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中班一起去爬山教案(优秀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20:01:15 页码:14
中班一起去爬山教案(优秀20篇)
2023-11-23 20:01:15    小编:zdfb

编写一份好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教案的编写要注意任务的分层次和逐步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促进学生的学习充实感和成就感。教案是教学设计的重要产物,它是教学的框架和指南。教案的编写应该注重考虑学生特点和学习目标,使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中班一起去爬山教案篇一

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认识一个物体和许多物体,知道哪些是一个,哪些是许多。

2、能游用一和许多等词汇表示事物。

1、情境布置的小池塘,鱼一条、青蛙一只、许多条小鱼、许多只蝌蚪。

2、小桶若干。

一、教师谈话引出课题:小猫去春游。

教师扮演猫妈妈:“今天猫妈妈要和小猫们一起去春游钓鱼,我们一共去多少只小猫,多少只猫妈妈啊?”

(一同统计活动的`人数,幼儿明确只有一个猫妈妈,有许多只小猫)。

幼儿感知一个物体和许多物体,知道哪些是一个,哪些是许多。

(1)猫妈妈带领小猫来到池塘边,引导幼儿说出是什么地方?

(2)幼儿观察池塘里有什么?(鱼一条、青蛙一只、许多条鱼)。

(3)幼儿讲述。

二、让幼儿亲身感知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就成了许多。

每只小猫捉一条小鱼,放在妈妈的篮子里。

每只小猫送一只小蝌蚪回到青蛙的身边。

三、请幼儿完成书上的评价练习。

请幼儿翻开书第20页,引导幼儿用手指着画面说一说书上有什么?都有几个?

请幼儿把许多东西,用笔连接起来。

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向幼儿渗透“1”和“许多”

中班一起去爬山教案篇二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故事《第五个》情节的基础上学习序数,积累数量逐增逐减的经验;。

2、能够迁移故事里的经验到生活中,并且养成爱护玩具的好习惯。

活动重点:

学习序数,能够正确表达;。

活动难点:

积累数的逐增逐减经验。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我们小朋友都喜欢玩玩具,你喜欢什么玩具?

2、看看,老师这里有什么玩具?(出示受伤的`玩具:企鹅、鸭子、小熊、青蛙、木偶)。

二、看故事答题。

1、这些玩具都坐在椅子上,这些玩具怎么了?

小结:这些玩具都生病了,坐在椅子上。

3、今天,这些玩具都生病了,它们坐在椅子上干什么呢?

小结:玩具都生病了,它们看病的,先挂号,排队。

4、企鹅说:“我先进去。”企鹅是第几个进去的?屋外还有几个玩具在椅子上等待?

谁要从门里出来了?有什么变化?

5、依次提问“接下来轮到谁进去了,为什么?”有几个玩具进去过了?“”屋外还有几个?"。

三、爱惜玩具。

1、为什么受伤的玩具出来后都好了?

2、原来是玩具医生修好的,我们小朋友平时要怎样对我们的玩具朋友呢?

四、进一步提升经验。

1、你们还记得玩具进去的顺序吗?

3、我们这里门在哪里?我们也从门的方向开始数,你是第几个?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中班一起去爬山教案篇三

本次活动联系幼儿生活实际,创设了幼儿熟悉的游戏情境。整个活动紧扣活动目标展开,让幼儿在“乘汽车”活动中初步感知对应,在“编排汽车座位号”时巩固对6以内序数的认识,在“给水果娃娃找座位”中灵活运用点数对应的方法,环环相扣,循序渐进。

在环节设计上,我充分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和自主学习的需要。首先,幼儿的操作题卡各有不同,比如,在“编排汽车座位号”时,有的汽车卡需要增添“3”和“5”两个座位号,有的缺少“1”“4”“6”三个座位号等;又如,在“给水果娃娃找座位”时,有的需要增加或去掉花朵,有的出现重复,需要灵活调整,等等。这种同中有异的设计为每位幼儿提供了自主探索、获得成功的机会,更能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实践,充分体现了“幼儿操作探索在前,教师提升推进在后”的理念。

此外,我还为幼儿创设了多个互动机会,比如,幼儿之间相互验证座位号,讨论如何才能很快地找到自己的座位、怎样帮助水果娃娃找到座位以及怎样为水果娃娃重新设计花衣服等,这些师幼、幼幼互动的环节,不仅可以使教师及时关注到幼儿的个体差异,而且有利于引发幼儿之间相互学习,使数学活动变得更有趣、更有效。

1、在游戏情境中巩固对6以内序数的认识,感知并灵活运用点数对应的方法。

2、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体验自主操作的快乐。

准备:

1、幼儿人手一块挂牌(分成四种颜色,上面分别贴上数字1~6),椅子24把,分成四组,分别充当4辆汽车(其所贴图片的颜色及数字与幼儿挂牌上的一致)。

2、幼儿人手一份用塑料垫板做成的汽车模型卡(上面共有6个座位,但座位号不全,每位幼儿的汽车模型卡基本上不同)。

3、幼儿人手6张水果图片(上面花朵的数量基本上各不相同,有少部分重复),贴花纸若干套。

一、准备出发。

(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场地,幼儿每人胸口挂着颜色和数字不同的挂牌,代表车票。)。

二、乘汽车。

师:停车场到了,停车场里一共有几辆汽车?这些汽车是一样的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幼:有四辆汽车,每一辆汽车的颜色不一样。

师:你能根据自己车票的颜色和数字找到座位吗?大家去试一试。

师:你们都找到自己的座位了吗?怎样才能很快地找到?

师(小结):可以先根据“车票”的颜色找到相应的汽车,再根据“车票”上的数字对号入座。

(析:在这一环节,有些幼儿还无法将“车票”上的颜色和数字与“汽车”的'颜色和“座位号”建立对应关系,这时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在观察和互动中感知并理解对应。)。

三、编排汽车座位号。

幼:一共有6个座位。

(教师和幼儿一起验证,提示幼儿从车头往车尾方向数。)。

师(小结):原来车上一共可以坐6个水果娃娃。

师:你能帮忙把水果娃娃汽车上的座位号补充完整吗?

