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采松果教学设计与反思(汇总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08:33:20 页码:13
采松果教学设计与反思(汇总8篇)
2023-11-24 08:33:20    小编:李耀Y

在总结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后不断提高自己。总结要注重实用性,提供具体可行的建议或改进方案。总结范文是在总结写作中不可或缺的学习素材。

采松果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一

1、让学生体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这些加法。

2、用加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3、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情,以积极思考、操作实践并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握退位)的计算.。

师: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是小松鼠的生日,小松鼠特别的开心,因为松鼠妈妈带小松鼠去采它最爱吃的松果,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采了多少吧!(出示ppt课文情境图)。

1、说说图中的数学信息。(讲解一下25和4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2、谁能根据图中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

问题一:小松鼠和松鼠妈妈一共踩了多少个松果?

问题二: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

问题三: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了多少了松果?(出示问题卡片)。

3、小松鼠和松鼠妈妈一共踩了多少个松果?

请学生列算式解决问题,25+4=29。

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问学生4根小棒是摆在5那里还是20那里。

拨计数器解决问题,4个珠子是拨在十位上还是拨在个位个位上,为什么?

(总结应该先算个位上的5+4=9,再算20+9=29)。

4、出示数学卡片让学生说一说、算一算。

5、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

请学生列算式解决问题,25-4=21。

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问学生是从20里面拿掉4根,还是从5里面拿掉4根?

拨计数器解决问题,4个珠子是从十位上拿走还是从个位上拿走,为什么?

(总结应给先算个位上的5-4=1,再算20+1=21)。

6、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了多少了松果?

请学生列算式解决问题,25-4=21。

(提示学生这个问题的算式和上个问题的算式一样,算法也是一样。)。

7、小游戏(我出几你出几,它们之间相差几)。

书本练习。

今天学习了什么?

采松果。

25+4=2925-4=21。

5+4=95-4=21。

20+9=2920+1=21。

采松果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二

1、“同学们,爱猜谜语吗?下面老师就给你们猜个谜语”

“头像小老鼠,尾像降落伞,常在树上住,忙着摘松果”(松鼠)教师随机板书“松鼠”。

2、“今天,老师就把这个可爱的小客人请到了我们的教室,想认识它吗?”电脑出示松鼠图和它打个招呼吧!

3、你对它有哪些了解?课下老师让你们去查资料,介绍一下。____学生介绍松鼠资料

4、松鼠喜欢吃什么?(松果)(出示图)教师板书“松果”

5、今天我们就学习10课,松鼠和松果,板书课题。

想了解松鼠和松果之间会发生什么事?请大家赶快去读书,书中有答案。

1、教师范读,学生听本文主要讲了松鼠和松果之间的什么事。

2、学生自读课文(读准音,读通句子,标生字、词、段。)

3、查生字

出带音词,男女轮读

加大难度去音词(小老师领读)

“提醒专家”帮大家记字。(出课件)

做摘松果游戏。课件出示“小松鼠摘松果”的动画游戏。

4、指名读课文6只小松鼠读

5、学生评价

1、出示课件(一只活泼可爱的小松鼠向大森林奔去)

“你们看,一只聪明活泼的小松鼠走来了,他去干什么?(摘松果)

2、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这幅画?1.

3、出示第1段语句。

4、指名读

5、想想这只小松鼠什么心情(高兴)

6、学生练习读。

7、可当小松鼠吃着可口的松果时,他想到了什么?

读读第2段,

____读读看能读准这两个字音(摘,栽)

____摘,栽一样吗?

____做做动作。

8、读到这,你就是小松鼠,你的心情会?(担心,害怕)

9、小松鼠还想到了什么?(一棵树也没有了。)

“是呀,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会什么样?”

10、出示第3段,自己读读。

____从这句读懂了什么?

11、理解光秃秃。(什么都没有了)同时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12、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吗?(白花花,绿油油……)

13、当小松鼠又想到自己的子子孙孙的心情?(更担心,更害怕)

14、把它的担心害怕读出来。学生练读,指名读。

15、让我们一起喊出心中的担忧吧!

