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捏陶泥作文(通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9 18:55:39 页码:10
最新捏陶泥作文(通用15篇)
2023-11-09 18:55:39    小编:CWG

面对日益繁忙的生活,总结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绪,找到进步的方向。找到总结的重点和关键,对于写一篇完美的总结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优秀运动员的经验和教训,希望可以给大家启发。

捏陶泥作文篇一

还记得一年冬天,妈妈带我去陶吧做陶艺,我乐得一蹦三尺高。

一进陶吧门,就看见一位姐姐把转盘上的泥轻轻一提,一个漂亮的杯子就做好了,然后在上面画上了一个可爱的海绵宝宝,最后将杯子放进烤箱里,不一会儿,一个洁白的,画着海绵宝宝图案的杯子就出炉了。“哇,原来这么简单!”我不屑地说。

说干就干,我走到操作台前学着人家的样子,把放在转盘上的泥用手轻轻一提,结果,一下子就断成了两截。

我急忙向工作人员投去了求助的目光。这时工作人员走过来,又耐心地讲解了一遍,并告诉了我一些要领。这一次,我停下手中的动作,认真地聆听,并一一记下来。

我又重新放了一块泥在转盘上,吸取上次的教训,把手轻轻放在泥上,一边旋转一边回想着要领,经过反复几次努力,终于,一个漂亮的杯子在我手中诞生了。我小心翼翼地在杯子上画了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最后把它放进烤箱,不一会儿,一个洁白如玉的杯子出现在我眼前。看着眼前的杯子,我会心地笑了。

直到今天,那个杯子还摆在我的小书桌上,它时刻提醒着我:做任何事都不能急于求成,要认真对待。

捏陶泥作文篇二

陶校长是*现代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在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的“每天四问”的演讲下,我知道我的工作在一天天进步。

陶校长讲的“每天四问”是:“每天的健康有没有进步?”“每天的学问有没有进步?”“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对我这个“小胖胖”最有启发的第三问:自己的工作有没有进步。这当然有,还不小呢。这句话让我清楚,自己成为了一个有责任心的小组长。

国庆节前,老师举行了一次考试,我们这组的同学都得了100分,这是因为我这个小组长对成绩比较差的同学进行帮助,才取得的成绩。欧阳震远是全班最差的同学,组长每天陪他一起看书,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他的学习就提起来了。

放学了,轮到我们小组值日,我就合理安排同学们,谁去扫地,谁去擦窗子,谁去拖地……最后,教室被大家打扫得干干净净。

做班干部,就要做一个负责人的人,要做一个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人。如果一个班干部不负责任,自私,不为他人着想,这样的话,别人就不会听你的,不会帮助你。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要坚持每天四问。我希望自己是一个认真负责,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一个对社会有利的人,一个言而守信的人。

捏陶泥作文篇三

陶泥也许是那样**无奇,可经历一番“整形”后,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这不,今天早上,我们就去陶艺馆体验了一把。

初来乍到,满馆的陶泥艺术品与工具映入我的眼帘,我们异常兴奋,师傅们带我们参观了一下,为我们做示范,我们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慢慢地,陶艺品就完成了。我心中窃喜,这对我真是小菜一碟。

我捧着一块陶泥,放在陶瓷转盘上,突然,陶泥嗖地飞了出去,砸在我的身上,留下了它的印记,给了我一个下马威。我开始意识到它的难度。我再次把陶泥放在陶瓷转盘上,小心翼翼地做起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基本模型定好,看着身边的朋友都做得很好,我心急了。我把陶泥按了按,揉了揉,捣鼓了一下,不料,捏着捏着,就变形了,第一轮——败。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静下心,卷土重来。我认真地总结失败之处,当要做成的时候,因为把握力不好,第二轮——又败。

接二连三的失败令我受挫,原本那份自傲不在,拦路虎让我不自信。我不会被打败的声音突然我在耳边回荡。拾起信心,卷起袖子,准备重新好好干一番。我集中注意力,一丝不苟地捏造,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成功了。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陶泥终于在我的手下“整形”成功了。见着自己的艺术品,甜于心,喜于色。

捏陶泥作文篇四

今天又到了一个星期当中我最期待的一个日子——陶泥课。

我们三五成群的来到教室,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就等老师发陶泥了。等人都来全了,老师开始发陶泥。我拿到陶泥,在想一个做一个什么?我左思右想,哈哈,想到啦,我要做一个大色子!对,就是大色子!