幼儿将数字卡贴到相应的座位上。数字卡是用即时贴制作的,只要撕去后面的纸就可贴到用塑料垫板做成的汽车模型卡上,如果发现贴错了,可以重贴。

师:你们可以互相检查一下座位号是不是都贴对了。

(析:这一环节是让幼儿巩固和运用前面已经形成的序数概念,教师可以多提供几套数字卡,以便幼儿发现出错后及时纠正,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幼儿互相发现问题,促进同伴间相互学习和提高。)。

四、给水果娃娃找座位。

1、第一次操作、探索。

教师出示两张水果图片(其中一张上面有4朵花,另一张有5朵花)。

幼:一个水果娃娃身上有4朵花,另一个身上有5朵花。

师:那你想怎样给它俩安排座位呢,为什么?

幼:我想让一个水果娃娃坐4号位,因为它身上有4朵花,让另一个水果娃娃坐5号位,因为它身上有5朵花。

师(小结):原来你们是按照水果娃娃身上花朵的数量来给它们安排座位的。还有许多水果娃娃还没有找到座位呢,就请你们按刚才的方法去试一试吧。不过一个座位上只能坐一个水果娃娃,要让汽车上的座位坐满,让所有的水果娃娃都有自己的座位。

幼儿操作、探索:根据水果娃娃身上花朵的数量在汽车模型卡上找到它们的座位。

(析:在这里,教师并没有指导幼儿具体该怎样操作,而是通过巧妙的提问,引导幼儿在观察、思考和实践中感知点数对应。教师对幼儿的尊重和支持,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为幼儿的第二次操作活动做好了铺垫。)。

2、第二次操作、探索。

(1)发现问题。

师:你的水果娃娃都找到座位了吗?有什么问题吗?

幼:我发现有两个水果娃娃身上都是3朵花,可是3号座位只有一个。

幼:我的汽车上剩下6号和4号座位空着,可剩下的两个水果娃娃身上都是5朵花。

幼:我的1号座位还空着,可是我找不到身上只有1朵花的水果娃娃。

(2)交流讨论。

幼:我们可以想办法,给穿错花衣服的水果娃娃重新设计一件新衣服。

师(小结):那你们就按自己想的办法再去试一试,只要水果娃娃身上花朵的数量和座位号相同,水果娃娃就有座位了。

(3)幼儿操作、探索:在水果娃娃身上减去或增加贴花。

(4)再次交流讨论。

师:现在你的水果娃娃都找到座位了吗?你想了什么好办法?

幼:我把一个水果娃娃身上的花拿掉1朵,变成了4朵花,它就可以坐到4号位了;给另一个水果娃娃身上添上一朵花,变成了6朵花,它就可以坐到6号位了。

幼:我发现最后只有5号座位是空着的,可剩下的这个水果娃娃身上只有3朵花,我就给它添上了2朵,变成了5朵花,它就可以坐到5号座位上去了。

幼:剩下最后一个水果娃娃身上有3朵花,我给它去掉2朵,变成了1朵花,它就可以坐到1号座位上了,汽车上的座位就全部坐满了。

(析:幼儿通过第一次操作、探索发现了问题,对此教师没有急于解答,而是通过开放性的提问引导幼儿集体讨论,帮助幼儿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大胆尝试、探索。在这里,教师为幼儿提供了自主探索的空间,有利于幼儿灵活地运用点数对应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但是,这对于中班幼儿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挑战性,并且中班幼儿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此环节中,教师需重点关注能力较弱的幼儿,使他们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师:你们帮助所有的水果娃娃都找到了座位,开心吗?原来帮助了别人,自己也会很开心,那现在我们就和水果娃娃一起出发吧!

在音乐声中,师幼一起去户外做游戏。

中班一起去爬山教案篇四

1、学习运用礼貌用语和商量的口吻与同伴交往。

2、在交往中体验被拒绝、被接纳的感受。

3、以积极的态度、友好的方式与人合作。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1、每位幼儿半个爱心小卡片(爱心有红橙黄三种颜色、有大小、形状不同);自制方向盘3个(分红橙黄三种颜色);卡片:小轿车、公共、中巴车各一份:数字卡片:4、7、8。

2、情景表演,大班幼儿表演。

3、在日常生活中开展一些有关幼儿商量、协作方面的游戏活动。

1、游戏“拼爱心,找朋友”。

(1)今天我们要去朋友剧场看表演,请你找一个好朋友一起出发吧!

(2)规则:每名幼儿拿半个爱心和别人拼,如果能拼成一个爱心,就可以成为好朋友。(教师有意识的拓展幼儿的交往范围,同时渗透颜色、形状、大小的概念。)。

(3)提问:你应该怎么说,才能让别人愿意和你一起拼爱心?

(4)幼儿操作,找朋友。(找到朋友后手拉手到剧场就坐)。

(5)提问:你是怎么找到朋友的,你是怎么说的?

2、到朋友剧场观看表演。

表演马上就要开始了,让我们一起看表演吧!(背景音乐播放)。

表演一:(1)小猫和小狗在玩,小兔也想参加,可它胆子太小了,不敢和大家讲话……。

提问:他们为什么没和小兔一起玩?那么小兔该怎么做,怎么说?

表演二:(2)小猴来了,它很凶,很没礼貌的一把就抢过小猫小狗正在玩的玩具,独自玩了起来,于是小猫小狗离开了小猴。

提问:他们为什么也没和小猴一起玩?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怎么说?

表演三:(3)小猴向小动物们道歉,并请求一起玩。四个小动物很开心,他们一起去公园玩。

3、找朋友逛公园。

请小朋友商量一下,你们准备乘什么交通工具?

(1)提问:你们乘什么交通工具去,你们是怎么商量的?

(2)出示相应的数字,提出要求:小轿车满4人能走,中巴车满7人能走,公共满8人能走,并且要选出一位做驾驶员。(从单个交往过渡到群体的交往,同时渗透数概念。)。

提问:可一对好朋友只有两个人,不满人数该怎么办?

(3)提出要求:在要求别人时,你应该怎么说,才会让更多的朋友和你一起玩?

