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西湖作文以上(精选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4:26:40 页码:7
2023年西湖作文以上(精选8篇)
2023-11-12 04:26:40    小编:WH

总结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它能培养我们的思维和分析能力。写作是一种表达思想的方式,我们要不断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以下是法律专家总结的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请大家遵守。

西湖作文以上篇一

“千年等一回,等一回啊……”悠扬的歌声又在我的耳边响起,一下子勾起了我当年西湖行的回忆。那片美丽的湖水,一直以来是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记忆,而且,西湖可是白娘子和许仙相遇的地方啊!正是因为这些传说,给西湖蒙上了美丽而又神秘的面纱。

西湖的水,那么的清。清得让人能看见湖里的水草在舞动;你看,夕阳西下时,波光里的潋影在荡漾。

西湖的水,那么的绿。绿得像被大自然精心雕琢成的一块翡翠,但这块翡翠一点儿也不光滑,被风姑娘吹起了一条条波纹。

西湖的水又是那么的静。静得像安徒生童话里的睡美人,在夜晚,在微风中甩着自己的长头发,那头发就是周围的杨柳。连天上的星星也为睡美人梳妆打扮了一下,你看湖水中那些星星的倒影,像有人在湖里洒了一些金子。

离开西湖后,我们又来到了雷峰塔。雷峰塔十分出名,值得一提。当我走到雷峰塔面前,一座高高的宝塔耸立在我的眼前。它就像李靖刚刚放下来的神器,是那么庄严肃穆,可惜现在不能去雷峰塔了,因为据说正在修缮。传说中,这儿以前还镇压过白蛇呢!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转眼要跟这美丽的地方说再见了,但是我有时间定会再回来见它的。毛泽东爷爷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可我却想说:“如果人的一生中不去西湖,那也未免有一些遗憾。”

西湖作文以上篇二

昨天,二叔、婶婶、涟漪姐、母亲和我一起到西湖游玩,在那里,我们领略了许多美丽壮观的景色。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句优美的诗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笔下,描绘的正是西湖盛夏,荷花争相开放的景象。西湖位于杭州,是一个风景迷人、如诗如画的地方,不少文人墨客在这里写过许多流传千古的佳句。母亲和我慕名而来,想一睹西湖的风采。

西湖岸边,绿草如茵,几棵柳树垂下细细长长的枝条,微风吹过,柳叶轻抚过湖面,水面上立刻泛起阵阵涟漪。此刻正值盛夏,翠绿的荷叶宛如一个圆圆的托盘,上面晶莹剔透的露珠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比钻石还要美丽。在层层叠叠的荷叶中,几株粉红的荷花挺立在湖面上,一朵荷花的花苞微微绽开,几颗露珠在被风吹得轻轻摇摆的花瓣上面,映衬得荷花更加粉嫩、更加纯净,没有一丝杂质,真是“出淤泥而不染”啊!

我抬头一望,只见西湖的湖水湛蓝透亮,四周环绕着郁郁葱葱的树木,在遥远对岸的树林中,隐约看见一座高塔屹立在碧空之下,格外显眼,仿佛正和碧波荡漾的湖面中自己的倒影遥遥相望。这座塔就是雷峰塔吧,我想。

此外,我们还去了曲院风荷、苏堤和断桥。西湖的美丽是无可替代的,因为它的美丽不是能用一段文字、一首诗词来描写的,除非你亲自去过,否则是领略不到西湖那出众的美与醉人的景色的。

我爱西湖!江博物馆,只可惜今天博物馆没开门,但是博物馆旁的一条小河里却有许多鱼儿。为了吸引鱼儿,我在湖里撒了一些面包末儿,鱼儿立刻争先恐后地来抢食,远处的鱼儿也一群群地游来,煞是整齐,煞是壮观——整条小河的鱼儿全都聚在了我这儿来抢食,一圈圈的游着,像一朵开放的红花。也像在为我跳舞博得我的面包呢!

