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十(模板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9:13:44 页码:11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十(模板15篇)
2023-11-12 19:13:44    小编:zdfb

无论是喜悦还是痛苦,都是成长的催化剂。总结时要注意结构完整,逻辑清晰,避免重复和冗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总结样例,供大家参考和对比分析。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十篇一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自学生字新词,学会“聿”字。

3、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

三、教学难点:

领悟诗中蕴含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第16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诗,看老师写题目。(师板书课题)。

2、谁来读诗题?

认读“聿”字。

齐读诗题,读懂了吗?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题目的?

3、提到陆游,大家应该不会陌生,他是代著名的()诗人。之前,我们积累过他写的哪些诗?还记得吗?选一首背一背,好吗?希望你的背诵能传递出你对这首诗的理解,传递出陆游作这首诗的心情、愿望。(生背诵)。

4、那么陆游想用《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诗告诉他的儿子什么呢?我们又能从中明白什么道理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首诗。

二、学习古诗。

1、自己先将古诗多读几遍,看看自己读懂了诗中的哪些字、词、句,把自己知道的写在书中,等待与大家一起智慧共享。

2、谁愿意来读一读古诗?指名多位读。

3、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呢?说一说和大家一起共享。

全班交流。

4、还有自己不懂的地方吗?提出来让大家帮助你解决。

生质疑。

5、理解了诗意,你认为这首诗陆游想要告诉儿子的是什么呢?(板书:学习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实践)。

学生想象,发言。

7、同学们的想象使诗歌更加立体起来、丰满起来。请大家看插图,在一个冬天的深夜,陆游在灯下专心读着书,突然有了一些感想,于是奋笔疾书,之后便叫来自己的儿子子聿,把他想到的告诉他的儿子。他会怎么说呢?用你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注意你的语气和态度。

(1)指名说。

(2)请你用成语来形容刚才“陆游”在教育他儿子时的态度。

8、请你也来语重心长地读一读古诗吧。

指名读,评价。

背诵。

三、作业:

1、背诵这首诗。

2、积累陆游其他的古诗。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十篇二

理解诗题(教师补充《示儿》及子聿与我们溧阳人有缘的内容)。

我们前不久刚学过《示儿》,在你的印象中,陆游是个怎样的人呢?

在我们今天这首诗里,作为诗人,同时也作为父亲,陆游又是个怎样的人呢?

要想真正地认识到陆游是个怎样的人,我们还是要好好地读读古诗。

二、初读古诗。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古诗,注意把每个字音读正确,把每句诗读通顺了,并且在不懂的词语旁边打个小问号。

2、指名读,我们听他有没有把每个字音读准!

3、再指名读,我们听一听,他有没有读流畅,让大家听得比较舒服。

4、同学们可要注意啊,我们读的可是古诗啊,古诗的朗读有古诗的要求,这不同于一般的课文,同学们可得再练一练。

指名读或范读(要求读出节奏)。

齐读。

三、再读古诗,理解古诗。

同学们有哪些字或词不懂吗?(由学生提出,教师板书)。

遗,组词理解。

少壮,联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始,等到解释了诗句之后再说,体会。

“成”,成什么?范读一、二句,重读“学问”,成什么?

过渡:做成学问可不容易啊!指名读读一、二两句(指名几人读,迟评价)。

范读(重读“少”、“老”)你感受到什么?是呀,这时也许陆游想告诉儿子什么呢?

诗人陆游想要告诉儿子什么呢?

教师小结并引导学生体会:只有从少年开始,养成良好习惯,打好扎实基础,并经过多年的努力,最后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读着读着,想到了哪些成语、名人名言或者故事吗?

再指读(知道了诗句的意思,读起来就不一样了。)。

终,理解诗句意思再说。

绝知,深刻地理解。

躬行:你在家什么事是亲自做的啊?

你知道“亲自做”在古代怎么理解吗?

陆游又想对儿子说什么呢?

再指读。

读书与实践之间关系是如此之紧密,我们同学们都读出来了,觉得自己聪明吗?这么深刻的道理都读懂了。齐读!

不仅我们同学们有这种体会,原来在很久前毛主席和鲁迅先生有过这种想法。

赵括就站在你面前,你会对他怎么吟诵古诗?

赵括就站在你们大家面前,你们一起来吟诵古诗?

这是多么深刻的道理啊!引读两句古诗。

那是一个寒冬的夜晚,烛光下的诗人陆游,在静静地读着书,他一明白这个道理就对儿子说--(齐读)。

我告诉大家子聿是诗人的小儿子,诗人对儿子说这些话时,心里会想什么呢?

这是多么深厚的父爱啊!齐读!

四、赏读古诗。

我们想象,子聿会怎么读父亲写的这首诗呢?不要说,你就是子聿,来读读,想到了什么,就举手!

生谈,子聿你来读父亲的诗。

五、巩固学习成果。

回顾古诗学法。

补充其余七首古诗。

陆游经常通过写诗来教育他的儿子们,比如他的二儿子陆子龙要到吉州去任地方官,他特意写了一首长达52句的诗来为儿子送行。诗中说:“汝为吉州吏,但饮吉州水;一钱亦分明,认能肆馋毁!”

出示,生自由读读,懂吗?就是要求要清清白白地做官,做一个为民众欢迎的清官。

陆游尤其疼爱他的小儿子子聿,冬夜读书有感,写了八首诗给他的小儿子,这是其中的第三首。

就是这个陆子聿,他从小就在其父亲的熏陶下、教导下,饱读诗书,也算是深明事理之人,可遗憾的是我们谁也不会想到,甚至陆游他老人家也想不到,就在陆游逝世后,陆子聿在我们溧阳做出了许多为害百姓的事。

可是,他没有做到,为此,我们同学们,你想对他说什么?学生说说,再把感受送到句子里读读。

教师小结。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十篇三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古诗文字的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

课件。

(一)、赛背古诗导入。

1、同学们,你们从一年级到现在学习了不少古诗吧!那么,现在就请你们把自己喜欢的古诗来背诵给其他同学听听,让我们一起来好好回味一下我国的一些朗朗上口、意境优美、千古流传的经典古诗。

2、由学生背诵《示儿》导入。

这首古诗是谁写的?板书:(宋代)陆游。

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这位诗人呢?