(4)幼儿根据游戏规则再次找更多的朋友,听音乐开去公园。

一、从活动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来看,幼儿在拼爱心的过程中通过和同伴交流,他们找到了朋友,不但培养了幼儿的操作能力,而且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礼貌用语也得到了培养。从活动过程的第二个环节来看,幼儿能够在剧场安静地看表演,并能够根据剧情发生的情况积极思考,积极发言,所以这两个环节很好地完成了目标。

二、从活动过程的第三个环节来看,幼儿通过商量来解决问题,从单个交往过渡到群体的交往,同时渗透数概念,不但培养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他们的交往能力和数概念也得到了增强。但这个环节我发现了这样一些问题:有的幼儿对自己乘什么交通工具去,不会和别人商量,有的幼儿对自己乘什么交通工具满几人能走,不知道该怎么办,从中可以看出有些幼儿前期经验不足,不会解决问题,所以这个环节完成不够好。

三、通过活动的.开展,我有以下体会: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如何才能成功得讲好一节课,就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提前想好在课堂上发生的种种问题,对幼儿的前期经验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避免在课堂上发生的失误,逐渐使自己的课走向完美。

一)教学过程应尊循一般的教学规律,体现活动顺序的层次性。

一次教学作为儿童学习、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梯,不管什么领域的活动都应该遵循普遍的教学规律性。过去的“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就反映了一般教学的流程。当然,在强调彰显个性的今天,如果每一个教学活动都这样表述也显得太八股化了,但是那种一个教学活动中环节、层次太多的现象也是值得反思的。

中班一起去爬山教案篇五

2、能够运用不同方法对物品进行分类;。

1、活动重点:物品的不同分法。

2、活动难点:物品的二维分类。

(一)开始部分。

1、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一位新朋友(p2,点人,"大家好,我叫嘟嘟"),和他打个招呼吧!

2、天亮啦,嘟嘟起床了,可是,你们看看他的房间,他的房间怎么样啊?

3、他的房间乱七八糟,衣服到处都是。

(二)基本部分。

1、嘟嘟把这些东西收集出来,可是他不知道该怎么整理,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4、你想怎么整理?(p5衣服标记淡入)剩下来的东西呢?。(重复幼儿回答"鞋子和鞋子放在一起",鞋子标记淡入)我们把爸爸的剃须刀、妈妈的发卡、嘟嘟的水壶放在一起,它们都是用品。

帮助妈妈整理-按照功能、用途(方法一)。

5、你还有什么别的方法吗?还可以怎么分?

(p6引导:这件西装是谁的?这件裙子是谁的?这件球衫是谁的?)帮助妈妈整理-按照所属(方法二)。

6、那你们现在知道这些衣服应该放进哪个柜子里了吗?

二维分类。

7、(p8)整理完房间,嘟嘟来到小区的`公园里,他看到小朋友们正在草坪上做游戏。他们想要分成两排,可以怎么分?(p9弟弟妹妹分)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用你喜欢的方法来分一分。

(引导:这些小朋友的衣服有什么不一样的呢?还有哪里不一样?)集体操作。

(三)结束部分你们真棒,都用了自己喜欢的方法给小朋友们排好了队,我们回到教室里,把这个新本领分享给教室里的小朋友们吧!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中班一起去爬山教案篇六

1、正确点数15以物体的数量,分享不同的数数方法。

2、理解并遵守规则,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饮料60瓶(矿泉水、酸奶)、0-9数字卡片若干、不同形状的箱四只。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

提问:有些什么饮料?

:饮料的品种不同,装饮料的瓶子也不相同。

二、玩玩游戏:开商店。

1、玩法与规则。

玩法: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开商店”的游戏!这里有6个饮料店,每个饮料店需要2个营业员。饮料仓库里有很多饮料,营业员听到口令到饮料仓库来进货,每次每人取1瓶,送回商店后再去仓库进货,听到“时间到”的口令马上回到饮料店。

规则:听到口令出发取饮料,听到“时间到”马上回到饮料店;每次每人取1瓶饮料。

提问:听明白了吗?有没有问题?

2、第一次游戏:取饮料。

重点关注:

(1)幼儿理解并遵守规则的情况(是否每次每人取一瓶;是否根据口令游戏)。

(2)幼儿数饮料的各种方法。

游戏后分享。

提问:饮料店进了“几瓶饮料”?哪家取的饮料多,哪家取的饮料少?

:当饮料的数量很少的时候,眼睛一看就知道;饮料数量很多的时候,排列整齐能帮我们数清楚。

3、第二次游戏:交换饮料。

提问:什么叫交换?

玩法规则同第一次游戏。

重点关注:

(1)幼儿交换饮料的情况。

(2)幼儿数交换后饮料的方法,并放上相应的数字卡片。

重点分享:

提问:饮料店的饮料有什么变化?饮料的数量有变化吗?

中班一起去爬山教案篇七

目标:

体验数字与物体数量的关系。

准备:

1、实物《拼卡片》一套。

2、幼儿配套操作材料。

过程:

1、组织幼儿讨论数字与物体数量的关系。

教师出示数字,然后让幼儿找出数量相同的物体,让幼儿理解等量关系。

2、出示材料,介绍活动规则。

师:这里有许多数字卡片被分开了,请小朋友拼一拼,让它变成完整的卡片。

3、讨论拼卡片的方法。

根据幼儿的方法,讨论什么方法最好。

4、小组活动:幼儿进行拼板练习。

老师巡回指导。

中班一起去爬山教案篇八

2、能够运用不同方法对物品进行分类;。

3、积极参与互动,感受数学游戏的快乐。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1、活动重点:物品的不同分法。

2、活动难点:物品的二维分类。

(一)开始部分。

1、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一位新朋友(p2,点人,"大家好,我叫嘟嘟"),和他打个招呼吧!

2、天亮啦,嘟嘟起床了,可是,你们看看他的房间,他的房间怎么样啊?

3、他的房间乱七八糟,衣服到处都是。

(二)基本部分。

1、嘟嘟把这些东西收集出来,可是他不知道该怎么整理,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4、你想怎么整理?(p5衣服标记淡入)剩下来的东西呢?(重复幼儿回答"鞋子和鞋子放在一起",鞋子标记淡入)我们把爸爸的剃须刀、妈妈的发卡、嘟嘟的水壶放在一起,它们都是用品。

帮助妈妈整理-按照功能、用途(方法一)。

5、你还有什么别的方法吗?还可以怎么分?

(p6引导:这件西装是谁的?这件裙子是谁的?这件球衫是谁的?)帮助妈妈整理-按照所属(方法二)。

6、那你们现在知道这些衣服应该放进哪个柜子里了吗?