西湖作文以上篇三

我的家乡在杭州。杭州有美丽的西湖,被誉为东方一颗璀璨的明珠。

春天,万物复苏了。西湖边柳树发了新芽,柳树姑娘正在梳理着自己那长长的头发。西湖的水很清澈,清得连湖里的小鱼都看得清。它们活蹦乱跳,可爱极了!

夏天,西湖里长满了荷叶,荷花从荷叶中冒出来,一朵又一朵的姿态,看得我眼花缭乱。

秋天,荷花的茎和叶,都垂落湖底,这是藕已经成熟了。藕既可以当菜吃,又可以当水果吃。

冬天,湖面上结了一层冰,冰上有一层雪,好看极了。

怎样,杭州的西湖漂亮吗?

西湖作文以上篇四

“昔年曾见此湖图,不信人间有此湖。今日打从湖上过,画工还欠费工夫。”这是明代正德年间一位日本使臣游西湖后写下的一首诗。20xx年的夏天,一次去南方考察的机会,我来到了魂牵梦绕的杭州西湖。

在历代文人墨客中,有关描写西湖的文章与诗句,实在是数不胜数,而对国内的`众多游客来说,即使是初游西湖,也难免有些似曾相识之感。因为无论是上演过的戏剧或电影《白蛇传》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个意象。但用著名作家余秋雨的话讲,“西湖游览可以,贴近去却未免吃力,因为它成名过早,遗迹过密,名位过重,山水亭舍与历史的牵连又过多,结果成了一个象征性物像非常稠厚的所在。”

站在西湖岸边,早已忘却自北方至苏州、上海一路的劳顿与奔波,极目碧绿的西湖水,在午后阳光的照射下波光闪闪,给妩媚的湖景增添了一番韵致。听已到过西湖的人讲,若在细雨霏霏中游西湖,景致将更加美丽迷人。

在登上去葛岭湖心岛的油轮上,我不由想起了上世纪(1982年3月23日)的云南《春城晚报》上刊出的一幅没有下联的千古绝对。说的是苏东坡在杭州任地方官时,有一年的清明节,一些达官贵人,文人学士请他登舟游西湖,吟诗作对。有个歌女提着一把锡做的酒壶给苏东坡斟酒,不慎将酒壶掉到湖中。当即有一位不知姓名的文人出了一个上联曰:“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满船叫绝,但无人应对,你望我,我望你,最后都把希望寄托在苏东坡身上,可惜苏东坡左思右想,也无下联,只好佯装酒醉,游玩不欢而散。从此这个对联就成为千古绝对,直到该报登载之日也没有下联。时间又过去了20多年,恕本人寡闻,也未知有没有人续出下联。

游览西湖,最使我畅舒心怀的当数苏堤(据传白居易也曾筑一条白堤),让我看到在美的领域真正卓越到从容的苏东坡。也是最能让中国文人扬眉吐气的胜景。这位大文豪、大诗人,不是为了追求风雅,甚至亦不是为了文化上的任何目的,纯粹是为了解除当地百姓的疾苦,与民造福,兴修水利,浚湖修堤,终于在西湖中留下一条长长的生命堤坝。难怪清人查容曾赋诗咏苏堤:“苏公当日曾筑此,不为游观为民耳”。恰恰是最知晓游观的艺术家,却不愿将自己的文化形象雕琢成游观物,于是,这样的堤坝便成了西湖特别显得圣洁而夺目的自然景物。使一向对神灵不善崇拜的我,面对文化先师的塑像躬身三揖。

极目湖面那充满勃勃生机的绿荷,不禁记起杨万里的“毕境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透过薄薄的云雾,我仿佛看到两千多年前的西子姑娘在湖边浣纱,斜风中水溅裙纱而浑然不觉,对面高高矗立的雷峰塔,虽经形式上的重建,却仍在演绎着许仙和白娘子的爱情传奇,天上人间,实在是精神上的富有者。还有断桥的跨度,仅几步之遥,竞有十八相送,抑杨顿挫,荡气回肠,也只是神话里有的,却又那么恒久地宣泄了梁祝的一往情深,犹如目睹成蛹化蝶,欣闻千古传唱。还有那西湖边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咏梅诗)千古绝唱的林和靖,远避官场市嚣,隐居孤山20多年,以梅为妻,鹤为子的隐士风格,尽忠报国的岳飞墓,一生爱好山水的钱塘歌女苏小小……无不铸塑出一组组气韵夺人的情感造像。