____齐读

1、假如有一天,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没有了树,没有了花,没有了草,也没有可爱的小动物,到处光秃秃的,漠漠黄沙弥漫在天际。

____(同时出图配有音乐)

____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你有什么感受?(不舒服、可怜)

2、面对问题,就找出解决的办法

3、文中那只聪明的小松鼠想出好办法了吗?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快乐作业:

1、画未来:可画想象中的松树林,也可画想象中自己居住的地方。

2、实践篇:和爸爸妈妈一起种一棵小树。

3、积累篇:背文中你喜欢的句子。

采松果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植树造林的道理。

教学重点:认识11个生字,会字6个字;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书写“以、更”。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齐读课题。

小松鼠和松果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今天来读一读这个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在读书过程中,有什么困难?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3、小组交流生字词的情况,通读课文。

4、说说课文讲了小松鼠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

三、学习生字词。

1、出示以下生字词(带拼音):(指名读)。

[聪明 活泼 忽然  眨 眼睛 如果 总有 以后 主意]。

3、学生认读去掉拼音后的词语。(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  。

4、学生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出示挂图)说说小松鼠在森林里干什么?

2、如果你是小松鼠,在这么美丽的森林里,看着绿油油的松树,吃着香甜的松果,你想说些什么?(指导读句子: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五、指导写字“以”、“后”、“更”

1、注意观察“以”:哪些笔画落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是一点。

2、注意观察“后”的两个撇:“平撇”和“竖撇”(平撇要写平,竖撇要先竖后撇)。

3、注意观察“更”的“竖撇”,要先“竖”后“撇”。

4、学生描红,教师范写“以、更”。

5、写字练习,展示作品,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开火车读本课生字。

2、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1、小松鼠一边玩一边吃香甜的果子,忽然,小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了,(出示投影)引读: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学习自由读句子)。

讨论:读了这句话,大家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这句话,注意读出担心、惊讶的语气。

3、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小松鼠为了自己有吃的,有住的,想出好主意了。  。

(出示投影3)你们看小松鼠在干什么?

如果你是小松鼠,你还会怎么做?

2、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到了春天,小松鼠种下的松果怎样了?

(出示投影4)小松鼠成功了吗?我们用欣喜的语气来读第五自然段!(师范读,生自由读。)将来这里会怎样?(齐读最后一句)。

讨论:小松鼠在这松树林里生活得怎样?

五、写字指导“主”、“意”、“总”。

1、注意“主”在田字格中笔画的位置。   、

2、区别“意”与“总”心字底的不同。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4、写字展示,评议。

六、扩展活动。

小松鼠和其他的小动物们在松树林里生活得怎么样?动手画一画未来的森林。

松鼠————吃————松果。

(种)。

长松树。

采松果教学设计与反思篇四

1.结合“数松果”的具体情境,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理解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初步培养迁移类推和按规律识记的能力。

初步掌握5的乘法口诀的归纳方法。

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含义,会运用口诀正确计算乘法。

课件,卡片,多种颜色的粉笔。

圆片等。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啊?(秋天),恩,秋天到了,松果熟了,小松鼠和妈妈来到森林里来采松果了。(出示主题图)。

师:他们采了很多的松果,可是不知道有多少个,大家能帮他们数数吗?

生:能。

师:好,今天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数松果。(同时板书课题:数松果)。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师:认真观察图画,你能找到数学信息吗?

生:采了9堆,一堆5个。

师:你会数吗?(会)。

好,下面用你们准备的小圆片,来摆一摆,数一数吧,开始。

(生动手摆圆片,师巡视)。

师:数好的同学坐直,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找1——2个学生说怎么数的)。

生:我是5个5个数的,5,10,15,20........等。

师:哦,我看大家都是5个5个数的,那到底数的对不对呢?