二维分类。

7、(p8)整理完房间,嘟嘟来到小区的公园里,他看到小朋友们正在草坪上做游戏。他们想要分成两排,可以怎么分?(p9弟弟妹妹分)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用你喜欢的方法来分一分。

(引导:这些小朋友的衣服有什么不一样的呢?还有哪里不一样?)集体操作。

(三)结束部分你们真棒,都用了自己喜欢的方法给小朋友们排好了队,我们回到教室里,把这个新本领分享给教室里的小朋友们吧!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中班一起去爬山教案篇九

1、幼儿会念歌词,并且会唱歌曲。

2、在歌曲间奏处能根据歌词内容按节奏做相应的动作。

1、日常生活中,幼儿有经常互相帮助做好事的经验,并会用语言表达事情的.经过。

2、幼儿用书画面“好朋友”。

一、教师组织幼儿先观察“好朋友”的画面内容,再进行讨论:谈谈自己的好朋友。“小朋友,你们看,在这幅画中你们看到了一些什么?”

二、教师请一名幼儿和他的好朋友分别说说在一起时怎么样互相帮助的。

1、“你的好朋友是谁?”

2、“你们在一起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困难?”

3、“那你们有没有一起解决呢?”

三、学唱新歌。

1、教师有表情地演唱新歌。

2、根据歌词内容提问幼儿,请幼儿谈谈歌曲里唱了些什么事?

3、帮助幼儿理解并掌握歌词。

4、幼儿轻声学唱歌曲,注意提醒幼儿间奏处应停顿不发出声音。

5、鼓励幼儿用自然的声音又表情地演唱。

四、引导幼儿在间奏处做梳头、扣纽扣的动作。

1、带幼儿倾听间奏,启发幼儿说出间奏处应做什么动作。

2、鼓励幼儿大胆地听音乐按节奏在间奏处做动作。

五、幼儿唱歌曲。

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中班一起去爬山教案篇十

2、尝试用简单的动作表演歌曲,体验歌曲的优美与有趣。

面包、糖果的图片若干。

一、完整感知歌曲,理解并记忆歌词。

1、完整听音乐,初步感知歌曲内容。

师:有一只小小乌龟,它爬呀爬呀爬山坡,它带着两样好吃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出示面包和糖果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师:你们听出来了吗?小小乌龟爬山坡带着两样什么好吃的东西?(面包和糖果)。

3、教师再次范唱,重点解决“嘿嘿呦,嘿嘿呦”和最后一句“嘿嘿嘿嘿呦”的节奏型难点。

师:谁还听出来了,小小乌龟爬山坡时发出了什么声音?一开始是怎么叫的?(嘿嘿呦,嘿嘿呦)最后又是怎么叫的?(嘿嘿嘿嘿呦)。

师:我们一起来学学小小乌龟发出的声音吧!

4、带领幼儿跟着伴奏完整念歌词。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跟着音乐念歌词。

二、学唱歌曲。

1、听音乐伴奏小声跟唱。

师:我们跟着音乐,小声地把小小乌龟爬山坡的故事唱出来吧!

2、请女孩完整演唱。

师:我请女孩们完整地唱一遍歌曲,男孩子要仔细听哦!

3、请男孩完整演唱。

师:女孩们唱得真好,我们男孩们呢?

4、解决幼儿演唱时出现的问题。

5、鼓励幼儿大胆完整演唱.

师:看来我们都学会了,我们一起把这首歌唱一唱吧!

三、创编动作,表演歌曲。

1、讨论爬山坡的.动作和“嘿嘿呦”的动作。

师:我们都会唱这首歌了,但你们知道小小乌龟爬山坡是什么样的吗?谁来表演一下?

2、分别请两名幼儿表演乌龟,其他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师:我们请xx到上面来表演一下,其他小朋友来为他伴唱吧!xx小朋友表演得真好,小小乌龟说:我把我的糖果和面包分给你一点吧!(教师奖励图片)。

3、请全体幼儿一起一边表演乌龟并完整演唱歌曲。

师:你们想要小小乌龟的糖果和面包吗?那我们一起起立来一边唱歌一边表演歌曲好吗?

四、结束活动。

师:小小乌龟爬山坡,把好吃的面包和糖果带到了山上,送给许多小动物吃。小动物们,你们高兴吗?那我们谢谢小乌龟,小乌龟辛苦啦!

中班一起去爬山教案篇十一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数字1—6的点数,学会按物取数,按数取物。

2、引导幼儿学会认真观察和安静倾听,并能正确的记录相应次数,并能找到相应的数字表示出来。

3、体验数字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会按物取数,按数取物。

难点:通过仔细观察、认真倾听来记录次数并用正确数字表示出来。

活动准备:

ppt课件、音乐、学具材料、胶棒。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

师播放音乐《生日快乐》,引出问题。

师:小朋友们刚才听到的是什么歌曲?你们在什么时候会唱这首歌?

幼儿讨论回答。

师:对,在有人过生日的时候就会唱《生日快乐》这首歌。今天,森林里面也有一位小动物过生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出示ppt图片,引出小蚂蚁过生日。

幼儿猜测并讨论。

幼儿:想……。

幼儿:好……。

幼儿:有……。

师:请宝贝们认真看图片,仔细做任务。

1、出示小乌龟图片:小乌龟给小蚂蚁带来了1个苹果。

师:请小朋友们把礼物数量用数字表示出来。(师出示1—6数字,请幼儿在黑板上操作)师小结。

2、出示小狐狸图片:小狐狸给小蚂蚁带来了3朵花。

师:请小朋友们把礼物数量用数字记录下来。请幼儿在黑板操作。和幼儿一起小结。

3、出示小羊图片:小羊叫了5声,带来1根香蕉。

师:请小朋友们把叫声次数和礼物数量用数字记录下来。请幼儿在黑板上操作。和幼儿一起小结。

4、出示小牛图片:小牛叫了3声,带来了2颗糖果。

师:请你们把叫声次数和礼物数量都用数字记录下来。请幼儿在黑板上操作。和幼儿一起小结。

我已经帮你们准备了一些礼物,请小朋友们把操作材料拿出来,图上是有几个物品就贴数字几。

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请幼儿给小蚂蚁送祝福。

师小结:小朋友们真厉害,都完成的非常好!

但是,我们过生日、唱生日歌还需要什么呀?小朋友们快想想?

幼儿讨论,再回答:蛋糕……。

师:哇,你们听懂了吗?这一串数字是魔术师的电话号码,拨通电话号码就会带来蛋糕,老师好激动呀!你们激不激动?我好想见见这位魔术师,好想看到蛋糕……那我们一起来拨通电话号码吧!