我拿起陶泥,我把它搓成一个圆,然后,把它拿起来,我把它举过头顶,往桌子上用力一摔“呀!不好用力过猛!”我大尖叫起来。把老师都吓了一跳,最后我又把头给低了下去,看来,得控制自己的力度,我暗下决心。然后我把那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陶泥拿了起来,还是一样,把它放在手心搓成了一个圆,润滑湿润的陶土在我手指间摩擦。我可不敢像上次一样那样莽撞了,俗话说得好,一回生二回熟嘛。我把陶泥握在两指之间,在桌子上轻轻的敲动,不时的翻面,用水抹平凹凸的地方。哈,一面已经成型了,如镜子一样平,一点都不粗糙,很光滑,在人的手指间很舒服,很凉。

接着我又把它翻了个面继续对着桌角子轻轻敲打,直到它其他五个面都一样,我才把它给翻了个个。当其他五面都好了之后这个色子也就完成一大半了,我又问老师借了一个专门雕刻陶土的一个长条状椭圆形,一头较粗,渐渐变细,似锥形,我握起,用那个较粗的一面对着我的色子戳了一个洞,在另外一个地方出了两个洞,虽说洞的大小不一样,可还是比较工整的。

不一会儿,我的大色子就完成了。

看着自己亲手的劳动结果,有种喜悦感涌上心头。

捏陶泥作文篇五

假期我认真地读了《陶行知》感触非常大是其中的“生活即教育”即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在批判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基础上,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主张,形成“生活教育”教育思想体系。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

陶行知认为,“生活主义包含万状,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属之”。“生活”不是人们通常狭义的理解,而是“包含广泛意味的生活实践的意思”。“生活即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具体讲,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方法均由生活决定;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整个的生活要有整个的教育;生活是发展的,教育也应随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教育改造生活是指教育不是被动地由生活制约,而是对生活有能动的促进作用。生活教育的实质体现了生活与教育的辩证关系。陶行知认为:“在一般的生活里,找出教育的特殊意义,发挥出教育的特殊力量。同时要在特殊的教育里,找出一般的生活联系,展开对一般生活的普遍而深刻的影响。

“生活即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陶行知认为,人们在社会上生活不同,因而所受的教育也不同,“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可见,陶行知所说的“教育”是指终生教育,它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他坚决反对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

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_具体包括三方面主张:_生活即教育__社会即学校_和_教学做合一_。

下面,就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陶行知先生在“生活即教育”里谈到:好生活就是好教育;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健康的生活就是健康的教育;劳动的生活就是劳动的教育;科学的生活就是科学的教育;改造社会的生活就是改造社会的教育;有计划的生活就是有计划的教育。他同时又谈到,与“生活即教育”有连带关系的就是“社会即学校”。因为,他要实现一种教育的理想,就要用教育的力量来解决民生问题。陶行知先生为此在文中进一步用实例证明,“生活即教育”与“社会即教育”是相连的,是一个学理。他进而又提到,要过现代的生活就是要受现代的教育,办今日之学校,使小学生过今日之生活,受今日这教育。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传道授业解惑,更要让学生们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与劳动。这正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教人做真人。自有人类生活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是与时俱进的。只有在生活中,我们的教育才具有鲜明性,脱离实际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说教。