西湖作文以上篇五

离我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公园叫西湖公园。

春季的时候,花开了,整个西湖公园就变成了一副五颜六色的画,很吸引人。

夏天的时候,小鸟在树上开起了音乐会。人们在树下盛凉,听小鸟们唱歌,那些不良的情绪立马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秋天的时候,人们可以到西湖划船。秋天的湖水更清澈,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一条条漂亮的游船在湖面上来来往往,活像一颗颗珠子在镜子上滚动!

西湖公园真是一个吸引人的地方。我爱家乡的西湖公园!

西湖作文以上篇六

经过一年多来的改造,新的西湖已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了。过去的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新西湖十景是:吴山天风、满陇挂雨、玉皇飞云、云栖竹径、九溪烟树、黄龙吐翠、龙井问茶、宝石流霞、阮墩环碧、虎跑梦泉。

一天,我去新西湖玩。我满怀欣喜,因为新西湖建造好之后我没有去过,所以我要玩个痛快。我们从家出发走到了著名的“杨公堤”,杨公堤上人山人海,在中间行驶的小汽车排着长长的队伍,如果站在山上,向下望去,就像一条长龙卧在马路上。堤的两边是花草树木,整整齐齐地种在泥土里,马路边的每一盏路灯,都是崭新的。我们走过杨公堤来到了“曲院风荷”公园,啊!曲院风荷和以前大不一样了!旧的曲院风荷,只有一碑一亭半亩地。如今的曲院风荷以是一个大型公园了!全园分为岳湖、竹素园、风荷、曲院和滨湖密林五大景区。公园周围有岳飞墓庙、郭庄、杭州植物园等。曲院风荷,最引人注目的仍是夏日赏荷。公园内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个品种的荷花,其中特别迷人的要数风荷景区。这里以水面为主,分布着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等各种荷花,莲叶田田,菡萏妖娆。水面上架设了造型各异的小桥,人从桥上过,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两相恋。

我走的是古代的石板路,走着走着,我们又要过桥了,这座桥是“跨虹桥”,这座桥可真高啊。我走到桥顶向下望去,花、草、树包围了西湖,就像一幅巨大的彩画展现在我眼前。

西湖作文以上篇七

来到我们杭州的西湖,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字:雅!

说西湖的湖,一个字——雅!晴空万里的时候,湖小姐总会穿上日公公送给她的金丝外衣。一阵风悠悠飘过,微波荡漾,波光粼粼。忽然,天空中下起雨来,朦朦胧胧的,只看得清近处飘逸的柳条和远处隐隐约约几条柔美的曲线,好似一幅中国水墨画。在雨中,景的色彩层层叠叠,有墨绿、翠绿,有碧绿、桔黄,还有透得不能再透的纯白。“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形容这时,恰好不错。

说西湖的植物,雅!湖中的荷就像一位位婷婷玉立的江南女子,她们身清玉洁,出淤泥而不染。有的轻轻抚摸自己粉嫩的脸颊;有的与湖中的金鱼儿一起对雨作诗,畅谈自己抒发的灵感;还有的与兄长——荷叶一起跳舞。荷叶绿得纯净,绿得优美,与荷花一起向人们绽开了笑脸。

西湖的亭台楼阁更是“雅”性十足了。放鹤亭前,两只仙鹤一蹲一站,相互对视,好像倾诉着自己的心声。亭边翘起四个小角,精致的纹理使放鹤亭蓬荜生辉。

在这般雅致的湖边行走,我也渐渐变得“雅”了起来。拿出速写本,坐在湖边,勾画西湖那柔美的线条,细细地端详,却怎么也没能把所有的雅都装进我的“景”中,因为,这实在是太雅了!有时,我会凝望那片雅荷,有时,我会仰望天空,想象我自己也是西湖的一部分,也成为“雅女”,在其中翩翩起舞。