师请幼儿上台拨电话号码,接通电话,魔术师出现,带来生日蛋糕……。

小朋友们和小动物们一起给小蚂蚁唱生日快乐歌。

三、师总结:

中班一起去爬山教案篇十二

准备材料:

1、有壳的花生、糖果、红枣若干粒(分别放在三个盘子里)。

2、形式排列卡三张:纸制卡片,绘有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花生、糖果、红枣及表示排列方向的箭头。

3、牙签若干。

直接目的:尝试用三种不同种类的食物按一定数量进行有规律地排列。

间接目的:

1、观察能力的培养。

2、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3、迁移能力的培养。

活动提示:

1、将教具端放到卷毯上,请幼儿说出食物名称。

2、出示形式卡第一张,请幼儿回答:“箭头表示什么?”(从箭尾到箭头表示一个方向。)。

3、形式卡上按“糖、花生、枣”的顺序连续重复排列三组,教师用牙签将形式图划分为三小节(牙签放在枣与糖之间)。

4、请幼儿观察并引导幼儿讨论:

他们被分成了几组?

每组有哪三种食物?

每组中谁在前?谁在后?谁在中间?

三组排列完全相同吗?

5、请幼儿跟着老师将形式排列卡的内容点读两遍,注意每读完一小节后要稍作停顿。鼓励幼儿记住图形排列规律。

6、请幼儿将实物与图形从左往右对应,并按原有规律继续排列。

7、排列完毕,老师与幼儿一起点读并确认排列结果,如发现错误要及时调整。

8、分别出示第二张、第三张形式排列卡,引导幼儿独立完成操作。

9、教具归位时要注意从左往右有秩序地整理,可一组一组地收。

错误订正:

1、形式排列卡及表示排列方向的箭头。

2、教师的引导及帮助。

延伸变化:

1、学习将物体按组内数量递增的规律重复排列。

2、学习将物体按组内数量递减的规律重复排列。

3、学习将一个物体按数量递增、另一个物体按数量递减的规律同时排列。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5角、1元的硬币。

2、能够区分两种硬币。

活动准备:

5角、1元的硬币每人一套,存钱罐1个,篮子20个,小盒子1个,教棍1根,幻灯片7张(5角、1元硬币的正面、反面、正反面各一张,5角、1元在一张图的图片一张),捐物箱2个,玩具若干,长桌2张。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认识5角、1元的硬币。

2、活动难点:区分两种硬币。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出示存钱罐,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存钱罐)老师在里面存了好多硬币。现在我把它请出来和小朋友交朋友。

2、基本部分。

(1)幼儿找“朋友”,进行认识。

硬币朋友最喜欢和轻轻拿,轻轻放的人交朋友了,你们能做到吗?请你们在篮子里找一个“朋友”。

提问:

a、你找的“朋友”是什么形状的?

b、它是什么颜色的?

c、上面有些什么图案?

(2)幻灯片演示,教师逐一出示5角、1元的硬币让幼儿认识。

现在,请小朋友都把自己的“朋友”送回到篮子里,下面我们把这些硬币放大了再来看一看。

认识5角,用幻灯片向幼儿展示5角的硬币。

正面——提问:

a、这是多少钱的硬币?(5角)。

b、它的正面上有些什么?

反面——提问:

a、这是5角的正面还是反面?(反面)。

b、上面印有什么图案?(荷花)。

正反面——这就是5角硬币的正面和反面,请你们在篮子中找出相同的硬币。(找到后)。

提问:

a、请你们摸一摸,有什么感觉?(硬硬的、圆圆的、凹凸不平的)。

b、它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金色、圆形的)。

认识1元,用幻灯片向幼儿展示1元的硬币。

正面——提问:

a、它是多大面值的硬币?(1元)。

b、上面都有些什么?

反面——提问:

a、这是正面还是反面?(反面)。

b、上面印的是什么图案?(菊花)。

正反面——这个就是1元硬币的正面和反面,请你把它找出来,好吗?(找到后)。

提问:

a、它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银色、圆形的)。

b、数字是几?(1)。

c、上面的汉字是什么?(元)。

(3)同时出示5角、1元的硬币让幼儿观察、认识。

老师把5角、1元的硬币都放到了一起,我们一起来看看。

提问:

a、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b、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结:都是圆形的,都是硬硬的,凹凸不平的。5角和1元的硬币,颜色不同,大小不同,数字不一样,汉字也不一样。

(4)区分硬币以巩固硬币的认识。

我们认识了5角、1元的硬币,现在我要考考旁边的爸爸妈妈,看看他们认识吗?这是多少钱?(5角)要考倒爸爸妈妈可真难,现在我来考小朋友,看你们认识这些钱吗?这是多少钱的硬币?(1元)这呢?(5角)真棒!现在老师换一换,请你们在篮子里面找出5角的硬币让老师看看,你们还能找出1元的硬币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看看吗?刚才小朋友说了5角和1元的大小不同,老师这里有一个小盒子,里面放了许多5角、1元的硬币,我请小朋友用最快的速度摸出一个5角的。

3、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并进行简单的购物。

今天,我们和硬币交了朋友,都认识了5角、1元。看,老师请了2个售货员阿姨来,请阿姨们说说她们卖的是什么东西?(售货员介绍:小朋友们好,我是5角店的售货员阿姨,里面有…)你们想买玩具吗?(想)那老师请小朋友拿一枚硬币去买一样自己喜欢的玩具,买到后玩一会儿就把它捐给灾区的小朋友。请1、2组的小朋友拿硬币买玩具,请3、4组的小朋友拿硬币买玩具,…小朋友你们看,这是捐物箱,我们把买到的玩具捐给灾区的小朋友。(甘红梅)。

中班一起去爬山教案篇十三

1、通过观察、感受体验,区分音的强弱、轻重,创编鼓声的不同节奏型。

2、在反复听赏的基础上,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3、体验鼓上的小米粒弹跳的乐趣,并能有感情地演唱。

鼓、彩色米粒。

一、听鼓声进行节奏练习,并创编鼓声的节奏型。

1、师:“看,这是什么?听,小鼓在歌唱。”

1、xxxxxx。

(1)小鼓唱了什么?(咚咚咚,小鼓在歌唱。)我们一起学学。

(2)听小鼓又唱了什么?x.xxxx小鼓唱了什么?一起来说一说。

2、创编节奏型。

小鼓还会怎样唱呢?

