始发霉,我试着加柠檬,大勺大勺地加糖,颜色浑浊,味道也乱了。我想,一百多年前胡乱配制成可乐的那个年轻的药剂师大概也是受了爱情的苦吧。但是比起他,我失败了,任凭加入什么物质,都不是我想要的味道。

干脆,扔了吧。

丢进垃圾的时候,居然跑得飞快。

借喝茶之名,遇见爱情;借喝茶之名,忘记爱情。

喝茶与禅心散文篇八

不觉得,喝茶已成了我的嗜好。因为我,不喜欢吸烟。将来可能也不会。

吸烟,我是受了罪,吃过苦头的。上班前,因我觉得年纪尚小,不适吸烟,也觉得吸烟是一件不光彩的事,与我的举止很不相符。上班后,觉得自己工龄小,吸烟那是长辈们的事,与我很是遥远。故而一直没吸过,也从未让它随过我的身,贴过我的体。上班期间,一帮子搞新闻的弟兄蜗居在斗室里,除了采访写稿便是吸烟,别无它好。吸起烟来,是一根接一根的吸,一根燃尽才灭,又一根复又燃起,轮番做东,无止无尽。吸烟者吐烟吹雾,状若仙子,周生烟雾腾腾,唯香烟明灭可辩其人。我等不吸烟者,只能吸二遍烟,受二茬罪,眼泪直流不止,颇为大方,毫不吝惜。眼前一篇朦胧,昏昏然然,欲睡不休。才挨过一星期,倏然发现自己适应了烟雾缭绕的日子,没有了呛的感觉和流泪的样子,很是高兴,觉得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还不错。往后,每每外出采访开会,总是受到层层浓烟的包围、袭击和困扰。自己不吸烟,总不能干涉别人的嗜好,无奈,只好忍受。时日一长,呈现出了嗓干痰多的症状,常是欲咳不能,欲罢不休,很为自己身体的健康前景担忧。担忧在一天天度过,在我的不懈努力下,终于生出一计,喝茶。夏天,泡了茉莉或菊花,冬天烧了观音和乌龙,看雾状的茶气袅袅腾起,吸淡淡茶香润喉进肺,飘起的茶气若水波般扩散回旋,甚是好看。品一小口,神清气爽,口舌生香,唇、咽、舌润润的,凉凉的,品茗间便找到了悠闲,尝到了自在。喝茶还可健体减肥,何不乐哉。

香烟究竟香不香,我未曾考究过,但吸过会对身体健康带来影响,我委实是领略过了。喝茶,喝出了茶道;吸烟,未曾耳闻吸出烟道来。喝茶、吸烟各有所爱,如同人生的道儿很多,道道能走出快乐和名堂来。

我喜欢喝茶看着吸烟的人,更喜欢欣赏被烟熏的弓腰咳嗽的狼狈样和窘迫状。

喝茶与禅心散文篇九

是前世修来的默契才能在一起喝一壶茶。

不是么?这个和你相对的人,不浮躁、不喧哗、不执拗,无所求,无所欲,雾霭袅袅,模糊了彼此的形骸,隐隐相通的是默默流淌的相知、相融。

友是个美丽无比的姑娘,那些颜若天仙的粉黛是过多的装饰而成,她不是,从未看她为自己涂抹些什么,纯净姣好的面容真的是吹弹可破,浓密的黑发映衬的面容更加皎洁,身材婀娜,性情温柔,在她面前,脑海里立刻就会蹦出“惊为天人”的那些词来。追她的人不计其数,而她始终不为所动,一如花照水静,空余风吹不已。

父母着急,亲友催促,最终,一个男孩子闯进了她的茶室。个子不高,样貌平平,家境普通。但是,男孩子却是个爱茶、懂茶的人,两人从约茶开始了两人相识、相熟的交往。众人皆唤不解,而姑娘说,能陪我一起喝茶就足够了。