我作为一名人民的教师,读了陶知知先生的著作,既感觉受益非浅,又感觉责任重大,同时又得到了启迪。在当今社会,生活教育,是社会所求;素质教育,是社会所需;当一名优秀的教师,是社会所盼。我只有竭尽全力,多学,多思,多想,多做,按陶行知先生所言,努力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捏陶泥作文篇六

上午的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院子里的阴凉处摆放着形态各异的小铲子,地上放着一大堆和好的泥巴。我和小伙伴们正坐在板凳上,热火朝天地干着,玩弄着手里的泥,漫无目的凭着想像捏着。

“真无聊!”一个男孩把手里的泥向地上一摔,站起身来,“要玩泥塑什么的,就该去专业的店里面,那里工具齐全得很,比我们全程手工强多了。”他抬起头,眯着眼睛看那刺眼的太阳,恶狠狠地说:“天这么热,我不玩了。”蝉的叫声在空旷中回响,我没吱声,手里的泥在努力地变成一个圆形,扁扁的,做一个底座。

我又拿起了一小块泥,在地上滚着,想让它是一个长条形。但是由于泥巴太稀的缘故,总是不成形,或者粘在地上。我拿起了一点稀泥,把它放在干泥里混合、搅拌。继而在地上接着滚动,让它尽可能又细又长,居于中度。“太脏了!把衣服都弄脏了。”一个女孩抱怨着,“手也让土弄得干巴巴的。”蝉似乎也被热得不行了,它不再乱叫,保存点点体力。老柳树也懒地再摇摆。

我仍旧在重复手中的动作,把泥调厚,滚动,圈成圆形,放在底座上,看着愈堆愈高的圆圈,我不禁感到和伙伴们与众不同的所在了。太阳光辉依在,但热度像降了一点似的,我擦擦额头上的汗,对自己的作品充了自信,又投身在修改边角突出的泥土中。

完工了。阳光将做出的笔筒晒得更加坚固了。我在有轻微裂开的地方又平铺了层泥。伙伴们惊奇地凑过来,感叹着,却又想起了因为种种借口放弃制作的泥塑,不禁低下了头。轻爽的风儿拂过,吹在身上舒服极了,我满足而又开心地笑了。

从此,我的书桌上多一个笔筒,它派上了用途。它让我在那一次手工泥塑中感到了与伙伴们的与众不同。我坚持,所以有收获。它也让我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因泥塑而与众不同。

捏陶泥作文篇七

这位朋友就是我儿时的伙伴——李谷雨。可是,就在两年前,她与家人一走了之,在外婆的村子里毫无音讯……虽然她走时没有和我道别,但我也不记恨她,毕竟她是我最好的同学。

我凝望着书桌上的凤凰陶泥,我笑了……。

那一年的暑假,我和她就是在外婆家门前的小河边相逢的。我看到了她,就非常高兴,我老是问她:“我上次送你的水笔还够不够?练习本用完了吗?不够再向我要!”她总是不好意思地说:“够的够的,以后不要再破费了。”

她们家是做陶艺的,做工很精致,据说在她爷爷手里,有一本祖传秘籍,对她们家很管用,这,就是她们家的经济来源。

一天,她还是一如既往地来我家玩,我总是认真地接待她,她很能干,晚饭后,她总是抢着洗碗,在外婆的后院里的*石板上。

第二天她没有来我家,我去她家找她,映入眼帘的场景令我不敢相信。房子空了,人也没了,只看见桌子上的字条和一个凤凰陶艺格外引人注目。我走进去看了看,原来是她留给我的字条。

欢倩,再见了,再见!——谷雨。

哎,我不知何时才能与她相见。

捏陶泥作文篇八

泥塑,俗称“彩塑”泥塑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

这天,晓琪邀请茜茜和阿强来到自己家做泥塑。

太阳太晒了,原来各色的景物浓浓地染上了一层金黄,并反射出道道炫目的光辉。于是他们来到家门前的长廊里,长廊的屋顶上,一棵大树的叶枝,靠在长廊的顶端,于是他们搬了两张桌子,两个凳子和许多做泥塑的工具。就在长廊下开始做泥塑了。