(出示陆游简介)是的,陆游具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其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他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二)、自学古诗。

1、大家可以采用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来自学。

一诵读读通古诗。

二研读读懂诗意。

三悟读读明诗理。

卡片主义出示多读几遍,看看自己了解了诗中的哪些字、词、句,整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把自己知道的写在书中,施老师等待与大家一起智慧共享。

2、小组讨论学习古诗。

(三)、导学古诗。

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1、检查”读通古诗”

2、指导学习古诗。

“”什么意思?(结合看图、组词来理解)。

(出示:示:指示、训示)。

陆游非常爱看书。有一年冬天,他正在书房读书,读着读着,他忽然有了许多的感想。于是,叫来小儿子教育他。

那他教育儿子什么些什么?

(2)、(出示: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遗:即保留。“无遗力”,即无保留,竭尽全力之意。

始:才。

这一行的意思是: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3)、首句是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次句是说做学问的艰难。只有从少年开始,养成良好习惯,打好扎实基础,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后才能有所成就。

这是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板书)。

指名读前两句,齐读。

(4)、(出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纸上得来”,指的是书本知识。

绝知:指深入、透彻地理解。

躬行:就是指亲自去实践。

(5)、说说第三、四两行诗的意思。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还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

体味第三、四句的含意。第三、四两句表述了知与行的关系: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

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问,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板书)。

指名读后两句,齐读。

(6)、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7)、请你用成语来形容刚才“陆游”在教育他儿子时的态度。

(循循善诱语重心长意味深长……)。

请你也来循循善诱、语重心长地来读一读诗歌吧。

(8)、评读。

(四)巩固古诗。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用自己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他在诗中一共讲了这几个道理:(1)学习知识必须要有()、()的精神;(2)一个既有(),又有()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人。

《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赞扬古人刻苦做学问的诗句是();说明做学问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是()这句诗。

(五)、背诵古诗。

(六)、拓展延伸。

2、赠送古人的读书诗来劝勉学生热爱读书。

陶渊明“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

希望同学们珍惜时光,发愤读书,都能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好少年!

(七)、布置作业。

课外搜集一句你最喜欢的名言、警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勉励自己勤奋读书,长大有所作为!

(板书):

(宋代)陆游。

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做学问。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十篇四

目标预设:

2、感受古诗的文字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

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难点:领悟知与行的关系,并受到深刻的教育。

设计思路: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二、解释题意,初读古诗。

三、理解诗意,品悟主旨。

四、熟读成诵,拓展延伸。

教学流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背诵第4课两首古诗。

2、《示儿》的作者是谁?

二、解释题意,初读古诗。

指名读,齐读。(正音:聿yu)。

借助工具书与预习,你们理解题目中的哪些字词?

(预设:示:训示、教育。子:儿子。聿:即陆聿,陆游的小儿子。)。

2、借助解释题意,教给学生理解古诗的方法。

师:谁能够帮助老师,将题目补充完整?

(预设: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未子聿。)。

师:读了题目,你们心中产生了什么问题?

(预设:诗人心中生发了什么感想来教育小儿子陆聿?)。

3、熟读古诗,感知大意。

三、理解诗意,品悟主旨。

1、师:下面,请同学们运用理解题目的方法,理解诗句的大意。

2、出示:请同学们将诗句补充完整。

古人________学问,无遗__________力,

少壮________工夫,________老始________成。

3、全班讨论交流,借助补充练习叙说诗句大意。

(预设:古人做学问,无遗余力,少壮时期花的工夫,到老始有成。)。

4、齐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师:借助工具书与课前预习,你理解了这句诗中哪些字词的意思?

(预设:终:毕竟、到底。浅:有限、肤浅。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躬行:亲自实践。)。

出示:请同学们将诗句补充完整,叙说诗句大意。

________纸上得来________终觉浅,

________绝知此事______要躬行。

(预设: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5、师:陆游通过本首诗,告诉儿子什么样的哲理呢?

(预设: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四、熟读成诵,拓展延伸。

1、练习背诵。

2、师: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所讲的道理,与另外一句名言差不多,谁能告诉大家?(预设: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作业:搜集陆游写的古诗。

教材分析:

六年级上册的第七单元的主旨是读书有方,所选择课文均与做学问有关。《古诗两首》都是写由读书而生发的感想。《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陆游的一首七言绝句,是诗人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教育儿子陆聿,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前两句着重叙事,后两句说理。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积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首诗的教学打破传统古诗教学模式,课前加强学生的预习指导;课上重视学法指导,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让学生自读自悟,从而明诗意,知主旨;课后,搜集古诗,扩大知识面,真正实现“大语文”教学观。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十篇五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两课时。

一、背诵古诗导入。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古诗?同学们在课外又学会背诵了哪些古诗?现在请同学们背诵自己喜爱的古诗。

刚才大家背诵的古诗中,有没有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呢?

1.简介陆游。

2解题,释题。

示:指示,训示。子聿:陆游的小儿子。

题意: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教育儿子子聿。

3初读指导。

(1)教师范读,学生画出生字。

(2)学生读生字,认读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生试读诗文,把全诗读通读顺。

4理解前两行诗句。

(1)读第一行诗,疏通字词,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学问:读书学习。

无遣力:不遣余力。

这一行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遣余力。

(2)读第二行诗,理解诗意。

始:才。

这一行的意思是: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3)朗读前两行诗句,把第一、二行的意思连起来理解。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做学问要不遣余力地下苦功夫。

5理解第三、四诗句的意思。

(1)读第三、四行诗,理解“终”、“绝知”、“躬行”的意思。

终:到底、毕竟。

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躬行:亲自实践。

(2)说说第三、四行诗的意思。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还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

(3)体味第三、四两句的含意。

第三、四两句表述了知与行的关系: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6指导朗读,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

(1)听录音。

(2)自己练读。

(3)指名读-评价-再读。

(4)齐读。

(5)指导背诵。

三、作业。

2、课外自学一两首没有学过的古诗。

我在教学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时设计了“读通”、“读懂”、“读好”三个环节。1、读通。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朗读诗文,通过查字典读准字音。2、读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知诗意,再将个人所得与小组同学交流,并提出不懂的问题,组内研究解决。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汇报学习情况,同时提出未解决之疑难,其他各组学生自由补充,发表自己的见解。3、读好。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让学生反复吟诵,置身于诗的意境。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十篇六

2、感受古诗的文字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

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难点:领悟知与行的关系,并受到深刻的教育。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二、解释题意,初读古诗。

三、理解诗意,品悟主旨。

四、熟读成诵,拓展延伸。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背诵第4课两首古诗。

2、《示儿》的作者是谁?

二、解释题意,初读古诗。

指名读,齐读。(正音:聿yu)。

借助工具书与预习,你们理解题目中的哪些字词?