我们一起来边数边整理吧。(出示表格)。

(先简单介绍一下表头:有几堆,有几个)。

师:有一堆的时候,有几个?(5个)。

2堆呢?(10个)。

师:这里的10你是怎么得到的呢?谁来说说?

预测:生1:一堆5个,两堆就是2个5,就是10个。

师:恩,你是这样算的,很好,还有别的想法吗?你来说。

预测;5+5=10(或2个5相加等于10).......

师:恩,2堆是10个,那么3堆呢?(15个)。

师:怎么得到的?(1——2个学生说)。

师:4堆呢?后面的会填吗?(会)。

来听清要求:同桌两人合作,先把这个表填完整,然后跟同桌讲一讲每个数字都是怎么得到的?听明白了吗?开始(2分钟)。

填完后,找一同学简单汇报,ppt出示数字,并让学生讲解怎么得到数字的。

(2)(乘法算式怎么表示,说算式意义,圈圈,说结果怎么得到(只要说出即可,也可引导:比上面多了一个5,所以结果就比上面的结果多5)。

师:老师这里也准备了松果,我把这一堆松果变成了一行,看这一行是几个?(5个)恩,也是5个,我们把它贴在黑板上。

我们用乘法算式怎么表示呢?

生:1×5=5(若学生说不出,师提示这是有几个5呢)。

师:这里的1×5表示什么意思呢?谁来说说?

生:表示1个5(说意义时把这5个圈起来)。

师:像这样再来一行松果呢?用乘法算式怎么表示?

生:2×5=10.(或5×2=10)。

师:这里的2×5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表示2个5(可挑2个学生说)。

师:这里的10你是怎么得到的呢?

师:那么再来一行呢?乘法算式是?(3×5=15)3×5表示什么意思?这里的15怎么得到的?生回答。

师:如果接着往下,你会列出乘法算式吗?(会)。

下面,请大家把课本中间的算式补充完整,并且像老师这样圈一圈,有问题的可以同桌两人商量一下,开始吧。

(学生完成后,老师再在黑板上写算式,圈圈,算式意义,得数怎么得到)。

师:算式完成了,想一想,你有好的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吗?(有生说用乘法口诀)。

师:对,乘法口诀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说出一些简单的乘法算式的得数。那我们就一起来试试吧。

比如这里1×5=5,我们就可以编出口诀:一五得五。它可以解决1×5的计算,还可以解决哪个算式的计算呢?(对:5×1)(稍作强调:虽然这两个算式不太一样,但用的口诀是一样的,都是用的一五得五)。

2×5=10,怎么编口诀呢?(二五一十)(师强调:如果积满十,我们就在这里加个得字,如果积够十了或者超过十了,我们就把这个得字省去)。

二五一十表示什么意思呢?(生回答)(此处较为简单)。

好了,它还能解决哪个算式呢?(5×2)。

3×5=15........(过程同上)。

下面的口诀你们会编吗?(会)。

好,同桌两人一组,一起把下面的口诀完成吧,比一比哪一组完成的又快又对。(2分钟左右)。

生填完,小组起来汇报,老师将剩余口诀写在黑板上(并根据情况纠正学生的错误)。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5的乘法口诀。(同时板书:5的乘法口诀)。

(师介绍乘法口诀的来历。)。

师:其实呀,乘法口诀是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已经有2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我们计算乘法的好帮手。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读)。

师:怎样才能快速的记住5的乘法口诀呢?有没有好的办法呢?

生:......

师:提醒:我们认真观察一下,有没有发现什么特点或规律呢?