做泥塑开始了,阿强捏、晓琪克、茜茜画,分工明确。这第一次做泥塑阿强和茜茜,不知该如何是好。只好随便做,第一次阿强。拿了一把泥,因为手法生疏,泥漫天飞舞。第二次,阿强慢慢的把泥土,搓成一个球,本以为第二次能成功了?结果,在搓越扁了,尽管这样,阿强还是不放弃,终于在第三次的时候,表明成功了。

让一旁的茜茜眼红了起来,茜茜负责给泥塑刻五官,刚开始的时候,茜茜正在刻眉毛,可一不小心手一抖,这个离人的眉毛就飞起来了,想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大雁。二次尝试时,茜茜好不容易画完了五官的上半部分,谁料?因为心情太激动了,手又抖了一下,嘴唇直接画成了一个对勾,第三次的时候,茜茜的心态差点要崩了,要不是晓琪安慰她,不然茜茜就放弃了,可又把嘴画歪了。第四次的时候,茜茜放下紧张的心态,终于完成了。

做的最好的当属晓菲了,晓菲不紧不慢的一个个得活灵活现。晓菲手中花着像一个孙悟空多了两只耳朵的泥塑。

他们玩的开心极了,不一会儿就做出了许多泥塑,有公积金,有小鸟,熊猫,兔子,狮子。

这几个泥塑中做的最好的,是熊猫。那雪白的头上长着一双椭圆形黑黑的耳朵,圆圆的脸上长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里面藏着黑珍珠般的眼睛,水汪汪的,他的四肢短小,却粗胖,看着可爱极了。

什么事情我们都要抱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心态去面对。

捏陶泥作文篇九

活动目标:

1.练习搓、团、捏、压扁等技能。

2.体验泥工活动的乐趣。

活动难点:

练习搓、团、捏、压扁等技能。

活动准备:

不同面包或图片、彩泥、棉签、泥工板。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小猫开了一家面包店,请小朋友帮忙做面包。引发幼儿帮助小猫的愿望。“小猫开了一家面包店,小动物们都非常喜欢,都来买,可是面包都不够了,怎么办呢?我们小朋友来帮助它吧。”

2.出示面包图片,让孩子欣赏。

二、讲解示范。

1.这些面包是什么形状的?你还见过其他不同形状的面包吗?

2.分别讲解示范几种面包的制作方法、步骤。

三、幼儿练习。

1.提醒幼儿泥分成几块,做到有计划地用泥。

2.鼓励幼儿大胆动手,制作出各种各样的与众不同的面包。

3.帮助动手能力弱的幼儿学做简单的一二种面包。

四、讲评。

教师简单小结活动情况,然后让幼儿把制作好的面包集中放在一块泥工板上,排成一排供大家自由地参观、讨论。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了,我以帮助小猫制作面包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在第二环节讲解示范时,不够仔细,是否可以利用儿歌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制作的方法。也可以让幼儿说一说你想做什么形状的面包等等。活动结束时,幼儿们迫不及待的炫耀自己的成果,让老师和同伴都来欣赏自己的作品。虽然绝大多数幼儿只能完成粗糙的作品,但是孩子制作的过程十分认真投入,在制作过程中开心快乐,都能积极参与。

捏陶泥作文篇十

今天,我和雅琴姐姐去了陶吧。

顾名思义,陶吧就是陶土与艺术的结合。在那里,我们可以制作陶泥坯土并上色,还可以制作软陶,以及手模制作等等。

我们对这里的一切充满了好奇,迫不及待地闯了进去。我和雅琴姐姐看到了与我们年龄差不多的女生正在制作坯土,只见她们把两团陶土放在转盘上,然后用手启动转盘,我们还没看清是怎么回事,一个花瓶就呈现在我们眼前了。