(预设:示:训示、教育。子:儿子。聿:即陆聿,陆游的小儿子。)。

2、借助解释题意,教给学生理解古诗的方法。

师:谁能够帮助老师,将题目补充完整?

(预设: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未子聿。)。

师:读了题目,你们心中产生了什么问题?

(预设:诗人心中生发了什么感想来教育小儿子陆聿?)。

3、熟读古诗,感知大意。

三、理解诗意,品悟主旨。

1、师:下面,请同学们运用理解题目的方法,理解诗句的大意。

2、出示:请同学们将诗句补充完整。

古人________学问,无遗__________力,

少壮________工夫,________老始________成。

3、全班讨论交流,借助补充练习叙说诗句大意。

(预设:古人做学问,无遗余力,少壮时期花的工夫,到老始有成。)。

4、齐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师:借助工具书与课前预习,你理解了这句诗中哪些字词的意思?

(预设:终:毕竟、到底。浅:有限、肤浅。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躬行:亲自实践。)。

出示:请同学们将诗句补充完整,叙说诗句大意。

________纸上得来________终觉浅,

________绝知此事______要躬行。

(预设: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5、师:陆游通过本首诗,告诉儿子什么样的哲理呢?

(预设: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四、熟读成诵,拓展延伸。

1、练习背诵。

2、师: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所讲的道理,与另外一句名言差不多,谁能告诉大家?(预设: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作业:搜集陆游写的古诗。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十篇七

目标预设:

1、熟读《冬夜读书示子聿》,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感受古诗的文字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

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难点:领悟知与行的关系,并受到深刻的教育。

设计思路: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二、解释题意,初读古诗。

三、理解诗意,品悟主旨。

四、熟读成诵,拓展延伸。

教学流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背诵第4课两首古诗。

2、《示儿》的作者是谁?

二、解释题意,初读古诗。

指名读,齐读。(正音:聿yu)。

借助工具书与预习,你们理解题目中的哪些字词?

(预设:示:训示、教育。子:儿子。聿:即陆聿,陆游的小儿子。)。

2、借助解释题意,教给学生理解古诗的方法。

出示:_______冬夜读书___________,示子聿。

师:谁能够帮助老师,将题目补充完整?

(预设: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未子聿。)。

师:读了题目,你们心中产生了什么问题?

(预设:诗人心中生发了什么感想来教育小儿子陆聿?)。

3、熟读古诗,感知大意。

三、理解诗意,品悟主旨。

1、师:下面,请同学们运用理解题目的方法,理解诗句的大意。

2、出示:请同学们将诗句补充完整。

古人________学问,无遗__________力,

少壮________工夫,________老始________成。

3、全班讨论交流,借助补充练习叙说诗句大意。

(预设:古人做学问,无遗余力,少壮时期花的工夫,到老始有成。)。

4、齐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师:借助工具书与课前预习,你理解了这句诗中哪些字词的意思?

(预设:终:毕竟、到底。浅:有限、肤浅。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躬行:亲自实践。)。

出示:请同学们将诗句补充完整,叙说诗句大意。

________纸上得来________终觉浅,

________绝知此事______要躬行。

(预设: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5、师:陆游通过本首诗,告诉儿子什么样的哲理呢?

(预设: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四、熟读成诵,拓展延伸。

1、练习背诵。

2、师: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所讲的道理,与另外一句名言差不多,谁能告诉大家?(预设: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作业:搜集陆游写的古诗。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十篇八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一、背诵古诗导入。

我们中华民族上下5000多年,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产,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文化上的,其中我们经常见到“古诗”就是这遗产宝库中一块无价之宝。

二、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首陆游写给儿子的诗:揭示课题:《冬夜读书示子聿》(指名读课题)。

2、简介陆游。指名读一下陆游的个人简历,在让大家一起读一下。

教师再进行一定的知识拓宽,讲一下陆游一生爱国,作诗大多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活了80多岁,写了无数好诗,流传至今的有9000多首,是著名的多产诗人。

3、解题,释题。

示:指示,训示。子聿:陆游的小儿子。(这里要引导学生根据“示”组词)譬如:指示、训示、表示、显示、示众等等,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说说“示”的意思,进而说说诗题的意思)这里要求学生自己理解体会。

三、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学生听,再次范读,学生跟着读。

2、布置自读要求:(指名读一下)。

(1)学生自己读这首古诗几遍,要求读通诗句,读准字音。

(2)遇到不认识的字和词可以自己查字典解决。

学生明确要求后自己认真的练习朗读。

3、检查自学情况,指名朗读,要求富有感情的朗读,

检查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个别读、小组读、男女生分读,等等。教师针对学生的朗读作及时的评价指导。

四、学习理解。

我们读好了这首诗,是否还想理解一下这首诗的意思呢?

1、理解前两行诗句。

(1)读第一行诗,疏通字词,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指名读第一行,说说关键词并理解一下:如:学问:读书学习。

无遗力:不遗留多余的力。换句话说就是“用尽全部的力气”。

指名连起来说一下这行诗的意思:

这一行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读书学习)是不遗留多余的力气的。或者古人学习总是竭尽全力的。十分的努力。

(2)读第二行诗,理解诗意。

指名读第二行诗,说说关键词:少壮:年轻的时候;工夫:花了工夫始:才。

指名连起来说一下这行诗的意思:

这一行的意思是: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3)指导朗读前两行诗句,把第一、二行的意思连起来理解。

指名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做到及时复习巩固。

2、理解第三、四诗句的意思。

(1)读第三行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指名读读,说说关键词:终:终究、到底、毕竟。(可以通过组词理解如;终于、终究等等,通过比较说出终究比较合适)。

浅:肤浅、浅显。同样可以通过组词找出合适的答案。

指名读读说说这行诗句的意思。

书本上得来的知识终究是很肤浅的。

(2)理解第四行诗的意思。

指名读读,说说关键词:绝:表示程度深,知:知道了解(两者和起来就是“绝知”:理解得透彻、深入地理解)。

此事:我们学到的这些知识;

躬行:亲身去实践(“躬”也可以通过组词解决如:从“躬”字字型去理解,再通过查字典解决)。

指名读读说说意思:

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

(3)理解三、四行诗句。

指名读读说说意思。

(4)体味第三、四两句的含意。

思考:三、四行有什么关系?指名说说。

师总结:第三、四两句表述了知与行的关系: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五、指导朗读,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

1、指名读读深入体会一下。

2、读了这么几遍,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或者从中学到了什么?请同学们写下下来。学生自己写几句话,教师巡视指导。