生认真观察(看情况可适当讨论),找生发言,简单总结。

恩,我们发现了不少的规律,下面给大家1分钟时间,看你能不能快速的记住,开始。

师:记住了吗?(记住了)齐背一遍恩,同学们真棒,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来玩一个游戏,好不好?游戏名字叫:对口令。(师先做下示范:比如我说三五,你说十五,学会了吗?)同桌两人玩。

师:(根据时间情况)。

1.若有时间,在进行1道练习课后题1。

2.若无时间,进行结语。

师: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转眼这节课就要结束了,那么在这节课里你学到了什么呢?(2——3个学生回答)。

恩,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5的乘法口诀应用的.还非常广泛,(看情况:比如,我们的一只手有5根手指,2只手就是2个5,10根手指,3只呢?.......)你能找到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到5的乘法口诀吗?课下找一找跟你的爸爸妈妈说一说好吗?(好)。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采松果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五

二.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依存关系。

三.教学准备:1、课件,生字树。

2、学生课前搜集小松鼠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生:这是松鼠。

师板书:松鼠。

师:你对它了解吗?

生甲:松鼠生活在树林里。

生乙:松鼠喜欢吃松果。

生丙:松鼠的尾巴像降落伞,帮助它跳跃,它的尾巴又能当被子。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听清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师:请小朋友把小黑板上的生字自由读一遍。

生自由读。

师:请小朋友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

生甲领读。

生乙领读。

师:请同桌之间互读互纠读音。

生开始活动。

师:你能用巧妙的办法记住生字宝宝吗?

生甲:我记住了“聪”,耳朵灵,口会说,心灵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师:你就是个聪明的孩子。

生乙:我记住了“泼”,头发在洗澡。

……。

师:其余的生字,我们小组合作来学习。

生小组合作学习,师巡回指导,扶差。

师:下面我们开始“一看二想三读”的环节,将生字宝宝放进我们的小脑袋里。

(师指导,生记字)。

师:下面我们来做“摘松果的游戏”

生观察并轻声地说。

生先描红并分别各写一个。

生把已写好的字和组里的同学交流,互相评价,师随机指导书写较差的同学。

师:小朋友通过努力写出的字真漂亮。下面我们来读课文,大家有没有信心?

生大声说:有!

师:这篇课文应请几位小朋友读课文?为什么?

生:应请6个小朋友读,因为课文有6个自然段。

师:大家一边听,一边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松鼠?

生甲:这是一只活泼可爱的松鼠,因为它蹦蹦跳跳,很可爱。

生乙:这是一只喜欢大森林的小松鼠。

生丙:这是聪明的小松鼠。因为它看到树越来越少就要想办法了。

生乙:这是一只保护环境的小松鼠。它看到树越来越少,很着急。

师:你们看,一只聪明活泼的小松鼠走来了,他去干什么呢?

出现课件:一只小松鼠向大森林奔去。

生甲:一只活泼可爱的小松鼠怀着愉快的心情蹦蹦跳跳地向大森林跑去。

生乙:一只聪明的小松鼠兴高采烈地挎着篮子跑到松林里摘松果。

师:课文哪一段是写这幅画的?请一个小朋友读第一自然段。

生甲:这个小朋友读得还可以,可是还不够高兴。我能读得比他高兴。

师:他读得很高兴,脸上笑嘻嘻的,多高兴哪,谁能读得像他一样高兴?

生丙、生丁读,齐读。

生读第2、3自然段。(课件出示这2自然段的文字。)。

师:他们会吃什么?到哪里去住呢?

生甲:他们吃果园里面的苹果、桃子等水果。

生乙:不行,松鼠不吃苹果、桃子等水果,再说那是果农种出来的不让他们吃。

生丙:松鼠可以住在石头缝里,吃草,吃山核桃。

生丁:松鼠住在石头缝里会不舒服的,他不吃草,山核是人工栽培,不让他吃的。

生:他们可以到别的松林里去住,吃其它树林里的松果。

师:小松鼠的心情怎样?