我和我雅琴姐姐也想试一试,也想做陶泥坯土。于是,老师给了我们每人一团陶泥,放在那种转盘上,让我们先选出一个造型来,因为我们是新手,所以老师先给我们把陶泥定了型,后期制作和具体加工才是我们真正的工作。

很快,我就选中了一个瓶身较高,偏长的样式,姐姐也选中了一种葫芦似的样式作为参考,仿照制作。我们坐到了各自的转盘旁,转盘旁边还有一盆水。老师说要边做边沾水,不能让手上有太多泥巴。老师给我们打好模后,我们便开始做了,哪里要细要高,那里要变短变粗,那里有个“肚儿”,我们照单做了很多细节。我俩的手一会儿是“ok”的手势,一会儿是五指并拢,一会儿又两手分开……总之,我们的手没停下来过。

我做得一帆风顺,渐渐像样了。姐姐那边则状况百出,一会儿做好的.陶坯歪了,加上机器的旋转,看起来危险得就像旁侧斜出的山;一会儿陶坯又做矮了,像个矮冬瓜;一会儿一大块泥都甩了出去,不得不重新做,一副惨不忍睹的样子。姐姐只好一脸无奈地重新制作。

大约又过了十几分钟,我们把两个瓶子都做好了。整个过程很奇妙,让人用言语无法形容,姐姐和我还在上面画了花。可惜现在没办法拿走,要等一个星期烘烤后上色才能取走。

经过这次活动,我感受到了泥土细腻的芬芳,大自然的奇妙无穷,让我流连忘返。

山西省阳泉市矿区沙台小学六(5)班。

指导教师:卢海霞。

捏陶泥作文篇十一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著名的一句名言是“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在他的人生里,这件大事就是为*的孩子能够读书。

在这本书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火烧扑克牌和拆表的故事。

“火烧扑克牌”主要讲的是同学们在紧张的学习下,为了放松心情,开始玩扑克牌。陶行知校长知道以后,十分气愤。为此他专门召开了一次会议,给同学们讲清了道理。同学们听后主动上交了扑克牌,令人没想到的事,他竟然当着同学们的面把扑克牌都给烧掉了。

“拆表的故事”主要讲了陶行知朋友的孩子非常喜欢拆东西,甚至连家里新买来的表也给拆了,这令他妈妈很生气,特别想把他的“坏毛病”给改掉,甚至还经常动手打孩子,陶行知校长知道后便专门来到朋友家,告诉他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但不能阻止孩子,还要特别培养孩子的这一爱好,说不定还能培养出一个*的小爱迪生呢!

这两个故事给了我深深的感触,那就是:一要充分利用时间读书学习,以免造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后果,二是告诉家长们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来培养和发展孩子,而不是阻止孩子。

多么优秀的校长啊!多么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啊!我多想让我们的爸爸妈妈也来读一读陶行知校长的故事啊!

捏陶泥作文篇十二

认真拜读过《陶行知》一书之后,获益匪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可以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中汲取丰富的养料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毕生从事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爱的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应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在爱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爱的情感,用爱的情感帮助学生塑造人格,把爱的教育寓于学科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们感受父母的爱,从而培养学生爱父母、爱他人的情感。情感是理智的基础,善良的心和爱他人、爱祖国的情操也是创新智慧的心理基础。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内涵十分深广,而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陶行知提倡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他的生活教育从内容上看是动态的,随环境和不同受教育者的变化而变化。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么做。就怎么学,就怎么教”,而教学的中心是“做”即实际生活。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学都要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书本知识要联系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关心家乡的建设、国家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成就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这样,不仅使学生开阔了眼界,书本上的知识活了起来,而且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课外,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每设计一次活动,都有明确的目的、具体的要求和精心的安排,都力求收到尽可能好的实效。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