在西湖,人们都会融入其中,变成优雅的少女,吟咏的诗人,体会到“雅”的美好感觉。

西湖作文以上篇八

引导语:“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扬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占得一个恰如其分的“瘦”字。那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一篇精彩的关于瘦西湖的导游词,与诸君共赏。

各位游客,非常欢迎到瘦西湖参观游览。瘦西湖原名保障河,又名长春河。有文献可翔实稽考为《宋书》记载:“广陵旧有高楼,湛之更加修整起风亭、吹台、琴室、月观,果竹繁茂,’花药成行。”这是瘦西湖最早见于史书的记载。其规模最盛时期为清乾隆年间。由于康熙、乾隆两朝皇帝的屡次南巡,扬州盐商在沿河两岸争地构园,形成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胜境。湖上园林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最盛时期有二十四景著称于世。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桥为大虹桥,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是一座红栏木构桥梁,故名红桥。后在清代乾隆元年(1736年)改建为石桥,如卧虹于波,故改名为“虹桥”。康熙年间王渔洋任扬州司理,留下了许多著名诗篇,其中一首“虹桥飞跨水当中,一字栏杆九曲红;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最为出名。

“长堤垂柳最依依,才过虹桥便入迷。”现在我们正在漫步的这段长堤叫 做长堤春柳,是清二十四景之一,是瘦西湖的春景。堤长一里多,东西两侧,三步一桃,五步一柳,相间成行。每当烟花三月之时,桃花盛开艳丽缤纷,柳丝婀娜起舞,似青烟绿雾,雨丝烟雾之中,漫步其间,确是游人销魂之处。这段长堤在园林艺术手法上,合理地运用了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在进入较 大的景区前,以长堤作为过渡,渐渐拉开全园的“序幕”。

现在我们走到长堤的尽头。首先看到的这座园叫做徐园。它是1915年于清桃花坞旧址改建的,为祠祀原驻扬州的第二军军长徐宝山而建。园门形如满月,门额上草书“徐园”二字是晚清著名书法家吉亮工题写的。园中听鹂馆过去是徐宝山的享堂,现为游人休息场所,取诗人杜甫:“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意。馆内楠木罩隔,精刻松竹梅图案,是扬州现存罩隔中的精品,体现了晚清扬州的木雕工艺。听鹂馆门口的两口铁镬,是扬州的出土文物,据《铁镬碑》记载是南北朝萧梁时代的'镇水之物。每只铁镬重约3吨,由此可见当时扬州冶铁-业的发达。徐园虽名为祠堂,实质是一座非常精巧的湖上园林,其中“春草池塘吟榭”为客座,宜于客人小憩;“疏峰馆”为客厅,宜于宴请宾客;“冶春后社”为诗社,宜于吟咏诗句。 绕过徐园,我们现在站在小虹桥上,大家顿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前面各位看到的就是瘦西湖比较开阔的景区,回过头来再看徐园,就知道它是整个瘦西湖的屏障,这就像看戏一样由序幕而进入高潮。

现在请大家转过来往东看,前面这一景叫做“四桥烟雨”,也是清二十四景之一。()每当“山色空潆雨亦奇”之际,领略的景致是“四桥飞跨烟雾里”。站在这座楼上大家可以看到南面有春波桥、大虹桥,北面有长春桥,西面有莲花桥。可贵的是四座桥的形状和色彩各不相同。这座楼通过对景手法把咫尺之内的不同桥景展现在游客面前,同时又将湖上风光衔接起来,时放时收,有分有合,使每一个景区都呈现出不同的风韵。这里得到乾隆皇帝特别赏识,咏诗作赋多篇,御笔亲赠“趣园”。