3、讨论交流:教师总结:这首诗告诉我们:

(1)读书学习必须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

(2)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的有学问的人。

相机出示板书。

六、指导背诵,默写。

七、板书设计:

书本知识。

实践经验。

八、作业。

1、完成补充教材上的练习。

2、课外自学一两首没有学过的古诗。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十篇九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文。

2、能解释诗中带点的词语,并理解诗句的意思。

3、感受古诗文字的意境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

1、借诗文的语言材料,感受其意境和作者表达的深刻哲理。

2、培养学生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1、自主、合作、探究——实现师生与文本的平等对话。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应互交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极力主张的,既关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使学生由原来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去获取知识,真正实现了教师、学生、文本的平等对话。

2、赋材料以生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教学不是教材内容的照搬,需要教师创造性的劳动,赋材料以人文性。如教学伊始,以《示儿》为桥梁唤醒学生对陆游的记忆,继而声情并茂地叙述陆游创作此诗的情境,此时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已幻化成生动的画面,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他们急切地期望与文本进行对话。

我准备采用“通读”、“研读”、“悟读”“拓展”这四部曲来教学。通读: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诗文,通过查字典读准字音,进而读通古诗;研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知诗意,再将个人所得与同学小组交流,不懂的问题在组内研究解决,再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汇报学习情况。同时提出未解之疑,其他同学自由补充,发表见解。悟读: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让学生反复吟诵,细细品味,置身于诗的意境。深刻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如理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通过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句诗的认识,从而深化对诗句的理解。

1、完成学案相关习题。

2、搜集大诗人陆游的相关资料。

3、有关读书、做学问的名言、警句。

一、创设情境,理解诗题。

1、同学们,咱们一起来看一幅图,(出示)。

2、认识他吗,了解他吗?他就是大诗人陆游,联系本学期学过的《示儿》,谁能说说对她的了解?(指名介绍陆游的生平事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补充。(如:再进行一定的知识拓宽,讲一下陆游活了80多岁,写了无数好诗,一生爱国,所写诗大多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流传至今的有9000多首,是著名的多产爱国诗人。)。

4、现在我们在来看整图,想象陆游和她的小儿子在干什么呢?(教育孩子、叫儿子读书、教育他)。

5、这幅图你看懂了吗?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题目你一定理解了,题目叫-----冬夜读书示子聿。板书,齐读。

6、你能结合我们刚才看图的收获,说说题目的意思吗?同时理解“示”的意思.(示:指示,训示。子聿:陆游有七子,子聿是他的小儿子,54岁时生。题意:陆游在寒冷的冬夜读书,心有所感,写下来教育、训示自己的儿子子聿。)。

7、揭示写作背景。

在810年前一个冬日的寒夜,北风呼啸,寒气逼人,陆游却浑然忘我,沉醉书房,啃读诗书。在静寂的夜里,他抑制不住心头奔涌的激情,文思如泉,一挥而就写出了八首《冬夜读书示子聿》,满怀深情地告诉小儿子子聿做学问的道理。

过渡:那么,陆游在寒冷的冬夜读书心有何感?想教育儿子什么呢?我们学习了古诗就知道了。

二、自学质疑(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经常采用的一般方法吗?

1、学生交流。

2、教师简单概括并出示,请生读一读。

【出示】一诵读(读通诗文)。

二研读(读懂诗意)。

三悟读(读明诗理)。

3、师:现在就请大家根据这些方法来自学古诗。

(1)、多读几遍,试着把这首诗读正确,读通顺;

(2)、看看自己对诗中的字、词、句是否能理解;

(3)、想一想陆游在冬夜读书生发了哪些感想用来教育儿子?把自己知道的在书上写一写。

(4)、老师等待与大家一起分享智慧与喜悦。

三、交流展示。

(1)指名朗读。(个别读、小组读、男女生分读)。

(2)再读,要求富有感情地朗读。

(3)学生和教师针对同学的朗读做出适当的评价与指导。

(4)学生齐读古诗。

四、互动探究(研读古诗,悟读明理。)。

过渡:同学们刚才练读很认真,不仅把古诗读通读顺了,还读得很有感情,真了不起。

预设。

一、“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1)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遗:即保留。“无遗力”,即无保留,竭尽全力之意。

由“无遗力”你想到了哪个成语?(不遗余力)。

这一行的意思就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

2)交流描写古人学习勤奋的成语。(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十载寒窗、闻鸡起舞、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囊萤映雪……)。

每一个成语故事都在告诉我们: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4)“古人学问无遗力”是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想要做好学问是很艰难的,仅靠一时的孜孜不倦是远远不够的,陆游是怎么告诉他的儿子的?(少壮工夫老始成)。

5)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始:才。这一句的意思是: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6)你由“少壮”到“老”明白了在学习上除了孜孜不倦,还需要什么?(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板书:有所成就】。

7)教师小结:确实,只有从少年开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孜孜不倦地打好扎实的知识基础,经过长年的努力后才能有所成就。可见做好学问的艰难。

9)生齐读这两句。

二、出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请学生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

1)“纸上得来”,指的是书本知识。

2)理解“纸上”、“浅”。

3)绝知:指深入、透彻地理解。躬行:就是指亲自去实践。

4)说说第三、四两行诗的意思。(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还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

5)结合实例理解。

1、纸上谈兵。

同学们听过《纸上谈兵》这个故事吗?出示故事内容。

赵括为什么兵败如山倒?所以说,这个事例从反面告诉我们,读------。

看来,光有书本知识还不行,还要怎样?(板书:亲自实践)。

2、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1、那么,在明代,我国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是怎么做的呢?出示:

2、他为什么能写成《本草纲目》,这个实例从正面告诉我们,读------。

6)读了这一句,你产生了怎样的感叹?

生交流。(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问,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7)齐读这两句。

2、陆游通过这首诗对儿子讲明了关于做学问的一些道理,谁能来细细道来?

1)学生在组内交流后集体交流。

2)请你用成语来形容刚才“陆游”教育他儿子时的态度。

(语重心长、循循善诱、意味深长……)。

3)请你也来循循善诱、语重心长地来读一读诗歌吧。

4)那么,我们再来想象一下子聿会怎么读父亲写的这首诗呢?