生甲:他很担心,担心没东西吃,没地方住。

生乙:他很着急,不知道该怎么办。

生丙:他很害怕,害怕松鼠们都会死去。

师:那你们就带着这种担心、着急、害怕的心情读一读其中一两句。

生自由读。

同桌配合读。

师生配合读。

师:小松鼠多着急,他会想什么办法?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但我的设计内容过多,无法完成教学;重点过多,无法兼顾。合作学习能力还需努力培养。

采松果教学设计与反思篇六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

小棒,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课:秋天到了,松鼠妈妈和小松鼠出来玩耍。松鼠妈妈想看看小松鼠“采松果”的本领有没有进步。于是他提议要和小松鼠进行一场采松果的比赛。经过激烈的`比赛,结果出来了。你想去看一看吗?(课件出示情境图)。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力图创设一种学生感兴趣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体验数学学习的轻松和愉悦。)。

1.从屏幕上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请同学们先和同桌说一说。

2.同学们可能提出的问题有这几个(大屏幕列出,一共有采了几个松果?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几个松果?小松鼠和妈妈相差几个松果?在此说明小松鼠和妈妈相差几个其实就是求小松鼠比妈妈少几个)。

同学们我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那你会解答吗?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出示: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3.师:我们要求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必须知道什。

么条件?怎样列算式呢?(25+4)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呢?(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把两部分合并起来求一共采几个松果,要用加法计算)究竟应怎样解决25+4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或计数器代替松果摆一摆、拨一拨。

4.组织学生同桌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摆和怎样拨的,要求:想一想在摆和拨的过程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然后讨论计算的方法。

5.指名上台演示摆和拨的过程,且边演示边叙述。(1.先把4根和5根合并在一起,再把2捆和9根合并在一起一共是29根,2.在计数器上先拨上25,在个位上再拨上4,)(设计意图:学生经历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活动,不仅可以得到结果,还能体会到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6.揭示算理:通过摆小棒和拨计数器,大家发现了什么计算规律?离开小棒和拨计数器,大家会口算吗?学生回答,集体评议。(强调个位和个位上的数相加,设计意图:因为在整个小学阶段都应牢记的一点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学生形成了这种认识后,才能在笔算学习中不出现大的偏差。体会到口算和笔算本质上的一致性,有利于渗透相同数位相加减的思想,便于进位和退位加减法的笔算教学。)。

7.课堂小结:一边演示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过程、算法一边说出相应的算式及结果。同学们25+4=29(个)你会算了,那么4+25=你知道等于多少吗?(为什么25+4=29(个)4+25=29(个)也等于29呢?(在此进一步渗透加法交换律:因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要求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要把“松鼠妈妈采来的25个”和“小松鼠采的4个”合起来,在摆小棒、拨计数器和口算的过程中,都要注意看清每一位上的数字,不要弄错位置,要个位加个位,其实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8.讲解完成后出示第二个问题:下面我们来解决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究竟应怎样解决呢?请各学习小组用小棒和计数器代替松果摆一摆、拨一拨。学生在前面加法的基础上,自主探究25-4的算法。

9.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摆和怎样拨的,想一想在摆和拨的过程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然后讨论计算的方法。

采松果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七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植树造林的道理。

4、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认字、识字。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植树造林的道理。

激趣导入。

学法:自主、合作学习。

课件4张、笔画纸。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松鼠吗?你们知道松鼠是什么样的?谁愿意说一说?你们对松鼠有些什么了解?小松鼠和松果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齐读课题。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在读书过程中,有什么困难?画出生字词。

3、小组交流生字词的情况,通读课文。

4、课文讲了小松鼠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出示以下生字:

2、指名读。

3、学生认读去掉拼音后的词语。(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

4、学生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多种方式识字,结合生活实际识字。联系以往学过的内容,学练结合。】。

(出示课件1)同学们,你们看小松鼠在森林里干什么呀?

指名读,齐读。

1、注意观察“以”:哪些笔画落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是一点。

2、注意观察“后”的两个撇:“平撇”和“竖撇”。

3、注意观察“更”的“竖撇”,要先竖后撇。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5、写字展示,评议。

自由读第二至六自然段,读准字音。

1、开火车读本课生字。

2、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1、小松鼠一边玩一边吃香甜的果子,忽然,小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了,(出示课件2)引读: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2、讨论:读了这句话,大家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指导朗读这句话,大家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5、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指导朗读。

【多种方法练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在读中学习,合作学习。】。

1、小松鼠为了自己有吃的,有住的,想出好注意了。

2、(出示课件3)你们看小松鼠在干什么?