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做’字在晓庄有个特别定义。这定义便是在劳力上劳心。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先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创新教育是教育观念,又是具体的教学思想,它只有化作具体的教育教学的操作方法才能够实现。但教育教学无定法,因此它又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为此,今后我们更要认真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主流价值体系观念,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以陶行知先生为楷模,学习他高尚的人格品质,求真求实求创造的教育理念,成为敬业爱岗、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创新务实的教师,为培养学生成为“真人”,并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工作。

认真学习了陶行知先生的“六大*”的思想,可以采用的做法是:*学生的眼睛——使他们从书本和试卷中*出来,让他们去看社会、看自然、看生活;*学生的双手——使他们闲置的双手动起来,去做事情,做到“学做合一”;*学生的头脑——使他们从“只听不思”中*出来,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学会思维;*学生的嘴——给他们说的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学生的空间——除了课堂学习,还引导他们走向课外,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给他们广阔的天地。

陶行知教育思想是宝贵的经验和财富,是我们学习、研究、继承和发展的永恒的课题,是创造型教师及专业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

捏陶泥作文篇十三

盼星星盼月亮总算到了十一长假,赶忙拉上哥哥陪我去做陶艺。

我心里像开了一朵花一样的甜蜜,一直开到我的嘴角。笑呵呵的想着做出来的陶艺,正在想着这个小小甜美的幻想时,已到了地方,围上了围裙。来教我做的是一个阿姨,我又胆怯又高兴,胆怯的是——怕做坏了,高兴的是——第一次,一定感觉不错。

哥哥这个坏家伙,_病不改,又来讽刺了:“今天到要看看邱明敬小朋友,会做成什么样?”我“哼”了一声,不理他了。心里暗暗的说:做出来一个超级可爱的东东,看你说什么。

阿姨拿出来了一小袋泥巴给我,指点着我说:“手湿一点水,把泥巴揉成一个圆。”我轻轻地在水桶里沾了点水,小心翼翼的拿着泥巴,在手上转来转去。只可惜转的不是很圆,但亦可以。我期待着做好的样子。

放到机器上固定好,仔细的检查固定好了吗,生怕有疏漏。开始做了,阿姨把机器启动,机器就开始转了。

阿姨说着我做着。先用大拇指轻轻地按到圆的中间,钻出一个洞,做好了,轻轻慢慢的松手。下一步,用手轻轻做成一个像小桶一样的形状。我把手轻轻的放上去,泥巴被机器带动着转,我的手有点放不住了,不知为什么,有些想松,心里有一种不安。哦!糟了,正出神的时候,手动了一下,上面的一条泥巴飞了。我顿时不知所措,呆呆的看着机器转动。

阿姨说:“看来又要重做了。”一下子,我有些不安了。看看哥哥,心想:这家伙准在为我刚才演的那场“好戏”,偷偷拍手叫好呢!心想:这次千万不要心急,不要再出窘相了。

又到了这一步,我又心急了,松开的时候太快了,泥巴又一次飞了。低着头,有点不好意思了。心想:这次一定要做好。一定啊!

到了这一次,总算没有再坏了,我松了一口气。感觉从身上卸下了一个重包袱,大吐了一口气。

最后一个小碗诞生了,我又把它捏成了一个心形的。阿姨可惜的说:“本身想着你这么大可以做一个花瓶的。”听完,顿时,心里觉得凉凉的.。刚才“胸怀大志”的我,现在害羞的想找一个地缝钻进去。

不管怎么说,一个矮小的心形小碗,碗底工工整整刻我着的名字,还有几朵娇小可爱的小花,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小碗诞生了!想到这,我笑了,一下子由阴转晴了!