请学生用朗读来表现。

过渡: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使诗歌内容顿时立体起来了,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的场景——在那个冬天的深夜里,陆游正在奋笔疾书。写好后,搁下笔来,情绪激动的他立即叫来小儿子,把他想到的做学问的一番道理告诉全告知子律。他会怎么说呢?请用你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说时如果能注意你的语气和动作就更好了。10、出示填空题。

【那是一个寂静的冬夜,大诗人陆游坐在书桌前,手捧书本,捋了两下长须,语重心长地对小儿子聿说:“——。”

子聿听了父亲的这番话,明白了——。

陆游微微点头,接着又意味深长地说:“——。”

子聿听完这番耐人寻味的话,明白了——。】。

1)请学生说一说。简单评价。

2)建议学生演一演。

学生找自己喜欢的合作伙伴来预演一下。

请生上台表演。

六、迁移运用。

过渡: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今天我们把这首《冬夜读书示子聿》学完了,老师想考考你们是否真正学会了!

1、回顾古诗学法,指名背诵。

工”

3、投影显示:“我选择,我快乐”

工夫功夫。

(1)他三天()就学会游泳。

(2)这个杂技演员真有()。

(3)明天有()再来玩吧!

(4)中国(),名扬海外。

比较填空后交流。

教师小结,学生领会到:“工夫”侧重于表示时间和心血;“功夫”侧重于表示本领、本事。(归纳理解词语的方法:比较法。)。

4、投影出示:“我学会,我填空”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用自己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赞扬古人刻苦做学问的诗句是();说明做学问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是()这句诗。陆游通过诗文向儿子讲述了这样几个道理:

(1)学习知识必须要有()、()的精神;(2)一个既有(),又有()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人。

六、拓展延伸。

1、师:陆游经常通过写诗来教育他的儿子们,比如他的二儿子陆子龙要到吉州去任地方官,他特意写了一首长达52句的诗来为儿子送行。他最疼爱小儿子子聿,冬夜读书有感,写下了八首诗来训示他的小儿子。

3、赠送学生古人的读书诗以劝勉。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陶渊明。

文档为doc格式。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十篇十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古诗文字的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理解关键词、朗读诗句,感悟《冬夜读书示子聿》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体会陆游对小儿子子聿的一片深情。

教学过程。

一、诵读古诗,谈话揭题。

1、学生背诵陆游的《示儿》。

问: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陆游呢?

2、谈话揭题。

陆游一生酷爱读书,经常读得废寝忘食。在一个寒冷的冬夜,陆游又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窗外,北风呼啸冷气逼人,诗人却置之脑后,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毅然挥就《冬夜读书示子聿》,满怀深情地送给儿子,这是流传千古的第3首。

二、理解题意,读熟诗歌。

1、理解题意。

(1)读题后,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些什么?

(2)引导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

2、读熟诗歌。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朗读情况。

三、自学古诗,初感诗意。

1、再读古诗,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同桌交流。

2、学生自学,并和同桌交流。

四、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一)第一句:古人学问无遗力。

1、指名交流诗意。你是怎么读懂的?

2、由“无遗力”,你想到了哪个成语?(不遗余力)。

3、古人读书学习是如何不遗余力的?你想到了哪些古人勤奋学习的故事、成语?

(1)勤奋学习的故事: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闻鸡起舞。

(2)勤奋学习的成语:十载寒窗、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废寝忘食。

4、师:古人读书学习真是不遗余力、孜孜不倦。(板书:不遗余力)。

(二)第二句:少壮工夫老始成。

1、指名交流诗意。你是怎么读懂的?

2、这句诗中,有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你找到了吗?从“少壮”到“老”,你读明白了什么?(板书:持之以恒)。

3、从“少壮”、“老”两个词语,你会想到哪些类似的古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师:做学问,要从“少壮”努力,直到老了才有所成就,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否则,只能“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5、谁知道哪些人,也是“少壮工夫老始成”的?(齐白石,老年才名扬中外;李时珍从小立志,晚年才编成《本草纲目》;谈迁——从小立志,晚年才写成《国榷》)。

(三)第三、四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读了这两句诗,你理解了哪些重点词语呢?

交流:“纸上”:书本知识。(相机板书:书本知识)“浅”:肤浅。“终”:毕竟。“此事”:这些知识。即指书本上的知识。“躬(躬行)”:亲自实践。(相机板书:实践经验)。

2、学生交流诗句意思。

3、师:看来,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

5、生活中,我们也学到一些名言警句:强调要亲身去做、去实践的,想想有哪些?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2、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3、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实践出真知。)。

(四)、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五)、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1、陆游在教育他儿子时的态度怎样?请你用成语来形容。(循循善诱语重心长意味深长……)请你也循循善诱、语重心长地读一读这首诗。

2、想象一下,子聿会怎么诵读父亲写的这首诗呢?

五、巩固古诗,明白事理。

1、《冬夜读书示子聿》的作者是南宋诗人()。他在诗中一共讲了这几个道理:(1)学习知识必须要有(      )、(        )的精神;(2)一个既有(     ),又有(     )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人。

2、《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赞扬古人刻苦做学问的诗句是(            );说明做学问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是(    )这句诗。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课外搜集一句你最喜欢的名言、警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勉励自己勤奋读书。

2、陆游共写了八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那么陆游在其他几首中告诉了儿子什么呢?课后请同学选两到三首读一读。

七、板书设计:                。

不遗余力                      书本知识。

做学问。

持之以恒                      实践经验。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十篇十一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文。

2、能解释诗中带点的词语,并理解诗句的意思。

3、感受古诗文字的意境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

1、借诗文的语言材料,感受其意境和作者表达的深刻哲理。

2、培养学生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1、自主、合作、探究——实现师生与文本的平等对话。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应互交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极力主张的,既关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使学生由原来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去获取知识,真正实现了教师、学生、文本的平等对话。

2、赋材料以生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教学不是教材内容的照搬,需要教师创造性的劳动,赋材料以人文性。如教学伊始,以《示儿》为桥梁唤醒学生对陆游的记忆,继而声情并茂地叙述陆游创作此诗的情境,此时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已幻化成生动的画面,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他们急切地期望与文本进行对话。

我准备采用“通读”、“研读”、“悟读”“拓展”这四部曲来教学。通读: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诗文,通过查字典读准字音,进而读通古诗;研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知诗意,再将个人所得与同学小组交流,不懂的问题在组内研究解决,再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汇报学习情况。同时提出未解之疑,其他同学自由补充,发表见解。悟读: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让学生反复吟诵,细细品味,置身于诗的意境。深刻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如理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通过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句诗的认识,从而深化对诗句的理解。