陪一杯茶,有共同的喜好和品位,有共同的等待候一份茶香,有一样的心绪与茶浓淡,识得茶,等得香,品得韵,这不是最美的默契么。

心里便对着姑娘的沉稳与见识更多了积分敬意。我竟不如这年轻的姑娘识得茶最真的意义。

想来,有几人能陪你一杯茶呢?各自不同的奔忙,哪里去找一双与你相同的步伐,在你想休憩的时候恰好他也会停下来陪你,在你焦灼、无奈的时候,他却恰好有耐心陪着你,哪里会有那么一个人,味蕾与品位与你相仿,跳跃的茶滋味会引起两个人的共鸣?茶本就与心相通,但假如有一个通茶的人作伴,那该是多么美妙的事。

喝茶是一场一个人的修行,修的是独自沉淀、独自积累、独自幻化的品位,修的还是读人、读事、读人生的智慧,识茶的人必是一个懂得安静、懂得品位、懂得理解的人,由是,茶该是一个多好的识人之媒,辨人之道。

酒叫人豪迈,狂放,酒友总是短暂的精神亢奋之时的披肝沥胆,而茶友则在清醒的时候相互增添了沉稳与厚重的感觉,温润的水溶解了彼此心底的桎楛,融进茶里的是最诚的那一份积淀。

由此,能共同品茶,共享约茶之乐的人,享受到的是心灵交融的快乐,是茶清无尘的心境,那种琴瑟和鸣、高山流水的意境,应该也是茶之友的最高境界。

所以,那位美丽的姑娘就如此找到了依靠,茶为媒,他们懂得了对方,懂得了对方的品位和梦想,也懂得了彼此的心境。多么聪慧的姑娘,识得茶,更懂得识得人的途径。

所以,有一个愿意陪你喝茶的人,一定要珍惜,她(他)是你红尘中遇见的有缘人。

喝茶与禅心散文篇十

曾几何时,总是心浮气燥,时常碰壁,喜欢钻牛角尖。而当我能够坐下来,给自己泡一壶茶,从起初的铁观音的兰花香气让我对一片茶的惊奇开始,到现在的无茶不喝,开始对茶已经深深的依恋。

喝茶能够帮助人心平气和,凡事看淡了,也就心地淡然,胸怀坦然,就学会了淡泊,淡泊不是没有欲望,而是更清晰明确了自己目标。淡定,是固守自己的所得,珍惜自己的幸福,领略生命的真谛,才会简单而又快乐。

茶不再是包治百病的药,而是一种止渴生津饮料,更是一种可以养生怡情的载体,也不再追求哪种茶可以对人体更有好处,茶的内涵物质都是差不多的,只是不同的人对某种茶的偏爱不同。

茶的包容性非常强,让人懂得什么时候该喝,什么时候不该喝,做人也要学会像茶这样的包容。学会宽敞的思路、宽宏大量的胸怀。从学茶中,逐渐学到想得开一些,思维空间就大一些,心胸宽阔一些,处事宽容一些,眼睛就会明亮一些。当我们不再拘泥于茶的品种,茶的产地,茶的价格,我们才知道茶就是茶,与功利无关。

随着喝茶的茶龄加深,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现茶已经不是对身体有好处,茶也让自己渐渐悟出自己渺小,茶虽小,却有那么博大精深的文化,而我们总有太多的未知和惊奇需要去挖掘,有太多没有去的地方需要去发现。

学会了喝茶,保持空杯的心态,学会了汲取和接纳,对任何事物不只看表面,而看它内在的逻辑,看它对于自己的正面意义,空杯心态才能让人充满正能量。

茶作为文化的载体,其实更多的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坚持。喝茶不仅带给人身体上的健康,更带来是精神上的享受和气质上的提升。

一人一茶一世界,坚持喝茶,获得品质和精致的生活内容,也使得对生活、对人生追求目标更加明确,满足才不会让人生膨胀。坚持喝茶,逐渐发现生活中很多精致的细节,原本就存在,学会喝茶,打开了自己对细节的重新发现和重新认知。

喝茶与禅心散文篇十一

我不通茶经、不懂茶道,但喜好喝茶。有生以来,尝过不少茶,西湖的龙井、福建的乌龙、云南的普洱、六安的瓜片、祁门的红茶、四川的沱茶、苏州的碧螺春、武夷山的岩茶、桐城的小花……还有一些诸如菊花茶、茉莉花茶等等,但真正常喝的、最喜的还是家乡的岳西翠兰,甚至不登大雅之堂的岳西黄大茶。开门七件事,锅碗瓢盆酱醋茶,茶既是居家生活必需品,也是来人待客的第一道礼仪。