二、出示小米粒,引导幼儿观察,区分音的轻、响,强弱,米粒跳跃的高低变化。

师:“瞧,你们动听的声音把可爱的米粒也吸引来了,它想在鼓上为你们跳舞了,想看吗?仔细看看米粒是怎样跳舞的?”(听音乐敲)。

师:“你发现米粒是怎么跳舞的?”“怎样跳来跳去的?为什么跳的'高?”说说学学。

小结:原来,小鼓敲得响,米粒跳得高,小鼓敲的轻,米粒跳得低。

师:“我们一起有节奏的把米粒跳舞的样子来说一说好吗?”

师:“听,小鼓敲的有什么不一样?x.xxxx(2次)”

“敲的响用什么声音来说?那我们用有力的声音一起说一说。敲的轻用怎样的声音呢我们试试。”

师:“我们完整的把米粒跳舞的样子来说一说。”

三、感受歌曲,理解歌曲内容,并能区分音的强弱。

师:“有一首歌就是讲了小米粒在鼓上跳舞的样子,听小米粒是怎样跳舞的?”(幼儿说师唱)哦,原来是这样跳舞的。我们一起学学。

师:“小鼓还唱了什么呢我们再来听一听。”(听音乐范唱)。

四、幼儿学唱歌曲。

1、师:“嗯,听的真仔细,下面我们跟着小鼓一起来唱一唱吧。”

2、小鼓说你们唱的真好听,还想听一次,你们愿意唱吗?

3、你们想表演米粒在鼓上跳舞吗?那请小朋友一只手做鼓,一只手做米粒,边唱边表演。

师:“刚才发现有的米粒能随音乐的强弱一会儿跳的高一会儿跳的低,其他的米粒你们行吗?那我们再来表演一次。”

五、分析、处理歌曲。

1、师:“在歌曲中有两句:小鼓敲的响,米粒跳的高,小鼓敲的轻,米粒跳的低,你觉得这两句怎样唱更好听?敲的响你觉得用什么声音来唱?我们用有力的声音学学。那敲的轻呢应该唱的怎么样?我们用轻一些的声音唱唱。

2、师:“经过小朋友这样处理唱的更好听了,我们把它们唱到歌曲里去吧。”

3、师:“小米粒在鼓上蹦蹦跳跳可开心拉,那我们应该怎样来演唱呢?”“那我们有表情的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来唱好吗?”

4、师:“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呢?我们来给它取个名字吧。嗯,就叫《鼓上的小米粒》,这首歌曲叫?,下面我们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把这首《鼓上的小米粒》唱一唱吧。

六、创编节奏型演唱。

1、师:“刚才我的小鼓是:咚咚咚,咚咚咚这样唱的,你的小鼓是怎样唱的?他的小鼓会这么唱的一起学学。我们把它的小鼓唱的编到歌里去好吗?”

2、师:“你们的小鼓还会怎么唱呢?我们把它的小鼓唱到歌里去。”(2-3个)。

七、拓展练习,进一步体验歌曲中小米粒的乐趣。

师:“嗯唱的真好听。小朋友,你们觉得这首歌曲有趣吗?你觉得什么地方很有趣的?想不想来学一学、跳一跳啊,那我们把这里当成一个大鼓,我们做小米粒听着音乐边唱边跳舞好吗?”

随音乐跳出去。

中班一起去爬山教案篇十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四种几何图形。

2、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能进行拼图。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动手能力。

重点:能够区分四种几何图形。

难点: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能进行拼图。

教学准备:

1、尺子、书本、魔法盒、三角形图片、正方形图片、长方形图片、圆形图片。

2、带有图形标志的篮子、范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孩子们,你们看,老师这有一个魔法盒我们来看看里面会有什么东西呢?教师第一次摸出三角版。提问:这是什么?是什么形状的呢?请幼儿依次上来摸摸,并提问:”你摸出来的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呢?依次在黑板上贴上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2、老师也给每一组的小朋友准备了一个盒子,请小朋友分别摸摸看,你摸到了什么?

让幼儿动手操作,教师提出要求;让幼儿选自己喜欢的颜色、形状的图形宝宝。

3、引导幼儿观察,鼓励幼儿互相交流。

4、请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图形宝宝(形状)二、让幼儿动手操作——给图形宝宝找家。

2、幼儿自由操作,把捡到的图形宝宝一一对应放在篮子里。

3、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4、教师:小朋友们都把图形宝宝送回家了,那么,大家来看一看,宝宝的家是不是都找对了。

5、教师与幼儿一起检查,看一看有送错的没有。

三、开动脑筋——用图形进行拼图游戏。

1、出示范画,引起幼儿兴趣。

观看机器人、小金鱼、小青蛙等范画,引导幼儿观察。

2、教师提问:

(1)小朋友,图上有什么?(机器人、小青蛙……)。

(2)这些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拼出来的)。

3、让幼儿积极回答,认真观察。

4、出示半圆形,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半圆形)。

5、让幼儿想一想:它可以变成什么?怎么变?教师引导幼儿用添画的方式变成其他物品。(把半圆添画成伞或太阳等)。

6、组织幼儿展开讨论:这些图形还能组合拼贴成什么?

(1)鼓励幼儿积极动脑,大胆发言。

(2)教师提问几个能力较强的幼儿,让他们说一说这些图形还能拼贴成什么?

(3)教师归纳总结幼儿的发言,这些图形还能拼贴成小汽车、小房子、小花、小树、小鸡、松树等。

7、幼儿动手操作,进行拼图游戏。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幼儿用多种图形添画或拼贴出与众不同的物体。教师指导个别能力差的幼儿拼出简单的东西。

四、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欣赏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1、请几个能力强的幼儿讲出自己拼出的是什么东西,它是由哪些图形拼贴出来的。

2、教师挑选出几幅拼贴的比较好的作品,加以表扬鼓励。

3、教师小结:用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能拼出一个新的图形。

五、活动延伸:

1、让幼儿把操作材料放入活动室计算角,在区角活动中,继续进行拼贴游戏。

2、让幼儿回家找一找、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东西也是这种形状的。

中班一起去爬山教案篇十五

1.认识轴对称图形,以部分图形为依据判断出整体图形。

2.能运用对折的方法剪出对称图形。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拯救小鸡”情景图片;组图“复原另一半”;“找对称”图片;“大团圆”图片。

纸面教具:《找对称》《对称的剪纸》。

材料准备:笔、彩色纸、剪刀。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拯救小鸡”导入情景激发兴趣。

