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我和楹联的故事汇总(汇总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7 21:45:39 页码:8
最新我和楹联的故事汇总(汇总10篇)
2023-11-17 21:45:39    小编:ZTFB

时间是一把利剑,能够斩断懒惰和拖延的束缚。在写总结时,我们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和观点,以拓宽思路和提升自身水平。如果您对总结的写作方法还不太了解,可以参考以下几篇典型案例。

我和楹联的故事汇总篇一

郑板桥过六十寿诞时,他给自己写了一副著名的寿联: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楹联丛话》卷十二)这副对联,虽系述怀言志,却写得轻松愉快,生动活泼,极为有趣,传神地表达出郑板桥洒落自在的风度和落拓不羁的胸怀,以及老年养生的经验之谈,表现了他作为一个文人才子的高雅兴致和独特性格。上联是说人生如做客一样短暂,何必奢求康寿、安宁?只要有钱可用,有酒可饮,有米下锅,(能)摊开几页遂心的旧纸,无拘无束地吟诗著文,兴趣广阔,脾性纯真,(使)五官的灵敏胜过多种感觉器官(也可理解为“胜过做任何官”),(因此)活到六十岁还如同少年一般。下联是说如果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成仙(引申为目标过高,不切实际),岂不是(作茧自缚),空生烦恼。只要不被世俗的声音干扰,不为世俗的物欲诱惑,不为世俗的事情拖累,以自然为题材,常有画作,晚睡早起(珍惜时光),这样的清闲日子一天可抵两天,(这样即使)活到六十岁已相当于一百岁还多了。

郑板桥(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颇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竹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写诗作联也一如其书画,佳作中多见奇趣。人称“诗书画三绝”。郑板桥为人疏放不羁,性情开朗,豁达乐观,诙谐幽默。卒年七十三。

板桥的这幅对联,不就是一个很好的养生健身之道吗。不恋富贵,求于心安。不计得失,得以清闲。情于诗画,兴趣广泛。摆脱世俗,少生烦恼,晚睡早起,郊野徜徉。玩的平淡,悠闲恬娱。像这样的修身养性,那一个不能活到一百岁呀。平平淡淡、清清闲闲、与事与人无争的生活,真像神仙过的日子。

我和楹联的故事汇总篇二

可是无人对出,在一旁的小廷和随即应对:

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小廷和下联一对,语惊四座。

过去,一夜分为五更,两小时一更;古称秋季三个月为“三秋”,即初秋七月(孟秋),中秋八月(仲秋),晚秋九月(季秋)。这一联是父子的杰作。

我和楹联的故事汇总篇三

苏东坡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苏轼忽然用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蒲扇抛入水中。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苏轼上联的意思是:“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下联的意思:“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我和楹联的故事汇总篇四

有一天,苏东坡和他的挚友黄山谷在松树下对棋,一阵风吹过,松子落在棋盘上,苏东坡捡起松子笑着说:“我有一联,你如在三步棋内未对上,罚酒三杯。黄山谷笑道:“你有此雅兴,我定当奉陪,如不能对,甘愿受罚。”苏东坡笑着道: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黄山谷举棋在手,抬头望见湖边有人持竿钓鱼,心里已得一联,故意装着一副为难的神色。苏东坡以为他真的对不上,便拿起酒杯准备罚他。突然黄山谷把酒杯一推,随即对道: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傍晚,苏东坡和黄山谷回家,只见晚霞映天,赏心悦目,黄山谷异常兴奋,对东坡道:“昔日子建七步成诗,名传千古,你我三步一联如何?如对不上,当罚后退七步。”东坡含笑应允,黄山谷随念出一联:

晚霞映水,渔人争歌《满江红》;。

说罢用力拖着东坡快走,东坡故意蹲下身子,山谷怎么拖不动。突然苏东坡一松臂,黄山谷跌出老远,东坡哈哈大笑即对道:

朔雪飞空,农夫齐唱《普天乐》。

我和楹联的故事汇总篇五

“庄子”在这里是一语双关,一是说庄园,一是指战国时哲学家庄周。陈白阳抬头看见墙上有无名氏题字,忽得对句:

壁上几行文字,哪个汉书?

“汉书”在这里也是双关语,一是说“汉子写的”,一是指汉族文字。

接着,他俩来到一座道观,道童用锅煮茶招待他们。唐伯虎又出对道:

道童锅里煎茶,不知罐煮(观主)。

陈白阳略加思索,对道:

和尚墙头递酒,必是私沽(师姑)。

说罢,两人抚掌大笑。

我和楹联的故事汇总篇六

王羲之是大书法家,人人都想要他的墨宝,所以每到过年,王家的春联一贴上门,还未黏好之际,就立即会被人偷去,王羲之常为此事苦恼。

还有数天就过年,王羲之因尚未想到好办法,出外到茶馆散心,在茶馆听闻一人张三做了赔本生意,儿子又失足掉进井里死了,正是祸不单行。

王羲之灵机一触,回家写了一副半截春联: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此联一贴出后,立即就有许多人围观,但并没有人想要偷这不吉利的春联。

王羲之在和一家开开心心吃完团年饭后,见春联已经牢牢黏在门上,便提笔在春联的下半截各添了几个字,将春联变成:

福无双至今日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我和楹联的故事汇总篇七

杨慎,号升庵,生于明代弘治元年。相传他五、六岁时在桂湖附近一个池塘里游泳,县令路过,他居然不起来回避。县令命人把他的衣服挂在一个古树上,并告诉杨慎:“本县令出副对子,如果你能对得出,饶你不敬之罪!”县令刚念完“千年古树为衣架”,杨慎即对出:“万里长江做澡盆”。县令叹服,赞杨慎为神童。