过了小虹桥,我们就到了小金山了。有人说:杭州有西湖,扬州有瘦西湖,镇江有金山,扬州有小金山。一个是“瘦”,一个是“小”,怎么扬州人这么谦虚,从等级上来说,似乎总是比别人差了一等呢?为此,我们扬州国画院的老院长李亚如撰写了这样一副对子:“借取西湖一角堪夸其瘦,移来金山半点何惜乎小。”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瘦为苗条,小得精巧。”扬州人的特点就是在摹仿他人的东西时能不落因袭,有自2独到之处。实际上“小金山”是湖心最大的岛屿,俗称小金山,实为二十四景之一的“梅岭春深”。现在的小金山是瘦西湖上建筑最紧密的地方,瘦西湖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建筑“风亭、吹台、琴室、月观”,现在全部都集中在这个岛上。小金山顶上的建筑风亭是瘦西湖的至高点。它就是著名散文 家朱自清先生所说的“瘦西湖看水最好,看月也颇得宜的地方。”风亭上面有一幅楹联“风月无边,到此胸怀何似;亭台依旧,羡他烟水全收”。风亭这个名字就是取自于上下联。第一个字而得名的。由此可见,站在小金山顶上所领略的景致是非常美的,“山不在高,贵在层次。水不在宽,曲折则妙。”这就是瘦西湖和小金山的妙处。

梅岭春深是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左右利用开挖莲花埂新河的土人工堆成的。据说当初推土成山时,犀堆屡塌,三年不成,督工也非常着急。一次睡梦中看见关帝带领士兵打梅花桩,即将木桩几个一组打入河心,然后堆土即可不塌。他猛然惊醒,立即按关帝所示去做,十天后果然堆成。为感谢关帝托梦,督工特在此建造了关帝庙。光绪年间重修时改关帝庙为湖心律寺。后来有人将湖心律寺的山门拆除,题名小金山。关于“小金山”这个名字,有这样一段传说。当年扬州和镇江的两个和尚闲聊时,镇江和尚赋诗说:“青水也厌扬州俗,多少峰峦不过江。”而扬州和尚不同意这种说法,于是两人就下棋打赌,结果扬州和尚棋高一着,让扬州盐商将此景改名为“小金山”,并在庭院中挂了这样一幅对联:“弹指皆空,玉局可曾留带去;如拳不大,金山也肯过江来”。只用了一个“小”字,就把“金山”引渡过来,变“扬州俗”为“扬州雅”了。

现在庭院中大家看到的这块石头是宋代花石纲的遗物。古代运输都是用船,编号计数十船为一纲,这是用船运送花和石头,所以称之为“花石纲”。北宋皇帝赵佶特别喜欢奇花异石,在他六十大寿之时,命人在京城开封建造万寿山,这块钟乳石是广西岩洞滴水形成的。在自南而北的运输过程中,由于方腊起义,被遗落扬州。

转到小金山的东面,我们来到的这一组庭院,它由“桂花厅”“棋室”“月观”三组建筑组成。这个庭院的名字叫静观。“静观”二字是清代金石名家邓石如所题。游览中国的园林很有讲究,不能是一般的走马观花。总的说来,赏园讲究大园动观,比如大家可以边走边看,也可以坐船游览;而小园宜静观,最好坐下来静静观赏。现在各位来到的这个小园名字就叫做“静观”,我们一进门的地方是整个院子最大最开阔的地方,而前面的拐角处则最窄,它采用了时放时收的手法,似乎是无限深远。从名字上看园子不大,但是站在拐角的地方却还没看到它的尽头,这就令人产生悬念,转过去到底有多深多远呢?从而吸引游人想要走进去观赏。从造园艺术来说,这个小院造得最成功的当属是它的围墙。这座花墙随势弯环,很自然地被处理成一座折叠的屏风形状,像一把扇子一样渐渐拉开,使人产生无限深远的感觉。花墙上设置了不同几何图案的花窗,透过花窗可借到窗外不同的景致,给游人的感觉是园外有园,景外有景。同时小院还设置了四时不谢之花:春有牡丹、芍药;夏有结果的枇杷;秋天大家可以看到的都是一百年以上的桂花;冬天有腊梅和天竺。总的来说,如果人不多而能坐在庭院中细细观赏的话,就会有诗一般的联想。