——母鸡妈妈遇到了一个困难,要向我们求助,一起看一看。

二出示组图让幼儿通过闯关游戏认识轴对称图形。

1,出示图片“复原五角星”,引导幼儿找出五角星的另一半,初步感知轴对称。

2.出示图片“修复蝴蝶”,引导幼儿配对图中的蝴蝶。

3.展示修复好的蝴蝶翅膀,并鼓励幼儿说明配对理由。

4.出示组图“复原另一半-3”,引导幼儿理解轴对称。

三出示图片分发纸面教具让幼儿找出对称的图形。

1.出示图片,分发纸面教具,请幼儿在纸上判断这些图形的对称情况。

2.操作课件,验证猜想。

四投放彩色纸和剪刀鼓励幼儿剪出对称的图形。

1.思考如何用纸张剪出对称的图形并尝试动手剪。

2.集体交流,分享成功剪出对称图形的方法。

3.幼儿再剪纸,引导将纸对折,从折线开始剪,剪出对称的图形。

五出示图片展示小鸡被解救体会闯关成功的快乐。

——谢谢小朋友们,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成功拯救出了小鸡,小鸡终于和鸡妈妈团圆了。

中班一起去爬山教案篇十六

1、能对所抓握的物体进行正确的分类和计数,并记录、比较多少。

2、愿意与同伴交流操作方法并尝试同伴的办法。

3、能积极的参加操作活动及时整理材料。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分类,并计数难点:孩子要用多种方法记录数。

活动准备。

教具:红枣、白云豆、花生米、记录单、笔、黑板。

学具:小碗(内装红枣、豆、花生米若干)、记录单、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问好,介绍自己。

2、男孩女孩比一比师:我们班有男孩有女孩,到底是男孩多还是女孩多呢?怎样才能知道?。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引导幼儿讨论要比较多少必须数一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游戏:抓一把。

1、抓把红枣比一比。

(1)出示实物,师:想比赛抓红枣吗?谁想试试?请幼儿与教师比赛抓白芸豆。

(2)师:猜猜我们谁抓的多、谁抓的少?怎样才能知道?引导幼儿检查、验证谁多谁少。

3、抓上一把比一比。

(1)大胆抓一把。出示装有红枣、白芸豆、花生米的小碗,请一名幼儿尝试抓出一把。

(2)数清有几个。引导幼儿认识所抓的东西,并说说每种抓出了几个。

(3)试着记下来。师幼讨论商量,会在表格中进行记录数量。

三、幼儿操作:大家都来抓一抓。

(2)交流讨论结果。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方法。

四、延伸活动:各抓一把想一想。

出示三个分别装有红枣、白芸豆、花生米的碗,师:谁愿意试着每样都用力的抓一把,猜猜哪一种抓的最多?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乐趣。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中班一起去爬山教案篇十七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继续学习用目测方法正确判断7以内的数量。

2、教幼儿认识7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间的数差关系。

活动准备:

教具:数字卡1——7数量为3——7的圆点卡片。

学具:添画圆点和数字作业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认读数字1——7.

2、看数字快速做动作。(教师分别出示数字1——7,请幼儿快速认读数字并做出相应数量的动作。)。

二、集体活动。

1、目测数群。

(出示数量为3——7的圆点卡片)。

小朋友,看,黑板上有什么?每张圆点卡的数量一样多吗?(不一样)各有多少呢?(请幼儿分集体活动个别的形式分别目测各张圆点卡的数量。)。

2、按序排列点卡并匹配数字。

每一张圆点卡的数量都一样,请一个小朋友按从多到少的顺序来给这些圆点卡排队。

想一想哪张排在最前面,接下来排哪一张呢?

请一幼儿操作。要求其他小朋友认真看。

圆点卡已经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好队了,现在要请一个小朋友来给每张圆点卡配上相应的数字。

集体验证操作结果“3、4、5、6、7,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的队。”

3、引导幼儿观察理解相邻两数间的关系。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排列好的数字,3的后面是数字几?(4)。

4比3怎样?(4比3多1。)那3比4呢?(3比4少1.)。

按这样的方法带领幼儿比较7以内相邻两数之间的关系。

教师小结:如果数字是按顺数依次排列的话,那排在它后面的一个数都要比前面一个数多1,排在它前面的数都要比它少1.

二、幼儿操作。

1、教师演示并讲解作业要求。

这些数字呢?空白的地方又应该写上数字几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并指导。

4、评价幼儿作业情况。

5、组织幼儿收拾玩用具。

中班一起去爬山教案篇十八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小公主,小王子,什么东西都是我的,与伙伴相处的机会少,分享、合作、关心他人的意识薄弱。但随着幼儿动作、语言、认知能力,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班上的孩子开始愿意与同伴一起玩,可由于缺少交往经验与能力,在活动中常因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与同伴发生争吵,抢夺的现象,为了满足幼儿交友的渴望与需求,加强对好朋友的理解,预设了"好朋友"这样一个主题。本次活动就是在这一主题下产生的一个体育活动,使幼儿更清楚地知道好朋友之间要相互协商、友好合作、互相关爱。

1、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愿意参加群体活动,体验和好朋友合作游戏的快乐。

重点: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难点:提高在群体中协商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活中小朋友们更多的是和个别朋友一起,和好朋友合作玩游戏,相互协调并且成为最佳搭档,那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挑战。平时幼儿关心照顾他人的情感体验较少、思想表达上也很欠缺。本次活动重视培养幼儿相互协商、合作、关爱等能力。

关注幼儿自主学习、尊重幼儿学习的`差异与特点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所在。因此,我主要以游戏的形式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中渗透尊重、赏识幼儿的思想。根据这些精神,这节体育课"好朋友一起玩",没有特别难的技能技巧需要掌握,但幼儿要通过和好朋友协商,合作游戏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并且在轻松自由的游戏中,丰富了他们对好朋友的情感体验。

结合中班幼儿的动作发展特点及社会交往能力,活动前,我们进行了谈话活动,说说我的好朋友,活动中我通过四个游戏,层层递进,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好朋友有许多,与好朋友一起合着游戏更是快乐无比,整个活动的过程,看似简单,其实对中班幼儿来说是有一定的要求和难度的,幼儿间要有相互协商、合作、关爱等,幼儿的动作要有一定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才能成为最佳拍档。活动的最后我以歌曲《我高兴》来结束,引起幼儿和好朋友一起游戏的快乐情绪共鸣。

1.蒙眼布幼儿人数一半。

2.音乐《找朋友》、《我高兴》。

3.三人齐走的大鞋、大花轿、皮筋。

一、开始部分。

1、队列练习,听口哨走,四队变大圆。

2、律动《找朋友》活动关节。

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你们有好朋友吗?