1、完成学案相关习题。

2、搜集大诗人陆游的相关资料。

3、有关读书、做学问的名言、警句。

一、创设情境,理解诗题。

1、同学们,咱们一起来看一幅图,(出示)。

2、认识他吗,了解他吗?他就是大诗人陆游,联系本学期学过的《示儿》,谁能说说对她的了解?(指名介绍陆游的生平事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补充。(如:再进行一定的知识拓宽,讲一下陆游活了80多岁,写了无数好诗,一生爱国,所写诗大多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流传至今的有9000多首,是著名的多产爱国诗人。)。

4、现在我们在来看整图,想象陆游和她的小儿子在干什么呢?(教育孩子、叫儿子读书、教育他)。

5、这幅图你看懂了吗?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题目你一定理解了,题目叫-----冬夜读书示子聿。板书,齐读。

6、你能结合我们刚才看图的收获,说说题目的意思吗?同时理解“示”的意思.(示:指示,训示。子聿:陆游有七子,子聿是他的小儿子,54岁时生。题意:陆游在寒冷的冬夜读书,心有所感,写下来教育、训示自己的儿子子聿。)。

7、揭示写作背景。

在810年前一个冬日的寒夜,北风呼啸,寒气逼人,陆游却浑然忘我,沉醉书房,啃读诗书。在静寂的夜里,他抑制不住心头奔涌的激情,文思如泉,一挥而就写出了八首《冬夜读书示子聿》,满怀深情地告诉小儿子子聿做学问的道理。

过渡:那么,陆游在寒冷的冬夜读书心有何感?想教育儿子什么呢?我们学习了古诗就知道了。

二、自学质疑(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经常采用的一般方法吗?

1、学生交流。

2、教师简单概括并出示,请生读一读。

【出示】一诵读(读通诗文)。

二研读(读懂诗意)。

三悟读(读明诗理)。

3、师:现在就请大家根据这些方法来自学古诗。

(1)、多读几遍,试着把这首诗读正确,读通顺;

(2)、看看自己对诗中的字、词、句是否能理解;

(3)、想一想陆游在冬夜读书生发了哪些感想用来教育儿子?把自己知道的在书上写一写。

(4)、老师等待与大家一起分享智慧与喜悦。

三、交流展示。

(1)指名朗读。(个别读、小组读、男女生分读)。

(2)再读,要求富有感情地朗读。

(3)学生和教师针对同学的朗读做出适当的评价与指导。

(4)学生齐读古诗。

四、互动探究(研读古诗,悟读明理。)。

过渡:同学们刚才练读很认真,不仅把古诗读通读顺了,还读得很有感情,真了不起。

预设。

一、“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1)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遗:即保留。“无遗力”,即无保留,竭尽全力之意。

由“无遗力”你想到了哪个成语?(不遗余力)。

这一行的意思就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

2)交流描写古人学习勤奋的成语。(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十载寒窗、闻鸡起舞、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囊萤映雪……)。

每一个成语故事都在告诉我们: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4)“古人学问无遗力”是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想要做好学问是很艰难的,仅靠一时的孜孜不倦是远远不够的,陆游是怎么告诉他的儿子的?(少壮工夫老始成)。

5)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始:才。这一句的意思是: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6)你由“少壮”到“老”明白了在学习上除了孜孜不倦,还需要什么?(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板书:有所成就】。

7)教师小结:确实,只有从少年开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孜孜不倦地打好扎实的知识基础,经过长年的努力后才能有所成就。可见做好学问的艰难。

9)生齐读这两句。

二、出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请学生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

1)“纸上得来”,指的是书本知识。

2)理解“纸上”、“浅”。

3)绝知:指深入、透彻地理解。躬行:就是指亲自去实践。

4)说说第三、四两行诗的意思。(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还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

5)结合实例理解。

1、纸上谈兵。

同学们听过《纸上谈兵》这个故事吗?出示故事内容。

赵括为什么兵败如山倒?所以说,这个事例从反面告诉我们,读------。

看来,光有书本知识还不行,还要怎样?(板书:亲自实践)。

2、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1、那么,在明代,我国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是怎么做的呢?出示:

2、他为什么能写成《本草纲目》,这个实例从正面告诉我们,读------。

6)读了这一句,你产生了怎样的感叹?

生交流。(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问,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7)齐读这两句。

2、陆游通过这首诗对儿子讲明了关于做学问的一些道理,谁能来细细道来?

1)学生在组内交流后集体交流。

2)请你用成语来形容刚才“陆游”教育他儿子时的态度。

(语重心长、循循善诱、意味深长……)。

3)请你也来循循善诱、语重心长地来读一读诗歌吧。

4)那么,我们再来想象一下子聿会怎么读父亲写的这首诗呢?

请学生用朗读来表现。

过渡: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使诗歌内容顿时立体起来了,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的场景——在那个冬天的深夜里,陆游正在奋笔疾书。写好后,搁下笔来,情绪激动的他立即叫来小儿子,把他想到的做学问的一番道理告诉全告知子律。他会怎么说呢?请用你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说时如果能注意你的语气和动作就更好了。10、出示填空题。

【那是一个寂静的冬夜,大诗人陆游坐在书桌前,手捧书本,捋了两下长须,语重心长地对小儿子聿说:“——。”

子聿听了父亲的这番话,明白了——。

陆游微微点头,接着又意味深长地说:“——。”

子聿听完这番耐人寻味的话,明白了——。】。

1)请学生说一说。简单评价。

2)建议学生演一演。

学生找自己喜欢的合作伙伴来预演一下。

请生上台表演。

六、迁移运用。

过渡: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今天我们把这首《冬夜读书示子聿》学完了,老师想考考你们是否真正学会了!

1、回顾古诗学法,指名背诵。

工”

3、投影显示:“我选择,我快乐”

工夫功夫。

(1)他三天()就学会游泳。

(2)这个杂技演员真有()。

(3)明天有()再来玩吧!

(4)中国(),名扬海外。

比较填空后交流。

教师小结,学生领会到:“工夫”侧重于表示时间和心血;“功夫”侧重于表示本领、本事。(归纳理解词语的方法:比较法。)。

4、投影出示:“我学会,我填空”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用自己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赞扬古人刻苦做学问的诗句是();说明做学问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是()这句诗。陆游通过诗文向儿子讲述了这样几个道理:

(1)学习知识必须要有()、()的精神;(2)一个既有(),又有()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人。

六、拓展延伸。

1、师:陆游经常通过写诗来教育他的儿子们,比如他的二儿子陆子龙要到吉州去任地方官,他特意写了一首长达52句的诗来为儿子送行。他最疼爱小儿子子聿,冬夜读书有感,写下了八首诗来训示他的小儿子。

3、赠送学生古人的读书诗以劝勉。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陶渊明。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十篇十二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 两课时。

一、背诵古诗导入。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古诗?同学们在课外又学会背诵了哪些古诗?现在请同学们背诵自己喜爱的古诗。

刚才大家背诵的古诗中,有没有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呢?