现在我们首先看到的这个厅叫做“木樨书屋”,因周围遍植桂花而得名。“木樨书屋”四字匾是由著名园林与古建专家陈从周教授所题。接下来大家看到的这个厅叫做棋室,是古人下棋的地方。这里大家可以看到的两只棋盘是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由苏州监造的。棋室早面最值得看的是两边陈设的一套清花瓷屏风,烧制于清代康熙年间,全国仅存此一套,所以非常珍贵。这一套瓷屏的主要特点有三个:一是画面图案非常清晰;二是立体感相当强;三是瓷的颜色烧出了深浅,使画面显得有层次有生气。

转过来我们就到了瘦西湖最好的厅馆——月观了。扬州号称“中国的月亮城”,扬州的月色美,观月的地方也多,“月观”是其中之一。“月观”三楹坐西朝东,前面临着开阔的湖面,每当皓月东升,打开门凭栏而看,天上水中各有一月,双月交辉。不禁叫人感叹“今月古月,皓魄一轮,把酒问青天,好悟沧桑小劫;长桥短桥,画栏六曲,移舟泊烟渚,可堪风柳多情!”现在月观里面挂的这一幅对联是郑板桥撰写的“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我们都说月色如水,这里假水和真的湖水连成一片,于是瘦西湖也就不再瘦了,而“云起一天山”就是说小金山虽然微不足道,但天上的云倒映在水中就像一座座的山峰,很自然地和前面的湖水连成一片,就满天是山了。通过把实景虚化,小景变大,把有限的园林空间化为无限的意境。月观观月不仅景致好,它的陈设也可称得上是湖上园林之最。这里面陈苎的一套海梅家俱,工艺精致,式样古朴,真切地体现了乾隆年间扬州的木雕工艺,同时家俱上雕刻之内容也和观月有所联系。

扬州的市树有两种,一种是柳树,因为杨州白古右“绿杨城郭是扬州”的美誉;第二种是银杏,因为它的树龄一般都比较长,能够体现扬州的历史,前面这棵大树请大家仔细看一下,到底是死树还是活树呢?这棵树是唐代的时候种在扬州古木兰寺的银杏树,到现在有一千多年,建国以后,下雨打雷把这棵树劈开,这一半小的死了,以后被放在这里作为木桩景观供游人观赏。后来有心之人在它的后面种了一棵凌霄,凌霄是藤本植物,必须要有所攀附才能生长,到夏天凌霄长出叶子,开出黄花,让人以为这棵树又活了,所以起名叫“枯木逢春”。

提到木兰寺,在扬州有这样一个故事:唐代,扬州曾出过一个状元叫王播。王播自小父母双亡,他的父亲在世时和木兰寺院的主持和尚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这样他就寄住在寺院里。和尚吃饭之前都要敲钟,王播听到钟声就去吃饭,其他时间用来读书。后来住持和尚嫌王播坐吃寺院,就叫小和尚饭后再敲钟,每到王播听到钟声时别人已经吃完,只能常常饿肚子。王播非常生气,于是在墙上题了两句诗:“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阁黎饭后钟。”以后就离开了木兰寺,发愤读书,二十年以后出任“淮南节度使”。在他赴官上任路过木兰寺时,王播发现自己临走时题的两句诗还在,并且已被和尚用碧纱把它罩起来了。于是就感慨今昔,续题两句:“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这就是扬州的“饭后钟”的故事。后来宋代苏东坡路过扬州,听了这个故事也有一番感慨,他说王播读书读昏了头,殊知饭非钟,应当感激这位老和尚,要不然王播至今会像凌霄一样攀附在银杏树上不能成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