小时,家家户户橱窗里或茶几上,都并排站着几个水瓶,瓶胆装在精美的篾制瓶罩里,简朴艺术,安全稳妥。篾制的瓶罩用清水漆油得铮亮,既美丽又经久耐用。我家老屋旁有口清洌洌的泉水井,夏天冒凉水,冬天冒温水,一年四季不断。每天早晨,母亲第一件事就是从清冽的井里挑水烧开,水瓶里放上一大把黄大茶或炒青,水烧得滚跳滚跳的,用葫芦瓢舀进瓶内,塞紧瓶盖,一天的茶水足了。不论是自家喝还是来人招待,都是这几个水瓶里的茶水。瓶泡茶水,汤色金黄,茶香更浓,勾人茶瘾。那时也没什么茶杯,喝茶都用碗,大碗大碗的倒,大碗大碗的喝。父亲从田间地头归来,像唐朝的卢仝,总要“咕噜咕噜”一口气喝上几碗,喝得额头冒汗两腋生风,飘飘然欲到蓬莱。父亲和卢仝喝茶,与妙玉饮茶风格大相径庭,妙玉说饮茶:“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是饮牛饮骡了”。妙玉是嘬着樱桃小口慢饮,父亲和卢仝是张开大嘴豪喝,从唐朝到清朝到现在,他们喝出了“三杯牛饮、七碗成仙”的茶典故。妙玉和卢仝喝茶的迥异,着实好理解,妙玉清雅淡泊疏于茶酒,当是细嘬慢品,一杯足矣;卢仝狷介雄豪好茶成瘾,定当大喝豪饮,非七碗不行。所以,喝茶也能一个成佛,一个成仙。

品茶与喝茶不同。妙玉的“品”,是品出茶的韵致;而父亲和卢仝的“喝”,是喝出茶的豪迈。一个是闲适,一个是急促;一个是淡远,一个是蕴籍;一个是雅,一个是俗;一个品的是春风夜雨,一个喝的是夏日急暴……里面都带有人情冷暖世事沧桑。

欧阳修与梅尧臣私交甚好,都精通茶道,两人常互相品茶对诗,交流心得。两人茶诗唱和,怡然自乐。梅尧臣佩服欧阳修对茶品的鉴赏力,称他为“欧阳翰林最识别,品第高下无欹斜”。着着实实两个品茶高手。

从古到今,茶道悠悠。《世家》《列传》里,能品尝出茶的苦涩凄凉;屈原的辞赋里,也能咀嚼出茶的的甘芳醇厚;先秦诸子的策论寓言间亦能感受得到茶的凛冽沧桑。茶香浸漫的历史,“苍茫渺远”“清幽恬阔”“空山新雨”,达到了入世出世心静飘逸的“大自在”,进入梁实秋所说的“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现在的我们,挑水,烹茶,过着小日子,都喜欢杯不离手,茶不离口,在这样的小日子里喝着自己的喜怒哀乐。至于文人苏轼“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的苍凉,茶神陆羽“惟美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的神韵,诗圣杜甫“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的深情,与现今的我们扯不上半毛钱的关系。他们品的是诗情画意,我们喝的是七情六欲,各人在各人的心境中喝着自己的茶。

我也喜好喝茶。习惯在恬静的时刻,泡一杯自己爱喝的家乡茶——岳西翠兰,看一段文字,让茶香伴着书香,度一段时光。茶,给人一种幽香、聒淡、空灵、简约;书,给人一种悠远、沉静、深厚、灵气,两相结合,相辅相成,天人合一。喝茶,看书,我喜欢这种曼妙而又实在的感觉。所以,我既能一杯小品,也能七碗大喝,文字的芳香随着茶香一同入心入肺。茶味和书味同一,真可谓是林清玄所说的“一味万味,味味一味”。

喝茶真好!欧阳修一生爱茶,阅历丰富,世事洞察,到了晚年感概:“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

是的!世事纷繁,唯茶最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