1.简介陆游。

2解题,释题。

示:指示,训示。子聿:陆游的小儿子。

题意: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教育儿子子聿。

3初读指导。

(1)教师范读,学生画出生字。

(2)学生读生字,认读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生试读诗文,把全诗读通读顺。

4理解前两行诗句。

(1)读第一行诗,疏通字词,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学问:读书学习。

无遣力:不遣余力。

这一行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遣余力。

(2)读第二行诗,理解诗意。

始:才。

这一行的意思是: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3)朗读前两行诗句,把第一、二行的意思连起来理解。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做学问要不遣余力地下苦功夫。

5理解第三、四诗句的意思。

(1)读第三、四行诗,理解“终”、“绝知”、“躬行”的意思。

终:到底、毕竟。

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躬行:亲自实践。

(2)说说第三、四行诗的意思。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还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

(3)体味第三、四两句的含意。

第三、四两句表述了知与行的关系: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6指导朗读,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

(1)听录音。

(2)自己练读。

(3)指名读—评价—再读。

(4)齐读。

(5)指导背诵。

三、作业。

2、课外自学一两首没有学过的古诗。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十篇十三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借助注释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内涵,讲出具体的事例体现自己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

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悟《冬夜读书示子聿》蕴涵的道理,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难点: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的重要性。

传统的古诗教学中,教师负责抄古诗的注释,学生负责死记硬背。如此“填鸭”教诗,学生是被教会了,但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教学这首诗,在放手让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品悟诗句的大意,引导他们去寻觅诗句中的成语,成语背后的故事,真正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平等的对话,在与文本对话的同时,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学会有效的读书方法。

本诗的教学有三大版块组成:一是诵读积累;二是感悟领会;三是拓展延伸。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了读准字音、感知诗意、理解诗句的过程,最后引导学生探讨陆游为什么要写《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读书是怎样地不遗余力?在讨论中,学生学会一种受益终生的读书方法。

一﹑轻松谈话,巧妙揭题:

1、揭题:

2、解题:

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一首陆游所写的诗。

(2)、讨论: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过了,那这里的“示”又是什么意思呢?谁能把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那他会把什么感受来告知儿子,教育儿子呢?学完这首诗我们就找到答案了。

二﹑自主合作,共同探讨,理解诗句内涵:

(一)、熟读古诗:

同学们,学诗歌首先要诵读,读熟了,才会喜欢它;喜欢了,才能去探索它;探索了,才能更深入地欣赏它的美。

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首诗,相信同学们一定读得很熟了。要做到字正腔圆。

2、谁愿意来读一读?(你读出了诗的节奏;你在读的过程中停顿和重音处理得比较好。你做到了字正腔圆。)。

3、齐读。

(二)、初步理解古诗内容:

过渡:同学们已经能够正确、流利地熟读这首诗了,那下面我们就来理解诗歌的内容。

1、(投影出示关键词语的注释)请同学们借助注释自主学习,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学问”:指读书学习,有做学问的意思;

“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始”:才;

“终”:到底、毕竟的意思;

“绝”:表示程度,极、最的意思;

“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躬”:亲自;

“躬行”:亲自实践。

2、谁来说说你初步读懂了什么?

三、深入理解诗句(各句学情预设):

(一)、理解第一、二句诗句:

1、谁来读诗的一、二句?你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

2、从“无遗力”想到了哪个成语?从“不遗余力”这个成语你体会到什么?(古人学习十分刻苦。)。

4、读了这句诗,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这个问题问得很有价值,你能联系你知道的一些例子来谈谈吗?(谈迁、司马迁)。

师:学习需要“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板书:孜孜不倦有所成就)。

2、那这两句诗该怎么读呢?(要读出少壮工夫与老始成对比的味道)谁再来读一读?

3、那诗人想通过这两句诗告诉儿子什么呢?

(二)、理解第三、四句诗句。

1、从第三句诗你联想到了哪个成语?

2、请同学们阅读“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故事,读完说说故事中的赵括为什么兵败如山倒?

3、读到这儿老师有个疑问:“躬行”就那么重要吗?诗人是不是不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呢?你能联系你的学习生活实际和我们学过的课文中的例子来谈谈吗?(李时珍徐霞客)。

3、那这两句诗你觉得该怎么读好呢?指名读。(对,就这样读,连而不断,藕断丝连)。

4、那诗人想通过这两句诗告诉儿子什么什么呢?板书:“实践出真知”。

四、发挥想象,领悟诗歌意境:

1、同学们,学到这儿,我们就好象看见在那个冬天的深夜里,陆游正在奋笔疾书。写好后,他立即叫来自己的儿子,把他想到的告诉他的儿子。他会怎样说呢?子聿听完后又会说些什么?请用你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说的时侯如果能注意你的语气和态度就更好了。

2、投影片出示口头填空题:(老师给你配上音乐,相信你说得更好)。

那是一个寂静的冬夜,大诗人陆游坐在书桌前,手捧书本,捋了两下长须,语重心长地对小儿子聿说:“。”

子聿听了父亲的这番话,明白了。

陆游微微点头,接着又意味深长地说:“。”

子聿听完这番耐人寻味的话,明白了。

五、拓展延伸:

六、背默古诗:

1、同学们,这给人以启迪的动人诗句,你记得了吗?试着背一背。谁来背诵?

(你的声音不仅响亮,而且很有感情)。

3、老师还要友情提醒这个词需要注意!请看大屏幕。

4、投影显示:

我选择,我快乐。

工夫功夫。

(1)、他三天()就学会游泳。

(2)、这个杂技演员真有()。

(3)、明天有()再来玩吧!

(4)、中国(),名扬海外。

通过选择比较,我们知道:“工夫”侧重于表示时间;“功夫”侧重于表示本领。

5、下面请同学们在作业本上默写古诗,默写好了,同座位的进行批改。(温馨提醒:一定要注意写字姿势,保护好视力。播放音乐)。

6、默全对的举手,有错误的同学课后进行订正。

六、作业超市:

2、搜集陆游的资料,制作人物卡片。

3、小练笔:想象一下,陆游为什么会说这番话?他会怎么说?子聿听完后又会说些什么?把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板书设计:22.古诗两首。

陆游。

实践出真知。

古人学问无遗力,孜孜不倦。

少壮工夫老始成。有所成就。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十篇十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古诗文字的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

指导学生通过理解关键词、朗读诗句,感悟《冬夜读书示子聿》蕴含的道理。

: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体会陆游对小儿子子聿的一片深情。

一、诵读古诗,谈话揭题。

1、学生背诵陆游的《示儿》。

问: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陆游呢?