3、如果你是小松鼠,你会怎么做?

4、齐读第四自然段。

123下一页1、到了春天,小松鼠种下的松果怎样了?

3、讨论:小松鼠在这松树林里生活得怎样?

1、注意“主”在田字格中笔画的'位置。

2、区别“意”与“总”心字底的不同,“意”的心字底要稍扁一点,“总”的心字底要稍宽一点。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4、写字展示,评议。

想象小松鼠和其他的小动物们在松林里生活得怎样?每位同学动手画一画未来的森林。

板书。

松鼠————吃————松果。

(种)。

长松树。

采松果教学设计与反思篇八

教学目标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文中美的因素增强环保意识。

教具准备:松鼠图片,松鼠帽子,录音机。

教学过程:一: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咱们先来做一个摘果子的游戏,看哪一组认识的果子最多,谁就是冠军。

出示生字 聪明活泼忽然眨眨如果。

总是以后主意挺拔蒙蒙。

同学们,真不错,摘到了这么多的果子,这么多的果子,有一位朋友可想来我们班做客了,猜猜会是谁呢?(老师提醒一下,脑袋圆圆,眼睛圆圆,嘴巴灵巧,尾巴像伞)现在我们就把它请出来吧。(出示松鼠图)大家和它打个招呼吧。

它呀,最喜欢吃松果啦!(出示松果图)。

你知道这只小松鼠现在最想去哪里吗?(生答)对了,出示森林图。在大森林里松鼠和松果还发生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呢。大家想知道他们的故事吗?想知道小松鼠是怎样的一只松鼠吗?好现在,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这片美丽的大森林去看一看《松鼠和松果》,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打开书42页。

二:整体感知课文。

请同学们打开书42页,老师要在音乐中给大家读一读这个故事,请大家拿起笔,标出文中的自然段。(师范读)。

师:同学们,大家听了这个故事,大家喜不喜欢这只小松鼠啊?

课文中一共有几个段落呢?我们先来看看一看故事的开头吧:

一自然段。

现在就把好吃的心情读出来吧“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二自然段。

松鼠吃着吃着,忽然松鼠想起了什么,(演示从松鼠林到荒地)(请学生读读)(板书想松树)心里觉得怎么样?为什么呢?(请生举手回答)大家再读出担心。(齐读课文)“如果光摘松果,不摘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三自然段。

生答。

四自然段。

那大家帮这只善良松鼠想个好主意行吗?你的主意是什么呢?(举手回答)小松鼠和大家一样聪明,让我们一起把这个方法告诉大家吧?板书(种松树)(齐读第四自然段)(每次摘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

五六自然段。

我们的办法能实现吗?小松鼠种下的果子到底怎么样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43页的这2幅图吧.大家看到了什么?有哪个自然段就是讲这幅图的。看到美丽的松树长了很高,小松鼠开心吗?大家也开心吗?(生答)。

那就让我们和小松鼠一起唱唱跳跳,拍拍手吧。(播放音乐)。

咱们再把这份高兴地心情读出来怎么样?(齐读56自然段)。

大家想一想,一棵棵小松树迎着蒙蒙细雨挺拔的生长着,那么将来,这里会是什么样子的呢?(长书种松树)(生答)。

你还想到了什么呢,把你想到的画下来吧。

画好以后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画。

现在我要在全班选出几个同学,带上松鼠帽子,扮演一下小松鼠的角色,分别读一下课文,谁愿意来扮演的。

复述课文。

下面我要请个同学按照松鼠吃松果,想松树,种松树,长松树的过程来再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同学们,学了这一课以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我们要不要向小松鼠学习呢?(生答)。

总结:聪明活泼的小松鼠,茂密的森林,孩子们,有了松鼠这样的环保小卫士,我们的家园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一起加入松鼠的队伍,爱护花木,保护环境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