(评析:通过队形练习,律动,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活动了关节,达到了热身的效果,在旋律优美的音乐声中激起幼儿对朋友的喜爱,有助于下一步好朋友之间的游戏合作。)。

二、基本部分。

1、游戏"搀瞎子过桥"看一看,老师在场地上为你们准备了什么?(平衡木、钻圈)今天我们要和好朋友玩一个游戏,叫搀瞎子过桥,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自由找一个好朋友,两人协商,谁当瞎子戴上蒙眼布,另一人搀着"瞎子"过桥,过隧道,搀扶的人在旁边要解说引导,保护好朋友不摔倒,不碰撞。

幼儿自由找朋友,商量角色。

比赛过桥,那对好朋友走的好,将成为最佳拍档。(以小红花鼓励)。

2、游戏"走大鞋"出示大鞋,这是什么,怎么玩?可以几个人玩?找个朋友试一试。

幼儿自由组合找朋友,四散走一走,幼儿间要相互协调才能走。

比赛,那组好朋友配合的最好。(以小红花鼓励)。

3、游戏"抬花轿"这是一顶大花轿,它需要几个人玩呢?谁找好朋友来试一试?找了两个还不够,师:"你还有好朋友吗?再去找两个。"5人一组抬花轿。

引导幼儿商量谁是坐轿子的人,谁在前面抬,谁在后面抬,好朋友的脸都向一个方向。

(评析:"幼儿天生好动,以游戏为生命。"在活动中运用游戏的手段,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玩与学达到统一,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本环节就是以游戏为抓手,引导孩子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会活动的技能和交往的技巧。)。

三、拓展游戏。

幼儿讨论交流,教师小结。(开火车,吹气球)。

2、出示皮筋,中间打结,太阳形状,这需要几个好朋友来玩呢?我们有这么多的好朋友吗?小结:大家都是好朋友。

教师和幼儿一起玩游戏,大太阳,蜘蛛织网。

(评析:教师再次帮助幼儿进行小结,加深了幼儿对好朋友的概念。活动层层递进,由两个好朋友到许多好朋友到全班幼儿,知道大家都是好朋友这一理念,大部分幼儿都能通过与好朋友合作体验到游戏快乐。)。

四、结束部分。

1、我们这么多的好朋友变成一个大皮球吧。

教师给皮球打气,幼儿变高变大,"啪"皮球爆炸,幼儿全体坐下,在圆上。

教师放音乐《我高兴》,幼儿齐声唱。

(评析:活动的结束部分,也是放松部分,我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过渡到坐下,最后我以歌曲《我高兴》来结束,引起幼儿和好朋友一起游戏的快乐情绪共鸣。)。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中班一起去爬山教案篇十九

3、积极参与互动,感受数学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物品的不同分法。

2、活动难点:物品的二维分类。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今天,老师请来一位新朋友(p2,点人,“大家好,我叫嘟嘟”),和他打个招呼吧!

2、天亮啦,嘟嘟起床了,可是,你们看看他的房间,他的房间怎么样啊?

3、他的房间乱七八糟,衣服到处都是。

(二)基本部分。

1、嘟嘟把这些东西收集出来,可是他不知道该怎么,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4、你想怎么?(p5衣服标记淡入)剩下来的东西呢?(重复幼儿回答“鞋子和鞋子放在一起”,鞋子标记淡入)(教案:)我们把爸爸的剃须刀、妈妈的.发卡、嘟嘟的水壶放在一起,它们都是用品。

帮助妈妈―按照功能、用途(方法一)。

5、你还有什么别的方法吗?还可以怎么分?

(p6引导:这件西装是谁的?这件裙子是谁的?这件球衫是谁的?)帮助妈妈―按照所属(方法二)。

6、那你们现在知道这些衣服应该放进哪个柜子里了吗?

二维分类。

7、(p8)完房间,嘟嘟来到小区的公园里,他看到小朋友们正在草坪上做游戏。他们想要分成两排,可以怎么分?(教案:)(p9弟弟妹妹分)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用你喜欢的方法来分一分。

(引导:这些小朋友的衣服有什么不一样的呢?还有哪里不一样?)集体操作。

(三)结束部分你们真棒,都用了自己喜欢的方法给小朋友们排好了队,我们回到教室里,把这个新本领分享给教室里的小朋友们吧!

中班一起去爬山教案篇二十

1。感知路径与数量的对应关系。

2。发展方位知觉,提高计数能力。

活动准备。

磁性教具、黑板、幼儿用书、笔。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找朋友》的音乐入场,游戏活动导入:

师:找到好朋友了,我们要去好朋友家串门,要求:小朋友坐在小椅子上,老师说a小朋友去b小朋友家串门,a小朋友和b小朋友起立,a小朋友要说出从自己位置到b小朋友的位置之间隔了那些小朋友,共几位?男孩几位,女孩几位!

二、布题。

互动:开心农场。

幼:小狗、胖胖猪、机灵鼠。

1。师:小狗他们非常认真的在工作,看看农场里种了哪些蔬菜和水果?

幼:西瓜、玉米、西红柿。

幼:西瓜、玉米或西瓜、西红柿或玉米西红柿。

3。师出示实物卡,并引导幼儿记录。

师边说小狗和胖胖猪边出示动物磁卡铁在黑板上。例:小狗到胖胖猪这块地里有几个玉米,就在相应的玉米实物卡后面贴几个玉米。(如图二)。

4。幼儿操作(选幼儿代表到黑板上操作)。

5。师:再来看一看胖胖猪到嘟嘟牛这块菜地里种了什么?再数一数分别有几个?

6。幼儿操作,增加操作难度。师事先准备好画好的西瓜和玉米,让幼儿涂色。

三、评价练习。

打开幼儿用书,揭晓答案,借助投影仪引导幼儿观察书上都有什么颜色的饼干,数一数每种颜色的饼干有几块,在圆圈里图上相应的颜色。幼儿在书上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最后评价。

四、活动延伸。

户外活动:

玩法:

1。教师在户外的空地上吧呼啦圈摆成类似书上的样式,把沙包、皮球跳绳分别放到每段的路径上。

2。每个呼啦圈里“住进”一名幼儿。

3。再请一名幼儿以单脚跳或者蛙跳等方式在路径上跳一跳、走一走。

4。其他幼儿记录他在每段路上遇到什么,分别有几个。

5。分成小组进行比赛,速度最快,记录最准确的组获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