我和楹联的故事汇总篇八

出梅前的那个午夜,突然醒来,觉得房间很亮,眼睛转向窗外,迎面看到天上挂着一个非常圆非常皎洁的月亮。

月亮真是人们忠诚不贰的朋友,每到夜幕降临以后,她准时出来与人们为伴,夜复一夜,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但是看来人们并不怎么理会她,只有到了中秋,大家才赏月啊,吃月饼啊,写诗啊,忙碌一阵,在平时,就是看见了也当做不看见。即使是在中秋赏月,人们也只是集中在月亮升起一段时间,像“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等到热闹过后,大家都要回去睡觉了,说声“还庆梦佳期”,便和月亮再见了。这样看来,月亮平时也是够寂寞的,有许多时候,她只好在人家屋子外面“转朱阁,低绮户”地转悠,人们在睡觉,根本不知道。

正在东想西想,我脑子突然蹦出七个字“明月窥窗是故人”,这无疑是一个对联的下联,而且意思并不太俗。我好像更加清醒了一点,很自然的,我要想到连上联了。但是,想了有半个钟头,还是没有找到合适上联。后来我怀疑半夜里恐怕不能完成这个任务,也正在这时候,想出了一句:“清风入室真佳伴”。

我避开人潮,独自半夜和月亮交流,也是一次奇遇。但我想,这样的机会并不是绝无仅有的,只要具备四个条件:第一,月圆夜;第二,没有云;第三,没拉上窗帘;第四,要有闲情。这四条中第四条最难,现在在午夜不睡的,除了加班族,就是失眠者,他们不大会有情绪去欣赏月亮。

“清风入室真佳伴,明月窥窗是故人”,这副对联记录了我和月亮的奇妙交流,也印证了我们老年人生活的一点情趣。对于月亮,“幸有我来月未孤”,我们还会有许多机会见面的。

我和楹联的故事汇总篇九

孙中山(1866-1925),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赴檀香山成立兴中会,誓推翻清朝。1905年在日本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十七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繁忙的革命生涯中,也经常以对联与朋友们和同志们唱和,以表达自己的革命思想和不懈斗志。

1918年孙中山到广东梅县探望在家乡定居的老同盟会会员谢逸桥。谢老辞官后,在家乡建有小楼一幢,取名“爱春楼”,环境幽雅,景色宜人。孙中山对此美景雅居赞叹不已,便即兴撰联一副,并当场挥毫书赠小楼主人,联云:

博爱从吾志;

宜春有此楼。

联中巧妙地嵌上“爱春”二字,且对仗工整,意境深远,又将自己的“平等博爱”等革命理念镶嵌其中,不露痕迹,自然恰切。

这使得谢老喜出望外,不住地称赞好,可孙中山却意犹未尽,又挥笔再赠一联:“爱国爱民,玉树芝兰佳子弟;春风春雨,朱楼画栋好家居。”此联仍然嵌入“爱春”二字,诗情画意,情景交融,表现出孙中山对这位老同盟会会员的深情厚谊。

孙中山有名的对联是自题联:

愿乘风破万里浪;

甘面壁读十年书。

上联典出《宋书·宗悫传》:“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面壁”为佛教典故,指达摩面壁十年的故事,指面对墙壁静坐领悟教义,此处指沉下心来闭门读书。全联两用典故,贴切恰当。上联写做人的远大志向,伟人气魄;下联写读书的坚定决心,学者风范。面壁读书是为了乘风破浪,乘风破浪也必须在面壁读书的基础上才可能得以实现。

孙中山最著名的对联,应是: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1925年4月25日孙中山先生逝世,曾留有遗言,成为一副对联:“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在海内外的各追悼会上,这副对联都十分醒目地挂在灵堂上,令悼念者牢记心中。

这副妇孺皆知的名联,其实是孙中山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孙中山逝世以后,这句话被后人以对联的形式在重要场合广泛张贴、宣传,旨在号召人们继承孙中山的遗志,完成其未竟之事业,起到了教育鼓舞人的作用。

也有一些自称“总理信徒”的人,并没有认真贯彻“总理遗志”,而是借公务之机,行营私之实,假革命之名,捞个人之利。有愤愤不平者改中山先生联讽之:“同志尚未成功;革命仍须努力。”这是说那些“同志”的私囊还未装满,国民革命要继续努力为他们创造条件。还有人改成这个样子:“革命尚未努力;同志仍须成功。”是说革命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曲折,那些“同志”还是要为个人利益奋斗不息的。讽刺何等辛辣!(图四十)。

我和楹联的故事汇总篇十

李梦阳,明代文学家。字献吉,又字天赐,号空同子,甘肃庆阳人,弘治进士,曾任户部郎中,有《空同集》。

李梦阳性格诙谐,非常爱才,常出联命对,借以考试后生们的才华。他在江西督学时,有一个童子和他同名同姓。在唱名时,就开玩笑说:“你怎么和我同名呢?现在我出联让你对,对不上,你就改名,不要丢‘梦阳’的人。”于是他随口念道: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这分明是借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蔺相如和西汉时期的辞赋家司马相如同名作文章,以其名同人异,切合当时的现实。当然蔺相如的文采比起司马相如差得很多,言下之意是说李梦阳这个童子比不上他这位大文学家李梦阳。其实,李梦阳这个童子也很有才学,他略假思索即对:

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

魏无忌即战国时期魏国贵族“信陵君”,就是窃符救赵的公子无忌。长孙无忌是唐代大臣,唐太宗长孙皇后之兄。此联以其“无忌”,双关两人不要顾忌,李督学觉得有理,非常赞赏这位童子的才智,于是马上改变了态度。经细心考察,证明确有才能,于是亲自推荐,予以重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