从这一次经历中,我明白了:做什么事都要专心、沉住气、从容的对待,切勿急躁。想到这个东东让我明白了一些东西,它不知何时变得对我有那么大的重要了。于是,我把它小心翼翼的放在手上。

捏陶泥作文篇十四

台湾之行,最令我难忘的一件事情就是做陶泥。

踏入陶泥作坊,那里摆放着的琳琅满目的作品使我眼花缭乱。我心动了,挽起袖子,跃跃欲试。手头正缺一个洗毛笔的笔洗。对,就这么办。心里有了目标,我便开始动手了。

一位大哥哥拿来一块泥巴,放在转板上,打开开关,转板和陶泥一起转了起来,感觉像在逃避我,不让我碰它。我用双手轻轻地扶着,那转动着的陶泥像婴儿的皮肤般滑滑的,柔柔的。我都不敢用力挤它,按它。过了好久,陶泥还是纹丝不动。我生气了,用力一挤,笔洗的下半部分竟奇迹般地出现了。我大喜过望。

可是新的困难旋即又来了,泥巴越“长”越高了,都可以和喜玛拉雅山媲美了!它活像个醉汉,摇摇晃晃的,我小心翼翼地扶着,不知所措。没办法,只得求助大哥哥。大哥哥从“山”顶往下用力一压,它就听话地慢慢变矮了。大哥哥告诉我,要用两个大拇指用力压陶泥的中间,但不能压到底。渐渐的,一个小小的洞就出来了。然后大拇指稍稍用力,轻轻往外拉,中间的洞越来越大,一个笔洗的样子呈现出来了!我高兴极了。没想到一得意,矮矮的洗笔盆变成了高高的杯子了。我试着一边捧着“杯子”。一边用大拇指慢慢往下压,终于又变回来了。原来手心往外拱,大拇指往下压它就变胖些,手心往里挤,它就会变成瘦瘦高高的模样,真是太神奇了。

最后在听到妈妈说这个形状最漂亮时,我关掉了转板的开关。看着自己做出来的作品,真是越看越得意!

做陶泥靠的是耐心和细心,还要边研究边探索。做题目也是一样,我们都要认真对待哦!

捏陶泥作文篇十五

宜兴,中国陶瓷之都,从明武宗正德年间就开始制作紫砂壶,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制陶历史。这次,我这个陶艺爱好者,有幸在老师的带领下,和我们周小陶艺社团的同学们一起参观了陶都,亲眼目睹了艺术大师们的制陶艺术,真是欣喜若狂。

走进制陶厂,场内堆积着一座座小山似的紫砂陶泥。制陶厂的师傅向我们详细介绍了陶泥的过滤、泥中空气的排除、烧制陶艺产品的合适温度。我终于知道了,原来一把绮丽的紫色陶壶竟要通过一百到一千二百之间不等的高温烧制才能成型,才能展现出瑰丽夺目的色彩,才能散发出古雅润泽的玉石般的光彩。要制作一把陶壶,仅练泥这一关就要经历洗泥、风化、粉碎、加水润泽、真空练泥机冶炼等复杂的程序,才能练出来如姑娘的皮肤那么细腻、柔软、有光泽的陶泥块。

制作陶丕的过程更是要求精益求精。师傅们用选定的泥坯,按预先设计好的方案,先制成陶器模型,再一遍遍打磨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了,再在泥坯上精心雕刻纹饰,放在特定的空间内晾干,上色,再晾,再上色……如此反复,直到这件陶器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为止。听着介绍,我不禁佩服起制陶工人的毅力来。看来做什么事情都非一时冲动能做好的,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认准目标,持之以恒的努力”真是成功的不二法宝呀!

离开陶艺工厂,我们又踏上了参观个人陶艺工作室之旅。如果说刚才看到的陶艺成品只是大路货,那么在这里看到的就是艺术家们的杰作了,各种精品让我闻所未闻,瞠目结舌。我何时也能有这样的作品呀?只要能做出其中的一件,此生足矣!

这次陶都宜兴之旅,不仅让我增长了见识,而且让我深深爱上制陶艺术,更坚定了我学好陶艺的决心。我一定会在学艺路上坚持坚持再坚持,精益求精,不断成长。等二十年后,让我的陶艺作品也能独树一帜,成为万人瞩目的焦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