2、谈话揭题。

陆游一生酷爱读书,经常读得废寝忘食。在一个寒冷的冬夜,陆游又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窗外,北风呼啸冷气逼人,诗人却置之脑后,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毅然挥就《冬夜读书示子聿》,满怀深情地送给儿子,这是流传千古的第3首。

二、理解题意,读熟诗歌。

1、理解题意。

(1)读题后,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些什么?

(2)引导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

2、读熟诗歌。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朗读情况。

三、自学古诗,初感诗意。

1、再读古诗,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同桌交流。

2、学生自学,并和同桌交流。

四、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一)第一句:古人学问无遗力。

1、指名交流诗意。你是怎么读懂的?

2、由“无遗力”,你想到了哪个成语?(不遗余力)。

3、古人读书学习是如何不遗余力的?你想到了哪些古人勤奋学习的故事、成语?

(1)勤奋学习的故事: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闻鸡起舞。

(2)勤奋学习的成语:十载寒窗、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废寝忘食。

4、师:古人读书学习真是不遗余力、孜孜不倦。(板书:不遗余力)。

(二)第二句:少壮工夫老始成。

1、指名交流诗意。你是怎么读懂的?

2、这句诗中,有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你找到了吗?从“少壮”到“老”,你读明白了什么?(板书:持之以恒)。

3、从“少壮”、“老”两个词语,你会想到哪些类似的古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师:做学问,要从“少壮”努力,直到老了才有所成就,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否则,只能“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5、谁知道哪些人,也是“少壮工夫老始成”的?(齐白石,老年才名扬中外;李时珍从小立志,晚年才编成《本草纲目》;谈迁——从小立志,晚年才写成《国榷》)。

(三)第三、四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读了这两句诗,你理解了哪些重点词语呢?

交流:“纸上”:书本知识。(相机板书:书本知识)“浅”:肤浅。“终”:毕竟。“此事”:这些知识。即指书本上的知识。“躬(躬行)”:亲自实践。(相机板书:实践经验)。

2、学生交流诗句意思。

3、师:看来,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

5、生活中,我们也学到一些名言警句:强调要亲身去做、去实践的,想想有哪些?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3、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实践出真知。)。

(四)、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五)、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1、陆游在教育他儿子时的态度怎样?请你用成语来形容。(循循善诱语重心长意味深长……)请你也循循善诱、语重心长地读一读这首诗。

2、想象一下,子聿会怎么诵读父亲写的这首诗呢?

五、巩固古诗,明白事理。

1、《冬夜读书示子聿》的作者是南宋诗人()。他在诗中一共讲了这几个道理:(1)学习知识必须要有()、()的精神;(2)一个既有(),又有()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人。

2、《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赞扬古人刻苦做学问的诗句是();说明做学问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是()这句诗。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课外搜集一句你最喜欢的名言、警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勉励自己勤奋读书。

2、陆游共写了八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那么陆游在其他几首中告诉了儿子什么呢?课后请同学选两到三首读一读。

七、板书设计:

不遗余力书本知识。

做学问。

持之以恒实践经验。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十篇十五

今天我教了陆游的诗《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诗是诗人陆游在寒冷的冬夜读书,大概读有所感,就将其感受写成这首七言绝句。

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往往把“工夫”写成“功夫”。怎样使学生少出类似的错误呢?在教学时我采取了以错纠错的方式,在把古诗抄写到黑板上去时我故意把“工夫”写成“功夫”,接着叫学生预习,然后请学生看者黑板读古诗,学生立刻发现了错误并指出了错误:“功”写错了应写成“工”,我顺势接受了错误并引导学生辨析“工夫”和“功夫”的区别,使他们明白了“功夫”一般指本领、本事,而“工夫”一般指花的心血和时间等,在《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古诗里用工夫指古人在做学问时花的心血和时间多。我想经过一番“以错纠错”,学生肯定不会再把“工夫”写成“功夫”了。

可是,陆游为什么突然教育儿子如何读书学习呢?以下是摘取一些学生的见解:

本诗可以说是可称之为说理诗,文字意思浅显,但蕴涵如何读书、做学问的深刻道理,真所谓“有境界自成高格”。本课教学难点应是引导学生体会诗中则“少”“老”对比、“知”“行”对比所阐发的道理。

教学中,以关键词句为生发点,激活孩子已有的大量能够佐证这一哲思的知识储备,丰富诗境,加深理解和体验。

一、抓“少”与“老”,体会学习要孜孜不倦。

师:有同学不理解什么叫“无遗力”?谁能说说。

生:把所有精力和心思都用上。

生:不留一点气力,全力以赴。

师:年少时候我们应该怎样无遗力的学习?

生:学习做到孜孜不倦,一丝不苟。

生:非常努力的通宵达旦的去学习。

师:借用成语故事说说,哪些古人学习或作学问是无遗力的?

生:悬梁刺股。

师:“悬梁刺股”描绘了一幅怎样“无遗力”学习的画面?

生:把头发系在梁头上,困了用针扎自己的大腿。

师:这样的学习真是——。

(生齐读:无遗力。)。

生:匡衡的凿壁借光。

师:匡衡是怎样“无遗力”学习的?

生:没有灯光,在墙壁上凿一个洞,利用邻居家的灯光读书。

师:这种读书精神叫——。

(生齐读:无遗力)。

本环节教学中,通过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激活,首先是“无遗力”的理解,其次是“哪些古人做学问是这样努力的”,将短短的七各字读厚起来,随之学生的体验也就深刻起来。

二、故事引入,联系生活实际,自悟“知”“行”所阐发的哲理。

我以故事引入,为孩子们讲述了《纸上谈兵》的故事。接着让学生谈谈听故事感受:赵括如此精通兵法,为什么会打败仗?学生结合实际纷纷说了自己的思考;有的说实践比书上学习更重要,有的说在实践中通过做才是真正的学习。

这样通过听故事谈感想的教学方式,给孩子一个“躬行”的机会,深刻理解什么叫“躬行”,让孩子在听说实践中潜移默化感悟读书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

最后我以“请你用成语来形容刚才“陆游”在训示他儿子时的态度。”引导学生用循循善诱、语重心长、意味深长的语气读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